美从脾中来 —“脾”状态下的花卉养颜经
编者按
中医认为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我们出生后带来的精气存于肾,而以后的消耗可就都需要由脾胃的运化来补充了。通过脾胃的运化,我们从一个小小婴儿长成为一个成人,并要进行各种繁重的工作,因此无论如何重视脾胃的功能都不为过。
可是您是否知道,脾胃也是美容之本呢?想要追求美丽容颜的女性不妨看过来哦。 |
李东垣,中国医学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他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此人十分重视脾胃,认为脾胃对于我们身体健康起着非凡的作用。他在其所著的《脾胃论》一书中强调说:“内伤脾胃,百病丛生。”提醒我们,脾胃如果受到伤害,许多疾病会跟着上身。身体都不健康了,容颜自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还谈什么美丽呢?
中医上常说,脾胃是后天之本,是生化气血的源头。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我们吃进肚中的食物,都需经过胃的腐熟后,才能转化为气血精微,由脾源源不断地送出,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及皮毛筋骨等组织器官。所以,《黄帝内经》里说“脾者,谏议之官,知周出焉。”什么意思呢?就是脾需要了解各个地方的情况,知道情况后,然后根据各地对气血的需要来分配气血,保障气血的供应。这就好比是打仗时分配粮草一样,这个地方粮草稀少,就多运送一些,那个地方后备粮草还比较充足,就可以少运一些。《灵枢·决气篇》上记载:“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胃是气血原料的制造者,而脾就相当于五脏六腑的后勤主管,脾与胃合起来,就是气血的来源。
(编者注:《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详细介绍了食物和水饮进入人体后通过脾胃的作用传输到五脏六腑,同时文中的“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指出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津液的布散,要与四时五脏阴阳相合,这样才能保持阴阳平衡,身体健康。因此,偶尔吃吃反季节蔬菜、水果等调调口味没问题,长久的还是吃当时当地的果蔬吧。)
许多气血虚弱的人,总是寄希望于各种补品、补药,把补品、补药当成了一日三餐的“主角”,而忽略了吃饭的重要性。其实,从脾胃的功能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就是生化气血的原料,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吃饭,这样才能保证身体的气血得到足够的供应,身体才能健康壮实。你看,古代的那些达官贵人天天补品当饭吃,到最后,还不如吃粗茶淡饭的老百姓活得长呢?
说到这,有些人可能会疑惑了,我不吃补药,饭菜质量也很好,经常吃些什么鸡鸭鱼肉之类的,那我怎么还是虚弱呢?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我们民间的一句俗语已经给出了答案,这句话就是“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你吃进去的这些鸡鸭鱼肉并没有全部转化成气血,更多的是在体内堆积,转化成了湿或热,成了身体的垃圾。所以,除了要好好吃饭外,还要“吃好饭”,多吃五谷、蔬菜,少食鱼肉是保证气血生成的重要条件。
气血的盛衰与运行的通畅与否是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容颜的,而脾胃是气血生化的源头,自然,脾胃与容颜也有着水乳相融的关系。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机体便能获得足够的营养。从而四肢灵活有力,肌肤健美,容光焕发。而脾胃功能失常,消化吸收出现障碍,那么气血化生必定受到营养,全身的营养也将受到影响,使人出现面色萎黄、枯槁无华,四肢无力的现象。
如何来使脾胃健旺,保证身体气血的足够供应呢?我给大家推荐一道扁豆花藕片。
取扁豆花100克,莲藕300克,辣椒油、香油、蒜末、盐、味精各少许。将扁豆花漂洗干净,莲藕洗净切成片,分别放入开水锅中稍稍烫一下,然后捞出过凉,沥干水分。扁豆花和藕片放入盆内,加盐、味精、蒜末、辣椒油、香油拌匀即可。
扁豆花有着健脾和胃,解暑化湿的作用,是夏季祛暑最为适宜的养生花了,同时对于女性的白带异常也有着很好的作用。
莲藕除了味道清爽外,它的保健功效也是十分可观的,李时珍称其为“灵根”。生藕性凉,生食有清热润肺、凉血去瘀、生津止渴的作用,熟藕性温,能补脾养胃、益血生肌。我们将莲藕烫了以后,它的性味由凉变成了温,虽然失去了清热、消瘀的作用,但是对脾胃有益,能养护脾胃、补益气血,特别适合因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面色无华的人食用。
许多瘦身一族总是通过少吃饭甚至不吃饭的方式,以期达到瘦身的目的。这是一种爱美的表现,但却是一种不健康的方式。不吃饭,脾胃就没有东西可以消化吸收,也就没有足够的气血来营养全身,美丽自然会大打折扣,许多女孩往往是以脸色蜡黄为代价的。如此,就算你真的通过方式赢得了身材,但你输掉的却不仅仅是清亮容颜,还有你的健康。
|作者简介|
吴大真,女,现任北京同济医院院长。著名中医药专家,著名健康科普教育专家,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北京恒安中医院肾病科专家、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中国保健协会科普教育分会会长,中国保健养生协会会长,北京国际医药学术研究促进会常务会长,中国药学会原秘书长,原《中国中医药报》社长、总编。
早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师承中医泰斗秦伯未先生,对祖国医学有精湛的造诣。曾任甘肃中医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骨伤学院、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国医药报社、同济医院、北京中医药进修学院、中国药学会、北京国际医药促进会、中国保健协会等单位或部门的负责工作。
来源:吴大真的博客,图片来自网络
任脉:会阴 曲骨 中极 关元 石门 气海 阴交 神阙 水分 下脘 建里 中脘 上脘 巨阙 鸠尾 中庭 膻中 玉堂 紫宫 华盖
督脉:长强 腰俞 腰阳关 命门 悬枢 脊中 中枢 筋缩 至阳 灵台 神道 身柱 陶道 大椎 哑门 风府 脑户 强间 后顶 百会 前顶 囟会 上星 神庭 素髎 水沟 兑端 龈交
中医宝典微信号 zhongyida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