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我们见证的影像事件

中国青年报 守候微光 2020-09-06
文/孔斯琪、曲俊燕

每天,我们在各种终端里接收信息碎片,它们短暂地牵动着情绪,或是引发深入的共鸣和思考。那些曾被分享到社交媒体,引起广泛讨论的影像事件,如今你还记得多少?

微光总结了8件2019年视觉文化领域让我们印象深刻的事件,为过去的一年画上句点,也当做对这个时代的小小记录——2019,影像回答了我们的一些问题,也提出了新的问题。


巨星陨落的一年 向逝者告别

2019年,一些杰出的摄影师向他们记录过的时代挥手告别,如改变了传统纪实摄影风格的美国摄影师罗伯特·弗兰克,“中国肖像”的记录者德国摄影师迈克尔·沃夫,曾为披头士乐队等名人拍照的英国摄影师特瑞·奥尼尔,还有关注日本本土文化的摄影师须田一政等等。生命的离去令人心碎,照片却成为永恒。随着传奇谢幕,我们将怀揣他们珍贵的遗产迈向2020年代。

对着投影仪挥手的弗兰克。丽莎·林兹勒/摄


选自迈克尔·沃夫“中国肖像1997-1998”(Portraits Made in China)系列。


换脸app引争议 数字时代的隐私危机

2019年8月底,一款AI换脸app在社交媒体上走红,人们将电影片段中主角的脸替换成自己,在享受扮演别人的乐趣的同时,也引发了对数字时代个人信息安全的讨论。如今,无论是解锁手机还是移动支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似乎都会用到人脸识别技术,与之相关的争议和隐患亦从未消失。从换脸app被下架,到网络平台上的人脸数据买卖、高校教室设置人脸识别门禁,这个话题无疑是2019年舆论关注的焦点,也成为艺术家和摄影师们创作的源泉。

数字艺术项目ImageNet Roulette,由艺术家Trevor Paglen和人工智能学者Kate Crawford共同完成,它展示了面部识别软件是如何对我们上传在社交媒体上的照片进行分类和数据收集的。这件作品在2019年9月底意大利米兰Fondazione Prada博物馆一场名为“训练人类”(Training Humans)的摄影展上展出,这场展览中的作品集中展示了人工智能系统是怎样被训练对世界进行“观看”和“分类”的。图片来源:nytimes.com

首张黑洞照片问世 影像见证未知

2019年4月10日,包括中国在内,全球多地同时公布人类有史以来获得的第一张黑洞照片。正如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那样,我们在图像上看到了一个模糊的光圈,中间的黑暗区域就是黑洞。这张照片由全球多地射电望远镜所组成的“巨型”虚拟望远镜捕捉,是黑洞存在的直接视觉证据。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我们随时都有可能见证历史。

2019年4月10日,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照片中的黑洞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质量是太阳的65亿倍。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图


国内两家大型图库闭站整改 图片知识产权受关注


伴随首张黑洞照片而来的,还有网友对国内大型付费图库视觉中国的质疑。网友发现,除了黑洞照片,视觉中国还将一些免费图片收录进入其版权图库,甚至是国旗、国徽也列为收费使用的版权图片。其后,视觉中国、东方ic以及其他存在相似问题的图库均下线了不合规图片,并闭站整改。

一方面,面对如今自媒体缺乏版权意识,侵权滥用图片的乱象,付费图库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摄影师维护了权益。另一方面,一些付费图库也逐渐暴露了经营不合规、监管不严格等问题。无论如何,这场风波都将图片版权的话题推上风口浪尖。

2019年12月,视觉中国和东方ic因违规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违规与境外企业开展涉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合作等问题再次闭站整改,至今未恢复服务。

摄影术发明180周年 数字摄影发明50年

1839年8月19日,在法国巴黎的法兰西学院,达盖尔银版摄影法宣告诞生。180年来,因为摄影,人类的观看和表达发生了颠覆性改变。1969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E·史密斯在研究其他技术的过程中,意外发明了电荷耦合元件(CCD),开启了数字摄影的大门。50年间,数码感光元件不断迭代,从数码相机到拍照手机,设备进化得越来越快,人们得以看得更远、更清晰,持续一个多世纪的胶片时代也一去不返。

1974年,威拉德·博伊尔(左)和乔治·E·史密斯的合影。他们发明了数码摄影的关键元件——电荷耦合元件。图片来源:nytimes.com


摆拍话题仍未了

2019年,全球奖金最高的摄影大赛——哈姆丹国际摄影比赛的大奖照片因“摆拍”风波成为众矢之的。这张拍摄于越南的照片,呈现了一位母亲的坚强形象,切合大赛的主题“希望”。赛后却有人曝出,当时至少有十几个摄影师将“长枪短炮”对准了这母子三人。

同样也是在去年,一张美国总统特朗普等人在战情室内观看击杀极端组织“伊斯兰国”领导人巴格达迪行动的照片也被指摆拍。照片中特朗普和美国副总统彭斯、国防部长埃斯珀等人正襟危坐,有人看镜头,有人没看,笔记本是空白的,网线也没连上。很多人觉得,这跟2011年奥巴马在战情室观看狙击本·拉登的那张经典照片相比,谁更真实、自然,不言而喻。

2011年5月1日,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等人在战情室观看狙击本·拉登行动。Pete Souza/摄


2019年10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美国副总统彭斯、国防部长埃斯珀等人在战情室内观看击杀极端组织“伊斯兰国”领导人巴格达迪行动。Shealah Craighead/摄


人类登月50年 中国首次拍到月背照片


2019年适逢人类登月50年,月球上的摄影也引起了更多关注。1969年,一台哈苏HDC相机成为随人类登上月球的第一台相机,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正是由它所记录。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中国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也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1969年,宇航员巴兹·奥尔德林在月球表面留下的脚印。图片来源:NASA


嫦娥四号着陆器监视相机C拍摄的着陆点南侧月球背面图像,巡视器将朝此方向驶向月球表面。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 供图)


手机时代的像素追逐与胶片复兴


2019年,国内某手机品牌推出了两款一亿像素级的拍照手机,手机拍照时代的到来,像素直接影响到手机的市场竞争力而在追求像素精确的时代,近几年也出现了胶片复兴的趋势。但胶片玩家们的日子并不好过:2019年,各大品牌胶卷涨价幅度前所未有。6月,富士公司上调了其胶卷的价格,部分型号的价格涨幅达30%,入门级的彩色胶卷C200在国内已经是30元起步;柯达在经过重组之后,也正式宣布从今年1月1日起,全面上调所有胶卷的价格。在这样的涨价幅度下,很多爱好者大呼“胶虑”,开始疯狂囤货,销量由此上升。而讽刺的是,柯达此轮涨价的原因正是“胶片需求增加”。


人们既想追求数码操作的便利,又不愿放弃胶片的格调,于是诞生了新的市场需求。宝丽来去年推出了一款名为“影塔”(Polaroid Lab)的产品,将手机扣上去,就能将数字照片直接转换为宝丽来相纸上的胶片影像。它的宣传语中用横线划掉了“拍摄照片”(take pictures),改成了“制造照片”(make pictures)。这似乎是一个只会出现在这个时代的产品,充分迎合了当代人的拍摄习惯和心理需求。


这台产品一经发售,社交网络上便出现许多网友晒出由其“制造”出的照片。印制实体照片的意义难道是为了再一次将其发在”朋友圈“?当代摄影似乎陷入了令人迷惑的闭环。


Instagram上,网友晒出”影塔“及其印制出的实体照片。


编辑 | 孔斯琪 


 —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点击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


摄影专题  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长征路上 | 屏幕后的18岁 | 可可托海 | 在新疆支教 | 养蜂人 | 2019两会 | 代表朋友圈 | 家庭相册 | 乡愁 | 2019春运 | 农村生活 | 百年铁路 | 重庆森林 | 大货司机 | 进博会 | 江河人家 | 网吧的日本人 | 草根排球 | 北京国庆 | 人工智能 | 快递小哥 | 妈妈 | 海外工厂 | 家在东北 | 雄安春节 资源城市 | 动批谢幕 | 高原藏校

影像思考 摄影愚人 | 剧场摄影 木村伊兵卫奖 | 大学生看两会 | 2019荷赛 | 荷赛调底 | 女性摄影记者 | POY视觉编辑 | emoji | 旅游自拍 | 捏脸大战 | 透纳奖 | 重复照片 | 特朗普的摄影师 | 新闻中的视觉 | 时尚报纸 | 马格南 | 春光照相馆 | 中国筷子 | 大卫·霍克尼 | 东欧摄影 | 经典电影摄影师 | 最大摄影收藏地 | 宝丽来工厂

中青摄影 历史向东 摄影向西 | 西沙群岛 | 九江决口 | 耀邦百年 | 告别铁矛 | 暗房师退休了 | 2018年度照片

微光活动 微光体验营 | 放映会微光和朋友们 | 年度影展 亚洲大学生摄影大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