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在太原 | 三代迎泽桥,多少人与事

张健民 太原道 2020-02-09

汾河广阔的河面阻隔太原东西,限制着城市的发展。解放初期,河上惟有一座上世纪40年代日本占领时期修筑的“洋灰桥”。


█ 五十年代初拍摄的日伪时期建设的洋灰桥


那是上世纪50年代初,因为家住离汾河不远。春天,会跟着大一点的孩子跑到坝堰上捋杨柳树嫩叶子,摘榆钱,打槐花;暑假,跑到桥头自发的蔬菜市场看热闹。一大早进城掏粪的郊区农民已经赶着驴车或者肩挑粪桶奔河西了。桥面上人来人往粉尘滚滚。过往的除了衣衫褴褛的农民,载重的骡车马车,甚至还有踱着慢步的骆驼队。估计桥面宽不过6米,鲜见汽车开过。因为东接后来的迎泽大街,这座老桥权且可以算做现代意义的第一代迎泽桥。后来开工建设新桥,旧桥尚未拆掉,一起服务若干年。最后在建设新迎泽大桥前,洋灰桥被拆掉了。如今的汾河太原段,多座大桥飞架,有的宏伟,有的纤巧;或如彩虹,或似银练。


每一座桥都有一段自己的故事,每一座桥都是一首歌,寄托着悲壮、昂扬、灿烂、忧伤。在所有桥梁中,中年以上太原人印象最深的还数那座“前辈老大”——上世纪50年代初期筑成而如今已经见难觅踪迹的“54式”迎泽大桥。这是一座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桥梁,全长480米,车行道宽124米,紧连太原最宽阔的迎泽大街。


█ 当年的迎泽大桥


大桥已去人事难忘。名副其实的迎泽大桥1953年开工,1954年竣工。那时笔者刚上小学,由高年级的同学领着去看新桥。1996年“54式”汾河桥退出了舞台,199710l日,旧桥拆掉,新改建的宽50米的迎泽大桥通车,据说是目前国内过河城市桥梁中最宽的桥。


█ 1996年,旧迎泽大桥被爆破拆除


█ 1997年,爆破后正在修建中的新迎泽大桥


█ 新迎泽大桥


█ 新迎泽大桥夜景


正是在庆祝第三代大桥通车的时候,笔者在迎泽大街路南的旧书市场找到一本记述当年汾河桥建设的纪实性长篇小说,纸张已经发黄发脆,而唯因为是“原生态”而显得更加珍贵。《汾河桥》堪称为汾河桥建设者树立的丰碑。

这座汾河桥是当年全山西、乃至华北地区的第一大市政工程。三千建筑大军,来自全国各地。一年奋战,既出了满意工程,又出了建设人才。



本书作者显然是在工地摸爬滚打了的。地名、时间、背景全部写实。小说语言朴素、细节生动,可信感人。塑造了工人、技术人员、基层领导众多鲜活形象,讴歌了各路英雄,包括外表看来稀松邋遢,貌不惊人,实际在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大闹技术革新的“另类”英雄工人蔡春。书中语言颇具乡土特色,如“牛不喝水强按头”、“夹(隔)山跳不进海”、“擀面杖煽火——凉棒”、“童男女掉进河里——衣裳湿了架子也不倒”、“提着影皮人上场——好歹别戳破窗户上的这层纸”等。


说起大桥的建设,我们还听到很多没有写进小说的故事。当时工程师们参考了翻译的苏联钢筋混凝土悬臂梁施工图设计了迎泽大桥的主体,在建设中屡有改进。而大桥的护栏则是省里一位雕塑家的作品。他就是已故的今天儿童公园里革命烈士纪念碑作者之一的段联奎。段生前曾经对笔者讲过设计中的变化。起初的护栏设计只顾了好看,想仿巴黎塞纳河上古老的西式桥,再揉一点东方韵味进去,所以栏杆做成了漂亮的披帏型,高低错落有致。谁知因为护栏做成实心的以后,密不透风,大风一刮,影响强度。无奈,只好亡羊补牢,在建成的护栏上用钻头打了许多圆孔解决问题。当年笔者还抽空专门到桥上去看圆孔。


█ 八十年代的迎泽大桥

 

六十多年过去。当年的施工队长和各位主任已进入髦耋之年,毛头小伙工友也早就逾古稀。虽然汾河上架起多少新桥,但伴随有一个像样的文学作品传世的大桥还是唯一。书中描写的工人兄弟生龙活虎的形象如在眼前,与新长征路上的突击手相比,他们依然闪光!书里那句“和时间赛跑”的口号今天依然需要大声呼唤。手掂着这本旧书,浮想联翩。真希望有关方面也能到城建史里淘金,翻印一批反映过去火热生活的书籍让新生一代仔细看看,认真思索。


活的史料要依靠物的载体保存。看罢《汾河桥》,产生一个建议:能否在汾河桥畔公园里建设一座小型的博物馆,将太原段汾河桥的演变史通过文字、模型、图片生动形象地陈列出来。希望到那时,这本同步记录时代脚步的《汾河桥》会成为激励我们前进的“物证”!

 

《汾河桥》,作者范彪,1957年太原火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十章,15.5万字。后来知道,作者“范爷”是咱省汾阳人,生于1928年,一生坎坷。幼时,200块现大洋被人家收养,跟着养父母辗转南北,落脚在山东,也因此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入学的第一批大学生,就读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回到故乡山西进入文联《火花》编辑部工作。1956年出版《汾河桥》时还不到30岁。一年后就被打成右派,发配到大同劳教2年。后来打杂烧锅炉搞基建,下乡“四清”。“文革”十年,彻底停笔。熬过了严冬,终于等到了春暖花开。重拾笔杆子,居然高产了4本长篇。201486高龄上病逝。怪不得那本《汾河桥》印了一版便没了下落。


直接点击以下文字链接,阅读家在太原系列

家在太原01:太原城,太原人

家在太原02:爱在太原晨起日落每一时

家在太原03:太原的那些老槐树,傲然风雨忆沧桑

家在太原04:那一碗老太原炝锅面

家在太原05:太原那些“福寿安康”之地

家在太原06:记忆中的五一路先锋百货商店

家在太原07:怀念我的母校——回民小学东西校

家在太原08:太原有条智家巷

家在太原09:半个世纪如云烟,太原十二中记忆

家在太原10:桃园那几条巷

家在太原11:桃园一巷的那些事

家在太原12:行走五一路,寻找昔日的记忆

家在太原13:大濮府煤场散记

家在太原14:住在桃园二巷的日子

家在太原15:远去的钟楼街副食品市场,近半个世纪的记忆 

家在太原:桃园三巷的记忆

家在太原:傅家巷与傅山

家在太原:桃园四巷忆吃穿

家在太原:桃园路往事

家在太原:豆芽巷往事

家在太原:郭家巷往事

家在太原:那橘红色的府东街

家在太原:老军营,相知相处三十载

家在太原:记忆里的西缉虎营 

家在太原:少年的五一广场

家在太原:家住桃园三巷

家在太原:迎泽公园的记忆

家在太原:西缉虎营院里的牵牛花

家在太原:我心中的解放路

家在太原:太原的夏天

家在太原:太原的醋

家在太原:梅山记忆

家在太原:三代人的青年路小学

家在太原:太原七中,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

家在太原:难忘上马街

家在太原:饮马河边

家在太原:记忆中的西华门老街

家在太原:悠悠文庙上官巷

家在太原:杨家堡,都市里的村庄

家在太原:桥头街,我永远的乡愁

家在太原:家住太原五拐巷

家在太原:记忆中的上马街

家在太原:徜徉在迎泽大街上

家在太原:太原的秋天

家在太原:坡子街16号的小院情

家在太原:文瀛公园话今昔

家在太原 | 青年路上,那些飘逝的青春

家在太原 | 青年路上的点滴情怀

家在太原 | 记忆中的南海子

家在太原 | 青年路上的青春记忆

家在太原 | 记忆中的南海子

家在太原 | 我与宁化府益源庆之缘

家在太原 | 精营东边街那个消失的小院

家在太原 | 小五台,从梵音袅袅到书声朗朗

家在太原 | 双塔寺街的变迁

家在太原 | 大营盘,海校,师院……一座大院的百年变迁

家在太原 | 张小苏:文源巷东

家在太原 | 锦绣太原城的花木地名

家在太原 | 大关帝庙往事:庙里有个小学校

家在太原 | 大关帝庙往事:庙前那条街

家在太原 | 在西缉虎营小院听奶奶讲那过去的故事

家在太原 | 张小苏:搬家

家在太原 | 五福庵的记忆

家在太原 | 那些渐行渐远的老村名

家在太原 | 张小苏:后花园的变迁

家在太原 | 张小苏:游园时代,迎泽湖畔无处安放的青春

家在太原 | 消失的湖滨会堂,心中一段美丽的梦

家在太原 | 远去的水西关

家在太原 | 张小苏:杂院杂思

家在太原 | 太原地名中的园

家在太原 | 府西街,曾经瓦房满街

家在太原 | 究竟是新源里还是新原里?

家在太原 | 我和北十方院的最后时光

家在太原 | 三条因狭窄而得名的小巷

家在太原 | 散落在太原公园里的那些记忆

家在太原 | 消失的村庄:富民路18号

家在太原 | “后小河”与七一礼堂

家在太原 | 死而复生的大二府巷

家在太原 | 我见证的解放路的几次改造

家在太原 | 细数太原“马地名”

家在太原 | 说不尽的大关帝庙

家在太原 | 难以忘怀的馒头巷


太原道三晋文化微论坛开通,直接发帖,深度讨论,永久留存,全网互动,点击页面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