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雷同, 毋宁死! ——「峰客访谈」创响生物执行董事长、奥博资本投资合伙人王健博士

医麦客 峰客访谈 2020-09-03

本文由医麦客原创,欢迎分享,转载须授权
在过去的2019年,很多人都感受到了“经济寒冬”的冷意,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生存越艰难,商业环境的不确定性成为常态。而对于医药行业来说,在一系列政策交织推动下行业洗牌加速,企业不得不积极变革,加速创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去赢得生存与发展。
 
近日,医麦客《峰客访谈》记者采访了创响生物执行董事长、著名医药投资人王健博士。20多年前,王健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后,转战斯坦福大学攻读MBA;2007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他在全球最大的生物医疗领域的投资公司奥博资本创立了奥博亚洲基金;2019年,他从投资转向新药研发,创立创响生物。拥抱变化,勇于挑战,王健博士做出这些选择是出于什么思考?对当前国内医药市场形势,他如何看待?
 

王健 博士

创响生物执行董事长,奥博资本投资合伙人

哥伦比亚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师从诺奖得主Eric Kandel);斯坦福大学MBA,全球最大的医疗投资公司奥博资本(OrbiMed)前合伙人,奥博亚洲(OrbiMed Asia)创始合伙人,拥有近30年生物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创业经验,曾被评为中国生物医疗投资Top10。作家(笔名光子),著有《世界边缘的秘密》《我·世界》等科学哲学著作。


QI.您为什么从投资转向新药开发?
王健博士:2019年7月,我辞去了奥博资本合伙人的工作,专心筹建一家新药研发企业,聚焦免疫相关性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癌症治疗等)。我认为该领域在中国仍是“南海”,市场需求巨大,前景广阔。

在医疗健康领域,无论投资或创业,都是为病人服务的。就像一群人盖房子,投资者运来砖头,创业者砌墙,房子最终是给病人住的。 我想成为一个会建公司的投资人,既运砖头,也砌墙,为病人做些实事。

近年来,传统意义的创业和投资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许多投资者把人才、资源和资金组合在一起,孵化出很好的企业,这是一种投资方式的演化,带来的回报常常很高。例如,余国良博士和我孵化的冠科美博(Apollomics),才成立三年多,已融资一亿多美元,市值稳健增长。它有多项临床试验在往前推进,前两天又引进了一款新的临床三期产品。再如美国投资公司Third Rock,其合伙人多是成功的创业者,创立了一系列优秀的公司。
 
 Q2.现在是“资本寒冬”吗?投资人和创业者应如何应对?
王健博士:与2018年上半年相比,2019年被普遍认为是一个所谓的“资本寒冬”。投资人的热烈程度、投资的量和速度,估值等各方面都比2018年上半年下降了不少。但所谓“寒冬”和“盛夏”是相对的,仍有一些投资人认为,在某些领域中,公司估值普遍比“理性估值”要高。我觉得所谓“理性估值”是个模糊的幻像,是无法精确计算的,而且市场几乎没有什么时候正好落在所谓“理性估值”上。

对投资人来说,“资本寒冬”是大好时机,因为这时更容易找到估值较合理的好企业。如果“泡沫”时抱怨估值高,“寒冬”时又害怕风险大,投资这行就没法干了。甭企图精确抓住市场的“底部”,因为这所谓“底部”也是个模糊的幻象,而且稍纵即逝——市场反弹非常快,投资人能做的是争取在整个低谷期多投些钱在好企业中。

从某种意义上说,“资本寒冬”对创业者也是好事。首先,“寒冬”会逼迫团队更加警醒,提高效率和竞争力,并更合理地配置资源;其次,“寒冬”会把许多滥竽充数、三心二意的创业者“冻死”,有能力的“铁杆”创业者会剩下来,他们的竞争对手就少了;第三,“寒冬”时,许多资源(如人才,产品等)比“泡沫”时廉价,更容易获取。许多伟大的公司正是在寒冬中成长起来的,如药明康德、百济神州等。所以创业者们不应该在“资本寒冬”中抱怨生不逢时;而要抓住时机把公司建设好,这样在“泡沫”再次来临时,才能分到一杯羹。
 

Q3.您认为创业者和投资方应该是什么关系?
王健博士:我经常把创业者和投资方的关系比作像“夫妻”一样爱恨交织,彼此缺了谁都不行。

我在投资中相信“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把钱交给团队,就该相信他们(当然投资前尽调要充分,避免上当受骗)。投资人应只在董事会层面参与公司重大策略和方向的制定;不到万不得已,不应插手公司日常运营。

有的投资人说自己花许多时间“管”公司,潜台词是自己比团队还会管理,这一般不是吹牛,就是自作多情。万一是真的,团队一定很差,即使投资人被迫进公司管理,往往也只能是竭力保本,不会变成高回报。投资人一般会投多个细分行业,几乎没有人既擅长投资,又同时在许多不同的行业中都有管理能力。

随着权力而来的是责任——创业者一旦拥有运营自主权,就必须对结果负责。有的创业者意识不到这一点,逃避责任,把自己应该处理好的事务推到董事头上。其症候之一是误把董事会当成讨论具体事务的例会,所以拖得很长而没有结果。据我的经验,董事会频次越高、平均时间越长,该公司的回报越低。

我以往投资的公司中,回报高的总是最“省事”的。有能力的团队在董事会前就把重大问题都解决了,会上只汇报成果;即使遇到策略和方向性的重大决定,也预先做充足的分析,并提出明确的建议,所以董事会总是开得很轻松。

创业者常犯的另一个错误是把投资人当成“外人”隐瞒或防范着。许多创业者没有意识到,投资人一旦把真金白银打进公司,就拥有公司的一部分。这些创业者在潜意识中仍然认为公司100%是自己的,投资人只是来占便宜的“过客”。这种错误观念常导致他们无法和投资人精诚合作,公司建不好,最终亏的还是自己。
 
Q4.您如何看待投资的风险和失败?
王健博士:没有失败过的投资人是一个巨大的失败,因为他承担的风险不够,回报也没有最大化。在绝对意义上,风险和回报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风险的投资是不存在的。世上没人不犯错误;投资中总有一部分不确定性是仅凭智力和分析无法消除的。因为害怕风险而不投是个巨大的风险,因为资金握在手里无法增值。把钱存进银行风险很低,但是回报也微乎其微。

中国有个怪现象,似乎所有新药研发投资案都成功。中国投资人不见得不比海外投资人聪明,中国新药研发也并不比海外先进,怎么会这样?原因是一些中国投资人善于用纸面上的成功和还没赚到的钱掩盖失败和亏损;而一些中国新药研发企业善于把me-too和me-better叫做创新,或用“虚胖”的管线和不断画出的“大饼”掩盖临床试验的失败。
 

Q5.您能否给创业者们一些建议?
王健博士:首先,千里之行,始于团队。在没有团队的情况下,一个人不管多厉害,都建不出伟大的公司。

第二,市场驱动而非科学驱动。企业必须围绕市场和病人的需求,而不是科学和技术。如果一个企业不理会市场需求、竞争状况和老百姓的购买力,为创新而创新,就不会在商业上成功。

第三,雷同,毋宁死。许多中国人有靠价廉物美恶性竞争的心理定势,这是个恶习。就拿餐饮业举个例子。在美国,中餐馆喜欢扎推,靠廉价、量大进行同质化竞争;而法国餐厅都有意彼此离得远远的,而且讲究特色。中餐馆很辛苦,利润却很薄,连圣诞节都得营业才能维持下去;而且落得个“质低价廉”的形象,西方年轻人约会,如果想让对方觉得自己大方,是不会去中餐馆的。法餐馆假期多,利润丰厚,却难订到位。两种策略,结果有着天壤之别。

在医药行业,中国企业也喜欢扎堆,100多个PD-1/PD-L1和CD19 CAR-T产品就是个例子。中国医药企业应学习法餐馆,追求以差异化和品牌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否则又累又难以成功。




王健博士(光子)的科学哲学著作:《世界边缘的秘密》


宜明细胞博雅控股 | 邦耀生物 | 赛默飞 | GE医疗 | 博雅辑因 | 岸迈生物 | 科医联创 | 金斯瑞 | 普瑞金 | 恒润达生 | 解放军总医院 | 赛诺生 | 复星凯特 | 澳斯康 | 亦诺微 昭衍生物 中盛溯源 贝赛尔特 | 斯微生物 科济生物 颐昂生物 | 恒润达生 | 复宏汉霖  | 默克生命科学  | 詹姆斯·威尔逊 | 科望医药  和元上海 | 和铂医药 | 苏桥生物 | 非同生物 | 艺妙神州 | 尚健生物 | 翰思生物 华大吉诺因 西比曼 | Applied StemCell  华龛生物 | 方恩医药 | 天士力创世杰  | 马璟博士 | Clindata  | 霍德生物 | 艾尔普 | 精诚医药 | 三启生物 | 睿健医药 | 燃石医学  | 生基医药 | 南京生命健康科技大会  | 健顺生物  | 甫康健康科技 | 西部战区总医院 |  亿腾景昂冯新华ATLATL创新研发中心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