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严经淺释115 : 这世界上所有的人,所做的事,都是在还債

宣化上人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宣化上人主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六、正心住

佛子,云何为菩薩正心住。此菩薩聞十种法,心定不动。何者为十。所謂聞讚佛毁佛。於佛法中,心定不动。聞讚法毁法。於佛法中,心定不动。聞讚菩薩毁菩薩。於佛法中,心定不动。聞讚菩薩毁菩薩所行法。於佛法中,心定不动。聞說众生有量无量。於佛法中,心定不动。聞說众生有垢无垢。於佛法中,心定不动。聞說众生易度難度。於佛法中,心定不动。聞說法界有量无量。於佛法中,心定不动。聞說法界有成有壞。於佛法中,心定不动。聞說法界若有若无。於佛法中,心定不动。是为十。

法慧菩薩又称一声,各位佛的弟子!怎样叫做菩薩正心住?因为这住的菩薩,对於佛法認識得十分清楚,沒有迷惑,用正心的智慧來思惟这個法,所以叫正心住。正心住的菩薩,有正定正受,聽到这十种法,而心定不搖动,所謂「八風吹不动,端坐紫金蓮。」是那十种法?所說的①正心住的菩薩,聽到有人讚歎諸佛或毁謗諸佛,对於佛法中,而心定不动搖。为什么?因为此住的菩薩,心中沒有讚歎和毁謗的分別,一切平等。有智慧的人,被人称讚也不欢喜,被人毁謗也不煩惱,所謂「毁譽不动於心。」若是愚痴人,被人說個好,就抱著好跑到天上去,高興的不得了。被人說個壞,就抱著壞跑到地獄去,傷心到極點。高興就是笑,傷心就是哭。人能常常发笑,就是等於到天上去;如果常常憂愁,就等於到地獄去。

所以修行人,不要感情用事,也不要意氣用事。要有理智,才能控制感情的衝动。所以人要常笑,笑的時候,才有理智,分別善惡才清楚。笑是長壽的密訣,所謂「自古神仙无別法,广生欢喜不生愁。」这是至理名言。②正心住的菩薩,聽到有人讚歎諸法或毁謗諸法。对於佛法中,而心定不搖动。③正心住的菩薩,聽到有人讚歎菩薩(僧)或毁謗菩薩。对於佛法中,而心定不搖动。總之,聽到讚歎三寶,或者毁謗三寶,也不欢喜,也不发脾氣。这是不被境界所轉,也就是定力堅固的緣故。④正心住的菩薩,聞到有人讚菩薩或毁菩薩所修行的法。在佛法中,而心定不搖动。⑤正心住的菩薩,聽到有人說众生有量或无量。在佛法中,而心定不搖动。⑥正心住的菩薩,聽到有人說众生有垢或无垢,在佛法中,而心定不搖动。

⑦正心住的菩薩,聽到有人說众生易度或難度,在佛法中,而心定不搖动。⑧正心住的菩薩,聽到有人說法界有量或无量。在佛法中,而心定不搖动。⑨正心住的菩薩,聽到有人說法界有成或有壞。在佛法中,而心定不搖动。⑩正心住的菩薩,聽到有人說法界或有或无。在佛法中,而心定不搖动。这是不为境界所轉的十种法。有人在打妄想:「正心住的菩薩,既不是木頭人,也不是泥土人,为什么心不动?」因为此住菩薩,已证正定正受,不为境界所轉的緣故。所謂「人能轉境,境不轉人。」正心住的菩薩已经修到这种程度了。

佛子。此菩薩应勸学十法。何者为十。所謂一切法无相、一切法无体、一切法不可修、一切法无所有、一切法无眞实、一切法空、一切法无性、一切法如幻、一切法如夢、一切法无分別。

法慧菩薩又称一声,各位佛的弟子!正心住的菩薩,应該勸导众生学習这十种法門。可是自己也要学習,不然的話,就成为口頭禪。教人修行,自己不修行,是无用处。要以身作則,躬行实踐,实实在在去修行,才有效果。是那十种法?所說的①一切法无相:法本來就沒有相。如有執著,就有個法相存在。若无執著,人也空,法也空,这就是无相。②一切法无体:一切法是即相離相,沒有眞实的体性。所以在金剛经上說:「法尚应捨,何況非法。」这是說就是正法也就应捨去,何況不是法,更应該捨去。有所執著有個本体,那是錯誤的。③一切法不可修:不執著什么法可以修行,什么法不可以修行。一切法沒有一個可修或一個不可修。修不修是在人,而不在法。法沒有修不修。有人說:「一切法不可修,那么,我們不要修行了。」因为法的本身,不需要修不修,可是我們要依法修行,才能除去習氣毛病。④一切法无所有:一切法本來是什么也沒有,都是空的。

⑤一切法无眞实:法是方法,法是規則,所以一切法沒有一個眞实体。⑥一切法空:证得一切法空,什么也沒有了。这就是六祖大師所說:「本來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就是一切法空的境界,到了这种境界,还有什么可執著?貪瞋痴慢疑五种煩惱沒有了,只有常乐我淨的湼槃四德。⑦一切法无性:为什么說一切法空?因为一切法无自性。有人才有法,法才有用。人空了,法也沒有用处。所謂「人能弘法,非法弘人。」⑧一切法如幻:一切法好像幻化,不是眞实的。⑨一切法如夢:一切法好像作夢,也不是眞实的。所謂「人生一場夢」人死夢一場,夢里身榮貴,夢醒在穷鄉。朝朝是作夢,不觉夢黃梁,夢中若不醒,枉作夢一場。」⑩一切法无分別:所有一切法,都沒有分別。我們聽经,不要用分別心來聽。为什么?因为一切法无分別嘛!这段经文是教我們不要執著法,如果有了法執,就和我執一样的重。所謂「見事省事出世界,見事迷事墮沉淪。」就在迷悟之間,執著就沉淪六道,不執著就出離三界。也就是「即相離相」,就在相上,就離開相;「在尘出尘」,在尘世間就要超出尘世。所謂「身在尘心出尘」,心中沒有染汚的妄想。好像井里栽花不染尘,这叫一尘不染,万慮皆空。这种境界,多么自在!

何以故?欲令其心,轉復增进。得不退轉无生法忍,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故。

为什么要把法執破了?因为想令正心住的菩薩和其所教化的众生,輾轉增強精进,就是沒有罣礙。修行人,要能提起一念修行。到成功時,便要把一念放下。一念也沒有了,那还有什么可憂慮?还有什么可罣礙?如果沒有罣礙,就遠離顚倒夢想。为什么有顚倒夢想?就因为有所罣礙。大而言之,放不下世界;小而言之,放不下身心。如果无罣礙,就得到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得到一切不退轉。不退轉什么?就是不退轉无生法忍。什么叫无生法忍?就是「不見少法生,不見少法滅」,这就是法空的境界。人也空、法也空,自性了了在其中。这時候,明明了了,忍可於心。这种境界,有點受不了,有點忍不住,但是还要忍受。不要認为不見少法生、不見少法滅这种境界是容易事。是很難能证到这种境界的。如果到了这种境界,就无憂无慮,遠離顚倒夢想,究竟湼槃。

在这個時候,正心住的菩薩,所聞一切法,立刻開悟瞭解,所謂「粗言及細語,皆归第一義。」到了这种境界,有人罵你,或者有人讚你,无动於衷,这就是心定不动。这個不动,就是在中庸上說:「喜怒哀乐之未发,謂之中。」就是說也沒有欢喜、也沒有微怒、也沒有悲哀、也沒有快乐。这四种感情还沒有发生的時候,这就是中道,也就是定。所聞的法,能契合眞理,不需他人來教化。

七、不退住

佛子,云何为菩薩不退住。此菩薩聞十种法,堅固不退。何者为十,所謂聞有佛无佛。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有法无法。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有菩薩无菩薩。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有菩薩行无菩薩行。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菩薩修行出離修行不出離。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过去有佛过去无佛。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未來有佛未來无佛。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現在有佛現在无佛。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佛智有尽佛智无尽。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三世一相三世非一相。於佛法中,心不退轉。是为十。

法慧菩薩又称一声,各位佛的弟子!怎样叫做菩薩不退住?就是不退菩提心,住在菩提心。什么叫菩提心?就是觉悟的心;沒有无明、煩惱、愚痴。觉悟一切有为法是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这就叫不退住。不退住的菩薩,为什么要聽这十种法?因为要堅固菩提心,不退轉菩提心。是那十种法呢?所說的①不退住的菩薩,聽見有人說三世有佛或者三世无佛。在佛法中,而不退轉菩提心。什么叫佛?佛是一位大觉悟者,无所不知、无所不曉的大智慧人。佛是諸天的导師,也是人間的导師。菩薩眞正認識佛,我們凡夫不会認識佛。好像一生出就沒有眼睛的人,根本就不知太陽的形相。有人对他說太陽是圓的,他就相信是圓的;有人对他說太陽是方的,他就相信是方的。究竟太陽是什么样子?他也不知道是圓还是方?說不出個所以然。无知无識的人,不知道有佛,就和生盲的人不知太陽一样的情形。不退住的菩薩,都有定力,不会被言語所轉动。

②不退住的菩薩,聽見有人說有佛法或无佛法。在佛法中,心不退轉。③不退住的菩薩,聽見有人說有菩薩或者沒有菩薩。在佛法中,心不退轉。④不退住的菩薩,聽見有人說有菩薩行或者沒有菩薩行。在佛法中,心不退轉。小乘人不承認有諸佛,只承認有释迦牟尼佛。也不承認有菩薩,只承認有阿罗漢。大乘的菩薩,是腳踏实地去行菩薩道,救度众生。无论任何人說什么,都是如如不动,不为境界所轉,不被言語所支配,对佛法有深刻的認識,所以在順境或逆境,都是精进,而不退轉。⑤不退住的菩薩,聽見有人說菩薩修行,能出離三界,或者不能出離三界。在佛法中,心不退轉。⑥不退住的菩薩,聽見有人說过去有佛住世,或者无佛住世。在佛法中,心不退轉。⑦不退住的菩薩,聽見有人說未來有佛住世,或者无佛住世。在佛法中,心不退轉。⑧不退住的菩薩,聽見有人說現在有佛住世或者无佛住世。在佛法中,心不退轉。⑨不退住的菩薩,聽見有人說佛的智慧有穷尽的時候,或者說佛的智慧沒有穷尽的時候。在佛法中,心不退轉。⑩不退住的菩薩,聽見有人說三世是一相,或者說三世不是一相。在佛法中,心不退轉。凡夫聽到这些理论,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一念无明起,就不明白了,便生退轉心。菩薩沒有一念的无明,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这是十种法。

佛教的教義,是尽虛空,徧法界,沒有一粒微尘不是佛教所在处。不过所做的工作不同而已。各做各的工作,都是勸人向善。改邪归正。因为这個道理,所以人人都可成佛。佛曾经这样說:「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这是佛的金口所言,絕非妄語。我的宗旨,相信佛的众生也成佛,不相信佛的众生也成佛。今天不信佛,明天会信佛。今生不信佛,來生会信佛。今劫不信佛,來劫会信佛。終有一天会信佛。只要信佛,就有成佛的机会。佛教以法界为体、为用、为宗、为教,什么都是法界。譬如有人討厭月光跟著他走,走到那里,月光跟到那里。於是他跑到东胜神州去,看見月光仍然在他的頭上。又跑到南贍部洲去,看月光还是在他的頭上。又跑到西牛賀洲去,看月光还是在他的頭上。又跑到北俱盧洲去,看月光还是在他的頭上。东南西北各处跑,始終見到月光跟著他跑。有眼睛的人,想不要月光跟著他,但是沒有辦法不見月光。佛教好像月光,不管你怎样的跑,也跑不出佛教的外边,都在佛教智慧光明的里边所包括著。所以糊涂人就做糊涂事,明白人就做明白事。本來沒有一個糊涂,一個明白,根本就沒有事,所謂「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擾之。」

这世界上所有的人,所做的事,都是在还債。还完了債,就不需要做了。行菩薩道的人,要利益人,不要損害人。自己問自己,为什么要自私自利?为什么要損人害人?一切的一切,要替旁人想一想,要对旁人有好处,不要对旁人有害处。这就是菩薩的发心,菩薩是犧牲自己,而成就他人。这是菩薩的思想,也是菩薩的行为。我們每個人,都要問問自己,我为什么來到这個世界?是不是为吃飯穿衣?來找好的享受?若是这样的想法,就沒有做人的價值,沒有什么意思。我們來到这個世界,就应該帮助这個世界,令世界一天比一天好。不要在世界上爭呀!貪呀!只知有自己,不知有他人,千万不要这样子。如果有这种思想,趕快糾正过來,不要糊涂一輩子。我們做人,要有功於世,有德於民,对天下國家有所貢獻,对一切众生有所利益,这样做人,才有意義。

從前有位老修行,吃飽飯沒事做,和徒弟讲笑話。有一天,師父对徒弟說:「人人都喜欢第一,事事比人強,要有好名譽,要有好地位。今天我們倆說一說誰最賤,被人瞧不起。誰說不出來,就是輸了,被罰買糖果請客。」徒弟有辯才无礙,同意師父这個辦法。師父說:「我是一隻狗。」徒弟說:「我是狗的屎中的蟲子。」師父說:「你在那里做什么?」徒弟說:「我在狗屎中沐浴。」師父无言可辯,承認輸了,乃請徒弟吃糖。这雖然是個笑話,但是有哲理。这是說不垢不淨的道理。如果心中一生分別心,就会作嘔。所謂「心淨一切淨,心穢一切穢。」我們修到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境界時,就有成就了。

佛子,此菩薩应勸学十种广大法。何者为十,所謂說一即多,說多即一。文隨於義,義隨於文。非有即有,有即非有。无相即相,相即无相。无性即性,性即无性。

法慧菩薩又称一声,各位佛的弟子!不退住的菩薩,应該勸化众生,修学这十种广大的法,但是自己也要学習这十种广大的法。因为这种法,令众生不相信、不明白、不瞭解,所以叫广大法。什么是十种广大法?就是①說一即多②說多即一。說一种法,就是一切法;說一切法,也是一法。說一切微尘,就是由一粒微尘所成就的。把一切微尘再分開,还是一粒微尘。一粒微尘集聚众多微尘合起來,这是多的微尘。說多就是一,所謂「一本散为万殊,万殊仍归一本。」一本譬如大地,万殊是大地所生長所成就的一切花草树木、五穀雜糧,包罗万象。这样多的种类,將來还復於大地。

我們的身体,也有一個一。一散为无量,无量归为一,如果能把一成0,那么,什么麻煩也沒有了。所謂「本來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能悟得这個空理,能证得这個空理,在空理上入空定,一切煩惱也沒有了。一切的一切都沒有了。这是一多不二的道理,一就是多,多就是一。③文隨於義④義隨于文。经文要順著義理來讲說,由经文產生出義理。義理又要隨著经文,要文義无礙。譬如,经文上說:「忉利天能天主。」如果不以文隨於義來讲,便說閻罗王住在忉利天,在那里管理鬼。这就是把義讲錯了。若讲忉利天的能天主,在那里統理一四天下,四天下就是義,这就是文隨於義。那么,統理四天下的能天主,这是归囘來讲,还是讲能天主。这就是義隨於文。⑤非有即有⑥有即非有。非有即有就是妙有,有即非有就是眞空。眞空不礙妙有,所以非有。妙有非有,所以不礙眞空。眞空妙有,妙有眞空,互相无礙。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⑦无相即相⑧相即无相。「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開一切相,就是一切法。就在相上要離相,把它看空了,这就是无相即相,即相无相的道理。⑨无性即性⑩性即无性。因为性相不二,所以在相上要瞭解性,在性上也要把它看空了。在相里就是性,在性里就是相,性相不二,性相一如。这种道理,是广大不可思議的理,不是凡夫所能眞明白的。

何以故?欲令增进,於一切法,善能出離。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故

为什么緣故?要勸說众生学習这十种广大法?因为想令不退住的菩薩,一步比一步精进,对於一切法,善能出離,而能明瞭。有所聞的法,自己就能開解,不需要善知識來教导。

八、童眞住

佛子,云何为菩薩童眞住。此菩薩住十种业。何者为十,所謂身行无失、語行无失、意行无失。隨意受生。知众生种种欲、知众生种种解、知众生种种界、知众生种种业、知世界成壞。神足自在,所行无礙,是为十。

法慧菩薩又称一声,各位佛的弟子!怎样是菩薩童眞住?因为此住菩薩身如童体,思想純眞,沒有不良的習氣,所以叫童眞住。童眞住的菩薩,常住在十种业,而无过失。是那十种业?所說的①身行无失:身体所行所做,不会有一切的錯誤或一切的过失。②語行无失:所說的話,都是正確无訛。絕对不說妄言、綺語、惡口、兩舌的話。③意行无失:在心中所思想都是清淨、光明、仁慈、怜憫,絕对沒有染汚的思想,也不打有过失的妄想。④隨意受生:隨著自己的意思去受生。來生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也就是遂心所欲。⑤知众生种种欲:清清楚楚知道众生种种的欲念。⑥知众生种种解:知道一切众生所瞭解的是什么?⑦知众生种种界:知道每一界的众生所行所做。蜜蜂界的蜜蜂,就知道採花汁來釀蜜糖。螞蟻界的螞蟻,就知道尋找食物搬囘洞中。在十二类众生中,每类都不相同,各有其生活的技能。⑧知众生种种业:知道所有的众生造种种的业。狗为什么做狗?因为造做狗的业。貓为什么做貓?因为造做貓的业。總而言之,造什么业,就受什么果报。⑨知世界成壞:知道世界是怎样成就?是怎样破壞?又知道人是怎样生?怎样死的过程。⑩神足自在,所行无礙:有神足通,隨意而去,自在變化无穷。遂心如意,所行沒有障礙。这是童眞住的菩薩所住的十种法。

佛子,此菩薩应勸学十种法。何者为十,所謂知一切佛剎。动一切佛剎、持一切佛剎、观一切佛剎、詣一切佛剎、遊行无数世界、領受无数佛法、現變化自在身、出广大徧滿音、一剎那中、承事供养无数諸佛。

法慧菩薩又称一声,各位佛的弟子!童眞住的菩薩,应該勸化众生学習这十种法,可是自己也要学習这十种法。什么是十种法?所說的①知一切佛剎:童眞住的菩薩,应該知道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佛刹。每位佛的刹土在那一方?在那一方中的那一方?②动一切佛剎:知道一切佛刹方向之后,要想震动某一佛刹,必須知道某一佛刹的所在方位。③持一切佛剎:④观一切佛剎:雖然護持一切佛刹,但是还要观察一切佛刹的因緣。是否应該來護持?⑤詣一切佛剎:应該護持那個佛刹,便到那個佛刹去。⑥遊行无数世界:童眞住的菩薩,都有神足自在,可以遊行无数无量世界。⑦領受无数佛法:到无数世界去做什么?去領受一切諸佛所說的法。⑧現變化自在身:現出自无化有,自有化无;自小化大,自大化小;自少化多,自多化少,遂心如意,變化无穷这种的自在身。⑨出广大徧滿音:出广長舌相,发广大音,徧滿諸佛刹土,讲說佛法。⑩一剎那中,承事供养无数諸佛:在一念之間,能到十方世界去承事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他有这种神通妙用的力量。

何以故?欲令增进,於一切法,能得善巧。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故。

为什么原因,要勸学这十种法?因为想令童眞住的菩薩,增加精进。对於佛所說的八万四千法門,每一法門,都能得到善巧方便这种智慧。无论在那位佛的法会中,所聽聞佛所說的法,自己就会豁然貫通,開悟瞭解一切諸法实相的道理,不需要佛再詳細解說,再來教化。

九、法王子住

佛子,云何为菩薩王子住。此菩薩善知十种法。何者为十,所謂善知諸众生受生、善知諸煩惱現起、善知習氣相续、善知所行方便、善知无量法、善解諸威儀、善知世界差別、善知前際后際事、善知演說世諦、善知演說第一義諦,是为十。

法慧菩薩又称一声,各位佛的弟子!怎样叫菩薩法王子住?因为佛是法王,菩薩是法王子。有繼承法王的位,所以叫法王子住。法王子住的菩薩,善於知道这十种法門。是那十种法?所說的①善知諸众生受生:他善於知道一切众生怎样造的业?怎样受生死?每类众生各有其獨特的因緣,完全曉得。②善知諸煩惱現起:他善於知道一切众生为什么現出煩惱的起因。③善知習氣相续:他善於知道一切众生的習氣,好像波浪一样,相续不断。众生前生的習氣,而生出今生的習氣;今生的習氣,而生出來生的習氣,生生世世,相续不断。菩薩怎能知道呢?因为菩薩证得宿命通的智慧,所以知道一切众生的習氣。④善知所行方便:他善於知道应該所行的方便法門。就是应以何身得度,就現何身而为說法。应以何法得度,就用什么方便法門來为說法。⑤善知无量法:菩薩是照了諸法实相,所謂「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善於知道无量的妙法。⑥善解諸威儀:他善於瞭解三千威儀,八万細行。⑦善知世界差別:他善於知道世界成住壞空的四劫,各有些什么不同的特徵。⑧善知前際后際事:他善於知道前边的边際事,也知道后边的边際事。又知众生前边的心念是怎样生的,后边的心念是怎样生的,一切事都曉得。⑨善知演說世諦:他善於知道众生的根性,用世間有为法,來为他們說世諦法。⑩善知演說第一義諦:他善知众生有利根者,給他們演說出世間无为法,令众生了悟第一義諦的道理。这是法王子位的菩薩,善於知道的十种法。

佛子,此菩薩应勸学十种法。何者为十,所謂法王处善巧、法王处軌度、法王处宮殿、法王处趣入、法王处观察、法王灌頂、法王力持、法王无畏、法王宴寢、法王讚歎。

法慧菩薩又称一声,各位佛的弟子!法王子住的菩薩,应該勸化众生來学習这十种法。可是自己也要学習这十种法。是那十种法?所說的①法王处善巧:法王(佛)处理善巧的方法。也可以說在法王所住处,怎样处理一切善巧方便。法王子应該倣佛之儀,合子法度。總之,一切要向佛学習。②法王处軌度:軌是規矩,度是法度。法王怎样处理一切的儀式和軌度,应該学習。③法王处宮殿:宮是休息处,殿是議事处。法王在內宮時,法王子应行子禮,法王子在外殿時,法王子应行臣禮。这也有一定的軌度。④法王处趣入:法王趣入一切禮的時候,儀式怎样,也应該学習。⑤法王处观察:法王在位時,法王子要观察一切因緣。所謂「入則观父王,察其声色。出則观羣臣,知其賢愚。」菩薩入則观佛教理,出則審机可否?⑥法王灌頂:法王子要受法王位時,要经过灌頂的儀式。十方諸佛用法水灌其頂,令发四无量心,來教化众生。⑦法王力持:法王怎样力持一切法?法王子应當学習。菩薩六度四攝,万行總持,这是力的意思。⑧法王无畏:法王怎样无所畏?菩薩修行,離五种怖畏,得十种无畏。⑨法王宴寢:法王怎样睡觉?宴於側室,寢於正处。所謂「晝无故不內宴,夜无故不外寢」,都有一定的規矩。⑩法王讚歎:法王应該讚歎什么?菩薩应該仰讚佛德,哀歎众生。这十种法,法王子住的菩薩都应該知道,要学習这些法度。

何以故?欲令增进,心无障礙。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故。

法王子住的菩薩,为什么要学習这十种法?因为想令其增加精进,心里沒有一切障礙和執著。凡是在諸佛道場中,所聞的法,自己就会明白,不需要佛再來教导。

十、灌頂住

佛子,云何为菩薩灌頂住。此菩薩得成就十种智。何者为十,所謂震动无数世界、照耀无数世界、住持无数世界、往詣无数世界、严淨无数世界、開示无数众生、观察无数众生、知无数众生根、令无数众生趣入、令无数众生調伏,是为十。

    法慧菩薩又称一声,各位佛的弟子!怎样叫做菩薩灌頂住?因为菩薩繼承法王子位時,先要受灌頂的儀式,十方諸佛來灌頂,所以叫灌頂住。菩薩要成就这十种不可思議的智慧,才能得到灌頂的地位。什么是十种智慧?所說的①震动无数世界:灌頂住的菩薩,有大威神力的智慧,知道那個世界应該震动,就現六种震动,來攝伏一切众生。②照耀无数世界:灌頂住的菩薩,有大智慧、大光明,能照耀无数世界。③住持无数世界:灌頂住的菩薩,用神通力來護持无数世界,令其持久安住,而不毀壞。④往詣无数世界:灌頂住的菩薩,要去十方一切諸佛的道場,承事、供养所有的佛。⑤严淨无数世界:灌頂住的菩薩,能庄严清淨无数的世界。⑥開示无数众生:灌頂住的菩薩,用他不可思議的智慧,來開导一切众生,來指示一切众生,令无数众生发菩提心,將來成佛道。⑦观察无数众生:灌頂住的菩薩,善於观察无数众生的因緣,用种种方便法來教化。⑧知无数众生根:灌頂住的菩薩,知道无数众生的根性。众生的根性不同,有的善根种得多,就聰明;有的善根种得少,就愚痴。知道众生根性之后,要用方法來救度,令众生離苦得乐。⑨令无数众生趣入:灌頂住的菩薩,能令无数众生趣入菩提道。⑩令无数众生調伏:灌頂住的菩薩,用大智慧來調伏剛強的众生,所謂「剛強众生,難調難伏。」可是此住的菩薩,都能調伏无数众生,发菩提心,修无上道。这是灌頂住菩薩的十种智慧。

佛子,此菩薩身,及身业、神通、變現,过去智、未來智、現在智,成就佛土,心境界、智境界。皆不可知。乃至法王子菩薩,亦不能知。

法慧菩薩又称一声,各位佛的弟子!灌頂住菩薩的身和所造的身业,都是神通所變化的。他有一种不可思議的境界。用过去所修的智慧、未來所修的智慧、現在所修的智慧,成就一切諸佛的佛土、庄严一切諸佛的佛土、清淨一切諸佛的佛土。一切众生心的境界,一切众生智的境界,都不能知道菩薩这种境界。乃至法王子住的菩薩,也不能知道灌頂住菩薩如上所說种种的境界。

佛子,此菩薩应勸学諸佛十种智。何者为十,所謂三世智、佛法智、法界无礙智、法界无边智、充滿一切世界智、普照一切世界智、住持一切世界智、知一切众生智、知一切法智、知无边諸佛智。

法慧菩薩又称一声,各位佛的弟子!灌頂住的菩薩,应該勸化众生学習諸佛的十种智慧。自己也要学習这十种智慧。什么是十种智慧?所說的①三世智:就是过去、未來、現在三世的智慧。②佛法智:諸佛所說佛法的智慧。③法界无礙智:理事无礙法界,事事无礙法界这种智慧。④法界无边智:法界是沒有边際,这种的智慧。⑤充滿一切世界智:这种智慧,能充滿一切世界。⑥普照一切世界智:这种智慧,能普徧照耀一切世界。⑦住持一切世界智:这种智慧,能住持一切世界。⑧知一切众生智:知道一切众生的智慧。⑨知一切法智:知道一切法的智慧。⑩知无边諸佛智:知道无边諸佛的智慧。

何以故?欲令增長一切种智。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故。

为什么要学習諸佛十种智慧?因为想令灌頂住的菩薩,增長一切种的智慧。有所聽聞的法,自己就能開悟瞭解,不需要諸佛再來教导。(未完)

宣化上人华严经浅释目录01-90链接(未完)

华严经淺释91 : 凡是教你吃虧,就是善知識;教你佔便宜,就是惡知識

华严经淺释92 : 凡是佛教徒,都应該发愿,依愿修行

华严经淺释93 : 在家的菩薩应发的愿;出家菩萨受戒时应发的愿;坐禪時应发的愿

华严经淺释94 : 將行披掛時所发六愿;澡潄盥洗的時所发七愿;乞食行道時所发的五十五愿

华严经淺释95: 乞食所发的五愿,習誦旋禮時所发的十愿,,寤寐安息時所发的三愿,

华严经淺释96 : 无论到什么時候佛法都是由僧人來傳;而非有学問者所能傳

华严经淺释97: 因为众生的业惑,所以才有正法、像法、末法的分別

华严经淺释98 : 信佛的人一定要吃素菜,不可吃一切众生肉

华严经淺释99 : 記住“性定魔伏朝朝乐,妄念不起处处安”常常念定能獲得大利益

华严经淺释100 : 跑香是調伏其身,坐香是調伏其心;这是修行的方法,也是修行的基礎

华严经淺释101 : 修道人就是修不动心,如果八种風吹不动你就有辦法了

华严经淺释102 : 修行多年的功夫,一旦发了一次脾氣就把所修的功德燒尽了

华严经淺释103 :修道人的胸懷是希望人人都能成佛,人人都要比自己強、比自己好

华严经淺释104 : 菩薩放出种种的光明,用种种的三昧力量來教化众生

华严经淺释105 : 不被眼根所轉,不被色尘所轉,这就是在眼根中入正定

华严经淺释106 : 一言以蔽之,凡是愛好鬪爭者,就是阿修罗

华严经淺释107 :在什么地方就雨什么宝,这是随众生的业感所成就

华严经淺释108 : 第一义谛是一句話也沒有,一旦說出來就是第二

华严经淺释109 : 到內不知有心,外不知有身,遠不知有物時,就能把一切都放下

华严经淺释110 : 若能沒有分別心就能了了分明歷歷得見佛菩薩和善知識現前

华严经淺释111: 做善事要是无心才是眞善,要是有心便是罪惡

华严经淺释112 : 他人的不对就是我的不对。他人的罪业就是我的罪业

华严经淺释113 : 每一住中的菩薩对于众生要发十种心,应劝发众生学習十种法門

华严经淺释114 : 想要不死就要做活死人:眼不看物,耳不聽声,口不言,心不思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点击标题观看)

历史文章阅选读一(点击标题观看)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净空法师《法华经大意》目录01-66(全)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 01-287目录

宣化上人法华经浅释 01--102 (全)链接

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01-23目录(全)

宣化上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目录(全)

宣化上人华严经浅释目录01-90链接(未完)

净慧法师僧伽吒经浅释01-18目录(全)

元音老人楞严要解目录链接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01~340链接(未完)

梦参老和尚地藏经浅释(全)

师大德悟道因缘 集 链

阿弥陀佛的故事十集链接

首楞严神咒注解整理(慧律法师版)

宣化上人教念楞严咒,万佛城教读慢诵楞严咒

慧律法师教念楞严咒,文殊讲堂唱诵楞严咒

《寿康宝鉴》原名《不可录》白话版 全

太上感应篇目录01--52(完)

修福者必看:文昌帝君阴骘文大意(净空法师讲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