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严经淺释173 : 大菩薩实行各种布施時所作的善根廻向

宣化上人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宣化上人主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第二十六  十廻向品第二十五之四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种种车。众宝严飾。奉施諸佛。及諸菩薩。師長善友。声聞緣觉。如是无量种种福田。乃至貧穷孤露之者。

諸位佛的弟子!菩薩中的大菩薩,又以各式各样的车輛,都用各种的宝石、金銀等,一一裝飾得美麗絕倫,庄严而不落於奢侈浮俗。菩薩以此所裝飾完備的车,用以奉獻給諸佛,和十方菩薩,師父和長輩,同道修行的善友,也奉施給二乘聖者——声聞緣觉。菩薩这样的作法,是他明白布施的功德,如是种了很多的福田。他也布施那些貧无立錐,穷苦无依的老弱者,和許多幼失怙恃的伶仃兒童,和无衣蔽体的裸露者。前面经文中曾有施车乘,但與此处施车性質不同,前文是指象馬代步,此处是專指各式车輛。

此諸人众。或從遠來。或從近來。或承菩薩名聞故來。或是菩薩因緣故來。或聞菩薩往昔所发施愿故來。或是菩薩心愿請來。

这些接受菩薩布施的人众,各有不同的因緣。有的或從很遠的地方來的。有的或從附近來的。有的或者是仰承菩薩的賢名的緣故來的。有的或者與菩薩有特殊的因緣而來的。有的或者是所說菩薩曾在往昔,发了大布施的愿心而來的。有的或者是菩薩的心愿請來的。

菩薩是時。或施宝车。或施金车。悉妙庄严。鈴網覆上。宝帶垂下。或施上妙瑠璃之车。无量珍奇以为严飾。或復施與白銀之车。覆以金網。駕以駿馬。或復施與无量雜宝所庄严车。覆以宝網。駕以香象。或復施與栴檀之车。妙宝为輪。雜宝为蓋。宝師子座。敷置严好。百千采女列坐其上。十万丈夫牽御而行。或復施與玻瓈宝车。众雜妙宝以为严飾。端正女人充滿其中。宝帳覆上。幢旛侍側。

當那些人众來到之時菩薩就布施车給他們,或施一輛宝车,或施一輛用黃金鑄造的车,每輛车上都裝飾得很庄严,滿綴著細小鈴鐺的網罗覆蓋在车上,四边垂下飾著宝石的飄帶。或者布施用最好的瑠璃做的事,上面也裝飾了許多珍奇的飾物。或者又施與用白銀製造的车,上面覆蓋著純金絲做的網,用高大雄壯行走如飞的駿馬拖曳著。或者又施給用无数的雜宝所裝飾的车,上面覆蓋著鑲以細宝石的網,用潔白的大香象駕駛。或者又布施用栴檀香木做的车,並在輪子的上面嵌滿宝石,在车蓋上也飾許多雜色的宝石,车內的座位,也是用宝石裝飾著,又用很柔軟的墊子敷置得严密舒適。还有百千個采女坐在车上,以供承事。用十万個壯健的青年男子,牽著车行走。或者又布施一种玻瓈做的宝车,用很多最好的雜色宝石裝飾在上面,也有很多相貌端正的女人坐滿车中。车的四周,都覆以宝帳、宝幢、宝旛掛在兩边。

或復施與瑪瑙藏车。飾以众宝。熏諸雜香。种种妙华。散布庄严。百千采女持宝瓔珞。駕馭均調。涉險能安。或復施與堅固香车。众宝为輪。庄严巨麗。宝帳覆上。宝網垂下。种种宝衣。敷布其中。清淨好香。流芬外徹。其香美妙。称悅人心。无量諸天。翼從而行。載以众宝。隨時給施。或復施與光明宝车。种种諸宝。妙色暎徹。众妙宝網罗覆其上。雜宝瓔珞。周帀垂下。散以末香。內外芬潔。所愛男女。悉載其上。

菩薩或者又施與瑪瑙所造的宝藏之车,上面裝飾了各种宝石,薰以各种名香。又用种种的名貴鮮花,散布车上,以庄严宝车。千餘采女各手持珠宝的瓔珞,駕馭的技術非常熟練,使令车行的速度不徐不疾,均調平穩,万一遇到危險的地方,也能履險如夷。或者施與非常堅固的香木所造的车,用很多宝貴的材料做成车輪,庄严得富麗堂皇。上面覆以宝帳,四面垂以宝網,又用各种的宝衣,敷布在车內。燃起清淨的名香,芬鬱的香氣,隨著空氣向外流动。这种香氣美妙,不同於普通的香味,令人嗅到,称心快意、開智慧、生欢喜心。无数的天人們,都小心翼翼的,護從著宝车而行。车上裝載了无数的宝貴物資,準備隨時布施給需求者。或者又布施一种光明的宝车,车上裝飾的种种珍宝,放出种种好看的光彩互相映徹,各种宝石織成的罗網,覆在车上,用雜色宝石做的瓔珞,四边垂掛著,再撒上粉末的香末,於是车裡车外,芬芳香潔,把自己親近的、愛乐的男士和小姐們,都裝載到宝车上。

諸位善信:你們聽了上面这段经文之后,一定会生起兩點疑問:①菩薩为什么要布施許多采女和端正的女人?②菩薩是冤親平等,为什么还說「所愛男女悉載车上」?这兩點我可以做個簡略的解释:①菩薩对於布施的物件,他必須在事前观察因緣,並不是隨便乱布施的。至於布施的采女和端正女人,她們都是多生隨同菩薩的修行人,也不会被境所轉,或見物生染心的。不只如此,她們仍还能以法來教化受布施的人。②「所愛男女」是指的那些发菩提大心的众生,菩薩心中欢喜,就把他她們載到车上,也可令其他的众生看到,因之发菩提心,这是一种鼓勵作用。總之,菩薩的用心,沒有不利於众生的。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众妙宝车。奉施佛時。以此善根如是廻向。所謂愿一切众生悉解供养最上福田。深信施佛得无量报。愿一切众生一心向佛。常遇无量清淨福田。愿一切众生於諸如來无所吝惜。具足成就大捨之心。愿一切众生於諸佛所。修行施行。離二乘愿。逮得如來无礙解脫一切智智。愿一切众生於諸佛所。行无尽施。入佛无量功德智慧。

諸位佛的弟子!修廻向法門的菩薩中的大菩薩,他以如前文所說的种种上妙宝车,奉獻於諸佛的時候,就以所奉施的善根功德,廻向給一切众生。菩薩他虔誠的这样发愿:他愿一切众生,都能瞭解供养諸佛,就等於供养最上的福田,应該深深的相信奉施諸佛,能得到无量的善报。又愿一切众生,專一其心皈依佛。不生二心,不受外道邪教的利誘,这样就能常遇著清淨的善知識,种无量的清淨福田。又愿一切众生,对於用在諸佛前的供养,不要生吝嗇心,凡是要供养佛的东西,都要上妙尽善尽美的,这样才能圓滿具足成就大捨的思想。又愿一切众生,在諸佛的道場,修行布施的法門,離開声聞緣觉二乘人所发的愿,能夠得到佛的无礙解脫,和一切智慧中的智慧。又愿一切众生,在諸佛的道場,尽其所能做无有穷尽的布施,以深入佛无有限量的功德智慧之中。

愿一切众生。入佛胜智。得成清淨无上智王。愿一切众生。得佛徧至无礙神通。隨所欲往。靡不自在。愿一切众生。深入大乘。獲无量智。安住不动。愿一切众生。皆能出生一切智法。为諸天人最上福田。愿一切众生。於諸佛所。无嫌恨心。勤种善根,乐求佛智。

又愿一切众生,能深入佛的殊胜智慧之中,得以成就为清淨的无上智慧之王。又愿一切众生,得到佛徧至一切处都不受障礙的神通,隨心所欲,无往不至,而且不必著意,不假思索。又愿一切众生,都能深入大乘佛法,獲得无量的智慧,勤習大乘佛法,行菩薩道,不捨众生,安住於大乘的人法兩空的境界中。又愿一切众生,都沒有了愚痴心,能生出一切智慧之法,为諸天人的最上的清淨福田。又愿一切众生,在諸佛的道場,勤修善业,積聚善根。一心修道,乐求佛智,捨却一切嫌怨和瞋恨之心。

愿一切众生。任運能往一切佛剎。一剎那中普周法界。而无懈倦。愿一切众生。逮得菩薩自在神通。分身徧滿等虛空界。一切佛所。親近供养。愿一切众生。得无比身。徧往十方而无厭倦。愿一切众生。得广大身。飞行迅疾。隨意所往。終无懈退。愿一切众生。得佛究竟自在威力。一剎那中。尽虛空界。悉現諸佛神通變化。愿一切众生。修安乐行。隨順一切諸菩薩道。

又愿一切众生,能任運自在不加造作,而能到十方諸佛的刹土,在很短暫的一刹那中,就可以普徧到一切法界而身心沒有懈倦。又愿一切众生,得到菩薩的自在神通,他的分身徧滿虛空那么多,那么大,到一切佛的道場親近諸佛,供养諸佛。又愿一切众生,得到无與倫比之身,常到十方世界諸佛的道場,身体終不会厭煩疲倦。又愿一切众生,得到广大的身軀,而且能飞行迅速。隨著意念,身体就可以到达,從來不曾懈怠和有退轉的時候。又愿一切众生,得到佛究竟自在的威神之力,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尽虛空之中,都顯現出了諸佛神通變化的力量。又愿一切众生,都能修法华经裡安乐行的道理,常隨順諸菩薩行菩薩道。

愿一切众生。得速疾行。究竟十力智慧神通。愿一切众生。普入法界。十方國土。悉尽边際。等无差別。愿一切众生。行普賢行。无有退轉。到於彼岸。成一切智。愿一切众生。升於无比智慧之乘。隨順法性。見如实理。是为菩薩摩訶薩。以众宝车奉施現在一切諸佛。及佛滅后所有塔廟善根廻向。为令众生得於如來究竟出離无礙乘故。

又愿一切众生,得到很快成佛的修行法門,也得到佛的究竟十力,和佛的智慧神通。又愿一切众生,普徧到法界中的十方國土,而且深入每個國土的边際。又愿一切众生,都修普賢菩薩的行門,行普賢菩薩的十大愿王,不生退轉畏難之心,到达湼槃彼岸,成就一切智慧。又愿一切众生,才能升坐於无與等比的智慧之乘,隨順著諸法的自性,明見如实之眞理。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以种种宝车奉施現在諸佛,和佛滅度后所有的舍利塔廟時,所发的二十個大愿。以此奉施的善根,廻向給一切众生,为的是使令一切众生,得到諸佛究竟出離三界,圓融无礙的佛乘的緣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众宝车施菩薩等善知識時。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愿一切众生。心常憶持善知識教。專勤守護。令不忘失。愿一切众生。與善知識同一義利。普攝一切。與共善根。愿一切众生。近善知識。尊重供养。悉捨所有。順可其心。愿一切众生。得善志欲。隨逐善友。未嘗捨離。愿一切众生。常得值遇諸善知識。專意承奉。不违其教。

諸位佛的弟子!修廻向法門的菩薩中的大菩薩,前文是以众宝车奉施與諸佛,現在他又以众宝车布施給菩薩,布施聖僧、罗漢善知識們。當他布施時,以此布施所積聚的善根,像这样对众生廻向;愿一切众生,心中常不忘善知識的教言,常勤修善知識所傳授的法門,專一其心,精进修習,守護六根不妄馳,永不忘失其教誨。又愿一切众生,对於佛法的義理有同一的見解,所有的利益,也能共同享受。普徧攝受一切共同的善根,與众生共同分享。又愿一切众生,常常親近、尊重、恭敬、供养善知識,把自己所有名貴的物資統統布施給善知識,事事都順善知識的心意。又愿一切众生,得能发善志愿,生起高尚的希望,常常接近善友,從不捨離善知識。又愿一切众生,常常遇著很多善知識,專一其心來承事侍奉他們,不违背善知識的教化。

愿一切众生。乐善知識。常不捨離。无間无雜。亦无誤失。愿一切众生。能以其身施善知識。隨其教命。靡有违逆。愿一切众生。为善知識之所攝受。修習大慈。遠離諸惡。愿一切众生。隨善知識。聽聞諸佛所說正法。愿一切众生。與善知識同一善根。清淨业果。與諸菩薩同一行愿。究竟十力。

又愿一切众生,喜欢经常接近善知識,一時一刻都不愿離開,日日如是,從不間断,決不朝秦暮楚,到处攀緣,隨逐人后,弄得学不專一,自己也不知道究竟如何是好,以致失誤了眞正明眼的善知識。又愿一切众生,能夠捨身侍奉善知識——大善知識就是大菩薩、十方諸佛应化度生想,如果能遇到这样的善知識,自己具備敬重善知識的心,捨身以供給使,隨著他的教命修道,虔心皈依,一點不要违逆他的教导而精进不懈,不令他失望,那就等於生到了佛家,入佛之智了。又愿一切众生,常被善知識所攝受,從他修習大乘佛法,培养大慈悲心,对任何人都能恕人如己,无瞋无嫉,遠離一切的罪惡过錯。又愿一切的众生,常隨善知識去聽諸佛讲說的正法,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善知識还会为你解說。又愿一切众生,能夠有如同善知識样的善根,和同样的清淨善业果报,也能同諸菩薩修同样的行門,发同样的大愿,也能得到同样的究竟的十种神力。

愿一切众生。悉能受持善知識法。逮得一切三昧境界。智慧神通。愿一切众生。悉能受持一切正法。修習諸行。到於彼岸。愿一切众生。乘於大乘无所障礙。究竟成就一切智道。愿一切众生。悉得上於一切智乘。至安隱处无有退轉。愿一切众生。知如实行。隨其所聞一切佛法。皆得究竟永无忘失。愿一切众生。普为諸佛之所攝受。得无礙智究竟諸法。

又愿一切众生,都能受持善知識所傳授的妙法,很快就得到各种定力的境界,殊胜智慧和神通妙用。又愿一切众生,能夠受持一切的正法,修習六度万行,达到湼槃彼岸。又愿一切众生,能夠搭乘一輛广大无边際的大车,它能无限度的,滿載著尽虛空徧法界中的万有,而行无障礙,到达最終的目的地,成就一切智道——佛果。又愿一切众生,都能坐一切智慧之乘,到安穩的处所。在未到目的处時,絕不中途退轉。甚么地方是安穩处?就是了知諸佛的本体,证入諸佛的本原,明悟諸佛的自性,返本还源謂之安穩处。轉煩惱为菩提了,謂之安穩处。因有大悲心,而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亦是安穩处。精进行道,慈悲修慧,故无有退轉。菩薩是永不退轉正念,修大乘行不退,縱遇千難万苦也不退於二乘。此为三不退。又愿一切众生,知道眞实的修行法門,隨時隨处所聽到的佛法,都能徹底眞正了达諸法的眞实理体。证得了諸法眞实理体之后,雖经百千万劫,也不会忘失。又愿一切众生,都能被諸佛所攝受,得到无所障礙的智慧,究竟了达諸法的实相。

愿一切众生。得无退失自在神通。所欲往詣。一念皆到。愿一切众生。往來自在。广行化导。令住大乘。愿一切众生。所行不空,載以智乘。到究竟位。愿一切众生。得无礙乘。以无礙智至一切处。是为菩薩摩訶薩。施善知識种种车時善根廻向。为令众生功德具足。與佛菩薩等无異故。

又愿一切众生,得到不退失的自在神通,能夠任運自在不加造作,能使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一多互不相礙的这种神通就是自在神通。「神名天心,通名慧性」,神通是從修福修慧,修到圓滿具足了,就成就自在神通。有种人得到「报得通」,或者開五眼,見一切佛菩薩及其他許多奇異境界,雖然得了神通,可是不能持久。一旦不修行而放逸,心中稍有不清淨的思想,神通就不通了,退失了,这就是不自在的神通。菩薩希望众生得不退失自在神通,众生就应該严持淨戒勤修福慧,才能夠保持神通不退失而自在,想到那兒,祇一动念就到达了目的地。又愿一切众生,无论到甚么地方,都來去自如自在,不受阻礙,沒有意外麻煩。所到之处,广做教化輔导众生的佛事,令一切众生都皈依佛門,常修大乘佛道。又愿一切众生,所做善业,功不唐捐,乘著智慧之乘,滿載种种功德,到究竟圓滿的佛果之地位。又愿一切众生,得不受任何障礙之乘,以圓融无礙的智慧,成就十波罗蜜,到一切安穩之处。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善知識种种的宝车時,以他修積的种种善根,所作的廻向。为的令众生都能得到具足圓滿的功德,與佛菩薩的功德智慧相等,沒有差別的緣故。

何謂善知識?善知識的優點美德,不可胜数,現略举数點:①为公忘私。②智正不偏。③以善法教化众生。④人我双忘。⑤能自利利人。⑥能捨己为人。⑦沒有貪瞋痴慢疑之心。本经入法界品善財童子南尋第八參,詣毘目仙人举十喩,來讚歎善知識的功德。要想知道得更詳細,可以參閱佛学大辭典善知識條。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众宝车布施僧時。起学一切施心。智善了心。淨功德心。隨順捨心。僧宝難遇心。深信僧宝心。攝持正教心。住胜志乐。得未曾有。为大施会。出生无量广大功德。深信佛教。不可沮壞。

諸位佛的弟子!修廻向法門的菩薩中的大菩薩,現在他又以种种宝车布施給出家的僧人。僧有兩种;一为賢聖僧,一为凡夫僧。賢聖僧是证果的菩薩,凡夫僧是正在向证道的方面精进修行的凡夫。僧宝是包括这兩种僧人的。布施賢聖僧與凡夫僧的功德是同等的,不必生此分別心。當菩薩布施僧者時,他心中生起了十种心:①他要学習各种的布施——財、法、无畏三种。②他要用智慧瞭解布施的物件,或者应該布施,或者不应該布施。以及种布施適宜布施的物件,这些都应該以智慧來瞭解而決定的。③是清淨功德的心,就是应該本著三輪体空的心,才是清淨的功德。④应該隨順著布施波罗蜜的捨心。⑤僧宝難遇佛更難遇。因有佛才有僧,所以布施僧如同布施佛,因之,生起僧宝難遇之心。⑥因为依止福田僧,修学佛法,所以要对僧宝生起恭敬心和信仰心。⑦法賴僧傳。出家四众都深入经藏,攝受諸佛所說的正法,依教修持,众生依僧而得聞諸佛的正教。⑧僧宝捨離世間一切虛妄恩愛貪著,安住於清淨的梵行,发大愿行,这种常乐我淨的境界,是不容易得到的,所以应當生景慕之心。⑨常集千僧設广大的布施法会,生出无量无边的大功德。⑩因为有僧宝,佛种就不至於断滅,佛教住世也永不会衰敗,更不会被天魔外道所破壞。

以諸善根如是廻向。所謂愿一切众生。普入佛法。憶持不忘。愿一切众生。離凡愚法。入賢聖处。愿一切众生。速入聖位。能以佛法。次第開誘。愿一切众生。举世宗重。言必信用。愿一切众生。善入一切諸法平等。了知法界。自性无二。愿一切众生。從於如來智境而生。諸調順人。所共围遶。

菩薩以众宝车布施給諸賢聖僧時,他生起了十种深心,切实实踐。於是用他修積的种种善根,作如下的廻向:就是他发愿愿一切众生,都能深入经藏,深入佛法大海,凡所聞所知永遠記憶不忘。又愿一切众生,都能離開凡夫的愚痴法,入於圣贤的地方,轉凡成聖。又愿一切众生,很快就能证得聖人的果位,而且知道用佛法,循著次第一步一步的誘导众生,令众生開佛的知見言行不二。愿一切众生,世人相互尊崇、恭敬、信賴,言出不虛故。又愿一切众生,善入諸法理性,了知諸法平等,无有高下。明白法界的自性,都是不二的。又愿一切众生,從佛的智慧境界而生,常被他所教化的人,和那些本來剛強而現在已調順的人所親近、所共围繞。

愿一切众生。住離染法。滅除一切煩惱尘垢。愿一切众生。皆得成就无上僧宝。離凡夫地。入賢聖众。愿一切众生。勤修善法。得无礙智。具聖功德。愿一切众生。得智慧心。不著三世。於諸众中。自在如王。愿一切众生。乘智慧乘。轉正法輪。愿一切众生。具足神通。一念能往不可說不可說世界。

又愿一切众生,住在清淨的、无漏的、出世法中,遠離世間上的染汚法,把一切煩惱和尘垢都滅除乾淨。又愿一切众生,皆能成就为无上的僧宝,離開凡夫的地位,入於圣贤之流。又愿一切众生,勤修善法,滅除惡法,得到圓融无礙的大智慧,具足圣贤的功德。又愿一切众生,得到般若智慧之心,不執著於三世的時空观念,顯現得神采安詳,心情自在好像一國之王。又愿一切众生,乘著智慧之乘,常於十方世界,轉正法輪,教化众生。又愿一切众生,具足神通妙用,能在一念之間,就徧至不可說,不可說那么多无量的世界去利益有情。

愿一切众生。乘虛空身。於諸世間智慧无礙。愿一切众生。普入一切虛空法界。諸佛众会。成就第一波罗蜜行。愿一切众生。得輕举身。殊胜智慧。悉能徧入一切佛剎。愿一切众生。獲无边際善巧神足。於一切剎普現其身。愿一切众生。得於一切无所依身。以神通力如影普現。

又愿一切众生,得如虛空之身,广大无相无性,以智慧行於十方世間,无障无礙。又愿一切众生,能夠普徧深入一切虛空法界之中,到諸佛的众会道場裡,成就第一到彼岸的行門。又愿一切众生,得輕举身,又有殊胜的智慧,僅一动念,就能隨順而往,飞行自在。十方諸佛的刹土,輕而易举的一瞬之間都能徧到。又愿一切众生,獲得沒有边際的善巧神足通的妙用,在一切的刹土裡,普徧現身为众生說法。又愿一切众生,得到不須依賴其他的力量,而能隨心所欲,任運自在的身,以他的神通變化之妙用,如一抹輕影,隨处都可出現。

愿一切众生。得不思議自在神力。隨应可化。即現其前。教化調伏。愿一切众生。得入法界无礙方便。一念徧遊十方國土。是为菩薩摩訶薩施僧宝车善根廻向。为令众生普乘清淨无上智乘。於一切世間轉无礙法智慧輪故。

又愿一切众生,得到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議,任運自在的神通力量,隨時隨地隨緣,隨众生的感应,即刻化現其前,教化那些因緣成熟了的众生,令他們的身心得到法雨的滋潤,調伏柔軟。又愿一切众生,得著深入法界,圓融无礙的方便神足力,在一念之間,就能周徧到十方諸佛的國土。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宝车給賢聖僧時,以他修積的善根,对众生所作的廻向。为的是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得到清淨本元的妙眞如性。得以普乘无上的智慧之乘,到十方世界去轉大法輪,去轉圓融无礙的正法之智慧輪的緣故,所以菩薩发种种大愿,廻向給一切众生。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众宝车。布施声聞獨觉之時。起如是心。所謂福田心。尊敬心。功德海心。能出生功德智慧心。從如來功德勢力所生心。百千億那由他劫修習心。能於不可說劫修菩薩行心。解脫一切魔繫縛心。摧滅一切魔軍众心。慧光照了无上法心。

諸位佛的弟子!修廻向法門的菩薩中的大菩薩,又用种种的宝车,布施給声聞獨觉諸二乘聖者。當他布施時,他生起了这样的心念,好像福田心:自己修功德是为自己种福田,但也要做众生的福田,讓他們來求福。尊敬心:尊重佛、尊重法、尊重三宝的心。功德海心:要勤修无量的功德。能從勤修善业,積聚善根,生出大智慧之心。從佛的功德勢力之中所生的心。在百千億那由他那么長的時劫中,勤修習諸佛法的心。能夠在不可說長劫中修菩薩行的心。能看破放下自在,就能解脫被魔所繫縛的心。能把一切魔軍都摧毁消滅,常護持三宝之心。智慧之光,照了无上求法成道之心。

以此施车所有善根如是廻向。所謂愿一切众生。为世所信第一福田。具足无上檀波罗蜜。愿一切众生。離无益語。常乐獨处。心无二念。愿一切众生。成最第一清淨福田。攝諸众生。令修福业。愿一切众生。成智慧淵。能與众生无量无数善根果报。愿一切眾生。住无礙行。滿足清淨第一福田。

菩薩布施宝车給予二乘聖者時,生起了如下的十种心,繼之以此施车所有的善根,作这样的廻向:我愿一切众生,被世界上所有的人共同信仰,相信他是世上的第一种良好福田,因为他具足了无上布施的功德,修行圓滿了到彼岸的布施法門。又愿一切众生,捨離好說无益話的毛病,因为这种習慣近於戲论,於人於己,都沒有好处,白白浪費時間和口舌。如有必要說話的時候,就說对人有益的話,而且应該注意不失時,不失分寸。一個修学佛道的人,应該乐於獨居靜处,專心思惟諸法,心无染汚之念,修清淨梵行。菩薩发此愿,就是希望众生恒修菩提觉道,早成正觉。又愿一切众生,成为世上最清淨的福田,可以攝受其他的众生,到这兒种福田,令一切众生修福报,成就善业。又愿一切众生,成为智慧的淵泉,可以把众生的种种的愚痴和黑暗,都洗除乾淨,從智慧的淵泉中,能得到无量无数的善根果报。又愿一切众生,常修行无礙的行門,滿足他的清淨道果,成为世上最清淨的第一良好福田。

愿一切众生。住无諍法。了一切法。皆无所作。无性为性。愿一切众生。常得親近最上福田。具足修成无量福德。愿一切众生。能現无量自在神通。以淨福田。攝諸含識。愿一切众生。具足无尽功德福田。能與众生如來十力第一乘果。愿一切众生。为能辨果眞实福田。成一切智无尽福聚。

又愿一切众生住於不隨便與人起諍论是非的法中,明白諸法都沒有自己的体性,既无作者,也无受者,是以无性为性。又愿一切众生,常常都能有親近最上福田的机会——就是能親近諸佛,恒聞正法,修行圓滿具足成就无量的福德智慧。又愿一切众生,能夠顯現无量的神通,而且能有任運自在的妙用,以清淨福田僧的地位,攝受一切众生,令他們都能安住在法喜中。又愿一切众生,具足无有止尽的功德福田,能夠給予众生佛的十种力量,令众生都能达到第一乘的果位——成佛。又愿一切众生,能早成道业,所作已辦,不受后有,证得眞实的湼槃——佛果,成就一切智慧,无尽的福德都聚集一齊。

愿一切众生。得滅罪法。悉能受持所未曾聞佛法句義。愿一切众生。常勤聽受一切佛法。聞悉解悟。无空过者。愿一切众生。聽聞佛法。通达究竟。如其所聞。隨順演說。愿一切众生。於如來教。信解修行。捨離一切九十六种外道邪見。愿一切众生。常見賢聖。增長一切最胜善根。愿一切众生。心常信乐智行之士。與諸聖哲同止共欢。

又愿一切众生,都得到消滅罪业的法門。甚么是罪法?就是貪瞋痴的思想,形成的罪业所表現的行为。如果要消滅这些罪业,唯一的方法就是勤修戒定慧。菩薩发愿希望众生常能親近三宝,就是怜湣众生沉溺於罪业的生死海中,生生世世頭出頭沒,永无超脫之期。倘能親近三宝,恒聞正法,对於從未聽聞过的佛法,每一句的義理都能明白了知,受持勤修三无漏学,一切的罪业,就都可以滅除了,就得到滅罪之法。又愿一切众生,常常「勤聽」諸佛說法,聽了之后,能明白佛所說的道理,能觉悟今是而昨非,能領受而且得到身心受用。所以菩薩告訴我們应該勤聞佛法,祇要有聞法的机会,切勿空过,因为聞法有百千万億的利益,而无涓滴的損失。又愿一切众生,能夠徹底瞭解佛法的義理,運用自如、通达无礙。如果把所聽得的佛法,隨順因緣讲解給其他的親友眷屬們聽,一定能讲得義理周詳,令聽者欢喜信受。又愿一切众生,在佛前受到的教化,能生深信。由信而瞭解,由解而切实修行,就可以遠離外道的議论,不受外道議论的煽惑。在印度,當年與佛同時有九十六种外道。本來是六种,即六個師父,每個師父有十六個徒弟,每個徒弟從師父处学一种道,这样就演變成九十六种外道了。因为他們的宗旨和見解都有偏差,執持少分,自以是道,流於邪知邪見,所以称为外道。菩薩愿意众生受佛正知正見的教化,信解眞实的道理,而遠離外道邪見。又愿一切众生,常常接近有德行的賢人和聖人,受他們的同化,藉而增長善良的品格,積聚善根。又愿一切众生,心中常常敬信善知識,乐於隨順賢哲智士,欢乐一堂,共同依止。

愿一切众生。聽聞佛名。悉不唐捐。隨其所聞。咸得目見。愿一切众生。善分別知諸佛正教。悉能守護持佛法者。愿一切众生。常乐聽聞一切佛法。受持讀誦。開示照了。愿一切众生。信解佛教如实功德。悉捨所有。恭敬供养。是为菩薩摩訶薩施声聞獨觉种种车時善根廻向。为令众生皆得成就清淨第一智慧神通。精进修行。无有懈怠。獲一切智力无畏故。

又愿一切众生,祇要能聽到佛的名号,其功德都不会空过。隨著他所聽到的佛号,就可以見那位佛。又愿一切众生,善能分別瞭解諸佛所說的正教,也能守護弘法利生的法師,为佛教最好的護法。又愿一切众生,常常乐於聽聞一切佛法,並且能受之於心,持之於身,恒不疲厭。又能乐於讀誦大乘经典,还能对众生讲解,指导如何修習,才能受益,才能得照寂慧,瞭解中道之妙用。又愿一切众生,深信諸佛之教義,瞭解諸法的理体以及諸佛修積的眞实功德,把自己所有的、難捨的,都拿來恭敬供养諸佛。以上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声聞獨觉諸聖者车時,用他所修積的善根,所作的廻向。为的是使令一切众生,都得到清淨第一,智慧第一,成就神通第一。常常是勇猛精进,修行不懈怠,獲得一切智慧和大无畏的力量。

声聞,就是聞佛的音声,聽佛讲苦集滅道四諦法而修持证悟得道。彼证得阿罗漢果位,已出三界不受后有。如佛的長隨十大弟子等,均已证阿罗漢果,不过其中有的是內秘菩薩行,外現二乘声聞身。在法华会上也都廻小向大了。緣觉,有兩种不同:一为有佛出世時聞佛說十二因緣悟道的就叫緣觉。一为无佛出世時,獨自居深山僻靜之地,春观百花開放,秋睹黃叶凋落而悟道的,称为獨觉,又名辟支佛。十二因緣是輪廻六道的生死根源,循環不息,所以說无始无終。为了方便解說,就從无明開始說。无明就是個前无始后无終,它製造生生不息,它緊隨生生不離,它去后來先作主翁。因为「无明」,就有貪瞋痴顚倒染汚罪惡的业「行」。因「行」而有顚倒的「識」。顚倒的「識」就生「名色」——受生入胎。名色生六入——六根漸成。这是过去世无明的因而成为受生的果。六入成熟就要出胎了,出胎后就有「觸」觉。在胎內的觸觉很单純,祇與母体接觸。出胎以后的接觸就複雜了,隨著成長,「觸」的反应就起了分別,一切的善惡出由此而种下种子。「觸」有顚倒,又生顚倒的「受」——感受、愛惡的領納。有顚倒不淨的「受」,就生出顚倒染汚的「愛」。因「愛」而生貪瞋痴的「取」为己獨霸佔有。

这其中因过去生的因,就受生受果,同時又种下來世的因。在觸、受、取的行为時,就种下了來世的因。种善因得善果,种惡因得惡果。六趣的选择,就在此生中由自己決定安排,沒有人为你作主,沒有人有權利要你到那一趣,更沒有人來为你代受。所以佛說人身難得,當你有一個齊全的人身時,千万要珍惜它,好好聞法修行。我們現在既已有難得的人身,又有難聞到的佛法,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因「取」而生顚倒的「有」,「取」是动念,「有」則是具体的行动,所以「有」者,就是「业」,「业」就是未來的果。就依現在的业而定未來受生的位子。有「生」就一定有「老病死」。这十二個層次是連鎖性的,其中所包含的因因果果,橫包十方、縱论三世,生死輪廻歷经六道不已,眞是可悲可怕。唯有精进修行,才能脫此苦難。唯有遵奉佛陀的指示,才能有超出輪廻的一日。

諸位善信!这一段经文內的十愿中,菩薩特別強調聞法的利益。要众生常聞佛法,就可以瞭解諸佛所說的眞实道理,開大智慧。常親近三宝、供养三宝,使身心安乐,得到不可思議的安穩,又能常受世人的恭敬信賴仰慕。菩薩如此苦口婆心,諄諄勸导我們走向正道。而今我們有福报聽聞大乘第一義諦的无上妙法——华严大法,这是多么難得的因緣!这也是各位多生修積的善根,才有这种難逢難遇的机緣。希望諸位千万不要忽視,不要以为天天聽的都是些重複的話,說來說去都是很淺的道理,小孩子都知道,我們也老早都懂了。是的,你們老早都懂了。

古人說:「三歲孩子都懂得,八十老翁行不得。」你懂了经典上的道理,但是你沒有实行,沒有切实做到,那还不是等於不懂不明白一样。諸佛菩薩为什么不厭其煩、重重複複、詳詳細細的一再反覆演释,举例說明?就为的怕后世众生輕視忽略,聽过算了。就如一個人有兩條腿,天天想到这兒、到那兒,但他却老实坐著不动,想了一生还在原地未动,你能責怪誰呢?!腿不聽話嗎?我們能來聽经,是因有信心才來聽的,聽明白了经典上所指的道理,我們就应該一點一點的切实身体力行,慢慢的依理去做,学菩薩捨己为人的「」「犧牲精神」,这才是眞正明白了佛法,懂了佛法,这才是個眞正求佛道的人,一個想学佛法的誠实佛教徒,希望諸位不要等閒視之,空过了这上好机緣。(未完)

宣化上人华严经浅释目录01-150链接(未完)

华严经淺释150 : 不被世間法所动搖,不被境界所轉變,是出世間法的要素

华严经淺释151 : 現在是末法時代-鬪爭堅固的時期,魔最喜欢的就是鬪爭

华严经淺释152: 欲令大乘法存在,必須讀华严、拜华严、修持华严、流通华严

华严经淺释153 : 從十方世界來的菩薩中選出的上首菩薩用偈頌來讚歎佛的功德

华严经淺释154 : 修道的人必須生生世世立功、立德、立言

华严经淺释155 : 誰能見到我的过錯,誰就是我的師父

华严经淺释156: 各方代表菩萨用偈頌來說明佛的功德和佛的境界

华严经淺释157:  菩薩所修行的廻向有十种之救護一切众生離众生相廻向

华严经淺释158: 行菩薩道一定要在众生的身上修,才能積聚所有的功德

华严经浅释159 : 修十迴向法門的菩薩以他所積修的种种善根回向众生

华严经淺释160: 以偈言分別頌揚第一种廻向法門的殊胜

华严经淺释161 : 以偈言分別頌揚第一种廻向法門的殊胜

华严经淺释162 : 菩萨所修十回向法门之第二迴向:不壞廻向

华严经淺释163: 菩薩以此修不壞廻向法門的力量廻向众生

华严经淺释164 : 菩薩所修十回向法门的第三个:等一切佛廻向

华严经淺释165: 又用偈頌把这第三回向的妙法重說一遍

华严经淺释166 : 修十回向的菩萨所修行的第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

华严经淺释167 : 菩薩所修的十廻向法門的第四廻向:至一切处廻向法的过程和境界

华严经淺释168 : 金剛幢菩薩開始闡演第五种无尽功德藏迴向的法

华严经淺释169: 菩薩修此无尽功德的廻向具足了一切功德,成就一切大愿

华严经淺释170 : 菩薩用偈頌重说第五无尽功德藏廻向

华严经淺释171:菩萨所修回向法门的第六个回向: 隨順堅固一切善根回向

华严经淺释172: 大菩薩实行各种布施時所作的善根廻向

历史文章阅选读二(点击标题观看)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点击标题观看)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