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淺释294: 普賢菩薩用偈頌重说一遍離開世間的法門品的义理(一)
宣化上人主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承佛神力。观察十方一切大眾。洎於法界。而說頌言。
在这個時候,普賢菩薩摩訶薩,仰承十方諸佛大威神力,观察十方一切大眾,乃至尽虛空徧法界,而說出二百十五首半的偈頌,將前边的義理,重新再說一次。
於无量劫修苦行 從无量佛正法生
令无量眾住菩提 彼无等行聽我說
佛在三大阿僧祇劫中,修福修慧,福慧双足,然后成佛。修福就是布施。修慧就是勤学般若,所謂「修福不修慧,象身掛瓔珞;修慧不修福,罗漢托空缽」。所以要福慧双修,功德才能圓滿,合乎中道。我們所有的眾生,當知道在三大阿僧祇劫中,要修福修慧。修福時,勿以善小而不为;修慧時,勿以智小而不修。所謂「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佛在无量劫中修苦行,就是忍人所不能忍的,受人所不能受的,吃人所不能吃的,穿人所不能穿的。所謂「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一般人深恐自己吃虧,处处想佔便宜,所以受不了苦。佛把利益送給眾生,自己愿意受苦。佛心甘情愿为一切眾生受一切苦,所以才修苦行。佛是從无量佛所說的正法所生。佛令一切眾生,住在菩提觉道。你們大家要注意地聽,我(普賢菩薩)現在为你們說无等的行門。菩薩修无等時,成佛之后,为无等等行。
供无量佛而捨著 广度羣生不作想
求佛功德心无依 彼胜妙行我今說
佛在往昔为菩薩時,修菩薩道,供养无量諸佛,而捨去一切的執著。我們为什么不能成佛?因为有所執著,所以到現在还是凡夫俗子。想要成佛,一定要把執著捨去。佛雖然广度一切眾生,可是沒有一個眾生是自己度的。为什么这样說?因为佛不作度眾生的想,連想都不想,也就是沒有度眾生的執著。求佛的功德,心沒有依賴,也就是沒有一切的執著。佛最殊胜妙行和菩薩最殊胜妙行,我現在对大家說一說,請仔細的聽。
離三界魔煩惱业 具聖功德最胜行
滅諸痴惑心寂然 我今說彼所行道
離開三界的魔,離開煩惱的业,就能具足聖人的功德,圓滿最殊胜的行門。滅除一切愚痴和迷惑,心中寂然不动。我現在說諸佛和菩薩所修行的道,請各位聚精会神地聽!不可錯过良好的机会!
永離世間諸誑幻 种种變化示眾生
心生住滅現眾事 說彼所能令眾喜
世間一切的一切,都是虛妄,不是真实。若是真正明白这個道理,就能永離一切誑幻。好像演若达多这個人,实在太愚痴。有一天,偶然在鏡中发現鏡中的人有頭,而他觉得自己沒有頭,於是发狂,到处去找頭,逢人便問:「你看見我的頭嗎?我的頭到那裡去呢?」被問的人,感觉莫名其妙,不知所問是什么?这就是「頭上安頭」。世間的人,互相虛偽,互相欺騙,这叫誑。幻是假的。世間的一切,都在變化中,佛用种种的變化,示現眾生,令眾生明白无常的道理。所謂「心生种种法生,心滅种种法滅」。若有人明白一切心,就明白一切法;心法无二。可是这個心,有生住異滅,現出种种的事相。你若是明白,就会辦这件事。若是不明白,就被事把你辦了。換言之,若是明白,就能轉境界;若是不明白,就被境界所轉。普賢菩薩說佛所修行的法事,能令大眾生欢喜。
各位善知識!坐在这裡聽经,是件好事。其实要聽经,不一定來万佛聖城聽经。在世界各個角落之处,都在讲经說法。万事万物都在說法。你聽得明白,就是觉;聽不明白,就是迷。觉就是佛,迷就是眾生。万物在說法,各說各的法。飞潛动植在說法,胎卵濕化在說法,有情眾生說有情的法,无情眾生說无情的法。所說的一切法,皆令眾生明白,得到真正觉悟的智慧。可惜我們錯过机会。万物在說法,有誰聽呢?誰能明白万物所說的法呢?所謂「一切法皆是佛法,皆不可得」。六祖大師說:「本來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不可得。又云:「掃一切法,離一切相。」这是不可得。你能明白万物所說的法,这就是「不二法門」,就是「第一義諦」,这就是離開世間的誑幻。
見諸眾生生老死 煩惱憂橫所纏迫
欲令解脫教发心 彼功德行应聽受
佛見一切眾生有生老病死四大之苦,所以才发心出家修行,研究解決这四大之苦的問題。我們人不知不觉之中,就現出煩惱。有時現之於色,有時藏之於心。有時候,无明一动,什么也不知道了。无明一作怪,就糊涂了,所以煩惱是障道的因緣,修道的絆腳石。話又說回來,不能沒有煩惱。为什么?因为「煩惱即菩提」,若能会用,煩惱就是菩提;若是不会用,菩提變成煩惱,譬如菩提是水,煩惱是冰,水就是冰,冰就是水,水冰同体,沒有兩样。寒時水結成冰;熱時,冰化为水。換言之,有煩惱時,水結为冰;无煩惱時,冰化为水。这個道理很容易明白。再言之,有煩惱就有煩惱冰——无明;无煩惱就有菩提水——智慧。
这一點,各位切記!切記!我們修道,不要修了八万大劫,这個煩惱仍然存在。天天吃煩惱而活著,若不吃煩惱,就要餓死,这真是很可怜!我們的疾病,從什么地方生出來?就是從貪瞋痴三毒所生。人若沒有三毒,什么疾病也沒有了。佛法中的戒定慧,就是醫治貪瞋痴的特效藥,有藥到病除之神效。所謂「心清水現月,意定天无云」。这种境界,就是沒有煩惱。所謂「心止念絕真富貴,私欲断尽真福田」,妄想的心也止了,攀緣的念也絕了,这就是真富貴。簡言之,不貪就是富貴。人为什么要貪?因为不知足,觉得不夠,所以要貪。沒有私欲就是福田,如果断尽就是真福田。各位要特別注意!「心平百難散,意定万事吉」,这是至理名言,當作金科玉律,終生受用不尽。
什么是煩惱?就是煩身惱心,不得自在。什么是憂?就是憂愁苦惱,悶悶不乐。什么是橫?就是飞災橫禍,发生不幸。这些事情把你纏住或迫害,好像用无明鎖把你鎖住,用煩惱繩把你繫住,又好像用塊大石頭把你壓住,壓得你喘不过氣來,有著窒息的感觉。佛想令一切眾生離開一切煩惱,得到安乐;離開一切壓迫,得到解脫,才教一切眾生,发大菩提心。佛的功德,佛的行門,我們眾生应該聽受,应該相信,更应該依教奉行,依法修行。
施戒忍进禪智慧 方便慈悲喜捨等
百千万劫常修行 彼人功德仁应聽
学佛法要学菩薩的法門。什么是菩薩所修行的法門呢?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禪定、般若、方便、愿、力、智,这是十波罗蜜法。再有慈、悲、喜、捨四无量心,以及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这些法是修行時最要緊的法門。在百千万劫中,要常常修行,要常常精进,切勿懈怠。佛的功德,是无穷无尽,仁者你們应該聽受,学習佛功德。
千万億劫求菩提 所有身命皆无恡
愿益羣生不为己 彼慈憫行我今說
在千万大劫中,勤求菩提觉道。佛为求半句偈,而犧牲自己的性命。曾经捨身餵虎,割肉飼鷹,这是修菩薩行,为法忘軀的表現。佛为求菩提道,能捨自己所有的身命,毫无吝惜之心。佛愿意饒益一切眾生,而忘掉自己。佛这种慈悲怜愍眾生的行为,我現在对仁者說一說。
无量億劫演其德 如海一滴未为少
功德无比不可喻 以佛威神今略說
在无量劫中,演說佛的功德,猶如大海中的一滴水而已。甚至比一滴水还要少。佛的功德,不可比喻,无法能說得穷尽,所謂「刹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飲尽,虛空可量風可繫,无能尽說佛功德。」我承佛的大威神力所加持,現在略略为仁者們說一點點。
其心无高下 求道无厭倦
普使諸眾生 住善增淨法
菩薩的心是平等,沒有高下的分別。为求无上道,无论在任何環境之下,沒有厭倦的時候。普徧令一切眾生,住在善的境界中,增長白淨法。也就是清淨法,能早日成就菩提果。
智慧普饒益 如树如河泉
亦如於大地 一切所依处
菩薩用大智慧,普徧饒益一切眾生。好像大树一样,能蔭覆一切眾生,得到清涼;又好像河泉一样,能解除一切眾生的饥渴;又好像大地一样,为一切眾生所依处。一切眾生是依地而生存,若无大地,眾生依虛空是不能生存,所以天能覆地能載,載育一切万物。
菩薩如蓮华 慈根安隱莖
智慧为眾蘂 戒品为香潔
菩薩好像蓮华。蓮华有四德:㈠芬香。㈡清淨。㈢柔軟。㈣可愛。蓮华雖然生在汚泥之中,可是华叶清淨无染。又兼华实同時俱有,有因有果。所以蓮华代表佛教之华。菩薩用慈悲作为蓮华的根,用安穩作为蓮华的莖,用智慧作为蓮华的蘂,用戒品作为蓮华的香潔。因为菩薩严守戒律,所以戒品非常庄严。
佛放法光明 令彼得開敷
不著有为水 見者皆欣乐
佛放法的大光明,令菩薩的蓮华,很快就開敷,不染著有为的水,也就是不依靠有为法的水來滋潤。凡是見到的人,皆得欣乐,沒有不生欢喜的心。
菩薩妙法树 生於直心地
信种慈悲根 智慧以为身
菩薩的妙法树,生在直心地,所为「直心是道場」。用信作为种子,用慈悲作为树根,用智慧作为树身。
方便为枝幹 五度为繁密
定叶神通华 一切智为果
最上力为蔦 垂陰覆三界
菩薩的妙法树,用方便作为枝幹,用六度作为繁密,用正定作为树叶,用神通作为树华,用一切智作为树果,用最上力作为树上的鳥,妙法树而垂蔭,能覆蓋三界一切眾生,皆得清涼。今年(一九七八年)万佛聖城內所有的草木,特別茂盛。华開得非常鮮豔!果結的特別大。陶淵明在归去來辭的文中說:「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水流,先万物之得失,感吾生之行休。」他看万物得其所哉。我住的門前,有棵李子树,花開的十分稠密,花與花之間,沒有一點空隙,果实累累,如串串瓔珞,將來一定会很香甜的。聖城中,到处有果树,供养修道人。
菩薩師子王 白淨法为身
四諦为其足 正念以为頸
菩薩好像獅子王,以白淨法为獅子王之身,以四諦法为獅子王之足,以正念为獅子王之頸。獅子是百獸之王。永嘉大師在证道歌上說:「獅子吼,无畏說。百獸聞之皆腦裂,香象奔波失卻威,天龙寂聽生欣悅。」
慈眼智慧首 頂繫解脫繒
胜義空谷中 吼法怖眾魔
以慈悲为獅子王之眼,以智慧为獅子王之首。在獅子王的頭頂,繫著解脫的繒帶。獅子王在胜義空的山谷中,吼法能恐怖一切眾魔,能降伏一切眾魔,能摧滅一切眾魔。
菩薩为商主 普見諸羣生
在生死曠野 煩惱險惡处
菩薩譬如大商主,普見一切眾生,在生死大曠野中掙扎,找不到出離的边際。在煩惱險惡的地方,万分危急。
魔賊之所攝 痴盲失正道
示其正直路 令入无畏城
在險惡之处,都是魔賊所攝受的地方,好像愚痴的人和盲目的人,已经迷失正當的道路。菩薩指示痴盲人,走向正直的路,直入无畏城,也就是六种无畏:㈠善无畏。㈡身无畏。㈢无我无畏。㈣法无畏。㈤法无我无畏。㈥平等无畏。
菩薩見眾生 三毒煩惱病
种种諸苦惱 長夜所煎迫
菩薩見三界的眾生,都患了貪瞋痴三毒的煩惱病。有种种一切的苦惱,在長夜漫漫中被煎熬和壓迫。按理來說,出家修道人,不应該有煩惱,可是也有种种煩惱。为什么?因为心不清淨。这個不好啦!那個不对啦!这個人又有什么过錯,那個人又有什么毛病。總而言之,有很多煩惱來纏繞,使身心不得自在。各位想一想,每人有每人的煩惱,上自總統,下至乞丐,都有他們的煩惱。世界各國的元首,今天憂國,明天憂民,有很多煩心的事。乞丐向大家討飯,人家不布施,他会发脾氣,生出煩惱。若想沒有煩惱,唯一辦法,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修行到家,自然不生煩惱。
为发大悲心 广說对治門
八万四千种 滅除眾苦患
菩薩为有三毒煩惱病的眾生,发大悲心,广說对治的方法。佛說八万四千法門,就是对治眾生八万四千煩惱病。这八万四千种的藥方,能滅除一切眾苦患。研究藥方不吃藥,无有是处。所以学佛法,要有信解行证的功夫,才能成就。
菩薩为法王 正道化眾生
令遠惡修善 專求佛功德
菩薩为法中之王,用八正道來教化眾生,令一切眾生,遠離十惡,淨修十善,專求諸佛的功德。佛的功德是尽虛空徧法界,沒有边際。
一切諸佛所 灌頂授尊記
广施眾聖財 菩提分珍寶
菩薩在一切諸佛的道場中,接受灌頂受尊貴的記別号。佛說:汝於來世當作佛,叫做什么名号,在什么世界成佛,壽命有多少劫,預先授記。广施一切聖財,七菩提分和八正道分,这种珍貴的寶貝。
菩薩轉法輪 如佛之所轉
戒轂三昧輞 智庄慧为劍
菩薩大轉法輪,教化眾生。好像释迦牟尼佛所轉的法輪一样。以戒作为车的轂,以三昧作为车的輞。以智为庄严,以慧为寶劍。用智慧的劍,斬断煩惱賊的首,才能无妄想。
既破煩惱賊 亦殄眾魔怨
一切諸外道 見之无不散
菩薩既然破除煩惱賊,也把一切眾魔怨軍消滅殆尽。一切所有的外道,見到这种智慧劍之后,嚇得心驚膽顫,即刻望影而逃,沒有不散去。
菩薩智慧海 深广无涯際
正法味盈洽 觉分寶充滿
菩薩的智慧,猶如大海,深不可測,广不可量,皆无边際。正法的味,非常盈滿和融洽,菩提觉分的寶,充滿其間。
大心无边岸 一切智为潮
眾生莫能測 說之不可尽
大悲心沒有边岸,一切智慧,作为海潮。一切眾生沒有法子可以能測量出來,无论怎样的說,对这种的境界也說之不可尽。
菩薩須彌山 超出於世間
神通三昧峯 大心安不动
菩薩好像須彌山一样的高大,超过出世間一切的大山。用神通三昧作为山峰,大定心安住,而不会动搖。
若有親近者 同其智慧色
逈絕眾境界 一切无不覩
若有親近菩薩的人,同菩薩一样有智慧色。逈然和一切境界不同,沒有一切境界。雖然沒有一切境界,可是沒有不是境界的,而一切眾生沒有不見到这种境界。
菩薩如金剛 志求一切智
信心及苦行 堅固不可动
菩薩猶如金剛一般的堅固,志愿求一切智慧,信心和苦行,十分堅強,不可搖动。所謂「信为道元功德母,長养一切諸善根」。信心是修道人首先要具備的條件。有了信,才能行十二頭陀行。何謂十二頭陀行?就是㈠住阿蘭若(寂靜处)。㈡常行乞食。㈢次第乞食。㈣日中一食。㈤節量而食。㈥过午不飲漿。㈦著糞掃衣。㈧但三衣。㈨塚間坐。㈩树下宿。(十一)露地坐。(十二)但坐不臥(夜不倒单)。
其心无所畏 饒益諸群生
眾魔與煩惱 一切悉摧滅
菩薩的心沒有畏懼,什么也不怕,所以菩薩有四无所畏,和佛的四无畏不同。㈠總持无畏。㈡知根无畏。㈢答難无畏。㈣決疑无畏。菩薩所行所作,只是为饒益一切眾生。一切的眾魔和一切的煩惱,菩薩用智慧劍統統摧滅。
菩薩大慈悲 譬如重密云
三明发電光 神足震雷音
菩薩有大慈悲心,譬如重重密密的云。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发出電光,神足通能震大雷音,能雨大法雨。令眾生受到法雨的滋潤,生長种种的善根。
普以四辯才 雨八功德水
潤洽於一切 令除煩惱熱
菩薩用四无礙辯才(㈠法无礙辯。㈡義无礙辯。㈢辭无礙辯。㈣乐說无礙辯),來教化一切眾生。雨八功德水(㈠澄清。㈡清涼。㈢甘美。㈣輕軟。㈤潤澤。㈥安和。㈦除患。㈧增益),來滋潤一切眾生,能解除一切眾生的煩惱熱病。
菩薩正法城 般若以为牆
慚愧为深塹 智慧为卻敵
菩薩常住正法城中,用般若作为城牆,用慚愧作为深塹(城外的護城河),用智慧作为卻敵(城牆上边的箭躲)。
广開解脫門 正念恆防守
四諦坦王道 六通集兵仗
广開解脫的城門,以正念作为軍隊,恆常防守。用苦集滅道四諦作为平坦的王道,六神通(㈠天眼通。㈡天耳通。㈢宿命通。㈣他心通。㈤神足通。㈥漏尽通。)作为集兵仗儀。
復建大法幢 周迴徧其下
三有諸魔眾 一切无能入
又建立一個大法幢,周迴徧在其下边,在三有中的一切魔眾,不能进到正法城中,去擾乱修道人的清淨心。修道人一定要发菩提心,否則,魔会乘机而入,來找麻煩,令你失掉修道心。
菩薩迦樓罗 如意为堅足
方便勇猛翅 慈悲明淨眼
菩薩好像迦樓罗,譯为大鵬金翅鳥,用如意作为堅固的爪足,用方便作为勇猛的翅膀,用慈悲作为明淨的眼睛。牠的眼睛從海的上边,能看到海底,沒有障礙。
住一切智树 观三有大海
搏撮天人龙 安置涅槃岸
大鵬金翅鳥(因为牠的翅膀放金光),住在金剛山一切智树上,观察三界三有的大海中。牠能搏撮天上的龙和人間的龙,把牠們安置在涅槃岸。凡是當命尽的龙,見到此鳥,皆沒有神通了,嚇得全身发抖。龙沒有抵抗的力量,乖乖的被鳥所吞,作为大鵬金翅鳥的食料,可是當金翅鳥將要命尽的時候,卻无力搏撮龙为食。往返数次,不得其食,而被瞋火所焚,只有其心未焚,成为夜明珠,也就是如意寶珠。
菩薩正法日 出現於世間
戒品圓滿輪 神足速疾行
菩薩好像正法的太陽,出現在世間。以戒品作为圓滿的日輪。神足能速疾行,如同太陽走得那样的快。
照以智慧光 長諸根力藥
滅除煩惱闇 消竭愛欲海
菩薩的智慧光明,能增長五根(㈠信根。㈡进根。㈢念根。㈣定根。㈤慧根。)和五力(㈠信力。㈡进力。㈢念力。㈣定力。㈤慧力。)的藥。这种藥能滅除一切煩惱的黑暗。又能消竭愛欲海的人。人的愛欲,猶如大海。有智慧的太陽光,能把它晒乾,則无一切煩惱。
菩薩智光月 法界以为輪
遊於毕竟空 世間无不見
菩薩的智慧光,猶如月亮,以法界作为月輪。常在毕竟空中遊行,世間的一切眾生,沒有看不見的。所以說菩薩清涼月,遊於毕竟空,垂光照三界,心清无不現。
三界識心內 隨時有增減
二乘星宿中 一切无儔匹
三界中的眾生,識心之內,隨時隨地有增有減。二乘人好像星宿中的光,沒有辦法可以和菩薩清涼月之光來比較的。
菩薩大法王 功德庄严身
相好皆具足 人天悉瞻仰
菩薩是大法王,具足一切功德,庄严其身。三十二相、八十种隨形好,皆已具足。人間的人和天上的人,都瞻仰於菩薩。
方便清淨目 智慧金剛杵
於法得自在 以道化群生
菩薩以方便的清淨眼,智慧的金剛杵,对於法得到自在,以正道來教化眾生。令眾生先学八正道法,后修六度法。(未完)
华严经淺释273: 普慧大菩薩提出二百個問題,都是应當知道,应當学習的法門
华严经淺释274: 普賢菩薩答覆普慧菩薩所問十信行法的二十個問題
华严经淺释275: 普贤菩萨答覆所問十住行的二十個問題,有二百個答案
华严经淺释279: 普賢菩薩答覆所問十行之中的三十個問題三百個答案
华严经淺释280: 普賢菩薩答覆所問十迴向行法之一百二十个问题
华严经淺释281: 普賢菩薩答覆所問菩萨十种无礙用之一百个问题
华严经淺释282: 普賢菩薩答覆普慧菩薩所問十迴向行的七十個問題
华严经淺释283: 普賢菩薩答覆所問十地行法之一百六十個問題
华严经淺释284: 普賢菩薩答覆所問十地行的一百個习气等問題
华严经淺释286: 普賢菩薩答覆所問十地行的二十个問題二百个答案
华严经淺释289: 普賢菩薩答覆所問因圓究竟行法的六十个问题
华严经淺释290: 普賢菩薩答覆所問因圓究竟行法的一百个问题
华严经淺释291: 普賢菩薩答覆所問大菩薩住在兜率天的內院二十个问题
华严经淺释293: 答复所问菩薩往詣道場、坐道場等八十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