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伤寒论浅释系列36——水证篇(二)

行者 严 汉唐经方再传承 2023-07-07

大自然的水道失常会导致旱灾或者洪涝灾害。人体也是如此,人体的水液代谢失常也会形成津液不足和津液过多两种情况。


一、津液不足会形成消渴症和痿症等。


1,中医的消渴症分为上消、中消和下消,糖尿病包含在其中。在中医的观念看,糖尿病的病因是血液中的水分不足。举个例子,两个容量一样的杯子,一杯放满水,一杯放一半的水,各加一汤匙的糖,同样的糖量,半杯水的浓度更高。西医的检测是验血报告,只能检查到浓度,但检测不到血液中的水分,所以治疗以降糖为主。在中医的观念里,糖尿病的病因是血液中的水分不够,所以治疗的方式是补充血管中的水分。


2,痿症也是因为津液不足引起的。在《黄帝内经》中有专门的章节讨论痿症:“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躄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鸣,鸣则肺热叶焦。故曰: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


治疗痿症独取阳明,阳明包括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可见胃肠消化系统是吸收营养的动力系统,胃肠能正常吸收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流布到各自的脏腑中,疾病自然就治愈了。


3,肺内津液不足形成的咳嗽,可以用麦门冬汤治疗。

 

二、津液过多不能正常代谢形成的疾病种类繁多。


在《金匮要略》中有两篇专门讨论水饮形成各种症状的内容:“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水在脾,少气身重。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水在肾,心下悸。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


“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风气相击,身体洪肿,汗出乃愈,恶风则虚,此为风水;不恶风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诞,此为黄汗。”


用方剂的形式解释将会更加清晰。


1 ,风寒束表导致的津液停在表皮,不能正常出汗的有麻黄汤证,大青龙汤证,小青龙汤证。


津液不能变成汗排除体外,不会有水肿的症状,以恶寒、高热的症状为主,小青龙汤表水里水同治。


2 ,面部、四肢皮肤水肿可用五苓散、防己黄芪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五苓散、越婢加术汤、麻黄甘草汤等方剂治疗。


临床实践中,大部分的面部四肢水肿常见于西医观念的各种肾病,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证等等,在中医观念里,根据不同的症状,选择不同的方剂,即可治疗各种肾系疾病。


3 ,水停留自肌肉里,会形成眼皮不断跳动,嘴角抽动,可用苓桂术甘汤、真武汤或五苓散治疗。


4, 水停在中焦,会形成起则头晕的症状,苓桂术甘汤证或泽泻汤治疗。


5 ,水停在下焦,会形成站立不稳的症状,可以用真武汤治疗。


临床实践中,大部分的眩晕症可以用真武汤、苓桂术甘汤、泽泻汤治疗,眩晕症可以对应西医的耳石症、前庭功能障碍等疾病,真武汤的典型症状是站立的时候头重脚轻的眩晕,苓桂术甘汤的典型症状是起床的时候忽然眩晕,泽泻汤的典型症状是眩晕的时候眼前发黑(贫血的表现),治疗眩晕伴有眼前黑的症状,可用真武汤合泽泻汤或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治疗。曹颖甫老师曾用六味地黄丸的方剂治疗眩晕症,其思路和真武汤的思路相同,以治肾脏为主。


6, 肾阳化水的能力不够,多见于老年人(女性)下肢水肿,可用金匮肾气丸、真武汤治疗,水肿初期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


7,水停在肠间,会有大便干燥、口中烦渴、肚子中有水声的症状,患者左侧天枢穴会有压痛点,可用己椒苈黄丸治疗。


8,水停在三焦,会形成黄汗的症状,可用黄芪芍桂苦酒汤、桂枝加黄芪汤治疗。

 

9,水停在胸膈之间,可以用十枣汤、甘遂半夏汤、木防己汤治疗。

临床实践中,可对应西医的胸膜炎、肋膜炎等疾病。十枣汤的典型症状是平躺时候咳嗽加重。坐立时咳嗽可缓解,甘遂半夏汤的典型症状是可以平躺,但只能侧卧。

 

10 ,水停在肺部,会有咳嗽,不得平卧的症状,可以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十枣汤治疗。

11 ,水停在心下,会看到睾丸肿胀的症状,可以用甘淡渗利的药物治疗。

12, 各种癌症形成的腹水,可以十枣汤或实脾饮等方剂治疗。


注:十枣汤是逐水的峻剂,使用时一定要辨证准确,并确定患者的体力能够承受十枣汤的药效,切记切记。实脾饮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方剂。


13, 小半夏加茯苓汤、桂苓五味甘草汤、桂枝甘草汤、茯苓甘草汤等等方剂都是治水的方剂。


水液代谢失常在实践中会形成各种疾病,水液代谢的问题也无法用仪器检测。西医的理论中有很多的内科疾病找不到病因,其病因和水液代谢失常有直接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体也是如此,人类生活离不开水,人体新代谢也离不开水,维持正常的水液代谢,是健康的保证。在《伤寒论》和《金要略》中,每个方剂都对应不同的症状,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理解条辨的内容,进行辨证论治。
 

 


伤寒论注释系列链接

注解伤寒论——前言!
伤寒论注解——总论
伤寒论条辨浅释——太阳之为病
伤寒论条辨浅释2——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
伤寒论条辨浅释3——条辨4-5
伤寒论条辨浅释4——条辨6-8
伤寒论条辨浅释5——条辨9-14
伤寒论条辨浅释6——条辨15-16
伤寒论浅释系列7——桂枝汤详解
伤寒论浅释系列8——桂枝汤医案
伤寒论浅释系列9——条辨17-20
伤寒论条辨浅释10——条辨21-23
伤寒论条辨浅释11——条辨24-25
伤寒论条辨浅释12——条辨26-28
伤寒论条辨浅释13——条辨29-31
伤寒论条辨浅释14——条辨32-34
伤寒论条辨浅释14——条辨35-37
伤寒论条辨浅释15——条辨38-41
伤寒论条辨浅释16——条辨42-44
伤寒论条辨浅释17——条辨45-46
伤寒论条辨浅释18——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总结篇
伤寒论条辨浅释19——条辨47-51
伤寒论条辨浅释20——条辨53-57
伤寒论条辨浅释21——条辨58-63
伤寒论条辨浅释22——条辨64-67
伤寒论条辨浅释23——条辨68-70
伤寒论条辨浅释24——条辨71-73
伤寒论条辨浅释25——条辨74-75
伤寒论条辨浅释26——条辨76
伤寒论条辨浅释27——条辨78-83
伤寒论条辨浅释28——条辨84-86
伤寒论条辨浅释29——条辨87-89
伤寒论条辨浅释30——条辨91-99
伤寒论条辨浅释31——条辨100-104
伤寒论条辨浅释32——条辨105
伤寒论浅释系列33——唐容川著《血证论》之阴阳水火气血论
伤寒论浅释系列34——三焦理论篇
伤寒论浅释系列35——水证篇(一)

温馨提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用药请遵医嘱。
下图为作者微信二维码


作者往期文章链接:
浅释大医精诚:大医应是融汇儒释道易医的有德之人

缅怀倪海厦老师中药篇——四逆汤和麻黄汤回阳救逆之差异

假若倪师海厦尚在人世间!
民间中医经方人士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危重症再谏言书
民间中医人士   经方抗疫   再谏言书
民间中医经方人士中医辨证施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方案


本文为原创,经作者本人授权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