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寻访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西北联大」

2016-07-27 木闻 小人物大人物

“联大”,几乎成了西南联合大学的简称。其实,在抗战时期,与西南联大齐名的还有一所“西北联合大学”。


多少年来,当西南联大声誉隆起,“联大精神”成为学界的一项热门研究时,西北联大则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尽管仅仅“联合”了短短一年时间,西北联大却在陕西南部的大山中,孕育衍生出西北地区高等教育的基础——如今中国西北不少有名的高等学府,都与这所短暂的大学血脉相连。


只是,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以及曾经的辉煌。

 

寻访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

“西北联大”

 

提到西南联大,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一所闻名至今的高等学府,它只存在了八年时间,凝结成一种精神传播开来,而“联大”这一词组,也俨然成为其专有代称。


西北大学老校区的校园里,也有一块联大纪念碑。一块红褐色的石碑上,镌刻着“西北联大”几个字。



“西北联大”?


没错。此“联大”非彼“联大”。


当西南联大越来越为人们熟识,西北联大却还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默默无闻。


当年与西南联合大学一同创建的西北联合大学,曾与西安、与陕西有过那样密切的关联,如今西北的许多高等学府,都与其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脉传承。

 

 西安曾有一所鲜为人知的“临时大学”  

 

西北联合大学的前身是西安临时大学。西安回民坊上的庙后街、北大街通济坊曾是临大遗址,但如今已经找不到任何痕迹了

 

“在整个抗战期间,以‘联合’为名的大学为数不少,但只有西南联大能维持八年之久……”多年以前,当学者谢泳开始关注西南联大时,在一篇研究论文中如是说。


所谓“以‘联合’为名的大学”,其中就有西北联合大学。最初,校址选在西安,名为西安临时大学。


西安临时大学校徽


循着史料中的点滴记载,二〇一二年九月,我开始追寻西安临大的遗踪。可惜,如今已经很难寻觅到这所临时大学当年在古城的痕迹了。


第一处是位于西安城隍庙后面的“庙后街4号”。


当时,北方的几所高校一下涌入古城,没有那么多的房屋、场地,临时大学的师生只能分成三个院,分散在古城各地。“庙后街4号”是临大校本部,国文系、历史系和外语系在此上课。


如今位于回民坊上的庙后街4号,是一家门面不大的小商店。此地是否当年的4号,也已无从验证。


第二处是北大街中段路东的通济坊。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这里是一处四合院式的楼房,分为南、北、中三坊,临街有一栋4层的砖木楼房,号称西安最早的西式大楼,一度被当做临时大学医学院的教室,法商学院、农学院以及教育系、生物系的学生也在此上课。


如今,当年的楼房早已拆除,空余一个地名和新建的商业大楼。


两处遗踪都已消逝,幸好还有第三处留着痕迹,这就是位于太白北路的西北大学太白校区。


抗战爆发前,东北大学内迁西安就在此地。西安临时大学的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体育系学生在此读书。


如今,当年的旧教室虽然不多了,但操场对面的大礼堂还在,拱顶灰墙,看上去颇有些岁月悠悠之感。


西安临时大学有教授百余名,学生1400余人,自1937年11月开学上课,在西安只待了不到4个月时间——1938年3月,随着战事逼近,西安临时大学被迫再次南迁,全校千余师生编成百余个小分队,前往汉中。


那时从西安到陕南,得先坐火车到宝鸡,然后,百余个小分队翻越秦岭,徒步130余公里,沿着古蜀道穿行,继而步行今天的316国道,途经凤县、留坝、褒城,最终抵达汉中。

 

西安临时大学师生翻越秦岭的老照片

 

如今,这一路上能与这所大学勾连起来的遗迹,就是那些闻名于世的历史纪念地了。比如师生曾借宿的张良庙,还有他们徒步穿行过的褒斜栈道。


到了汉中,国民政府教育部的训令也到了,“原联合组成的西安临时大学,现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

 

 寻找城固县城遗存的西北联大旧迹  

 

多年以前,城固的一些老人还记得,西北联大刚迁来时,曾在考院设立过几通石碑,“记叙联大南迁的过程”,但如今没有人知道这些碑刻的去向,“估计是埋到地下了吧……”

 

西北联大在汉中初期,分布在城固、勉县、南郑3县6地。除了农学院设在勉县的武侯祠、医学院设在南郑的一些居民区,包括校本部及其他大多数院系都在城固,是西北联大遗迹集中的地方。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法商学院在城固时的合影


城固县城并不大,钟楼附近的几条老街上还有不少木板泥墙的老房子,依稀能看出当年的气韵。在老城里四处游走,不时会看到“上察院巷”、“下察院巷”以及“中山街”这样具有多个时代特色的街道名称。可是,当我向多名路人或老者打听,却鲜有知道联大历史的。


民国时期城固一景


城固钟楼现景(摄于二〇一二年)


城固县博物馆馆长苟保平是“西北联大在城固”不多的知情者和研究者,他刚刚编辑了一本同名的研究文集,尚在印厂装订,墨迹未干。


没有想到,“向导”苟保平指认的第一个遗迹,正是我入住的城固宾馆,“这个大院当年就是西北联大的校本部!”不过,从水泥楼房看去,早已丝毫没了学校的痕迹。


苟保平指引我来到宾馆隔壁的城固师范学校,当年,这一大片地区都属于清代的考院旧址。西北联大到汉中后,四处寻找空房子,而城固考院无疑成为最佳选择。


站在城固师范门前,苟保平比划着当年城墙的位置,“城墙里边就是考院,附近还有文庙、城隍庙,西北联大的教育学院、图书馆都曾设在文庙里。”


如今,文庙仅存的大成殿“包”在城固师范附属幼儿园里,已被列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看上去有些破败。


城固文庙大成殿二〇〇八年九月确定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摄于二〇一二年)


而文化街前的一片空地,苟保平说这就是文庙照壁的遗址——1938年5月,西北联大举行开学典礼时,没来得及制作校牌,于是就在照壁上用白灰从右至左写了“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几个大字。有一张模糊不清的老照片就是这个场景。如今,照壁早已荡然无存。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老照片

 

多年以前,苟保平曾寻访过一些老人,听说西北联大刚迁到城固时,曾在考院设立过几通石碑,记叙联大南迁的过程,但苟保平始终未能找到,“估计是埋到地下了吧……”


老人们逐渐故去,留存在记忆中的联大遗迹也被人淡忘,让苟保平着实有些遗憾。“幸好还有一处遗址,跟当年一模一样,很是珍贵呢。”


这处保存完好的联大旧址,位于城固第一中学校园内。


西北联大法商学院旧址外景(摄于二〇一二年)


这是一栋砖木结构的回字形、四合院式的二层小楼,总面积有2000平方米。远远望去,黄墙灰瓦,圆拱式的窗户,二楼阳台暗红色的木栏,一派古朴。走进小院,汉桂飘香,情致盎然。


当年,这栋小楼是西北联大法商学院所在,二楼是教室,回廊相通,一楼多为教师办公室,还有几间用来做小图书馆。


苟保平说,于右任、陈立夫曾在这里做过演讲,如今已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只因年久失修,楼上已经封闭,一楼有些房间还能使用。


西北联大法商学院旧址内景(摄于二〇一二年)


西北联大法商学院旧址


陈立夫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题词

 

 西北联大与张骞墓  

 与一座百年教堂的故事  

 

联大的教授们确定张骞墓为真,增修保护至今。而曾是西北联大工学院的古路坝天主教堂已有百余年历史

 

城固有位名人——两千多年前的汉博望侯张骞。


这位开拓了丝绸之路,出使西域,为中原引进葡萄、石榴、胡桃等物的探险家、外交家,去世后葬在家乡。


但多少年来,民间对张骞墓的真伪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真墓不可考,这不过是个衣冠冢。


西北联大的教授们推翻了这种说法。


1938年7月,西北联大历史系考古委员会对张骞墓进行增修式考古发掘,“墓侧原有缺口,稍加清除”,但此举引来张氏后人,认为这是在挖张家的祖坟。千余人手持锄头、头缠红布,赶到墓地。


西北联大历史系考古委员会对张骞墓进行增修式考古发掘


教授们最终停止了挖掘,改为增修墓道,除了发现陶片、五铢钱,尤其珍贵的是发掘出一块有汉隶字体“博望”的封泥,由此确定此墓为真。


张骞墓出土的封泥


我探访了距城固县城3公里处的张骞墓,但见松柏高耸,墓冢青青,冢前树立着一块不多见的刻有民国国旗的石碑,由联大教授黎锦熙书丹,记述了此次增修、发现的过程,碑文中多次出现“西北联合大学”字样。


这是城固如今为数不多的与联大有关的碑刻。


立于张骞墓前的石碑


碑额刻有民国国旗


石碑上多处出现西北联合大学字样



苟保平认为,联大教授对张骞墓的增修,是对城固最重要的贡献,不仅验证了张骞墓是真,还为目前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距张骞墓不远处有个地名叫做“七星寺”,这里当年曾是西北联大工学院一年级的校址,学生们秉烛夜读,形成“七星灯火”的景观。由于夜晚灯火聚集,当时有一架飞机误将此地当做机场,造成降落事故。只是如今庙已无存,传说仍在。


城固还有一个西北联大的重要遗迹,位于县城西南20多公里外的古路坝。抗战时曾有著名的“三坝大学”,一是在成都的华西坝,教会学校多,条件最好,被称为天堂;一是中央大学所在的重庆沙坪坝,生活环境较为清苦,叫做人间;再就是山沟中的古路坝,非常艰苦,好比地狱。




民国时期古路坝教堂远景


西北联大将工学院设立在始建于1888年的古路坝天主教堂里,这座教堂曾经颇具规模,修建了30年才完工,共有505间屋子,可以想见当年学生聚集求学的浩大场面。


我探访这里的时候,只剩下曾被当做生产队队部的主教公馆,而哥特式教堂在文革中被拆毁,修女院也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倒塌,唯余残垣断壁,似在诉说岁月幽幽。


古路坝小学唯一的教师李志德


古路坝天主教堂修女院旧址(摄于二〇一二年)


主教公馆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典型的四合院形式,雕梁画栋,门窗又是西式的。庭院里的廊石、台阶,多是当年从南郑采来的红褐色石灰岩,被踩磨得光滑无比,露出一种叫做“震旦角”的古生物化石,使人产生远古浩渺之慨。


古路坝天主教堂大门


古路坝天主教堂内景


教堂内景


红褐色石灰岩里的古生物化石




这里现存48个房间,几间屋子里还摆着当年联大学生睡过的木床、用过的桌子。苟保平多年前曾在这里发现过学生用过的书籍纸张。


可惜,如果不是专门寻访,现在已经没有人知道这里曾是抗战时期弦歌不辍的教育之地了。


 

 西北联大——  

 西北高等教育的基石  

 

如同西南联大,西北联大也是在抗日战争初期组建的大学联合体。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两个月,1937年9月,国民政府为保存教育实力,将北方的众多高校以联合的方式南迁。


西北联大最初由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北洋工学院等高校联合而成,称为西安临时大学。这所“临时”大学从当年11月正式开学,只存在了不到4个月。1938年3月,西安临大迁离西安。同年4月,正式改称西北联合大学。

 

 西北联大“要负起开发西北教育的使命”  

 

在西北联大来到西北地区之前,西北有一些高等教育的萌芽,但根基都很薄弱。设立于清光绪28年(1902)的陕西大学堂,辛亥革命后改为省立西北大学,随后又升格为国立,但在1931年却被改为西安高中。


而西北联大几所高校的基础都不错。北平大学是1927年由9所国立大学合并而成;北洋工学院原为天津西学堂,创建于1895年,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北平师范大学最早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是中国第一所师范大学的前身。


在南迁途中,国民政府意识到这所联合大学对“发展西北高等教育、提高边省文化水平”的作用。《西北联大校刊》记载,在南迁汉中之后,联大曾有继续迁往四川的设想,时任教育部长陈立夫说,“西北联合大学……尤负西北文化重责,非在万不得已时,总以不离开西北为佳。”


1939年5月的《西北联大校刊》第1期中记载,联大在城固本部举行开学典礼时,常务委员的报告就说,“本校是要负起开发西北教育的使命”。



但西北联大的“联合”只存在了一年零几个月的时间:1938年7月,西北联大工学院独立设校——形成如今西北工业大学的主体;农学院也独立设校,并迁往陕西武功,就是今天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939年8月,医学院、教育学院单独设立,即今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的前身;文、理、法商三学院组建西北大学,延续至今。

 

西北联大各校演化图表

 

与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合作铸成西南联大的辉煌历史不同,西北联大“分裂”成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医学院、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北大学5校,并未因分立而缩小,反而得以扩大发展,为西北地区的文、理、工、农、医、师范等较为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


据统计,1937年至1946年,西北联大及其分立五校共有500余名教授,培养毕业生9200余名。


如今,西安、兰州等西北地区的不少高等院校都与西北联大有着渊源和传承关系。这一点仅从各校的校训就能看出:西北联大的校训是“公诚勤朴”,西北大学直接继承了这一校训,西北工业大学是“公诚勇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诚朴勇毅”。


西北联大及其分立五校培养了诸多著名的学生,比如201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杂交小麦之父”赵洪璋等等。


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毕业证

 

 西北联大为何被遗忘  

 

相较于声名显赫的西南联大,西北联大却成了一段被遗忘的历史,即便是当年的办学地,也鲜为人知。


陕西理工学院学者陈海儒发现,在提供知识与情报服务的专业网站“中国知网”1979年至2012年4月的资源中,以西北联大为论述主题的文章仅有9篇,而关于西南联大的多达600多篇。


陈海儒认为,西北联大被湮没,是由于客观上其存在时间短,影响了学术界的重视。


三年前,陈海儒从研究西南联大接触到西北联大的历史,开始追寻这所与家乡联系紧密的大学的踪迹,可是档案资料的匮乏,当年教授以及知情人在世所剩无几,曾经的联大学生年事已高,当地政府也没有重视这段值得记忆的教育弦歌,这些困扰因素使得相关研究变得极为困难。


近年来,作为西北联大主要传承者的西北大学已开始着力推动西北联合大学的研究,该校成立了研究所,还于二〇一二年九月中旬,与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8所大学共同举办了“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揭开西北联大被人遗忘的辉煌历史。


西北大学校长方光华认为,西北联大奠定了抗战时期乃至战后至今西北地区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没有西北联大,就没有今天的西北高等教育。”


“与西南联大一样,西北联大也延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不应湮没在沧海桑田之中,它在秦巴之间的弦歌不辍,也不应永远沉寂在渺远的记忆里。”陈海儒说。


西北大学各个时期的校徽纪念章

 

鲜为人知的西北联大教授

 

提起“联大教授”,大多数人一般会想到西南联大那些闪光的名字。其实,西北联大的教授也曾光耀一时。在西北联大的数百名教授中,黎锦熙、许寿裳堪称大家,只是他们跟西北联大一样,鲜为人知。

 

 毛泽东的老师——黎锦熙  

 

语言文字学家黎锦熙(字劭西)是湖南湘潭人。他曾开创汉语拼音方案研究,编纂了多部陕西地方志,所著《方志今议》被奉为现代方志学的金科玉律。



1913年,黎锦熙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任教时,毛泽东是学生,经常向学识渊博的黎锦熙请教,两人很快成为挚友。这种亲密的关系持续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当年,年轻的毛泽东曾称赞他的老师,“弘通广大,可与商量学问,言天下国家之大计。”


而黎锦熙对毛泽东的评价也非常高,曾说“得润之书,大有见地,非庸碌者。”


毛泽东给黎锦熙寄的明信片


黎锦熙曾与许寿裳一同撰写了西北联大的校歌,其词曰:“并序连黉,卌载燕都迥。联辉合耀,文化开秦陇。汉江千里源嶓冢,天山万仞自卑隆。文理导愚蒙;政法倡忠勇;师资树人表;实业拯民穷;健体明医弱者雄。勤朴公诚校训崇。华夏声威,神州文物,原从西北,化被南东。努力发扬我四千年国族之雄风!”

 

 鲁迅的同学——许寿裳  

 

许寿裳曾任西北联合大学法商学院院长、历史系主任、国文系教授。1902年,许寿裳在日本留学时,与鲁迅相识,成为终身挚友。在讲堂上,他常常讲起新旧文学论战、鲁迅的治学和做人精神。



许寿裳颇为怀念在西安、城固的教学生涯,曾写过一首思念诗:漂泊生涯亦自耽,忽从西北到西南。长安城固名何好,都是匆匆暂住骖。


本文采写于二〇一二年

部分老照片由城固县博物馆苟保平提供





【原创声明】

这里的文图均为记录者木闻写摄

感谢关注,欢迎转发,授权转载

44559513@qq.com




点击名字 收看往期


杨伟名    张奚若    成柏仁    李鸿诚

胡耀邦    李家载    于右任    于右任

周大新    韦成枢    于彦智    史方舟

法    清    景    秀    王老九    于邦彦

赵寿山    孙蔚如    李    达    孔从洲

高桂滋    王老虎    关麟征    胡    琏

刘玉章    无名氏    向    愚    王傻儿

胡德平    胡德资    王振来    李仪祉

周秉德    王玉荣    刘建民    赵利文

王    智    张铁民    孙志尧    陈忠实

万    鼎    李    淼    李鸿诚    印健幸

宽    严    于运河    周正龙    耶律氏

某某某

西南联大


小人物大人物创作研究工作室

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