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海法师:唯识学上转依义
点击查看 :★ 专 栏 文 集 推 荐 ★ | |
《恭迎十方佛菩萨诞》 | 《阿毗达磨概要精解》专辑 |
(把2016年论坛发表的论文语音,供养师友,请聆听。)
编者按: 今天特别编辑皈依恩师上慧下海老和尚(1916—2012)的佛学论文《唯识学上转依义》以飨读者。 1933年经果瑶法师推荐,慧海法师考入重庆缙云山汉藏教理院,亲炙太虚大师、法尊法师座下学习,授课者还有印顺法师、遍能法师等著名法师。慧海法师的毕业论文《唯识学上转依义》,发表于《海潮音》1938年9期。这篇论文受到太虚大师的高度评价:“旁助古今人一解,转所依中染净依,名第八识为染净种子依,依他起为染净现行依,迷悟依名真如为所缘迷悟依,意识为能缘迷悟依,可舍相违而补不足。” 通植法师和王路平教授主持学术论坛 2016年12月1—4日由贵州省佛教协会、贵阳市佛教协会主办、清镇市佛教协会协办、贵阳清镇东山巢凤寺、贵州佛教研究院承办的“贵州省2016年佛教讲经交流会”暨“慧海法师百年诞辰纪念活动”。12月3日下午—4日是“慧海法师百年诞辰纪念学术论坛”,由贵州清镇巢凤寺住持通植法师和王路平教授主持学术论坛。参加者主要是撰写佛学论文的学者、专家发表论文。为纪念恩师慧老和尚百年诞辰,巢凤寺慧海书院,由王路平教授等编辑了《慧海法师年谱》、《贵州佛教传承与区域文化创新》二丛书。受王路平教授、通植法师的邀请,我参加了论坛,并根据恩师的这篇论文,写了《慧海法师与唯识学》,供养佛菩萨,供养恩师。 想起1988年在贵阳弘福寺初见慧老,恩师知我财政专业毕业做会计,特邀弟子到寺院做财务工作。恩师无尽慈悲,度化瘦弱、胆小、爱哭的弟子出家修行。刚到弘福寺僧伽培训班,慧老让我们学习唯识课程。每次恩师开示也常说起在重庆缙云山汉藏教理院跟随太虚大师读唯识的情况。那时,我不知“唯识”是什么,听了一头雾水。如今恩师示寂后,弟子才有缘读到恩师的唯识论文。弟子万分惭愧,辜负了恩师办僧教育的心愿,一事无成。虽然弟子曾在闽南佛学院就读和工作十年,之后留学海外。然求学之路,历尽艰辛。在红尘俗世,没钱你别读书,至今未能完成博士课程。求学难,跟随贤德有修有证的三藏法师和德才兼备的教授学习更是难上加难。 1992年赵朴老主持召开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在会上提出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点: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朴老强调培养佛教人才,绍隆佛种是“最重要、最紧迫”的大事,还提出调整教育规划,编写教材,联合学界力量培养研究生等,为中国佛教培养人才的教育事业开创了新局面。 是啊,这么多年过去,佛学院培养出很多优秀僧才,令人无比赞叹欢喜。但回到现实中,这些优秀僧才真的都发挥积极作用了吗? 笔者出家三十年云水天涯,走过不少的佛学院和佛教培训机构,办佛教僧教育的确不易。在阅遍世间后,最令人震惊的一个发现,原来世俗社会需求量最大的是:“听话少脑的奴才和滥竽充数的阿混,根本不太需要德才兼备具格的僧才。”所以,具格的僧才菩提之路必然历尽坎坷。也要有福报、有慧眼去识别具格僧才,礼请僧才住持一方,才能造福一方。至于“奴才”,也算一种特才,阿混就不用多说了。 今日纪念恩师,回忆与恩师之约:“终身出家,从事佛教僧教育”的誓言。从自己出家求学的艰辛到办学的种种,现在终于明白了,为何屡次参与佛教僧教育都令人很郁闷,甚至失望。主要是高级佛学专才出任管理,水平差异很大。有学问的未必懂管理,爱管理的却是佛教教育外行。有机构甚至出现了“不学无术、披着袈裟、滥竽充数不懂佛教教育的外行管内行;稍有学问又自私自利,搞名利、做大神、当上师,心不在教育上;人品差,好大喜功、爱弄权搞管理,却是不懂佛教的附佛外道,每天制造一堆混乱。”说白了,就是“欲诤与见诤”的问题。 当然,在娑婆世界有无数顶天立地、弘化一方具格的僧才,他们是真发菩提心办佛教僧教育的菩萨行者。总之,办佛教僧教育实在不易。笔者特别赞叹,并发誓终身力挺那些真心办佛教教育的法师、大德和有识之士。 最后,祈愿十方诸佛菩萨加被,慧老莲登最上九品,菩提悲愿不舍众生,乘愿再来化度有情! 释行愿 |
唯识学上转依义
释慧海
太虚大师按语:旁助古今人一解,转所依中染净依,名第八识为染净种子依,依他起为染净现行依,迷悟依名真如为所缘迷悟依,意识为能转迷悟依,可舍相违而补未足。太虚
一、序论
在科学昌明的20世纪,人们的心理,多半是爱追求真理的,所以近来研究唯识学的人,对成唯识论,多注重辨“唯识相”的一部分;而“唯识变”和“赖耶识”、“种现熏持”等又为辨唯识相中之谈理最精,说事最切者,故近年来出版唯识学的著述,无论长篇或短品,其思想中心,不是“三能变”义,便是“唯识现”义,鲜有谈及辨唯识行与唯识果的一部分。因而成唯识论之“唯识行”与“唯识果”中的道理,就少有人精研了。然而我还是没有全谈唯识行与唯识果的本领,只能在唯识果中提出一个名词——“转依”,以略略的分析一下。但是我为什么谈转依呢?
第一,转依是唯识学上的不共义——唯识的主张,凡是世间超世间的有漏和无漏的法,都不能离开能变的识而独自存在。这理论在唯识上很肯定而不许否定的。宇宙中的现象界和国家社会种族阶级以及天堂地狱,一切的一切,都是众生各自本识中的共相种变现的共同或非共同的现行;出世间的如无漏的菩提与涅槃,亦由修行者,尽舍识上的杂染种现而显而生。总而言之,举凡所有,莫不以“识”为存在的根本也。那么,无上的佛陀,和三界中的众生,都是建立在一“识”字之上,不待更言了。心识圆明就是佛,心识迷昧即是众生。虽有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说教,然而又有一定的界限,此界限盖即已转依与未转依而已。如是之理,求之他宗绝不可得!哪一位能在非唯识宗的经论中寻获“转依”两字和它所诠的甚深又甚深、殊胜最殊胜的意义呢?纵然有相同的意思或诠说,但也绝没有如唯识宗所建立的这样圆满吧!所以我特别要谈“转依”义。
第二,转依是唯识学的最高目的——要想得圆满的转依果,除非成佛;而成佛又非得圆满的转依不可。那末,圆满的“转依”也就是无上的佛果了。一般学大乘佛法的最高目的在成佛;而学唯识的最高目的也就在转依,所以“转依”是唯识学上的最高目的。这绝不是夸大狂,而有最明白的铁证:“由转烦恼,得大涅槃;转所知障,证无上觉。成立唯识,意为有情证得如斯二转依果。”这《成唯识论》的论文,任何人也不能否认的。我们在成唯识论的全部组织上看,也可以得到一个确实的了解,以转依义置于修习位之末稍,究竟位之起头,介乎两位之间,作为佛与菩萨差别的关键,半得转依者谓之为菩萨,满得转依者谓之为佛陀。于此可知转依在成唯识论之地位和价值,那是绝不可等闲视之,而须得大书特书者也。所以我要特别谈“转依”义。
第三,转依是唯识学产生的根源——佛由兜率陀天降生中印度迦毗罗国,目的全为救度一切人非人类的众生。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默,没有不是摄化的方便。现在我们去打开他亲口所宣说而遗传下来的三藏十二部教典来看,哪一部不是在教导有情修心办道,快快成佛?譬如深密、华严、楞伽都是在教训众生成佛,乃当然之事实了。然成佛必须得圆满的“转依”,所以深密广示三自性和三无性,为非空非有中道之教。而三自性中,以依他起为遍计圆成之所依止,非三亦非一,非一更非三。这妙义要在有情的善了通达,观见遍计之迷,便得圆成之悟。在楞伽则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圆满遍说,正智与真如乃遣虚妄之分别而证;二无我理,乃除三性中之遍计以显。而《华严》则曰:“三界唯心,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此中密意,请三复之。总而言之,凡是唯识宗的经教,都是为的众生得到“转依”而宣说的。无著世亲等大菩萨,秉着这一贯的宗旨,而造《摄大乘论》、《成唯识论》等,扫荡过乌烟瘴气的印度十六种外道和偏执下劣的二十部小乘!圆成近代佛法应付新思潮的特立独出的唯识宗。我这点意思,除前段所引成唯识论的论文,可以作为注脚而外,论后又有:“为劝有情,依智舍识,故说转八识得四智”;其文可为注脚的注脚。《摄大乘论》更说得好:“为转所依,为欲证得一切佛法,为欲证得一切智智,入唯识性。”入唯识性,非先说唯识不可,而说唯识结果在为入唯识性。换言之,为得“转依”而说唯识。所以说“转依”是唯识宗产生的源泉。因此之故,我要持别宣谈“转依”义。
二、正论
(一)转依义
转是一件事,依是一种法,转依是两件事合成的一个名词。转又有能转智,所转障,所转得之三法;依复有染净依,迷悟依,或依他起之三说。非分为几个小段,不能说得明白。
A、能转智——能转道
能转的法,就是一种能断烦恼的力,明白点说就是“智慧”。因为智慧能够观察“事”和“理”;并能判断其是或非;有断惑证真之力故。在此处所说。总共有三:一者“加行智”,二者“根本智”,三者“后得智”。虽为数仅是三种,而能包括地前地上及佛果位上的一位智慧。“加行智”者:以闻思所成慧和修慧一分为性,缘于诸佛菩萨所说正法教理;依教修习观察法性,渐遣一切世俗假相,能够引发根本智,故名加行智。“根本智”者:由加行智,遣相既尽,而起真实无漏之智,亲证真如,此后能生后得智等,故名根本智。“后得智”者:根本智后之所得也。智体无漏而有分别,变似真如,观其空性——空性之体,即是真如,又名法性——而与根本智异。加行智为有漏智,根本、后得为无漏智。这三种智,也就是断惑证真的道体,所以在成《唯识论》上统名之为:“能断道”及“能伏道”。能断道者,其道能永断二障之种子与现行也;能伏道者,其道仅能渐伏或顿伏二障之现行也。能断道为三智中的根本智,兼取后得智;能伏道则通三智。加行有漏,后得带相,不能正断惑故,说为能伏道摄,乃当然之理,自不待说;而根本智,性唯无漏,正能永断“二障种子”,如何亦说为能伏道摄呢?这不成问题,据实而说,根本智可以全断二障,但程度上有尚未能全断二障的,如初地见道时之根本智,只能断除一分。可是它又确实是证真的,不能不说是根本智,所以也可以将它摄入能伏道中也。为明白起见,制一粗表如下:
B、所转舍
所转“舍”就是能转智所转舍的东西,这有两类:一类是“障”的,二类是“非障”的。障的就是“烦恼”与“所知”二障,因为障于圣法,而必为智慧之所对治故,故谓之障也。非障的就是“三界有漏善法”,或“无记法”;以及劣等的“无漏法”——如二乘圣者中的“四圣谛法”,不障圣法,亦不必为智所断。不过不为佛果净识中所藏,而佛果净识非彼依故,故亦须舍也。
因是障与非障之故,第一类名“所断舍”,第二类名“所弃舍”。断舍之舍,有两种说法:一说“无间道”现前之时,与二障种子,好似冷水与火炭,绝对不能相容,道火愈增胜,二障愈减消,从此以后二障之冰永远不得复生。道于二障,有殊胜之威力故,所以说为断舍。二说:“所执我法不对妄情”,亦叫作“舍”,此家意说,凡实我实法,皆无自性,但由众生的妄情,执着似有;今众生自身的妄情一断,便不计执实我实法,而实我实法,也再不与妄情相对,于此妄情不对其境,假名之曰“舍”也。
弃舍之“舍”,要在“金刚道”之“金刚定”现前之时,因由此“定”而引生最极圆满明亮纯净的“根本净识”。此识所藏,纯为殊胜无漏的种子,不藏不劣无漏或其他有漏的善无记种,故诸劣无漏法等,在“金刚道”末“无间道”时,即须弃舍,到佛果圆明净识一生起,顿然灰尽,无存无余。为圆明净识所不容纳,不更藉胜道威力加行断舍,净识一生,彼自退出,故名为弃舍也。
C、所转得
由有能转舍的智,转舍了所转舍的二障,和有漏善及劣无漏法,应必有所获得,乃可合符正理,故“所转得”不可不说。所转得即是“二转依果”。
1.所显得——大涅槃果
大涅槃如何名所显得呢?因为涅槃就是真如,又名清静法界,也就是诸法的真实理体;乃众生无始时来本具之德相也。其体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明不暗,尽绝一切安立之相;诸佛出世若不出世,体常凝然;然因众生烦恼炽盛,将它隐被盖复,不得光明显现而已,若大菩提智一生,烦恼顿然灭尽,其相脱然而现,好似云散日显,垢去镜明,一不由种子而生,二非蕉习所成,所以名为显得。
平常为何说有四种涅槃呢,涅槃真有四种吗?涅槃本无二体,一切众生与一切圣人,都是共同一个涅槃,不过因为有客障复令未显之时,而假名为——本来自性清静涅槃,谓虽为客障,而性本净,不生不灭,凝然湛寂也。烦恼已断,真如已证,涅槃已得,而尤有异熟果报的依生存在,故名——有余依涅槃。即前此的异熟果身一灭,所谓灰身泯智,故名为——无余依涅槃。即前此真如,尽除所知之障,然为大悲般若,交相辅翼,故不如二乘人之住子寂灭,亦不如众生之住于生死,利乐有情,穷未来际,虽现生死而相常寂,安然无动,故特立名——无住大涅槃也。总之,涅槃是一个,不过由未显及已显而又断障不同运用不同,安立如上四种名字罢了。
涅槃虽一而证得各异,什么人该得什么样子的涅槃呢?这须借唯识讲话的表说。
2.所生得——大菩提
大涅槃果,如何叫“所生得”呢?因为“赖耶识”中,本来具有“菩提种子”,但因所知障碍难生,后由圣道之力,断所知障,令其从种子位,发生现行,故名“所生得”也。菩提种子,虽赖耶中无始本具,但在渐趣大菩提果的因位之中,数数薰发,渐渐增长,非到佛果究竟,不能圆满;然至佛果以后,却又不必再薰,仅是从种发生现行即足,因为得佛果即是圆成,无丝毫缺陷,功德圆满不增不减。
大菩提果,到底是些什么?就是“四智相应心品”。四智就是“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四智应心品呢?品是聚类之意,就是说四智各个相应的一聚心及心所。这一聚心心所,总共有二十二个。统此心聚,称为相应心品。既然智就是一聚心品,为何独以智来标名呢?因为智用殊胜,所以特用立名。这四智相应心品,总能包括佛果位上一切有为功德,所以就是大菩提果。
四智是转有漏的八识而得,故体相用,都与有漏八识相似。如转第八赖耶所得的大圆镜智,能摄藏无漏种子,能现自受用身土和余三智的智影,恰像一面光明大镜,故名大圆镜智。转第七识所得的平等性智,则与有漏第七识相翻其用,于内则证诸法的平等理性,于外则观诸法自他平等,无有高下,而常与大慈大悲等恒共相应,随十地菩萨所乐所欲而变现他受用身土,满他受用,故名平等性智。转第六识所得妙观察智,则善能观察诸法自相共相,便能于诸大会中,转大法轮,施设无量无边众多方便,断诸有情之疑网,令得妙法之安乐,故名妙观察智。转前五识所得的成所作智,则是示现一切身土等法,以应地前和二乘圣入及诸凡夫之机,以成佛果本愿力所应成的事业,故名成所作智。
转八识得四智,是完全在佛果位时才转的吗?圆满转得,当然四智都须到了佛位才圆满,不过也有从入初地就得初起的,那就是妙观察智与平等性智,此二智在一入初地,就得现前。可是在初地初起之后,于后诸地之中,或时现前,或不现前,直到第八地才永永现前也。再单论妙观察智,若是生空观品妙观察智,二乘见道之时,亦可现起,若是法空观品的妙观察智,则非菩萨见道位,不得现起。因观察法空,唯有菩萨故,非二乘所能也。这是地上可得初起的二智。若大圆镜智和成所作智,未到佛位,是决定不能现起的。所以四智有地上初起者,有非佛果不能现起者。
D、所转依
1.依他起性:前来所谈,都是在“转”字上,还没有说出“依”来,现在来说转之塔所依”,“依妙在唯识有两说,这是第一种说法。
为何第一家说为“依他起”呢?因为依他起性的本身,具有遍计执和圆成实的两面;在凡位以遍计所执为主,圆成实即隐而不现,而依他起,则随之成染;在圣则圆成实尽露,遍计全归乌有;依他起亦即成为圆成实之依他起,全是清净。随遍计执的染依他,就是烦恼与所知二障;随圆成实的净依他就是涅槃与菩提;转舍了依他起上之烦恼遍计,便得依他起性上圆成实之涅槃,转舍了依他起上之所知遍计,便得依他起性上圆成实之菩捍。以依他起性,乃是转舍转得之所依止,故立转所依即依他起。
2.持种依与迷悟依:此是第二家的说法。“持种依”者,就是第八根本识,能含藏一切有漏无漏的种子,故名“持种依”也。有漏种子称为杂染种子,无漏种子称为清净种子,这两类种子,赖耶识中无始时来,平等具有,但在几位因为有漏种子有强力的薰发,唯是有漏现行,全无无漏。若有一时真圣道生,灭除所有染污种子,熏发无漏,则无漏种子现行,即是前面所说的四智菩提也。“迷悟依”者,就是真如,就是前面所说的清净法界,真如何以为迷悟之依呢?因为众生烦恼殊胜,真如隐覆,不达真理,便生一切有漏有过失之法,因此迷昧愚痴,永远流转于生死轮回,故为迷依。由圣道力遣惑显真,证无漏法兰便得涅槃常住寂灭安乐清净界中,永不为二障所覆,生死所引,故名悟依。以真如之未得及已得,而说迷之与悟,迷与觉悟以真如为所依而转,故真如为迷悟依也。这两种所依,非是对立的两法,而是互成关系的,如舍去二障种子,菩提能生,涅槃亦能显,舍除真如之迷,亦复能生菩提,能证涅槃也。然而一定说两种者,盖显大菩提果,由赖耶净种子出生;大涅槃果,由弃烦恼自显也。
上面两家说法,第一家为不正义,故唯识论中,就简别了:“余依他起性,虽亦是依,而不能持种,故此不说”。在述记上,也举出依他起性,属断舍和弃舍之一,不能说为转之所依。据我看来,说依他起为转之所依,确实太模糊了!
前来“转”能转道,所转舍,所转得三假说明:“依”用依他起,持种依,迷悟依来说明,可以得到一个“转依义”的大慨,现在总起来表示如次:
先有转之所依,持染净种,为迷悟本,然后能转之道,舍除所舍之染,而证得二所转得,转依之义方乃圆满也。
(二)转依法
唯识转依位与摄论转依位之比较
欲得圆满究竟的转依,自然非到佛位不可,但是菩萨从入资粮位起,乃至第十地,和二乘的圣者,都已各得一种转依,这在唯识论上,称作六转依位。而《唯识论》的转依位又与《摄大乘论》不同,故不得不作一比较的观察。先看唯识论的——
A、损益力能转——资加粮加行位
在资粮加行二位,总名损益力能转,为何名损益力能转呢?因在资粮位,由多闻薰习,对于佛法有殊胜了解之力,即于有漏诸恶,不去造作,而心心向道,种诸净善,故能渐损根本识中染污种子,而渐薰增清净种子,所以名为损益力能转。在加行位,因由资粮位中,于法能生胜解之后,进入此位,即便生起一种殊深的惭愧之心,惭自罪深重,愧于诸佛之妙德,于是加功用行,除恶积善,不再作有漏的罪法以薰发赖耶中的染种,而前进造作无漏善法,增益赖耶中的无漏种子,故亦益为损益力能转也。
此中所谓损益,非是断证之义,损仅是伏损,益仅是薰增,不如见道时或见道以后之真断真证,所以述记称之为假能转。
B、通达转——见道位(就是通达位)
菩萨经过加行位的世第一法,无间进入见道,顿断分别二障重,顿见二空真理,故名通达转,在通达位转舍转得也。
C、修习转——修习位
修习位包括菩萨十地,从初见道之后,至未入金刚道之前,中间都名修习位即此十地每地之中修一行断一种障证一真如,名为修习转,修习位之转舍转得,名修习转也。
D、果圆满转——究竟位
经过三大阿僧只劫,修集无量无边的福德和智慧,一到金刚喻定现前之时,永断一切二障种子,乃诸有漏善法劣无漏法,顿得圆满大涅槃果大菩提果,功果圆满无增无减,故名圆满转。此是对菩萨而说。
E、下劣转——二乘
这是对后面的广大转而假立的,因为二乘所证的转法:(一)唯自利;(二)欣乐厌苦;(三)唯达生空;(四)唯断烦恼障;(五)唯证真择灭;(六)无一切智无胜堪能,与佛果相较,实为下劣,故名下劣转。
F、广大转——佛果
广大转就是果圆满转,因前是对菩萨安立,今对二乘,特立一种也。广大之义,翻下劣之六种即是。(一)唯利他故;(二)不住涅槃;(三)双达二空;(四)双断二障;(五)证得无二大转依;(六)具一切智有胜堪能。
前面完全是《成唯识论》的,现在来看《摄大乘论》又是怎样一个说法:
损益力能转——《摄论》云:“由胜解力闻熏习住故,及由有羞耻令诸烦恼少分现行不现行故”,如此,当然是资加二位,不过没有说明二位的界限,世亲释无性释也未加分别。
通达转——是这样说:“谓诸菩萨,已入大地于真实非真实,显现不显现现前住故,乃至六地”,就是说从初见道乃至等六地,中间都名通达转。
修习转——承前转而来,从六地起至第十地。其理如论:“谓由有障,一切相不显;真实现故。”
果圆满转及下劣转——同唯识论。
广大转——这说的菩萨,不是说佛果。如其论云:“六广大转,谓诸菩萨兼通达法空无我性,即于生死见为寂静,虽断杂染,而不舍故”。
这样看来,除开圆满转与下劣转与唯识同而外,其余四种都不相同,但两论相不相违呢?依愚见揣测,并不相违。第一转位,《摄论》虽未划分资加的界限,而义与唯识相同,很可以通得过去,第二三转位,两论各据一面而谈,也并不错乱,摄论据有相观无相说;前六地犹有有相观与无相观相杂,故立为通达转;第七地以后纯为无相观,纯熟修习,故名修习转。而唯识则依修习位得名以立其名,故稍有异。第六转位,摄论就因为说,由菩萨向上趣证佛果之圆满转,故立为广大转。唯识就果位说,已经证得而与二乘相较故名广大转。
(三)转依余义
A、转识成智非转识种
由表面看去:“转识成智”,似乎是将心王的八识,转变成心所的四智;或者,将八识的种子,转为四智的种子,而另发生智的现行。实则不是。众生有八识,佛还是有八识;众生有心所,佛并非没有,盖识种不变,识性不灭也。不过因为强劣相异,运用不同,而假名转识成智罢了。识之胜用是——分别,在凡位夫上极强,名识;智之胜用是——抉断,在圣位上则胜,名智。非是灭除因位上之识性,而另产生一种智体也。然而为何要说——“转”呢?第一要转去无始时来藏于识中的染污,智慧生起故;第二智随识转故;第三转舍得,识为依故;所以特为转识。
B、转依二字之妙用
一障种子和涅槃菩萨,同时都是藏在赖耶识中的,但二障一除,便现出了涅槃与菩提。在这一断一证之间,到底安个什么名字才相恰当呢?那就是转依,故转依之为义,真是妙到不可言喻。一方面显示菩提涅槃,无始本具,不是从断障之后,从无的方面而生出的;另一方面,显示转舍转得,只是两种子易位,因烦恼不是固体之物,须智力来断,而智一生起,障即灭尽;两法同时,一生一灭。盖唯识上不许一识上同一刹那有相违的二性存在,有此便无彼,有彼便无此也。唯识殊胜微妙的思想,转依也是一种。
C、转依果之得全是意识之力
转八识成四智,转烦恼得涅槃,八识之中的主动者,并非八个识,而仅是八个识中的第六意识。第一:“动身发语独为最”及一切善恶业之制造者故。(思为业主,意识相应)第二:初步的转依,要靠多闻薰习如理作意,这正是第六识的功用。第三:见道时之妙观察现前时智,能逼平等性智初起故。第四:大圆镜智和成所作智要金刚道后,进入佛位时方得生起,亦为第六遣障熏发之力故。所以四智虽为八智转成,而能转者,却为第六意识也。
三、结言
前面四转依义六转依位的两段,都是在给成唯识论下注解。其余的就靠自己的愚笨的意识,粗浅的想法而述说的;对与不对,盼望海内知识慈悲示教了。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安乐国。
——————————————
版权所有,请尊重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未经作者同意,不得更改,违者必究!
点击阅读:
【走进佛史,亲近佛陀,离相似法,除外道见】:《印度佛教思想史》专辑1
《沙门果经》导读:出家修行截断生死轮回,入于圣流直证沙门道果
【被虏僧说法,令饿马垂泪】:马鸣菩萨与《佛所行赞》——《佛教梵呗源流追寻》二
【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日】——人间佛陀大慈悲,出家入世度众生
师友们,一起托钵去——朝礼澳洲南传 Bodhinyana Forest Monastery 觉智寺
【致最爱的人】轮回里,谁是你的情人?——多珍重,别再轮回了!
忆佛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