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术这事儿,真是一辈子也搞不完

阿改 象外 2023-11-22

👆 懂不懂艺术都能看懂的 象外


James Turrell, Stone Sky, 2005





备注:今天写个散漫的东西吧——不瞒大家说,后面是个广告,但我想要对得起金主(愿意投放我们这种小众号的好人太少了),也要对得起读者,而且对于有需要的读者来说说不定还是个有用的消息,所以就尝试写写。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顺便说一下,我家里的书太多,放不下了,如果有读者愿意在评论区说说自己最近一年印象比较深刻的跟艺术有关的阅读、看展或思考,不妨分享一下,我抽一个读者送几本书









一年里总有那么几次,我会心血来潮地想一个问题:

艺术最迷人的是什么?

对我来说,是它无法被定义。

它可以指代整个人类文明——从大英博物馆到卢浮宫,从大都会到冬宫(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从中国国家博物馆到故宫,享誉全球的一流博物馆里陈列的那些有着数千年沉淀的东西,其中很大的一部分都被我们约定俗成地纳入了“艺术”的范畴。

相关阅读:
在大英博物馆,思考人类和世界
有着800万件馆藏的大英博物馆,最初只是一个放在家里的柜子
不看这篇,你将错过全世界顶级博物馆的下载资源
你们可能还不知道,故宫开放了5万件作品的高清图
你看不到的故宫文物,都在日本人拍的这部纪录片里了
如果你去德国,请收下这份柏林最值得一逛的博物馆名单
你可能不知道,那么多老祖宗的好东西,都藏在美国这家博物馆里


它可以指代形色各异甚至气质完全相反的一群人——从两河流域到黄土高原,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战后艺术的兴起,那些被统称为“艺术家”的人们如群星璀璨,照耀人类漫长历史的夜空。

相关阅读:
第一个可能登上太空的艺术家
从博斯到埃利亚松,艺术家们如何处理光和影?
一个艺术家想要改变世界的话,他会做些什么?
“实验场、避难所、反省堂……家 ”| 艺术家们的工作室
原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都不想成为艺术家


它可以指代一种生活方式——生活艺术化,或艺术生活化,无论说法如何,描述的都是一种从宏观到微观、意涵甚广的人生选择,即如何让生命因艺术而充盈美丽。

它曾经指代一种技艺,见证手工业的繁荣;后来在社会分工的大潮中演进为一种职业,“艺术家”从此不仅是一种身份上的称谓,也成为一种“职业”的代称。从职业,进而汇聚为行业,庞大为产业,最终成为连通全球的经济版图中的一环。

它与所有学科发生关系。枝繁叶茂的知识之树上,它自然与宗教、哲学、历史、文学等学科关系紧密相关,但与科学也并不隔阂——从达·芬奇到当代那些受美国NASA、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之邀进行交流或驻地创作的艺术家,艺术与科学从来就没有真正分离过。

相关阅读:
同一张画,为什么别人看得津津有味,而我只能‘???’?
“什么宗教、心灵、殿堂啊,艺术圈这么不说人话吗?”“是的。”
萨拉斯诺:蜘蛛网、宇宙起源与人类的未来
没人说得清我们是否多虑了:技术在让世界更好吗?
这可能是你前半生能看到的最牛逼的展览,没有之一
为什么马云说:未来三十年,不学艺术将会找不到工作


艺术也代表了一种思维。英国BBC艺术频道主编、《现代艺术150年》作者威尔·贡培兹在《像艺术家一样思考》这本小书中总结了艺术家的十个特征,比如富有事业心、极度好奇、善于“偷师”、不在意失败,等等。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与其说是一个商业天才,不如说他更像一个艺术家。



法尤姆(Fayum)木乃伊肖像是附在来自罗马埃及的上流社会木乃伊的木板上的一种自然主义彩绘肖像,是古典世界中最受重视的艺术形式之一。法尤姆(Fayum)肖像是该传统中唯一幸存下來的大型艺术品。





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Winged Victory of Samothrace),希腊神话中胜利女神尼克的雕塑,创作于约公元前2世纪,自1884年起开始在卢浮宫的显赫位置展出,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雕塑之一。


当我们谈到艺术,我们总会想起它那无法掩盖的美——从埃及的法尤姆肖像、希腊的胜利女神,到中世纪壁画、文艺复兴艺术,从学院派、印象派、现代艺术到一骑绝尘开创广阔天地的当代艺术,不管你自己如何定义,美——总是吸引我们靠近艺术最核心的要素之一

相关阅读:
通灵者的绘画
惊奇苏维埃。


艺术如此精微而致广大,所以你从任何一个角度进入都可以——

有志于成为“职业”艺术家的,东西方都有一整套完备的艺术学院训练体系等着你,从头脑到手指武装你;

对“欣赏”这件事感兴趣的,艺术史、艺术理论和广义上的人文学科的书籍汗牛充栋,真的要读,真是一辈子也读不完;每年上演的线下展览,单单在中国就超过5000个,线上展览则因互联网无远弗届的特性而唾手可得,更是一辈子都看不完。

相关阅读:
专访巫鸿:要解决审美焦虑,最好是多读点艺术史
巫鸿著作一览(世纪文景特辑)
专访徐小虎:不喜欢中国古画?那可能因为你看的是假画
双11非要剁手的,可以买这套牛津艺术史


还有一部分人对收藏有条件,有执念,于是必然要留意拍卖行情、市场动态,这样一来,艺术就不再只是“个体”的事儿,而与货币和流通这事儿有了关系,参与这场“雅戏”的玩家,也就成为构建艺术生态的一份子。就算不搞收藏,天价拍卖也会吸引大众的眼球,在艺术市场这个领域,某种程度上,它并不受艺术自身的制约。

相关阅读:
50年,5000件艺术品,做一个伟大的收藏家靠的不是钱,是热爱和耐心
月入五千,还能怎样收藏当代艺术 | 4000字干货等你来拿
收藏是一种病,年入三亿美元也治不了|作为藏家的村上隆
收藏明天的艺术,这才是世界上最有钱的人
一定要想清楚,你为什么要收藏艺术品


对我来说,艺术是迄今为止最吸引我的“标的”,因为它可以最无用,但又可以与事功保持关系,因不离尘俗而保有人情味和游戏的乐趣,在无用和实用之间并无绝对界限,就看你自己怎么选择而已。

然而说来惭愧,从传统媒体半路出家跳进艺术领域,我感觉自己至今没有入行。

一则因为没有经过系统学习,所以根基薄弱,大概只能当当观众和看客;

二是因为没有创作,这一经验的缺失,使我难以“真正”地欣赏或评论某一件艺术作品,我大概也只能做一个“口说无凭”的说客;

第三,我对经济、市场了解有限,因而即便想做点什么与艺术相关的“实务”,也感觉力不从心。客观地来说,没有买卖,没有拍卖,艺术市场也就无所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存在,艺术家也就只能沦为“自娱自乐”,艺术与设计、文化、商业等跨界融合形成产业循环也就无从谈起。

所以很可惜地,我也就只能从门外汉的角度,从媒体的角度写一点内容,传播一点边角料,无法拼接一个艺术世界的全景。

举个例子吧,两年前我给一个中科院读者朋友组织的沙龙做过一个小规模的分享,主题是“水的艺术”。我能做的,大概就是用归纳法罗列一些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让大家看看与水有关的艺术大概长什么样。在此我也可以稍微放几个说明一下:

南宋马远(1160年-1225年)的《寒江独钓图》,图中仅一叶扁舟,一垂钓翁,四周除了寥寥几笔微波,画面几乎一片空白,然而就在这空白中,烟波浩渺、寒江萧瑟,“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诗意跃然纸上。


【南宋】马远,《寒江独钓图》



【明】戴进,《风雨归舟图》

明代宫廷画家、浙派创始人戴进对风和雨的动态描绘简直有照相的逼真效果。


比马远相比,晚生600年的英国画家威廉·透纳(1775年-1851年)笔下的水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氛围——他的《海难》一图创作于1835年,描绘的是发生于1833年的一次真实海难,画作的前景是在海难发生时被船长遗弃的女囚犯。水绝非是精神世界的背景,而成为客观世界的真实构件,波涛之汹涌,正反衬了生命之脆弱,背后揭露的人道主义危机,让画作不只是被动“审美”的对象,还具有针砭时弊的功用。


J. W. Turner, A Disaster at Sea, 1835



印象派画家如莫奈(1840年-1926年)让你看到水与光的关系,在晨光、夕光、月光下,天水交融,瑰丽柔美;


Claude Monet, A Seascape, Shipping by Moonlight



美国画家惠斯勒(1834年-1903年)也画水,但你看他在代表作《黑与金的夜曲:坠落的焰火》所表现的,包括众所周知的梵高(1853年-1890年)所绘的《星夜》,与其说水是场景中实际存在的一部分,不如说是坠落星辰的镜子,从而令人沉醉。


James Abbott McNeill Whistler

Nocturne in Black and Gold – The Falling Rocket, 1875



Vincent van Gogh, Starry Night, 1888



现当代画家,如爱德华·霍普和大卫·霍克尼,他们的水显然迥异于古典和印象派画家的所为;


Edward Hopper, Rooms by the Sea, 1951



David Hockney, A Bigger Splash, 1967



绘画之外,其他类型的艺术中对水的表现和运用就更加五花八门了。比如已逝的克里斯托·克劳德最喜欢在水上搭建浮桥或浮岛: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Surrounded Islands, 1980-1983

从高空俯瞰,忽然有点像蔡国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做的“大脚印”的感觉。



罗伯特·史密森1970年在美国犹他州的大盐湖做的《螺旋形的防波堤》已经是大地艺术中最著名的案例之一:


Robert Smithson, Spiral Jetty, 1970



在比尔·奥维拉的作品中,水成为最基本的元素,是他的影像装置作品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Bill Viola's works



安尼施·卡普尔、奥拉维尔·埃利亚松、雷安德罗·埃利希,这几位在中国有过大型展览的国际知名艺术家,都有不少经典作品与水关系紧密。


Anish Kapoor, Descension, 2014

这个类似洗衣机大滚筒的装置是在纽约布鲁克林实施的,后来在北京的红砖美术馆展出过。



Olafur Eliasson, Water Pendulum, 2015



Leandro Erlich, Swimming Pool, 2019



而中国艺术家,比如何云昌、蒋志、刘佳玉等,也都以不同的形式和方法表达过水相关的命题。


何云昌,《石头大不列颠漫游记》,2006

艺术家在英国东海岸一个叫布姆的小地方捡起一块石头,然后沿着英国海岸线绕行一周,历时112天,步行3500公里,最后回到原点布姆,把那块石头放回去。



蒋志,《0.7%的盐》,2009



刘佳玉,河边,2017



与水相关,这个名单可以列上一年,每一件相关的作品,其实都可以牵出艺术家的整个创作生涯,乃至凸显背后的艺术史坐标。


英国大地艺术家Andy Goldsworthy的作品:将冰片拼接在一个石头上



D.A.ST Arteam, Desert Breath, 1997

艺术团体D.A.ST在位于红海沿岸附近的埃及沙漠中所创作的一件大地艺术:凸起和凹下的圆锥体,其中心最大的圆锥体蓄水。



Random International, Rain Room, 2012

另一艺术组织Random International所创作的“雨屋”,通过光来模拟雨丝,形成真假难辨的效果。



但我想表达的意思有两个:一是艺术的确是丰富多彩的,只要你有意愿,总能找到一个主题深入下去,进行横向或纵向的学习和研究,从而构建自己的艺术史认知框架;第二,与之相对的,我的方法其实再一次暴露了我的基础之薄弱,我大概能做横向的罗列,但却缺乏深度的思考和输出。这个时候,我就会遗憾自己没有系统性的学习,或者与业内专家交流的不足,否则我就不用停留在蜻蜓点水的阶段,从而能给读者们提供更有价值的内容了。










这个时候广告终于来了),如果你跟我有类似的困惑或遗憾,又想有效地提升一下自己在艺术理论甚至实践方面的能力,那么,下面这个信息可能是值得你关注的:

今年9月,广州美术学院2021年艺术理论与创作实践高级进修班将如期开班——

它有几个浅显的优点:

1、活动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府广州美院城市学院举办的,招牌硬,品牌好,信得过。

2、导师团队来自北京、天津、四川、南京、广州等各大美院,有搞理论的,有搞创作的,有一线美术馆的负责人,等于在广州美院这个大本营就可以享受到全国的优质导师资源。此外,课程还提供北上广深及香港等各地的艺术考察服务。

3、跟很多进修班动辄五六万、七八万的学费相比,这个为期一学年的课程仅售38000元,这个价格还是很公道的。

说句老实话,现在要做“高质量男性/女性”,没点艺术修养真不行。有20几个业内导师轮流教,有30个志同道合的学员一起学,这个短期投资的长期回报肯定是超值的。

其他话不多说了,还有十来天报名截止,希望通过艺术结缘不同行业的精英、钱袋子又不瘪的读者们赶紧考虑一下吧。

以下是具体的招生信息,最后面附有联系电话,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打电话咨询——接电话的老师也是一个艺术家哟。




广州美术学院
艺术理论与创作实践高级进修班


项目简介

广州美术学院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府,位于大湾区经济核心地带,区域经济发达,民间对于收藏、鉴赏、艺术审美提升、艺术参与这类非应用艺术教育有着旺盛需求。为此,广州美院城市学院将举办“艺术理论与创作实践高级进修班”,采用与国际接轨、与时代同步的教学形式,以开放的姿态引进国内外优质师资独立小班授课,理论、鉴赏、实践并行,让社会不同阶层的精英接触一流美术学院的教育体系。



课程设置

1.艺术理论与艺术鉴赏课程
西方现代艺术理论与批评、艺术经济学、艺术市场、艺术品收藏与鉴赏、艺术品保存与修复、艺术展览与策划、艺术衍生品的制作与销售。

2.创作实践课程
作品表现形式与技法实践、创造性思维与视觉形式语言转换、综合材料技法与表现。

3.艺术考察
北上广深及香港等城市艺术家工作室、美术馆、博物馆、艺术空间、画廊、展会考察。


导师团队

艺术理论与艺术鉴赏课程导师:    
王春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刘礼宾(中央美术学院研究员)
盛葳(《美术》杂志副主编)
何桂彦(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尹丹(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
姜俊(策展人、批评家)
李笑男(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胡斌(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樊林(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范晓南(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
郑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蓝庆伟(成都大学教师)

创作实践课程导师:
刘商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石煜(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郑金岩(天津美术学院教授)
蔡东(艺术家)
雷小洲(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刘可(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郭祖昌(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贾鹏(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
林峰(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


招生人数、学制、学费及时间地点

招生 :30人
学制 :一学年两个学期,假期与学院同步
收费 :38000元(不包括赴外地写生、毕业展览等费用)
时间 :2021年9月 — 2022年7月
地点 :广州美术学院昌岗校区


报名

1.报名条件
面向全国招生,具有一定美术专业基础的人员年龄在60周岁以下,身心健康。

2.报名方式
函报,函报学生将全部材料一次性寄到本院。报名时需交(或函寄)以下材料:报名登记表一份(此表可向我院索取或直接从我院网站下载)、身份证复印件1张、近期正面免冠照片2张、2幅作品相片(不小于6M)。无论录取与否,报名材料均不予退还。

3.报名流程
1)关注“广州美术学院城市学院服务号”;
2)进入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招生报名”,根据弹出菜单点击选择“高级进修班”;
3)根据选择的教育类型(高级进修班)进入报名页面,按要求填写个人信息、毕业信息以及联系信息,上传作品后点击保存;
4)选择本人所要报名的学院(艺术理论与创作实践高级进修班)、专业(艺术理论与创作实践高级进修班)、班级(艺术理论与创作实践高级进修班),届时页面将显示上课时间招生对象及报考条件,提交报名后提示报名成功;
5)根据报名情况,学院审核后,系统将以微信方式通知考试或缴费。


考试、录取与结业

考试时间 :另行通知
考试地点 :广州美术学院昌岗校区
考试内容 :面试


结业

1)学习期满且经考核合格颁发结业证书
2)举行毕业作品展
3)学校不安排住宿,需要住宿的可咨询附近的“九号楼公寓”,电话:18929532024,也可自行在学院附近租赁房屋
4)外国籍学生入学要求按我院外事处有关规定处理


联系信息

联系人 :姜老师
手机 :13826424664
办公 :020-84018073、84017749

学院地址 :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257号
学院网址 :https://www.gzarts.edu.cn/













象外近期好文


陶冶:因为无可名状,所以手舞足蹈
如果不做摄影,我会开一家路边餐馆,让我妈当老板
绘画。
与一个身在郑州的艺术家做的问答
崔灿灿:历史意识和脱口而出是相辅相成的
除了安迪·沃霍尔,7月北京还有什么展览可看
这些摄影画册值得买
她搜集的胶卷片头,就像罗斯科的画
Lilyjon,一个消失的艺术家
我就喜欢画平常、无聊、司空见惯的东西
曲汉林。
丘 :访谈
丘。




把艺术拉出圈外

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微博@Artha象外
以及 知乎 mono Flipboard 今日头条 等

你   在看 👁     我吗?


更多好书,进入微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