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发布古代汉语,星期五发布古代文学。
提示:古代汉语文学QQ群[2](314120068)、古代汉语文学QQ群[1](933201038)中有高清PDF版《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学》《说文解字》《古代汉语词典》等古代汉语、古代文学、辞书、历史书籍300多部可免费下载。很多难以买到的书群内都有。~●~●~●~●~●~●~
——▲以上内容非正文▲——
◎袁行霈版◎
开元天宝年间,诗人“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则建安为传,论宫商则太康不逮”(《河岳英灵集序》)。初唐以来讲究声律辞藻的近体与抒写慷慨情怀的古体融会,“神来、气来、情来”,声律风骨兼备,成为盛唐诗风形成的标志。开元十五年(727)前后,是盛唐诗风形成的关键时期。武后时进士科演变为“以诗赋取士”,加之喜延纳才士的张说和张九龄为相,宫廷侍从型文人集团为各种松散的才子型诗人群体取代,形成不同风格的群体。1.《少年行》:“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送张判官赴河西》:“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声调高朗,气魄宏大。2.出塞前后的诗,如《使至塞上》《观猎》《送元二使安西》等,洋溢着壮大明朗的情思和气势。1.精通音乐绘画,描写自然山水的诗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静逸明秀诗境,兴象玲珑难以句诠。如《山居秋暝》。2.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山水田园诗艺术的结晶。对自然观察细致,感受敏锐,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层次感,如: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终南山》)二、长于自然山水——孟浩然(成名联:“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一)怀有济时用世的强烈愿望,如《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盛唐之音。(二)禀性孤高狷洁,虽抱济世志,却求仕无门,应举落第,只好高吟“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放弃仕宦走向山水,以示清高。如《夏日南亭怀辛大》: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表明清高自赏的寂寞心绪。2.孟的山水田园诗更贴近生活,“余”、“我”等常出现。如《过故人庄》《与诸子登岘山》等。3.孟诗景物描写,常是他生活环境的一部分,有即兴而发、不假雕饰的特点。如《春晓》诗语自然纯净而采秀内映。比王诗更淳朴,更近陶诗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4.乘舟漫游吴越途中的山水诗,常从高远处落笔,自寂寞处低徊,随意点染的景物与清淡的情思相融,形成平淡清远而意兴无穷的明秀诗境。如《宿建德江》《耶溪泛舟》(落景馀清辉,轻桡弄溪渚。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王善表现空山宁静之美,孟乘舟行吟之作情思的净化、语言的清淡,和诗境的明秀融为一体,给人以洗削凡尽之感。(四)自然平淡——孟山水诗风格。尽管孟诗也有刻划细致、用字精审的工整偶句,如“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秋登兰山寄张五》);“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但只是一时兴到之语。其诗多以单行之气运笔,一气浑成,无刻画之迹;妙在自然流走、冲淡闲远,不求工而自工。(五)王孟在盛唐诗坛影响很大。崔兴宗称王维为“当代诗匠”(《酬王维》诗序),王士源说孟五言诗“天下称其尽美矣”(《孟浩然集序》)。(一)裴迪:《辋川集二十首》是两人唱和之作。如《华子冈》: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稀。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力求把诗写得明净。(二)与王、孟诗风相近的诗人中成就最高的——常建。1.写归隐生活的山水田园作品,多孤高幽僻的隐逸风调,其灵慧秀雅和空明寂静与诗相近。如《题破山寺后禅院》。2.表里澄澈的明秀诗境使山水虚灵化、情致化。如《江上琴兴》。1.写田园生活的代表作如《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田家杂兴八首》《田家即事》等,由于想表达的是返朴归真、养性怡情的思想,言玄理成分多,艺术上不成功。2.表达隐逸情趣的作品如《杂咏五首》《江南曲四首》等。如《杂咏五首》之《钓鱼湾》: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在风格自然淡远方面,与孟诗接近。(二)刘昚虚和张子容。与孟的唱和诗,如刘昚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张子容《除夜乐城逢孟浩然》《送孟浩然归襄阳二首》《泛水嘉江日暮回舟》。(一)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大量出现,与隐逸之风盛行有直接关系。(二)没有消极遁世、为隐居而隐居的纯粹隐者。目的:2.更多是将归隐视为傲世独立的表现,显示人品高洁,进而作为精神慰藉,寻求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纯美天地。(三)山水情怀对明秀诗境的促成,对自然细致观察和敏锐感觉,以虚灵的胸襟体悟山水。孟纵情山水,不时流露寂寞孤独;王的归隐自得闲适,已达到“无我”境界。因此,在表现山水宁静美方面,王诗心态更具典型意义,如:《辋川集二十首》1.是晚年隐居辋川别业时写的一组诗,表露自甘寂寞的山水情怀。2.明秀的诗境表现宁静的心境。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四)王孟隐逸心态有脱情志于俗谛的义蕴,具丰富的思想文化蕴涵。(一)上述诗人的山水诗创作,从观物方式到感情格调都受禅宗影响,有禅意禅趣。(二)佛禅思想的影响最主要是“无生”观念。“无生”说:1.出于大乘般若空观,是“寂灭”和“涅槃”的另一种表述方式。3.学无生的具体方法是坐禅,即静坐澄心,最大限度地平静思想和情绪,让心体处于近于寂灭的虚空状态,使纯粹意识转化为直觉状态,产生万物一体的洞见慧识和浑然感受,进入物我冥合的“无我”之境。(三)以禅入定、由定生慧的境界对王孟等人的艺术思维和观物方式影响:1.使他们习惯于把自然作为凝神观照、息心静虑的对象,从而使山水诗创作由早期写气图貌和巧为形似之言,进入到“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王昌龄《诗格》)的意境创造;2.魏晋以来用玄学体会自然的山水审美意识,演进为以禅趣为主,用禅境表现诗境。如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着重写无心,写偶然,写坐看时无思无虑的直觉印象。3.喜写独坐时的感悟,将禅的静默观照与山水审美体验合而为一,在对山水清晖的描绘中,折射出清幽的禅趣。如王维《秋夜独坐》“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景物都笼罩清幽寂静的情思氛围,形成偏于表现自然山水宁静之美的清淡诗风。4.空灵境界是王孟等人在山水诗中追求的艺术极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常建);“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孟浩然);“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刘昚虚)等,表现诗人静观寂照时感受到的自然界的轻微响动,以动写静,显示出心境的空明与寂静;还善于写静中之动,如《题破山寺后禅院》等,于空寂处见生气流行,清幽禅趣转化为诗的悠远情韵。(四)王诗直接契入空灵禅境,其宁静之美和空灵境界,奠定在山水田园诗发展史上的正宗地位。(一)多为进士出身的寒俊文士,热衷功名富贵,气概狂傲;尽管入仕后境遇与人生理想反差甚大,颇多失意之感,但不失雄杰气,具豪爽俊丽风骨凛然的共同风貌。(一)狂放不羁的行为心态,赤裸裸地追求功名,及时行乐思想。如《古娥眉怨》:“人生百年夜将半,对酒长歌莫长叹。情知白日不可私,一死一生何足算。”以放荡为风骨,反映出当时士人的坦荡和豪健气格。(二)多一气流转的壮丽俊爽之语,代表作《凉州词二首》其一:葡萄美酒夜光杯。(一)慕侠尚气、纵酒长歌的性情中人,如《少年行》《长歌行》等。(二)因出身孤寒和受道教影响,深沉、观察敏锐,带有历史厚重感。作诗不全凭情气,讲究立意构思,作品豪爽俊丽,“绪密思清”。如《出塞二首》秦时明月汉时关。(三)边塞诗用乐府旧题写的五古和七绝各有10首,但七绝成就较高。1.因性格豪爽,故七言长于五言;思致缜密,讲究作法,又宜短章而不宜长篇。2.为补短章反映复杂内容的局限,创作出以相关连的多首七绝咏边事的连章组诗,即《从军行七首》: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一)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四)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五)前后章法井然,意脉贯穿,清而刚,婉而健,有气骨。1.由于被贬后心境变化,与王孟等交往密切,相互影响;加之受南方自然风物熏陶,晚年诗风偏于清逸明丽,但仍有清刚爽朗的基调。如《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2.写女性的作品,如《长信秋词五首》《闺怨》等,《采莲曲二首》其二: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四、盛唐豪侠型诗人创造的清刚劲健之美,基于北方士人的阳刚气质,但又带有南国的清虚情韵,是南北诗风交融的产物。王昌龄作品已体现,崔颢、李颀、祖咏等人创作中表现更明显。其入仕前后的南北漫游,成为其诗风形成或转折的重要契机。1.早年“有俊才,无士行”(《旧唐书》本传)。《河岳英灵集》“颢年少为诗,名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崔诗“忽变常体”标志是《黄鹤楼》,为律诗变体,被誉为唐人七律压卷之作。以古歌行体入律,显出狂放气质。这种亦古亦律结构体制,便于表现雄健气格,也使律句更显清拔隐秀。2.南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物,使崔诗豪爽笔调中,添清丽空远韵味。代表是效仿江南民歌的对答体短诗。如《长干曲四首》其一:君家何处往,妾往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清新活泼带有一定情节性的连章小诗,近于乐府古制。3.乐府歌行能将豪宕顿挫之气势,寄寓于明丽俊逸的叙事之中,具有清劲爽丽的特点。如《邯郸宫人怨》等乐府歌行叙事诗。 4.最具凛然风骨是边塞诗,如《雁门胡人歌》: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此诗用歌行流转体调,保持作者豪爽俊丽的风格,更多阳刚意气。1.及第后作《缓歌行》歌唱所憧憬的功名富贵和享乐生活,理想破灭,归隐东川。2.边塞诗。如《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诗中缺乏鲜亮的色调,多阴冷意象,蕴含着狂生末路的郁勃不平之气,透出一种苍凉悲怆情怀。3.信奉道教神仙说,对南方风物中幽奇景象和灵怪事物倾心,使作品在雄浑刚健中有玄幽气。如《爱敬寺古藤歌》,再如代表李颀诗歌创作成熟风格的七言歌行《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描写弹奏胡笳。4.送别诗写盛唐士人面貌和性格。如《别梁锽》《送陈章甫》。唐诗人中,李颀第一位以诗成功刻画人物性格。所写人物的狂傲精神,与豪爽俊丽和雄健磊落的诗风吻合。1.成名作《终南望馀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以苍秀之笔,写终南山景色的清寒。2.代表作《望蓟门》: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一)反映现实有深度,追求功名的高昂意气与冷峻地直面现实的悲慨结合,有慷慨悲壮的美。(二)大部分作品作于安史之乱前,颇多不遇的悲慨,《宋中别周梁李三子》:“曾是不得意,适来兼别离。如何一尊酒,翻作满堂悲。”寓壮气于苍凉中。再如《古大梁行》:“暮天摇落伤怀抱,倚剑悲歌对秋草。”《送蔡山人》:“斗酒相留醉复醒,悲歌数年泪如雨。”不甘寂寞、急于用世。(三)对边塞生活的实地体验和冷静观察,《燕歌行》:1.思想感情复杂:既有对英雄气概的表彰,也有对战争苦难的同情;一方面是对战士崇高精神的颂扬,另一方面是对将领作乐不满;不讳言征战的艰苦,不失奋发激昂的高亢基调;苦难与崇高对照,增添了慷慨悲壮。2.多用偶对,不以文采华丽见长,以沉雄质气和浑厚骨力取胜。1.多写于蓟北之行和入河西幕府期间,据边塞实际生活体验写成。2.除七言歌行外,在表现形式上多采用长篇吟怀式的五言古诗,将边塞见闻和功名志向揉为一体,苍凉悲慨中有冷静,基调慷慨昂扬。如《送李侍御赴安西》:“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塞下曲》:“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热烈向往边功的慷慨豪情,使其诗壮大雄浑、骨气端翔。3.冷静感受战争的艰苦,慷慨激昂中时见悲凉,如《武威作二首》:“匈奴终不灭,塞下徒草草。唯见鸿雁飞,令人伤怀抱!”1.以质实的古体见长,一些与从军边塞相关的绝句有气质沉雄、境界壮阔的特点。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塞上听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二、岑参。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高岑并称始于此。(一)两次出塞经历,热衷功名,追求功业羡慕富贵,强烈入世精神。《送郭乂杂言》:“功名须及早,岁月莫虚掷。”《银山碛西馆》:“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二)第一次出塞时写的边塞诗,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中作》《敦煌太守后庭歌》《碛中作》《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等。(三)二次出塞,入幕封常清。尽管边塞生活艰苦,自然环境恶劣,却乐观开朗,充满进取精神;昔日幕友成功对他的激励。1.此时的诗多献给封常清的颂扬之作,及幕友间的道别之作,思想性不强。2.是边塞诗代表作,原因:充分体现岑参长于写感觉印象的才能和好奇个性,将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别具奇伟壮丽之美。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还有《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火山云歌送别》《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旋歌》等作品。(1)在立功边塞的慷慨豪情支配下,热情歌颂神奇瑰丽的军旅生活、边塞风物、异域风情。突破以往征戍诗写边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格局,拓宽了边塞诗题材和内容。(2)艺术上借鉴高适等七言歌行体势而加以创新,形式接近乐府,但自立新题。(3)用韵灵活,有基本一韵到底《白雪歌》,有两句换韵《轮台歌》,三句换韵《走马川》,视内容而定。声韵或轻快平稳或急促劲折,音节宏亮而意调高远。(4)意奇、语奇、调奇。《河岳英灵集》:“参诗语奇体俊,意亦奇造。”(四)擅七言歌行和七绝,以边塞生活为题的七绝多有佳作,如《适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五)以边塞题材著称的盛唐诗人里岑参留存作品最多。(一)《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比王湾《次北固山下》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更气势昂扬。(二)《凉州词二首》:“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于壮观中寓苍凉,慷慨雄放而气骨内敛,沉雄浑厚处与高适诗相近。(一)作诗以五言为主,边塞诗多古意苍劲的悲壮风格。如《出萧关怀古》“孤城当瀚海,落日照祁连。怆矣苦寒奏,怀哉式微篇。更悲秦楼月,夜夜出胡天。”(二)《古塞下曲》:进军飞狐北,穷寇势将变。日落沙尘昏,背河更一战。骍马黄金勒,雕弓白羽箭,射杀左贤王,归奏未央殿。欲言塞下事,天子不召见。东出咸阳门,哀哀泪如霰。用古调写身经百战的将士不获封赏的悲慨,有受传统征戍诗影响的痕迹,未曾入幕人的通病;在慷慨悲壮的诗歌风格方面与高岑等相近。——▼以下内容非正文▼——
~●~●~●~●~●~●~
一简对多繁汉字表
1.可直接点击本文顶端标题下方的“古代汉语文学”;3.点击本公众号(“古代汉语文学”)右上角三个小黑点。
古代汉语文学[1]QQ群:933201038
群内100多篇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专业文章;300多部正版经典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类电子书,群成员免费下载。(此群已满,请加古代汉语文学[2]QQ群:314120068)
QQ群内有300多部经典古代汉语、古代文学、辞书等书籍PDF版书籍可免费下载;群内论坛有100余篇精选文章可免费学习。群内专业人士交流活跃。群成员构成:汉语言文学本科生,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相关方向考研备考的学子,古籍、古文、古代史相关研究人员。(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进群)
●以下为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欢迎关注“古代汉语文学”微信公众号:study-CN,可搜索账号关注,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可以点击“查看历史消息”读以前的文章。
古代汉语文学微信公众号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和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