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杜骏飞:一流的本科教育(杜课477期)

杜骏飞 杜课 2020-01-25

一流的本科教育

(谈话纪要)

杜骏飞



如今,举国沸沸扬扬,都在谈一流大学。但是,所谓一流大学,大概不仅仅是一流的论文发表、一流的科研经费吧?


人所共知的是,这个世界上真正一流的大学,大多会把理想的本科教育作为自己的核心。那么,一流的本科教育,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


基于我们的教育现状,我有一些设想和建议。其中,有一些在西方早有过成功示范,但在中国一时恐难实现。在这里,权且做一个备忘吧。


首先,“全科制”应该是最迫切的变革需要。


最好的大学,应基于通识教育的原则,进一步淡化院系边界:由各专业提供若干课程包,同时,学校提供若干选修方案(为此,文凭科目也需要创新)。


全科制的基本出发点是:打通文理(特别是要向理科生推荐人文素养课程),尊重兴趣,挖掘天赋,激发创新。


自然,学校需为此配置学业导师,以指导学生按个人特点来选修课程,直至规划人生。


不过,“本科导师制”的前提在于,导师的师德、能力要能匹配这个工作。前两天在奥斯卡上称帝的奥德曼,年轻时差点成为不合格导师的牺牲品。当年老师说他“又笨又迟钝,会永远一事无成”。当他告诉职业规划老师,自己想成为BBC的摄影师时,对方惊讶的表情,如同听说人类登陆了火星。


在牛津大学,导师制堪称是最大的特色。每周导师会对每个小组(2-3人)进行专业辅导。学生会与导师讨论课题,训练学术,也规划成长。这种受益不是任何课程和讲座可以带来的。



与这一设想相适应的,则是我称之为“教学部制”的教学管理变革。


如今,南京大学等一批高校已经按学科大类招生,并作初级培养,但这个管理架构仍然是虚拟组织。


教学部制要求,在本科培养层面,组成超院系的实体机构,以培养一代跨学科英才为己任,围绕素质教育、就业志趣与学术深造等目标,提供完整的教学管理与基础服务。


顺便说一句,在科研和博士生培养层面,理想的做法也应以跨学科、问题导向为宗旨,但管理规模上则相反,宜划小核算单位,即:在学术生产层面上,由学院驱动下降为课题组驱动,专攻学术创新。不过,这是另一个问题了。


今天,大学生普遍感到焦虑的是:课程太多,而其中有价值的课程又太少。


毫无疑问,如果想实现教学效果的跃升,要从教学内容上开刀。对学生,一定要大力削除徒有其表的、低效率的冗余课程,减少额定学分数量,转而追求课程深度,增加考核难度。


对教师,则应升高课程岗位的准入门槛,并通过引入网络课程、设计嵌入课程、关联课程,形成常态化的“竞课制”。


在这方面,作为管理的配套策略,还应以全景化的科学测评,为教学师资的迭代提供依据。



本科教育另一个显而易见的痛点,是大学生从学习者向社会人或职业人的转变之难。对于角色衔接时所遇到的困难,很多学校都提供了相应的教学对策。但从效果来看,这些措施显然还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或许,大学应实施更系统化的“衔接培养制”。由学校到社会,需要衔接培养,犹如人由楼上到楼下需要楼梯。


本科生的第四年,理应作为在校生的实习年,支持学生专业见习、校外实践、考察就业。从更广的视野看,为了人才心灵境界的提升,从本科到专硕,都应该实行“空档制”(gap year,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暂停学业,体验全新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且我认为,毕业前的gap year,最长可以延迟到三年。


而在学生毕业前后,学校应全面提供各类“本科后训练营”,提供摆渡式衔接培养,强化实习、创作、就业、学术实训。


当然,一流大学的教学变革,其责任不完全在学校、在老师,还应该基于对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为此,大学应实施更严格的遴选和考核。


简言之,大学里对生源的“动态选拔制”至关重要,它类似于工厂的原材料是否优质,农作物的种子是否优良。


教育固然是没有边界的,但每一所学校还是应该有定位的。一流大学的灵魂在于培养杰出校友窍要是实行精英选拔政策,特别是在学生入学后的质量监控。


为此,一流大学要注重以优势资源养成头部人才;对不合格的末位学生,应建议其转学、转专业,或由专设的二级学院补习再造。


以上,“全科制”、“教学部制”、“本科导师制”、“竞课制”、“动态选拔制”、“衔接培养制”,我以为它们还只是大学教学改革的一些基本方向。


更艰巨的任务,自然是观念上的升华,比如:一流的大学,首先要有一流的大学精神、一流的价值观和一流的文化传统。



附言:


下次我会再谈谈“理想中的本科生”这个话题。这里,先问同学们两个问题:


1、你想象中的一流大学教学是什么样的?

2、如果你缺少一流的教育机会,你应该怎么做?

【通知】杜课小助手之前出现了一些异常,导致很多粉丝未能及时进群,现在异常已修复。请想进群的粉丝重新扫码添加小助手。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精选


人物:阿米尔·汗的完美人生丁龙的馈赠与追问吴清友逝去,留下这九句话怀高华柏格理的故事


视频杜课导言孤独新闻理想父母与子女大学规划校园霸凌变形狗年,我要祝你什么呢?

文字: 十八愿|夜航记一个教师的基本修养如何得证清净?从何处启航,向何处驶去?元宵节


关注教材、历史与记忆看那些“灵魂的丧尸”!一只青蛙的三种旅行你为什么喜欢发红包?


音频:一诚天下动青春考研三问 |“满大街都是圣人”弱者才喜欢赞美,强者只感恩批评


元能力养成:敬畏反思宽容钝感坚毅遗忘 利他 运动乐群 悲悯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王小蓓

   责编|胡园 王静颖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