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粉丝狂欢的背后,90后正在制霸综艺圈
一年一度的“内娱狂欢”结束了。
4天直播,超40个微博热搜,办到第四年的《超新星运动会》凭借强大的星光度,影响力依旧不减。
鲜为人知的是,在狂欢和热搜背后,统筹着整个项目的总编剧夏向彬也是一个“追星女孩”,是因为喜欢东方神起而入行的热血90后。
和娱理工作室通话那天正值预选赛直播前夕,工作上的压力并没有击垮她的乐观和积极,用她的话说:“我们追星女孩很少言败!”
夏向彬在工作中
在本土综艺行业,夏向彬并不是第一位90后总编剧。早在“超新星”第一季,节目总编剧一职便交到了1993年出生的李若羽手上。
当时李若羽只有25岁,入行不久,后来又接连担任了《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第三季总编剧。
对于一档综艺而言,总编剧的想法和价值观决定了整个节目70%的气质。各个S级节目将这样的重担放手给年轻人,不考虑工作年限和资历,似乎有悖于很多行业的运行规律。
但这也许是国内综艺独特的一面。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不仅是总编剧,如今行业内部的诸多要职都有90后的身影。
《跨次元新星》《黑怕女孩》舞台总监徐轶仁明确地感受到:“目前90后已经慢慢变成综艺界的中坚力量。”
依次为:《超新星运动会》第四季、《令人心动的offer》医生季、《跨次元新星》《黑怕女孩》海报
提起怎么入行的,夏向彬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她在群里反问道:“在座有‘仙后’吗?”
因为喜欢东方神起,夏向彬大学留学韩国,在韩国排名前三的高丽大学读完了新闻放送和英语双专业。
英语这个二专是她后来主动选的。大二那年暑假,夏向彬回国后获得了去湖南卫视实习的机会,实操时她才发现,在韩国学的放送理论几乎毫无帮助。“当时我们头儿问我,你想做前期还是后期,我都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
但湖南卫视的这段学习经历还是帮夏向彬敲开了综艺的大门,甚至一站就打通了“前后端”。
她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一档美妆节目,团队负责人是后来做出《偶像练习生》《青春有你》的陈刚。“那个时候虽然也会做一些很基本的工作,比如做道具、盯道具,但是陈刚老师给我们很多机会,写本子的时候也让我们去,讨论想法的时候不分资深导演和新人,一旦你的idea被采用了就可以参与执行。”
陈刚网综代表作
另一边,韩国的生活经历让夏向彬有了明显优势。她本身就喜欢追剧、追番,熟悉日韩娱乐趋势,加上精通韩语,常常能把韩国NAVER网站上的一手信息反馈给大家,渐渐成了组内潮流资讯的出口。
不可忽视的一个背景是,在她实习的2014年前后,中韩两国正处娱乐“蜜月期”。韩流之风的强劲让夏向彬这样有韩语基础的实习生,变成了台里导演们优先挑选的对象。
后来在陈刚的推荐下,夏向彬加入到沈欣、赵雅婷团队,负责撰写《元宵喜乐会》艺人邀约文案,之后又进入后期组盯画面素材,几乎是跑完了综艺制作全流程。
“在湖南卫视的时候,有好的前辈带我做内容,执行时也会教我怎么做。我第一次给艺人写邀请函,就是雅婷姐带着我,写给张学友,当时觉得一切都很梦幻。那时朴信惠在韩国很火,前辈们说‘那就请他们来’,我就跑去跟艺统沟通,不断翻译两方信息,最后真的请来了,我还帮她唱了Demo。
当时觉得这就是做内容的魅力,你前天晚上聊的东西,第二天所有人会把它落地执行,这种感觉让我特别兴奋。”
湖南卫视元宵喜乐会,黄晓明朴信惠同台
同样因做综艺内容兴奋的还有徐轶仁。不同的是,相比有留韩和放送专业加持的夏向彬,学德语的徐轶仁完全是半路出家。
一次偶然的机会,还在上大学的徐轶仁看到了《中国达人秀》正在招聘选管,没考虑太多就跑去东方卫视应聘,争取到了这个实习岗。
“因为我对电视行业比较感兴趣,一开始从选管做起,然后慢慢转到了导演岗位。我觉得在这个行业里更能把自己想要输出的东西、自己的创造力表达出来,所以就留在了综艺行业。”
《中国达人秀1》
不受专业限制、不受年龄制约,这让很多人好奇综艺行业的入门门槛,甚至怀疑它是否放得过低。
徐轶仁回忆自己第一次实习,由于专业不对口,刚进组时碰到了各种问题,小到道具的摆放,大到镜头的取舍,在疑惑和不解中他也曾觉得自己不适合做综艺。
“但做完一季《中国达人秀》之后我总结了很多,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很多事情经过实操就变得不一样了。
在我看来,入行还是有一定门槛的,你必须有足够的表达力、创造力、想象力和倾诉欲。你要在这个行业留下来,把这个行业作为你终身职业的话,你必须有信念感、有想要说的话,通过电视语言、综艺语言去表达你的价值观。”
工作中的徐轶仁
作为此次对话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李若羽的职业晋升道路或许和大部分综艺人一样,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稳扎稳打。
“我大学在东方卫视实习,毕业后留在了台里,入行的第一个节目是《天籁之战》。《天籁之战》舞台中间有一个类似金字塔的设计,每一次素人或者明星都要从塔中间走出来,我作为新人导演就这样开(开关)了一季的塔。
其实这个工作挺重要的,要保证卡着音效、大屏和灯光把人放出来,要不断和舞美老师去沟通。”
《天籁之战》舞台
这些基础、琐碎且枯燥的工作,让台里的老师看中了李若羽的稳重。在节目第二季时候,李若羽被安排去对接选手,一不小心还带出了耿斯汉这个总冠军。
后来机缘巧合下,她跟着前辈离开电视台,来到现在的爱鱼文化。公司筹备“超新星”第一季的时候,制片人李文妤对她既有创意又踏实肯干的能力很满意,问她能不能做节目总编剧。虽然担心自己可能不行,但李若羽还是接下来了。
那年“超新星”共邀请了137位艺人,创当时网综之最,而后方编剧只有3个人。李若羽就带着3个编剧和3个实习生,完成了这项看似不可能的真人秀挑战。
《超新星运动会》第一季嘉宾(部分),仅为展示
李若羽对总编剧这一要职有自己的想法,称它是内容核心的把控者。
“前期:解决为什么要做这个节目、节目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执行期:掌握拍摄场景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串点成线,引导故事往正确的路上发展;后期:根据拍摄素材梳理出一个可呈现的故事。”
最重要的是,当团队的思路、执行偏离了原有的价值观时,李若羽还要及时把大家拉回来。她至今记得台里一位老师说过的话:“做综艺就是价值观决定一切,其他全是次要的。”
李若羽在工作中
起初筹备今年《令人心动的offer》医生季的时候,有很多网友质疑医生这个职业合不合适用真人秀展现,但李若羽始终坚持她想表达的价值观——医生这个行业本身就需要从实习到成熟,需要经过时间的历练。
“如果我们不去向观众传递,可能一些观众会一直抗拒实习医生。但我们应该接受实习医生,因为没有他们的话,就永远没有下一代专家医生存在。”
但换个角度来看,总编剧对内容的把控也引出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那就是真人秀有没有被剧本操控?
《令人心动的offer》医生季开播之初的医学实习生
李若羽觉得首先要厘清一个概念,综艺的剧本并非电影剧本、电视剧剧本,不会为主人公撰写详尽的情节,甚至是动机、动作、走位。所谓“剧本”只是通过一些环节设置压迫人物关系发生变化。
“现在大家看《令人心动的offer》有人吵架了,总觉得是我们安排的,这怎么可能?我们不会找素人来镜头前演戏,而且吵架也不是我们的初衷。我们做的只是设置环节,之后两个人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在我们意料之外。”
李若羽在《令人心动的offer》医生季工作中
这一点得到了夏向彬的强烈认同。
入职爱鱼后,夏向彬开始往综艺编剧发展,跟随韩国编剧团队学习综艺剧本创作。她发现韩国编剧的本子会写得非常具象,把自己想要的各种画面、艺人之间做什么能够达到最高的效果,都呈现在剧本上,目的性明确。但这种本子并不适合本土拍摄。
“韩方的思维还是偏韩国的,他们把这种本子叫‘理想本’,我们要达到这种效果成本会很大,包括艺人的成本、沟通的成本等等。以《超新星运动会》来说,我们的剧本就是通过前期大量的采访调研,用赛制和分组去预埋内容。”
《超新星运动会》第四季,林墨躺在地上,尹浩宇(派派)找不到被子就给他盖上了旗子,吓得伯远赶紧一把拽起了旗子
夏向彬还记得《超新星运动会》第二季、也是自己第一次担任总编剧时,现场Battle并没有按她事先安排的走。
当时为了拍摄不穿帮,场地里只留下了她一个工作人员,勉强藏在两面墙的夹缝之间。而艺人们脱离剧本后,场外所有人都在等这位夹缝里的总编剧给出解决方案。
“那个时候我就在想该怎么解决,突然间嘈杂的世界瞬时安静了,对讲机也突然安静了。”
最后,事情还是被顺利解决了,但这个小插曲让夏向彬铭记于心。那是她第一次意识到总编剧的责任,也是转换了多种岗位后,第一次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我很喜欢北野武,他说:‘人活着一定要炙热地存在。’以前我不懂什么叫炙热,但当我站在场馆里,看着主持人说着我写的词,现场比着我手里写的东西,一切都按照我的想法进行时,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真的存在着。那一刻我没有害怕,更多是兴奋!”
《超新星运动会》第二季,夹缝中的夏向彬
在夏向彬看来,目前综艺行业没有明确的晋升标准,不会按资排辈,这给很多有才华的新人提供了发展空间。
但行业的两面性是,只有真正喜欢的人才能熬得下去。
“现在很多新来的实习生都是00后,我一直问他们为什么喜欢这一行?有些人说是因为追星。我奉劝大家不要被表面的光彩诱惑,你很难一入行就碰到一个节目火了、个人得到飞速发展,这种机遇很少。更多的时候就是大家在一个团队里,天天熬。”
《超新星运动会》第四季总编剧夏向彬和徐梦洁
徐轶仁的描述更加具体。在节目录制期,身为舞台总监的他要带领团队负责舞美设计、舞台秀、每位演员或者选手在舞台上的动线和流程,还要组织舞台上各个工种,包括灯光、大屏、服装、特效、道具等等一起呈现出想要的效果。
徐轶仁参与执导作品《演员的品格》舞台效果
“我们这行没有下班的概念,所有人想的都是手上的事情有没有完成,完成了才能离开。”
为每一个舞台负责,注定了徐轶仁常常需要通宵走台,不断调整每个人的演出细节。有时临近录制,光走台就要花费超20个小时,所谓的“下班”就是各个工种回去睡两个小时,而后用咖啡在现场续命。
除了用时间换内容,综艺节目还要对抗观众不可避免的审美疲劳。尤其是对舞台表演来说,可施展的空间变得更小。
《中国达人秀》时期,徐轶仁觉得大家很多时候关注的是过去,镜头呈现的是站在台上的人经历了什么。而现在的综艺更多关注当下和未来,舞台总监需要传递的是表演背后的内涵和价值观。
徐轶仁在工作中
“做《黑怕女孩》的时候,为了让她们区别于以往女团节目的表演,我们不强调整体协调性,不要求她们风格统一、动作一致,更希望彰显她们各自的态度,舞台也会随着她们表达的内容进行调整。
第九期马思唯和卡西恩合作表演《为什么Remix》,唱的是男生有点渣的感觉,在整个视觉呈现上我们就把它变成了一个偏音乐剧的说唱舞台,让两个人有更多互动,甚至设计了卡西恩把马思唯推走的动作,两人就像是在大街上争吵。”
在他眼中,综艺人就是不断表达自己、输出自己,然后再不断吸收、学习。
如今徐轶仁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团队中专门负责舞台类的导演基本都是95后,甚至更年轻,徐轶仁转眼已经是团队的老大哥。
平常休息时,他打开的第一个网站一定是音乐频道,MV、演唱会、颁奖礼,轮番观看。他在家里收藏了1000多张CD,300多张黑胶唱片,足足塞满了4个唱片柜。打开他的淘宝购物车,里面除了生活必需品,剩下的几乎都是唱片。
徐轶仁的CD柜
“这个行业拼得最多的是热爱。虽然90后已经是中坚力量,但现在的实习生有一天一定会超过我们,只要他足够热爱,足够坚持,坚持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
徐轶仁很确定:“我们这一代人还是会老去,世界永远属于下一代人。”
* 版权声明:本文归娱理工作室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搬运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推荐阅读
主笔专栏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点击标题可阅读更多娱理精彩内容
微信公众号最近更改了推送机制
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
也就是说,需要大家
将[娱理]设置星标
多点在看
这样算法就能
提升我们和你们之间的联系啦
亲爱的你
就能更及时地收到我们的信息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