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学东:故乡的河,只在记忆中流淌丨纯粹新书

纯粹Pura 纯粹Pura 2021-07-24


文末福利:来自纯粹读书社群的邀请


01


我自小在苏南鱼米之乡生活。小的时候,故乡到处都是清粼粼的沟渠池塘,河岸边不是良田,就是郁郁葱葱的杂树杆棵,鸟栖蛇游,蛙鸣鼠窜,一片风水宝地。那时,我家门口往南不到四百米处,有一条碧波荡漾的小河。东西向,长约五百米,最宽处,也就六七十米。河分四段,其中三段总名小漕河,分别为东小漕、中小漕、西小漕,而另一段,是条圆形的大池塘,俗称“葫芦头”。

小漕河各段之间,有低坝涵洞作为区隔,也是水流相连的关隘,黄梅天发水时,清淤的河泥船可以自由地撑过低坝。小漕河各段和葫芦头连在一起,整个小水系状若一个葫芦,向东在前桥南边由涵洞流入永安河。永安河是当年故乡南来北往的重要水路交通,也是故乡最重要的水系之一。我们村大多数河流,最后都是东入永安河。

这几段河分属河两岸附近的村庄,我们村最小,却独自拥有葫芦头,还与邻村共享西小漕,中小漕也占一份。大约是因为附近朱氏宗祠在我们村的缘故吧。“民国时就是这样划分的。”父亲告诉我。

每年夏天,我都跟着堂叔及村里的兄长们在中小漕、西小漕和葫芦头玩水。那个时候,两岸高埂地上绿树杆棵成荫,河里虽然养有一些喂猪用的水花生、水葫芦,但在正午的阳光下,清澈的河水泛着粼粼波光,渴了张口就可以喝。河道里通常停搁着一条木船,俗称“河泥船”,用来清理河底淤泥用的。

夏天的午后,一群半大不小的男孩,在清凌凌的水波里,最喜欢的就是围着河泥船玩水,或从船上跳水,或把船翻转,躲在下面,尤其大人来找的时候,最适合躲船舱底下了,船舱底的弧形,罩着一大块空气,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躲避。赶上夏日阵雨,也常躲船舱底下。几个人使劲晃动河泥船时,河里的鲢鱼受惊,通常会跳出水面,有时落在水花生上,那对男孩们来说更是意外之喜,谁要是抢到了,用杨树枝条穿过鱼鳃、鱼嘴,那个高兴劲,难以言表。

偶尔,稍大的孩子也喜欢拖着河泥船越过低坝,进入另一条河继续玩。反正,彼时河水,水质都是一样地好。



02


记不起具体哪一年了,在国内流行围湖造田的时候,我们公社没有湖可围,多的是沟渠池塘,于是提出了一个口号“填塘埋沟”,为的是增加种粮的农田。父亲后来告诉我,当年填塘埋沟的时候,谁也不觉得可惜。毕竟故乡到处都是水面。于是,河岸边的树砍了,杆棵铲了,低坝用木板和灌土的麻袋筑高了。河边上架上了抽水机和马达、发电用的拖拉机,搭起了守夜的窝棚,东小漕和中小漕的河水,就这样白天连着黑夜,在马达的轰鸣声中,由清凌凌的河水变得浑浊了,然后顺着灌溉渠,汩汩流向远处的河流。最后,东、中小漕河被抽得见底了。

鱼虾捞尽之后,开始动员人力,挖土填河。

故乡河岸两边都有一块高埂地,要高出农田,比之河底,更是显得高大威猛。填塘埋沟是个非常辛苦的活。不过,我们大队填没东、中小漕的时候,倒也没费多少工时。“我们大队有个基干民兵排,当年很有名的,有炸药,公社和武装部批准我们使用炸药,炸开高埂地,这比其他大队填河省了好多力。”父亲告诉我。我的记忆中已经没有这个炸埂填河的情节了。不过,我还记得葫芦头西端填埋时的场景,跟父亲聊起来,父亲说,那也使用炸药啦。

东小漕和中小漕后来变成了水田,没了鱼,只有黄鳝和青蛙。葫芦头西端也变成了水田,一开始地质并不好,没水的时候,生产队种了一些香瓜、西瓜。我们春天偷钓、夏天玩水转移到了西小漕和葫芦头。不过,西小漕河边杂树多,种树少,能下水处,浅滩少,深沟多,不好落脚,加上河宽,适合偷钓,不适合小孩嬉水。葫芦头则不然,南侧由浅入深,北侧则稍深。其实原本其地势也非如此,而是西端填没之后,把葫芦头原有的河底改变了。

我们嬉水渡河偷瓜,故事都发生在葫芦头。每年夏天,生产队都在葫芦头北侧老田和西侧新田里种经济作物香瓜,虽然有派人看地,但小男孩们一会儿潜泳一会儿透气,从南侧游到北侧,悄没声息爬上发烫的地面,爬进瓜地,偷摘几个青皮或黄皮的香瓜,然后抱着悄然入水,或先把瓜扔向南侧水面,或手举香瓜,踩水而过,然后在南侧水里,肆无忌惮地分享收获的快乐。葫芦头西端造出来的新田,分田到户的时候给了我堂叔家,原本那里也有堂叔家的旱地。


03


分田之后,故乡的经济迅速发展了起来,东小漕、中小漕、葫芦头西端填埋而成的新田,也渐渐变得肥沃了。彼时,故乡的工业也迅速发展了起来,尤其是印染业,接着是小化工厂。先是永安河、永胜河上漂起了油花,泛起了死鱼,渐渐河水变色了。接着,乡村公路迅速取代了水路运输,原本忙碌帆影幢幢的永安河,如今泛着臭味,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除了河边的居民偶尔还会骂几句娘。不过,西小漕和葫芦头里的水,到很晚还是很清澈的,弟弟前些年还去摸野生的螺蛳呢。

我家乡经济比较落后,一直到很晚,苏南模式已经到晚期的时候,村子南边的良田才被征用建了厂房。当年东小漕和中小漕靠炸药填埋出来的土地,依然还在。不过,它们北侧民国时期就是良田的地方,全部造上钢筋水泥的厂房。西小漕北侧当年的桑园和稻田,也造上了厂房,而当年葫芦头填埋出来的新田,以及我们曾经偷瓜的良田,如今也造上了厂房,边上还有垃圾堆!在原来小漕河原址附近,邻村有人挖了池塘,专门用来养鱼。

拐了一个大弯之后,当年填塘埋沟的青壮年如我父亲,觉得荒唐透顶:“白白浪费那么多人力,还有炸药啊。”前些年故乡又推广万亩良田,并村上楼,为工业和城镇建设置换土地,其实背后瞧上的,还就是那些村前村后的宅基地、竹园、自留地和密布的河道。



04


前些年,父亲曾经给我手绘过故乡地势图,告诉我,故乡之地,地势虽高却平,状如龟壳,地面上河道交错,形如龟纹,俗称“乌龟地”,讨口彩取其谐音,祖传富贵地,既富且贵之地。我们村子向南五百米内,过去除了小漕河和葫芦头一条外,另外还有两条东西向的河流,流入永安河,水势平缓,水波清莹,也都是我们小时候钓鱼、嬉水的好地方。按照老风水的说法,出门一里三横河,水清则灵,好地方。可如今,故乡的河,只在记忆中流淌。

小漕河大半没了,留下的西小漕和葫芦头相加不过百米,且水有异味:另外两条,早已被水花生、杂草、淤泥填埋,就像沼泽一般了,每年夏天,也会泛出异味来。我们那个小村所拥有的十来条小河,没有一条的水是清的。经济发达之后,地方政府也曾花大力气给剩下的河道清淤治污,但好景不长,河水依然如故。听说因为河流治污很难,故乡又准备退耕还湖,或者另开新河道了。就是不知道,清粼粼的河水,何时能够在故乡重现。没有人知道。


(原题为《故乡的河,只在记忆中流淌》,作者:朱学东,选自《江南旧闻录:故园归梦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11月)


江南旧闻录:故园归梦长

作者: 朱学东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0-11

【新书预售中,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江南旧闻录:故园归梦长》是一本兼具社会学、民俗学史料和文献研究价值的怀乡思故之作,是作者朱学东对江南故乡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的生活方式和场景的记录和回忆。该书以散文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江南水乡的饮食、习俗、风土、物产、生产生活等,使江南质朴的乡间文化跃然纸上,为读者开启追寻故园文化之旅。



朱学东,男,1967年生,江苏武进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曾任大学教师、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董事、《南风窗》杂志总编辑、《中国周刊》总编辑、新京报传媒研究院副院长等。著有《江南旧闻录:故乡风物长》《江南旧闻录:故乡的味道》《黄金般的天空—我的读书笔记》等作品。






大地上的事情

(增订版)

苇岸 著;冯秋子 编

 ★★★★


全书分为七辑,涵盖了苇岸生前所写的散文、随笔、诗歌、译文,其中有代表作《大地上的事情》、《一九九八  廿四节气》(完整版)、《我与梭罗》《我的邻居胡蜂》《去看白桦林》《我认识的海子》《鸟的建筑》《美丽的嘉荫》《放蜂人》《去看食指》……还有《苇岸生平及创作年表》、《苇岸作品的后续传播》等。从不同方向,苇岸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宽广、深厚,纷繁、复杂的世界,自然和文明的交会,生存和死亡的搏击,真实而绞痛的生活与思想记录,印证了一个时代的足迹及其思想质地。苇岸经年累月体察和信守的大地道德精髓,与他短短一生之于文学和艺术、之于他深爱的大自然的深刻意识,和他忠实于内心诚实、朴直的实践,倾力奉献给了读者。

本作品集由苇岸生前好友、散文家冯秋子选编,是迄今为止苇岸作品的完整版本。


苇岸日记(上中下)

苇岸 著;冯秋子 编

★★★★


《泥土就在我身旁:苇岸日记》(上中下)是苇岸从1986年到1999年所写的日记,共分为十四辑。在日记中,苇岸为我们描绘了他眼中的一个广阔、原始、安静、温柔的带有自然属性的世界,以及与他交往的不同时期的作家和他读过的诸多文学作品等,内容丰富,语言质朴,从中可以一窥苇岸的精神世界。【即将出版】


董其昌传

孙炜 著

★★★★


著名艺术家杨先让,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许杰联袂推荐,著名艺术媒体人孙炜最新力作。一部个人传,一部晚明史,解密董其昌骂名背后的真相。随书馈赠 特制6款纯宣纸精美藏书票。




最好的里尔克

里尔克 著;秀陶 译

★★★★


《最好的里尔克》是诗人秀陶所译奥地利诗人里尔克代表诗作选译集。本选译本之所以叫作《最好的里尔克》,在于译者译笔严谨,音律韵脚安排讲究,少有增减、切割、含混之处,读来确属各译家中之上乘成品。书中所选的作品涵盖诗人里尔克主要作品和名篇,令人喜爱的里氏作品少有漏掉。


江南旧闻录:

故园归梦长

朱学东 著

★★★★


《江南旧闻录:故园归梦长》是一本兼具社会学、民俗学史料和文献研究价值的怀乡思故之作,是作者朱学东对江南故乡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的生活方式和场景的记录和回忆。



大地书写

赵雪松 著

★★★★


《大地书写》是一本以散文随笔和书画艺术作品为基础的跨界表达文本。在本书中,有观物,有纪行,有怀旧,有新知,有读书,有读人……作者以敏锐的观察、细致的思考和丰富的情感,生动还原了我们居住环境中与大地精神相关的纯朴心灵



象语者

[南非]劳伦斯·安东尼

[英]格雷厄姆·斯彭斯 著

邬明晶 张宇 译

★★★★


南非原始森林里大象感人至深的故事,与野生动物对话,咏叹灵性之美。

著名作家,《与虫在野》作者半夏:《象语者》的作者劳伦斯·安东尼说——“如果这个世界上一定要有笼子,我希望是一个空空的笼子。”任何生命的身心灵都不应该被禁锢,它们都应该自在地徜徉在天地之间。



山林间

[意] 毛罗·科罗纳 著

★★★★


一个不会登山的木雕家不是一个好的作家,毛罗·科罗纳意大利图书畅销榜上榜力作,意大利版《瓦尔登湖》。


相似之书

[法]埃蒙德·雅贝斯 著

刘楠祺 译;叶安宁 校译

★★★★


纯粹译丛之埃蒙德·雅贝斯作品系列《相似之书》共分为三卷,分别是“相似之书”“暗示·荒漠”和“不可磨灭·不能察觉”。书中充满了雅贝斯式的哲学思索,从语言到文学,从宗教到传统,焦虑与困扰在作者灵魂的拷问中不断明晰、坚定,从而无所顾忌、无所约束,见证了诗人为实现诗意语言和哲学人生的梦想的努力。【即将出版】


我消失的影子

高博洋 著

★★★★


作为都市悬疑小说,《我消失的影子》构建出了一个真实又怀旧的庞大镜像。

舞者阿布拥有令人羡慕的身姿线条,尤其是投影在幕布之上的影子极富魅力。他好不容易争取到在一出备受瞩目的“影子舞”里跳主角,自己的影子却无端消失了,这令他陷入窘境。为了寻找影子,阿布周旋在三个女人之间,却渐渐逼近了一段扑朔迷离的往事,牵涉出了三条命案,以及他不堪回首的童年……【即将出版】



纯粹读书社群

扫码加入纯粹读书社群

每日与您分享好书




● END ●









纯粹好书






儿童粮仓”系列丨杨先让·黄河十四走 杨先让文集 徐悲鸿扬之水·定名与相知丨王学泰作品系列 “水浒”识小录丨王鼎钧 春秋花果:王鼎钧自选集半夏·与虫在野黑陶·江南三书” 中国册页 在阁楼独听万物密语  冯秋子主编 未曾消失的苇岸:纪念丨燎原主编系列诗集 海子·神的故乡鹰在言语 昌耀·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走下丨自然主义译著系列 毛罗·科罗纳 貂之舞 山林间 劳伦斯·安东尼 格雷厄姆·斯彭斯 象语者丨张清华·海德堡笔记庞余亮·半个父亲在疼丨闻中·吉檀迦利丨张锐锋·卡夫卡谜题萧耳· 中产阶级看月亮 锦灰堆美人计 樱花乱计文君·化城喻 问津变于赓哲·唐开国朱夏妮·新来的人新九叶集周晓枫散文系列·河山 收藏 斑纹聂晓华·生别离上古迷思:三皇五帝到夏商汉声·松阳传家苏七七·光与真的旅途:电影笔记二十四则茅野裕城子·韩素音的月亮丨布鲁诺·舒尔茨·鳄鱼街丨埃德蒙·雅贝斯 门槛·沙丨江子·去林芝看桃花丨刘可牧·七千里流亡丨更多纯粹好书&相关资讯请查看公众号下方菜单栏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