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行走:复活的庆典和美食 | 老侯

行者老侯 行者手记3 2021-04-24
点击蓝色字关注我们!

老侯 | 行走:复活的庆典和美食


新千年到来之前,网络曾有热议,中国大陆哪个地方最先看到新千年第一线曙光?我当时觉得这个话题比较无聊,所以,就没有关注。
直到为温岭旅游局制作旅游风光片,才知道,千年曙光初照地是这里——浙江温岭石塘镇。


石塘镇是个半岛,在浙江东部,东海岸边,三面环海。
石塘东南角上,是石塘山,历史上由于匪患严重,当地渔民住宅多以石砌,状似碉楼,在高处开窗。
土黄色的石屋,沿山而建,高低错落,鳞次栉比,在朝阳和夕阳的照射下,泛起一片金黄,犹如雄伟的城堡。
壮观的美景为美院学生青睐,成为写生地佳选,故有“东方巴黎圣母院”(写生圣地)之称。
像中国其他地方一样,石塘高低错落的屋堡之间,只见老幼,不见青壮。青壮多去各大城市做生意和打工,镇上只有留守老人和儿童。
石塘的民俗与温岭其他地方多有不同。到达石塘后,第一眼观感,服饰怎么那么像福建惠安?
还真说对了。石塘人自称祖先就是福建惠安移民。也许是某次海风骤起,将福建出海的渔民吹到这个港湾落脚,并从此定居。据《福建·惠安县志》和石塘箬山陈氏宗谱载,箬山陈姓渔民大约从16世纪中叶由惠安迁入。
当年的石塘是个与大陆隔绝的小岛,后来才与陆地连接,所以,这里顽强地保留了福建所有遗俗。

在福建已经消失的“大奏鼓”,在石塘保留着。背景是千年曙光碑。来自网络。

石塘的“大奏鼓”是我们要重点记录的影像之一。
“大奏鼓”这是当地渔民在渔业丰收和妈祖诞辰时表演庆祝的形式。据说,这种形式来源于福建的车鼓弄。"车",是转动的意思,"弄",是歌舞的意思。车鼓弄,就是转动大鼓、亦歌亦舞的民俗歌舞。表演者女装打扮,但都是男性。
在今天的福建这种歌舞形式已经消失了。而石塘能保留下来这种庆典形式也颇具曲折。
清乾隆年间,随着部分闽南渔民迁居至温岭石塘的箬山海岛,“车鼓弄”随之传入温岭。当时石塘山为海上孤岛,直到1874年才与内陆相连接,长期以来为闭塞僻壤之地,大奏鼓之所以能一直流传下来,这是最主要的因素。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大奏鼓逐渐被冷落,到七十年的文革时期,作为封建文化残余,基本已经销声匿迹。直到1979年,当地文化部门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改称“大奏鼓”,这种发源于福建的民间庆典形式在浙江温岭复活。
而同样经过文革,在福建已经消失的这种民间文化形式,一直没得到恢复传承。
我们去拍摄大奏鼓,是为了当地要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说,2008年,当地文化部门如愿以偿,“大奏鼓”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敲鱼面。

另一个遗留,就是敲鱼面。敲鱼面是石塘特有的食物形式。
四个福建惠安装扮的老妇,在几间屋间的平地上,支起一个案板架子,为我们演示敲鱼面的过程。
程序很简单,过程却漫长。
她们抓出几条鳗鱼,破腹,去内脏,去鱼骨,然后,把剩下的鱼肉用擀面杖一样的木棍轻轻打到肉泥状,再往鱼肉里撒进薯粉,继续用木棒轻轻敲打,边敲边加入薯粉,鱼和面逐渐混合,渐渐变得有韧性,粉与肉融合一体,直到敲成薄饼,再放入一口很大的锅中,贴到锅壁上。烧熟后,取出,切成条状,这样的面条,可以储存起来,随时取出下锅煮食。
敲鱼面可以做成鸡汤鱼面、三丝鱼面、翡翠鱼面和清汤鱼面。关键的要旨是一定要清淡,小火慢煮,逼出鳗鱼的香气。如果过于重口,则鱼的香气就没了。
敲好的鱼面下锅,不一会儿我们就吃到了著名的敲鱼面。面条主体是鳗鱼肉,所以,味道可想而知,真的是劲蔸,越嚼越香。
石塘人认为敲鱼面来自祖上,也就是福建。但也有说敲鱼面来自温州,最正宗的是玉环,而且,在温州,有这样说法,没吃过敲鱼面,不算来过温州。
敲鱼面的出现,与食品储藏的需求有关。南方潮湿,以前没有冰箱,渔民头疼的是打上来的海鲜如何储藏?储存食物最早期的做法是烟熏,于是就出现了腊肉,在浙江,金华火腿最为著名。
敲鱼面也是一种储存方法。鱼肉肯定不好储存,将鱼肉和薯粉混合,敲打至有韧性,烙熟,就方便储存了。据说,敲鱼面最长可以储存半年。



防失联,长按二维码,加微信。

如果喜欢本公号,可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号。也可搜索微信号:jayhou182。


往期推荐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其他

“共大”之花,再次盛开?| 老侯

李四光与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

老侯:中国援非项目

中国手机在非洲

森林大火与森林武警

二手时间:大数据时代的计划经济

域外:土耳其人心中的东突厥记忆

肾去哪儿了?

忆往:装逼终结者

忆往:回到社会主义元年

为信仰而自由地奔跑 | 老侯

腾冲“大救驾” | 老侯

从拆围墙、露天际线开始,就不断点赞

中非三种烤鱼 | 老侯

背锅的果子狸 | 老侯

空调杀手——军团菌(内有视频)

地震谜团——专家也说不清的事

埃博拉要来?该中国疫苗出场了!| 老侯

垃圾焚烧——技术没问题,人有问题 | 老侯

非洲穷国的“全民医保” | 老侯

那面旗帜与民族精神有关,与政治无关

老侯:再说白洋淀


非洲系列

老侯 | 两个聪明人——沿着铁路看非洲

坦桑西部 体验惊悚

TAZARA官员瑞吉娜

“铁二代”的心愿——去中国留学

东非欧风小镇里的中国制造

跨越东非大裂谷——沿着铁路看非洲

乌贾玛农场与刀架脖子上的转型

不夜的河谷——沿着铁路看非洲24

误认他乡是故乡——沿着铁路看非洲23

老侯 | 陈列室里的友谊记忆——沿着铁路看非洲22

小镇车站的礼拜仪式——沿着铁路看非洲21

老侯 | 女警官和女司机——沿着铁路看非洲20

老侯 | 寻找1860公里处——沿着铁路看非洲19

老侯 |坦赞铁路  “铁一代”穆朔博——沿着铁路看非洲18

“妈妈杰米”孟洁梅——沿着铁路看非洲17

老侯 |  小镇酒店和女老板——沿着铁路看非洲16

老侯 | TAZARA总局局长的请求——沿着铁路看非洲15

老侯 | 卢萨卡印象——沿着铁路看非洲14

拜访卡翁达——沿着铁路看非洲

老侯:卢萨卡的中国饭店——沿着铁路看非洲

中国手机在非洲

老侯:库拉西尼连着北蜂窝——沿着铁路看非洲之九

老侯:寻找零公里

钟表停摆 | 老侯

二战时期的调度手段——沿着铁路看非洲之六

老侯:荒废的基地——沿着铁路看非洲之五

坦赞铁路前进基地——曼古拉

殖民地遗存——莫罗戈罗

透支国力,支援非洲

非洲海关,中国人的关


美食系列

东非美食——乌咖喱和恰帕提 | 老侯

客家酿豆腐 | 老侯

中非三种烤鱼 | 老侯

背锅的果子狸 | 老侯

腾冲“大救驾” | 老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