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我们的讲义,我们看到第二百二十四个姓氏弓姓。弓这个姓氏,在台湾、在中国大陆是很少见的姓氏。讲到弓姓我们大概会联想到弓长张,的确弓姓跟张姓是有一点渊源,我们看到它的源头,它的历史典故。相传黄帝有一个儿子叫做挥,这个挥造弧矢。弧其实就是弓的意思,所以弓跟矢它是一个同义复词,所以它可以摆在一起变成一个复词。都受封于张这个地方,后来挥的子孙就有一部分,因为他发明了弓矢,所以他就以弓为姓氏;有一部分因为他受封于张,所以后来有一部分的子孙也以张为姓氏,所以弓跟张其实它的源头都是黄帝的这一位儿子。还有另外一个起源,是来自于春秋时代的鲁国,鲁国有一位公族名字叫做婴齐,他的孙子叫做叔弓,叔弓的后代也以弓做为姓氏。这是另外一个来源。还有另外一个来源,据说也就是跟弓箭有关,在古代有职官是专门来监造弓箭的,当然在第一线生产弓箭的,一定是位阶比较低下的所谓工人,当然主管这个业务的一定是贵族,所以来专司主管这个业务,这个弓箭,因为他们长年都是父死子继,专门来继承这个职业。在古代,很多的职业,很多的官员,都是因为有他的专门技术,往往都是世代相承。所以专司制作弓箭的这个职官,他的后代也有人以弓为姓氏。还有另外一个说法,除了黄帝的儿子挥发明弓矢之外,据说少昊之子也制造弓箭,所以后来他也被赐姓为张,这一位少昊的儿子后来又分成两支,也就是弓姓跟张姓,所以大凡弓姓跟张姓,它的源头是很接近,都是同一个来源派生而来。弓姓跟张姓也都跟弓箭有关,所以两个姓氏算是非常亲近的一个姓氏。我们再往下看弓姓的历史名人,有一位弓林。这位弓林是西汉末期的大臣。我们都知道西汉末年的时候王莽篡汉,所以把本来准备要登基的孺子婴给废掉了,孺子婴原本已经受封为太子,可是因为篡汉的关系,所以孺子婴就被废为一般的诸侯,而没有登基当皇帝。后来王莽篡汉之后,当然很多人私底下都在串联,认为说王莽不可以这么做,而且在民间有一些预言,有一些谶纬都警醒着世人,王莽篡位时间一定不长,而且后来一定又是刘姓来光复汉朝,所以大家其实都一直在期待什么时候王莽会倒台,刘姓的诸侯又能够再回来当皇帝。所以这位弓林,他就跟其他人串联在一起,认为说既然民间有这种预言,有这个谶纬,我们何不来创造这个时势?于是他们又去找到了孺子婴,因为本来他就是王族之后,而且他本来就有册封过太子的身份。所以以他为首,希望能够号召天下群雄来拥戴孺子婴,后来他们这几个人就号召了一些有志之士,把孺子婴接回来,在临泾这个地方立为皇帝。这个泾其实是山西的一条河流,所以临泾其实就是靠近泾水,靠近这一条河流的一座城市名字。很多人都把这个字把它读作ㄐㄧㄣˋ,所以有一句成语叫做泾渭分明,其实它应该要读作一声才对。为什么会说泾ㄐㄧㄥ渭分明?因为渭水它是东西向流过陕西中部的平原地区。渭水平原其实开发得很早,几千年以前就已经有人类的足迹,所以渭水这一带的上游因为开发得早,所以植被(ㄆㄧ),我们讲那个植物的,有人把它读作是植被ㄅㄟˋ,其实应该要把它念作植被ㄆㄧ比较好,植被就没有那么完整,所以这个渭水的水就比较浑浊。泾水不一样,泾水是渭水的主要的支流,它是一个南北向的流向,它是从渭北的高原,流入渭水,它因为从高原流下来,植被非常的完整,所以它的水相对的就清澈很多。所以当泾水注入渭水的时候,我们就看到有一个很神奇的画面,就是它有一段河道还不短,有数十里长的河道,泾水因为从北方注入,所以那一段注入渭水之后的河道北岸,是很清澈的;南岸是很浑浊的,南岸的水就是原本渭水从上游流下来的,所以那一段河道,就形成了这种南北水质差异很大的现象。所以古人观察到这样的现象之后,于是就有一句成语叫做泾渭分明,是从这个典故而来。那我们再回来谈到这个临泾,所以孺子婴就在临泾立为皇帝。同时期还有另外一位叫做刘玄,刘玄其实也是这个王族的后代,所以他也被推立为皇帝,所以现在就有两位姓刘的贵族之后,王族之后,他们来立为皇帝,所以几股势力就在拉扯。刘玄后来势力比较壮大,所以就反对孺子婴,二边的势力就有一些角力。不久之后,刘玄的丞相李松就进入到了安定,而且透过安定这个地方,去进攻孺子婴这个集团,所以孺子婴这个集团后来是被刘玄给消灭了。后来孺子婴、方望、弓林,因为被推翻了,所以后来都走向了绝路,都被诛杀而亡。所以弓林其实他的初发心是很良善的,也是希望能够恢复大汉王朝,只是时机点可能不是这么的允恰,因此没有办法完成这一番功业。也是他一个选择,因为他也知道,做这种事情不是功成名就,就是最后兵败被杀。所以其实做任何的事情都还是有风险,尤其在天下兵荒马乱的时候,你要强出头,要成为一方之霸,必须要做好很完善的准备,否则就必须要去面对后头的一些风险。除了弓林之外,我们看到另外一位弓姓的历史名人弓元。弓元是明代人,其实从小就非常的聪明,而且当时很年轻就得到了进士,所以在乡里之中,很多人都希望跟他交游,希望跟他有所关系,认为能够跟弓元有这个交情,是与有荣焉的事情。后来弓元在官场上就逐渐的发迹,而且他在断案在平狱的时候,都非常的公正,所以也受到朝廷的重视。后来弓元就巡按江西,这个巡按江西就是担任江西的巡按,就是后来清朝所谓的巡抚,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江西的省长。因为他是封疆大吏,说话更有分量了,他在地方父母官任官多年,了解民情,所以他希望能够陈言给朝廷,希望他的谏言朝廷能够好好的来了解,来做一些改善,所以他上书朝廷洋洋有万字之多。而且根据后来我们读到弓元的这一张奏折,其实他里面所谈到都是明朝很多弊病。可是因为他直陈弊病,对于那一些既得利益者来讲,是很大的挑战。所以朝廷当然知道他用心良苦,不过后来还是没有接受他的谏言。所以弓元就觉得说,既然如此,我没有办法为国家为百姓再尽力,所以他就辞官回家了。辞官回家之后,就回到了他家乡附近的一个地方,叫做七孔山,在这个地方就建立一个年梦园,建立一个家园,在这边读书,种种花花草草,八十六岁的时候无疾而终。八十六岁在古代来讲,是一个很高寿的年龄了,无疾而终就是很自然的往生。像现在能够无疾而终的人真的是很少,我的祖父八十三岁八十四岁往生,他也可以算是无疾而终。他最后在往生的时候,根据我伯母当时的说法,因为我们很早就出来高雄市区住了,老人家还是住在乡下比较自在,比较快活。所以我们小时候经常回乡下去探望祖父。最后我国小的时候,祖父因为最后是得了感冒,感冒你说它是大病也不是大病,就是有咳嗽,有一点发烧,身体比较虚弱。祖父大概自己也知道,他自己的体力应该也不行了,所以他最后往生前一天,还特地请我伯母去找来剃头师傅,理头的师傅,来家里面帮他理头。理完头之后,隔天早上,在早上的时候就端了一个竹椅子,就坐到那个院子里面去晒晒太阳,他就跟我伯母说要毛巾,他想要来擦擦脸,擦擦脸,擦完脸之后,就坐在竹椅上面,就走了。好命,真的很好命。所以像这样子真的是无疾而终,非常的自在,无牵无挂。算是我爸爸的舅舅,我要叫舅公,我爸爸的舅舅,亲舅舅,他是一百零三岁往生,也是无疾而终,就是我那一位表婶他们住在一起。我那一位舅公,他每天下午就固定会睡个午觉,那一天他就去房里面睡午觉。刚好河的对岸,可能是公庙有在建醮,还有请歌仔戏演戏,我伯母说她看到,带我舅公进房间的时候,他是躺在床上斜躺着,还似乎很专心听着对岸,河的对岸在演歌仔戏,听着听着好像就困了,他就坐下去要睡觉了,我这一位表婶就出来了。以往他睡午觉就是睡到两点多,就会自己起来,可是那一天就睡到了三点,快四点了怎么还没起来?所以我表婶就推门进去,喊了两声,没反应,就推了一下,发现也没有动静,才知道他在睡梦之中就往生了。真的非常好命,一百零三岁,非常的好命。所以能够真的无疾而终,这个可能是我们年纪大的老人家最期待的,也最欣喜的一件事情。这个是我们看到弓林的事迹。这边有一个词,它谈到洋洋万言切中时弊,倒数第三行,各位有没有看到洋洋?这个洋洋,洋洋洒洒,洋洋其实就是多的意思,所以万言,一万个字,这个可以用洋洋来形容它。昨天刚好我上课的时候,也有学生在写论文,我们有做讨论,他谈到了这个诗歌,杜甫有一组联章的诗组,叫做《秋兴八首》,《秋兴八首》是八首的七言律诗,他说《秋兴八首》洋洋洒洒。我看到这个词汇之后,我就跟他说,《秋兴八首》加起来也不过是数百字,如果用洋洋洒洒来形容它,好像有点不太适合。其实我们在写论文的时候,还有包括我们平常在写作业的时候,有些词汇我们都用得很习惯,其实我们没有很注意词汇背后的意涵,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只是一个习惯性来套用。其实洋洋洒洒应该是要有一定的数量,至少我觉得应该也要好几千字,所以如果只有几百字,用洋洋洒洒恐怕就没有那么适当。我们看到下面第二百二十五个姓氏牧。牧这个姓氏,其实我们看到这个字左边是一个牛,右边是一个攴。各位有读过文字学都知道,攴这个偏旁,其实是一只手拿着一根棍子,他把这个棍子给扬起来,所以从攴旁的这个字大概都有监督,或者是辅佐这方面的意涵。所以牧这个字在甲古文,它其实很早就已经出现了,可是它左边不一定是牛,在甲古文里面谈到牧这个字的时候,它左边有的时候是刻羊,也有刻鹿,比较常的还是牛跟羊最多,也就是这些动物是可以被驯养的,所以不管它左边的动物是什么形象,可是用攴这个概念,来管理牛羊,因此就有治理的意思,管理的意思。我们看到牧这个姓氏的源头。牧这个姓氏,在中国大陆、在台湾都算是很少的姓氏,所以都没有进入到百大。它的源头我们看到有几个来源,第一个就是黄帝有两位很贤明的大臣,一位叫做风后,一位叫做力牧。力牧就是畜牧部落的人,所以跟他的名字关联很强,他非常善于牧羊,而且还善于射箭,而且力气也很大,后来力牧在部落上面他是一个领袖,也得到了黄帝的注意,所以黄帝就敦请他来担任职官,而且还曾经请他来担任宰相,协助黄帝治理天下。所以力牧的后人,有一部分就保留了牧这个姓氏。所以这是一个来源。另外牧姓还有一个来源,是来自于春秋时代,周武王有一个弟弟叫做康叔,康叔最早的时候其实是在康这个地方,从康这个地方又改封到哪里?改封到卫,所以先前我们都说他是卫,卫生的卫这个国家的始祖。那为什么他受封于卫,这边又说他受封于牧?因为卫是一个国名,所以它是一个比较大的范围,当时卫国的国都就在牧。这个牧就是周武王去打败商纣王,牧野一战的牧。所以牧野其实是牧的野,而不是把这两个字都当作是地名,所以是牧的野,当时卫的国都在牧,所以这边说的受封于牧是这个意思,国家还是卫国。所以后来康叔的后代,就有一部分以当时的国都牧为姓氏。所以这是另外一个主要的来源。我们看到这个堂号有一个善治堂。这个典故就跟刚刚我们介绍的力牧有关联。所以大家可以参看一下,再来历史人物有一位牧相。这个牧相是明朝的进士,他得登进士之后,朝廷就派任职官让他去历练。所以他曾经在南京兵科给事中的任内,他就觉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是一位读书人,更何况是一位地方父母官,所以他看到了一些朝廷的弊病,他就公开上疏文向皇帝来谏言,要求来罢免礼部尚书崔志端等人。可是后来没有得到批准,没有得到批准,后来反扑的力量就很大,他还不屈不挠。他在正德年间,他又继续来弹劾当时的都御史吕镗。当时因为御马监有一些弊端发生,所以他就力陈要来调查职官里面,官府里面的一些亏空的现象,一些浮报预算的现象,后来辗转就得罪了当时的太监李棠,所以这个李棠后来就整肃他。最后这个牧相就遭廷杖而罢免。什么叫做廷杖?廷杖就是在文武百官上朝的时候,当着大家的面,给予杖刑。这个杖刑就是一般我们看到,古装连续剧里面,如果有县太爷审讯犯案的时候,旁边都会有差役,如果县太爷要行刑的时候,就是拿这个水火棍,由旁边的二边差役就架着这个受刑的人,两个人就拿着那个水火棍,就朝他的屁股,就一人一下,一人一下这样子打,那个就是所谓的杖刑。廷杖不仅是一种杖刑,更是一种公开的羞辱,希望透过这种廷杖,能够以儆效尤。对付一些坏人,当然有它的作用,不过对于一些官员来讲的话,公开的去羞辱他其实是有辱斯文。所以后来牧相被廷杖之后,当然他也非常的愤慨,当然朝廷也由不得他,尤其那一些曾经被他弹劾过的人,曾经被他反对过的人,后来联合就把他给罢免了。虽然后来也有恢复官职,但是后面的事迹,牧相的事迹也就没有那么的完整了,后来他的发展我们就不得而知。像这种亏空公款,浮报预算,其实历朝历代这个不胜枚举。所以在官场里面,像这种情势其实所在多有,就变成说身为主管,他有没有去重视这些民脂民膏,有的时候稍微多编一点点,是因为还有一点弹性的空间,如果真的你编得太少,在执行业务的时候,真的可能有一点困难,你要再去向上级再请,再申请,恐怕就比较不可能,所以一般大概都会多报一点点,如果用不完我们可以回缴国库,所以这个还是可以被允许的。可是如果真的是亏空,真的是浮报的情况真的太夸张,那当然是不可取的。我们看到后面第二百二十六这个姓氏,这个姓氏我标了两个注音,因为这两个注音其实都有人念,一个念作ㄎㄨㄟˊ,一个念作ㄨㄟˇ。我个人因为在《左传》里面,经常会看到这个字,尤其在少数民族,很多都是姓这个姓氏。我们在读《左传》的时候,古人他们标注的读音是念作ㄨㄟˇ,所以我还是习惯念作ㄨㄟˇ,让大家参看一下。还有另外一个读音念作ㄎㄨㄟˊ。隗这个姓氏的源头我们来看一下,它是很少的姓氏,所以在海峡两岸都没有进入到百大。在上古的时候,商汤建立了商朝,就褒封夏王朝的后代到隗这个地方来,所以隗国的后代子孙就以隗做为姓氏。这是一个来源。另外一个来源就是刚刚我有提到,在春秋时代其实有很多的少数民族,像什么赤狄,北狄,白狄,还有一些戎,这些经常在文献里面出现。各位也不要认为说这些狄人,这些戎人他们是不是都住在山区?未必,我们看到在《左传》里面,尤其在晋国,晋国就是现在的山西省,它跟这些戎狄,其实他们居住的地方是犬牙交错,也就是说,这个戎狄其实是散布在各地,在晋国都城的附近,城邑的附近,经常都有狄或戎他们聚居,所以他们是一个犬牙交错的状况。我来写一下这个成语,大家比较没听过,犬牙交错,也就是彼此都是交杂在一起的。所以戎跟华夏民族其实并不是说隔得很远。也因为犬牙交错,所以晋国尤其跟这些戎狄经常有一些冲突,后来是经过了一番外交的斡旋之后,这些戎狄都愿意归顺于晋的统治,晋人也都对他们很有照顾,所以后来戎狄就心悦诚服,所以慢慢的在当时春秋时代,晋跟戎狄的关系就逐渐和缓。也因为逐渐和缓,所以就有一些通婚的状况,通婚之后,有一些汉人的女子嫁给戎狄,所以后来他们的子孙当然也就是姓戎狄的姓氏。所以后来戎狄有一个比较大的姓氏,就是念作隗姓,所以隗姓有一部分的来源也是从少数民族而来。好,我们看到堂号。堂号有一个江石堂。在三国有一位隗相,他对母亲非常的孝顺,母亲不愿意喝江边的水,她要喝江心的水。为什么江边的水她不喝?因为母亲说那个江边的水比较脏,江心的水水流比较急,所以水流比较清澈。隗相很孝顺,所以每一次都要划着船到江心去取水,可是在江心水流很急,又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他有施力的地方,所以每一次划到江心的时候,要汲水都很困难,一个人要掌舵,又要提着水桶来汲水,所以每一次都是惊险万分。突然有一天,江心冒出了一块大石头,所以隗相以后到江心去取水的时候,就可以靠在石头边,用绳索去绑,去捆,所以他的双手就可以腾出来去拿水桶取水。所以后来就以这个为典故,叫做江石堂。所以当地人都说,那一定是隗相他孝心感动上天,所以才会突然冒出一个大石头,来帮助他为母亲汲水,所以也在当地传为佳话。我们在古代有所谓的《二十四孝》,对不对?《二十四孝》里面,这种孝感动天的故事也有好几则。譬如说卧冰求鲤,妈妈冬天生病了,想要吃鱼汤,冰天雪地,哪里去找鱼?所以这位孝子就非常的单纯,想说妈妈想要吃鱼汤,好,我就到江上,用我的身体来融化江上的冰块。上天看到他的孝行非常的感动,于是就很快的,不仅冰块融化,而且还能够跳出来被他抓到,好好的来为母亲炖鱼汤,像这个就是卧冰求鲤。还有孟宗哭笋也是一样。一般我们这个竹笋是什么时候才有?北方因为不像我们南方气候很温和,在南方,其实我们几乎一年四季大概都有竹笋可以采摘,北方大概只有在春天的时候,竹笋是比较大量的出现。那个时候冬天怎么会有竹笋?所以孟宗就很伤心,因为妈妈想要吃竹笋,所以他就在竹子丛旁边号啕大哭。结果他泪水溅到了竹丛之后,突然竹笋就冒出来了,所以他就很顺利的采摘了竹笋回家,炖汤给妈妈喝。有的时候我们在课堂上,在学校会讲到这些故事,讲完这个故事之后,学生他们的脸色就觉得很奇怪,甚至于有学生跟我说,老师,这些孝子的妈妈怎么那么任性?当然这是现在年轻人的角度。从某个角度来讲也对,冬天怎么会有鲤鱼?冬天怎么会有竹笋?从某个角度来看,好像是有点为难她的孩子。其实老人家就是这样子,老人家年纪大了,其实想要的都很直接,他也希望说如果可以的话,他的儿子媳妇能够帮他完成他的心愿。尤其生病的时候更是有一些,譬如说想吃的,想要做的事情,他的欲望又更强烈了。所以为人子女,就尽量的去满足父母亲的想法。像这些也因为它的困难度很高,可是因为他的诚心感通了上天,所以才留下这个故事让后人来歌颂。二十四孝的故事就是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秉持一颗赤子之心,只要诚心的来孝顺父母,百善孝为先,上天一定会为我们开创另外一个机会。好,我们再看到下面历史名人。除了隗相之外,我们再介绍两位隗姓的历史名人。一位叫做隗嚣。隗嚣是西汉人,他也是出身士族,出身贵族,所以很年轻就能够知书达礼。王莽篡汉之后,有一位他的国师叫做刘歆,他也希望帮助王莽来四处网罗人才,所以刘歆就去推举他,成为国士。这边所谓的国士就是国家的人才,就是给他一个职官,给予褒扬,希望能够藉由这个方式,能够在地方上面建立起这些地方乡贤,来拥戴王莽政权的一个巩固力量。后来刘歆叛逆,刘歆为什么叛逆?在先前跟大家报告过,刚刚我们也提到,在王莽的时候,其实民间的预言很多,都说刘姓会再度临朝当政,所以很多刘姓的王族后代就蠢蠢欲动,所以刚刚介绍了有刘玄,有孺子婴,有一些预言更直接,更直接的来说,不是刘姓而已,还直接点名,说会有一位叫刘秀来当君王。所以先前跟大家报告过,因为刘歆看到了这个预言,所以刘歆想说,刘秀会当君王,好,那我来改名,所以后来他曾经一度改名叫刘秀,这个先前跟大家提过,所以刘歆就叛逆了,叛逆的对象是从王莽的朝廷之中,他就自己来自组政府,他想要来符应民间的这个预言。因为当时邀请隗嚣的人是刘歆,刘歆现在又叛逆朝廷,所以隗嚣当然就不愿意再领受官衔,所以他就回归故里了。等到刘玄更始政权建立之后,隗嚣他就趁机占领了平襄,平襄这个地名,后来隗嚣也慢慢的在平襄这个地方逐渐的做大,他就成为一个割据的势力。到了更始二年的时候,隗嚣就归顺于更始帝刘玄,后来也被刘玄册封为右将军。到了这年的冬天,隗崔、隗义都是跟隗嚣同宗族的亲戚,他们要合谋来反叛更始帝刘玄,隗嚣就去向刘玄告密,所以刘玄就非常的欣赏隗嚣,认为他大义灭亲,所以册封为御史大夫。等到后来东汉光武帝刘秀即位之后,这位隗嚣又劝刘玄要去归附刘秀,可是刘玄不答应,因为毕竟他也是自立为帝的,所以隗嚣也希望说,天下赶快归于平静,赶快恢复和平。所以刘玄不愿意归附刘秀,于是他就挟持刘玄,可是中间没有成功,失败了,他自己就跑回天水去,自称为西周大将军,没几年之后就病故了。所以隗嚣,其实我们从他的这个事迹来看,其实原本他的心念都是为了要让刘姓再回来当君王,可是我们发现他不断的摇摆,刚开始王莽篡汉之后担任皇帝的时候,他也出来担任职官,后来刘玄出来了,后来刘秀出来了,他就不断的去更换他的目标,所以左右摇摆的情况,到后来他自己还割据地方,成为地方的群雄,所以也可以看到,其实他背后,除了要去恢复和平的意图之外,他也连带着对于权力的欲望,也是蛮高涨的,所以也希望能够藉由不断的去支持新的政权,有一些新的职官,或者是有更直接的回馈,所以也看到他的一些状况,其实也不是这么的忠于朝廷,还是有一些左右摇摆的情况。好,我们看到第二位隗顺。隗顺时代就比较晚,他是南宋首都临安的一位狱卒。先前我们跟大家介绍的,不是帝王将相,再不然就是名闻天下的一些地方官,或者是读书人,那为什么会介绍隗顺这位狱卒?狱卒是在监狱里面担纲比较低阶工作的人物,其实来介绍他,是因为他背后还有另外一个更深层的故事。我们先前也跟大家介绍过岳飞,岳飞后来被宋高宗以莫须有的罪名给杀害了,这一位隗顺,在岳飞晚年被关押在大牢的时候,隗顺就一直事奉岳飞。隗顺当然知道,岳将军是被诬陷的,所以他在最后的时间,隗顺也一直对他非常的照顾。他也知道按照朝廷现在的气氛,恐怕岳将军的命是保不住了。到最后被杀之前,岳飞写下了绝笔的文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天日昭昭的意思是说,天上的太阳是如此的明亮,意思是说他的冤屈,现在虽然被蒙上了不白之冤,可是总有一日会云拨雾散,他一定会被平反,他的冤屈会被昭雪。所以在岳飞被杀之后,隗顺就冒着生命的危险,把岳将军的遗体背出城外,就在临安城外的一个地方,就把他埋葬起来。埋葬的时候为了做日后的辨识,就把岳将军身上的玉佩把它别在遗体的腰间。把他掩埋起来之后,在他的掩埋地就种了两棵桔树。为什么要把它种桔树?因为一般我们现在墓葬,我们埋下去之后会特别把它隆起,在闽南话这个叫做墓龟,它好像龟一样,好像一个龟壳隆起来,在前面再立墓碑,利于我们日后要去扫墓,才能够辨识得出祖先大体埋的位置。因为他是背着朝廷的追捕,把岳将军的遗体背出来,所以他埋葬的时候不可以立墓碑,更不可以用一个隆起的土堆,因为怕被人家发现,所以他就把它埋得平平整整的,平平整整怎么来辨识?于是他就种了两棵桔树做为一个标志。所以隗顺就把这个秘密一直埋在心里面,他希望等待有一天,朝廷来颁布说要平反岳将军的时候,他要跟朝廷来报告遗体埋在什么地方。一直等到他往生前都等不到这一天,所以隗顺在临终前把这个事情告诉他儿子,而且要他儿子要记得,要记得这个位置,要记得很精准,等待有一天岳将军的冤屈被洗刷的时候,可以重新去找到他的遗体。一直等到后来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赵慎。这个字请帮我改一下,这个字在打字的时候打成另外一个字了,它其实正确的写法是一个目,这个才是正确的,而我打字的时候,因为老花眼太严重了,所以把下面这个日就选出来了,是上面这个才是正确的。这个字就是谨慎的慎的古字,谨慎的慎是一个忄字边,一个真假的真,谨慎的慎的古字。赵慎即位之后,其实他也有雄心壮志,想要北伐,想要北伐,当然就要标举当年北伐抗金的名将岳飞,于是就去探听岳飞的遗体在什么地方。后来隗顺的儿子就把这个真相告诉了官府,所以岳飞的遗骨才被重新起出来,安葬在杭州西湖旁边。所以我们去杭州西湖玩的时候,旁边就会有一个岳王墓,还有个岳王庙。在岳王墓的前头,它这个墓碑旁边还有一对铜人,一个是男性的形象,一个是女性的形象,男性是谁?就是秦桧,女性就是他的太太,因为据说是他们夫妇当年两个人陷害了岳将军。有一句成语叫做东窗事发,这个事情就是因为他们两个在密谋的时候,在窗外有人听到,原来是他们夫妇俩要密谋害岳将军,所以这个事情才爆发出来,大家才知道,罪魁祸首其实不仅是秦桧,还有秦太太也参与其中,所以叫东窗事发。重新改建这个岳王坟之后,大家都很愤慨,所以就做了这个铜人,就长跪在岳王墓的前面,仿佛是跟他赎罪一样。大家经过了岳王墓的时候,经过就会对这一对夫妇吐口水,吐痰,以泄心头之恨。当然现在这个东西是古迹,因为它也好几百年了,所以好多年前我去参访的时候,我们去看到这两位铜人的旁边,它也用铁栏杆围住了,所以你现在不能够对它吐口水,会被罚,因为它是古迹了,所以也有这样的一个寓意。好,所以这个隗顺也算是大功一件,让我们能够找到岳王的遗骨。我们看到二百二十七山这个姓氏。山这个姓氏真的是少见。山这个姓氏的起源是起源于姜姓。谈到姜姓我要谢谢同学,因为他昨天课后跟我来提醒,所以我今天要当着大家的面,来改正一个地方。来,请各位再翻回到二百二十二,二二二这个姓氏,焦姓,焦这个姓氏,我们昨天在历史的地方在第一行,有提到焦姓出自于姬姓,其实应该是姜姓,因为这个焦姓是炎帝之子,炎帝我们先前讲过了他是姓姜,所以这个地方是姜姓,错误的,不是姬姓,是姜姓。好,谢谢同学。好,我们再回来第七页山姓,山这个姓氏也是从炎帝姜姓派生而来。因为炎帝出生在烈山这个地方,所以后来我们在文献上面,也称他为烈山氏。因为他又称为烈山氏,所以炎帝的子孙,有一部分就是以山为姓氏,所以这个子孙就是从山而来,从这个姜姓派生而来。我们看到因为炎帝有一支后代他是烈山氏,这一支族人他们经常就会焚烧山林,焚烧山林之后,就可以用烧完植物之后的这些灰烬,来当作肥料,所以就可以种植一些庄稼,所以这个炎帝的部落,他们开始就从事农耕。所以炎帝还有另外一个称号,叫做神农氏,所以它也标志着炎帝这个部落,他们对于农耕的技术,他们是很早就已经领悟了,很早就已经开始有很发达的农耕技术。再来,山姓还有另外一个起源,是起源于周朝的职官,叫做山师。山师顾名思义就是管理山林的开发。先前也跟大家讲过,我们在古代山林水泽都是国家地,一般的平民百姓是不可以上山去盗取里面的一些林木,或者是动物,都是不被允准的,只有在特定的时间,朝廷有公告的时候,这一些百姓才能够上山,它是有特定的时间才可以,除了这个时间之外,去盗采山林木,去盗采山中的动物都是违法的。所以山师就是管理山林的开发。因此山师担任这个职官的子孙们,也就以山为姓氏。这个也是另外一个主要的来源。谈到这个山姓,我们有一个堂号是蛮特别的,叫做浑璞堂。浑璞堂的典故是跟晋朝时候竹林七贤其中的一位山涛有关。山涛曾经担任过曹魏的丞相,进入到晋朝之后他也担纲吏部尚书,吏部尚书,先前我们也曾经在好多历史名人里面出现这个职官。吏部尚书是古代所谓的六卿之一,吏、户、礼、兵、刑、工,吏部就是六卿的第一位,所以他是很重要的一位职官。吏部掌管的业务顾名思义就跟官吏有关,所以像官吏的升迁,像官吏的考核,还有像这个俸禄的发放,都是由吏部来掌管。山涛也担任过吏部尚书,所以在朝中也算是很有权威,而且他自己虽然说身居要津,可是深入简出,而且刚正无私,选拔的人才都是一时俊彦,所以深获大家的好评。当时他也谏请皇帝,说地方的这些州郡的武备不能够减。什么意思?因为改朝换代,由司马家当政之后就进入到了晋朝,进入到晋朝之后,因为有一些大臣担忧,如果地方的这些州郡的长官手握重兵,会不会造成地方的割据势力?所以有一派就谏请皇帝,要裁撤地方上这些州郡长官掌握兵权的权力。可是山涛认为在当下的时空背景,这些州郡的地方武力还是暂时不能够去减免,所以他维持这个地方父母官统兵的权力,是有它时空的背景。皇帝认为山涛分析得很好,所以就还是保留了地方父母官调动军队的权力。当时还有另外一位大臣叫王戎,王戎也很欣赏山涛个人表现很好,对于朝廷也是忠心耿耿,所以称赞他是浑金璞玉。这个浑就是好像的意思,好像金,也就是说他讲出来的话金玉良言,璞玉就是未经雕琢的玉,就是很简朴,所以前面浑金是讲他说出来的话都是金玉良言,都是忠心耿耿,都是为朝廷好,为百姓好,他自己又像璞玉一样很简朴,所以浑金璞玉对他是一个很好的赞誉。后来山涛的子孙就以这两句赞美之言,合称称为浑璞堂做为堂号,来表彰山涛的事迹跟功业。除了山涛之外,我们再介绍另外一位山姓的名人,叫山简。山简其实就是山涛的儿子,山简跟他父亲的作风就完全不一样,山涛虽然说是竹林七贤,先前也跟大家介绍过,竹林七贤就是在竹林里面怎么样?谈天说地,喝酒写文章。可是山涛后来当官之后,他就一反从前,所以他在政事上面他是很积极的,枵腹从公,刚刚跟大家介绍过了,他的儿子山简因为父亲当官,所以就得到了父亲的庇荫,后来他也被选拔为地方官。山简在襄阳担任地方官的时候,整天就是喝酒,到处去游玩,他在任上也就经常很逍遥自在。后来山简又被升官,派驻到南方来担任镇南将军,所以他管辖的地区还很大,有荆湘交广四州,所以遍布现在两湖两广这一带,算是地方很大的一个地方官,职位很高,而且是掌管军事,算是非常重要的职官。当时他在任上也就经常喝酒,到处游玩,而且一喝酒就喝到酩酊大醉。所以地方的百姓,当然看到他的地方父母官如此荒唐,难免也有一些怨言。所以有一些儿歌也就唱了山简的这个行为,我把它列出来了,各位可以参看一下。所以你看山简跟山涛,他这个儿子跟父亲的,在治官上面的态度就完全颠倒。父亲山涛是非常认真而且很简朴,儿子就是比较随性,然后喝酒,对于政务就没有非常的用心。当然有人说山简这么做,其实是因为他想要垂拱而治天下,把权力下放,他自己就是抓住几个比较重要的项目就可以了,信任下属,让他们去办事。但是在民间有这样的一个比较负面的考评出来的时候,其实身为地方父母官,山简就应该要检讨一下,因为他这种比较放任的,或者是比较垂拱而治的治理态度,可能让百姓也有一些误解,所以有这样的情况的时候,他自己应该要有所检讨,有所反省。当然这个在历史上面,这样的人物也所在多有,当然评价也就非常两极,有些人会认为说他很清简,没有很多的政务来烦扰,所以老百姓生活可以比较简单,但是反过来过了头,放任他的下属,如果没有达到监督的责任,常常也会有一些弊端发生,所以过与不及其实都不是好事,只有中庸之道才是最好的一种处事态度。我们看到下面一个姓氏,第二百二十八谷姓。谷这个姓氏的源头就有好几支,我们来看一下。谷这个姓氏,其中有一支是从地名转化而来。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公子叫做公子尾孙,公子尾孙的封地在夹谷这个地方,所以后来他的后代子孙就以夹谷的谷做为姓氏。这是第一支。战国的齐国我们来复习一下,战国齐国的国君他是姓什么姓氏?陈,或者是田。所以夹谷的这个谷姓,从公子尾孙这一支来发展的,它是从田姓或陈姓派生而来。这是第一支。第二支是从赢姓派生而来。赢姓的这个始祖其实是从伯益而来,伯益到了后来有一个子孙叫做非子,非子被周王封在秦谷这个地方。非子为什么会被受封为这个地方诸侯,是因为非子据说他很会驯养马匹,会调教马匹,因此得到朝廷的重视。受封于秦谷之后,非子有一支子孙就以谷为姓氏,像这一支它就是从赢姓派生而来。第三支是由其他的少数民族改姓而来。所以在北魏的时候,有很多少数民族就汉化,汉化之后就改为汉姓,所以就有这样的少数民族的姓氏,纷纷改为汉姓,其中也有改为谷姓的。像唐代有一位少数民族,他的本名叫做谷那律,姓谷那,名字叫律,后来谷那律就改为汉姓,只取其中的一个谷。所以像这一边也是从少数民族而来。当然现在在中国大陆少数民族很多,有五十几个族,所以这五十几个少数民族里面,有很多它本来也有谷姓的人氏,所以这些谷姓的人氏,也就融合为现在我们看到华夏民族谷姓的来源之一。我们看到第二个,谷姓的堂号有一个恩威堂,我们来介绍一下。是汉朝有一位谷郎,他官至大中大夫。这个大中大夫,它又可以读成大ㄊㄞˋ中大夫,因为在古代,大跟太事实上音是相同的,所以在文献里面记载的时候,有的时候写成大中大夫,有的时候写成太中大夫,事实上是讲一个职官。像这样的音很近,像大跟太,其实我们在客家话里面都还有这样的用法。像客家话里面的大,我们就读成ㄊㄞ,读成这个读音,念作ㄊㄞ,太太的这个太,在客家话里面也读成ㄊㄞ,所以大跟太在客语里面是同一个发音,像这个就是最好的例证。所以在上古的时候,有一些音它基本上同音,所以会有假借的状况。谷郎官至大中大夫,当时交南发生了叛乱,交南就是当时汉朝的地名,其实交南就是我们现在越南的北部,所以当时汉朝的版图已经有到达越南这一带。谷郎要去平叛,他平叛的时候谷郎就恩威并济。所以在当时不仅平定了叛乱,而且也安抚了当时交南这个地方的百姓。后来谷郎就直接被朝廷委派为当地的父母官,所以被拜为九真太守。九真这个地方其实就是现在,不好意思,请帮我改一下,是越南河内一带。所以他在当地受到了地方的景仰,后来谷郎的子孙就以此为典故,立堂号恩威堂,来纪念他的事迹。除了谷郎之外,我们再介绍另外一位谷姓的历史名人,叫做谷利。谷利出身是很卑微的,他是奴隶出身。为什么会有奴隶?其实在先秦时代奴隶的数量很多。大家猜猜看,奴隶是怎么来的?据文献的记载奴隶大概有几个来源,第一个就是什么?战败的人,战败的氏族如果今天你不投降,我把首领给杀了之后,剩下来的族人就怎么办?我就把他没为奴隶,贬为奴隶。奴隶是没有人身自由权的,他就等同是一个物品一样,一个货物一样,他是可以被拥有的,甚至于可以被交换,可以被买卖。所以奴隶他一旦成为奴隶,他就会终身成为奴隶,甚至于他的子女世世代代都是奴隶。所以战后被俘虏的人被贬为奴隶,这是一个主要的来源。第二个来源就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被征服之后,因为它不是我华夏人,所以少数民族也常常被贬为奴隶。第三个就是犯罪,犯罪之后因为你要把他给杀了,你不如怎么样?不如把他留下来当作一个人力资源,所以有很多犯罪的人罪不及死,罪不至死,他就被没为奴隶。奴隶有没有逃跑的状况?一定有,谁不愿意享有自由?谁愿意被人奴隶?所以很多的奴隶会逃跑。为了要防止奴隶逃跑,所以他们都会在奴隶的脸上做一些记号,那个就是我们先前跟大家报告,五刑里面有一个黥刑,在脸上刺字。所以一旦奴隶逃跑,你遮遮掩掩,行为举止很奇怪,你就会被盘查,被盘查的时候,一看就知道你是奴隶了,因为你脸上有刺字,所以他就会被扣押,被扣押之后,要么就是被官府留下来继续当奴隶。如果奴隶主他有通报他的奴隶逃跑了,他就可以循着官府的管道,去把他逃跑的奴隶给找回来。所以古代奴隶逃跑的事情很多,可是大部分都没有办法逃脱法网,因为很快就会被抓到。有没有奴隶恢复身份的?有,奴隶要恢复身份不容易,除非你的奴隶主你的主人愿意赦免你,当然就是你可能立大功,有很大的贡献,所以他愿意赦免你为自由人。赦免你的时候他就会给你一个凭证,这个凭证,在先秦时代大概都是用木板写的,或用竹简写的。各位不要以为后来没有奴隶,奴隶一直都有,一直到明清都还有奴隶,后来就会用纸张来写一个凭证,就是我主人赦免你某某人,你成为自由人了。这个人他一旦成为自由人之后,他必须随身要携带这个凭证带在身上,为什么?因为他脸上的刺字没有办法抹去,所以一旦他被盘查,你是不是逃脱的奴隶?没有没有,我的主人已经赦免我了,你看我的凭证在这边,他用这个来证明,所以他必须要随身携带。所以奴隶下场都是很凄惨的。这位谷利是奴隶,可是后来他因为跟在孙权的身边,而且担任孙权的侍从官,后来慢慢的有一些机会来改变他的身世。因为这个谷利个性很直爽,而且做事情很谨慎,所以慢慢的就得到了孙权的赏识,就变成亲近的一位侍从,所以跟在孙权的身边,也接近权力的核心,就有机会可以来建立一些功业。所以在后来,譬如说在建安二十年的时候,孙权曾经起兵要去攻击曹操所属的合肥,在攻击合肥的时候,当时镇守合肥的曹操手下大将张辽就顽抗,几次折冲之后孙权觉得还是要退兵,所以他从合肥要退兵的时候,张辽见机就出兵要去追击孙权的部队。当时在追击的时候,在逍遥津这个地方就追上了吴国的部队,孙权的部队在后面抵挡曹军的追击,孙权要骑马渡河,可是当时的桥因为都是所谓的浮桥,因为尤其比较大的河川,它没有办法打地基,打基桩,所以当时的桥大部分都是浮桥,所谓的浮桥就是用船拼起来,用绳索或用铁炼把它炼起来,所以在江面上面它是会飘的,它是浮在江面上的,一旦这个浮桥断掉之后就很紧张了,因为你要跨过去,你就会要受到水流的影响,就很不稳定。可是追兵在后,孙权一定要渡过这个河流,才能够保住这一命,所以谷利就在这个时候,不断的去拿马鞭打孙权的马匹,所以孙权的马匹一吃痛就奋力一跳,就顺利跳过了那个断桥,就保住了孙权一命。所以这次就帮他脱险,立了大功,事后他就封谷利为都亭侯。后来还有一次,孙权制作了一个大船,叫做长安号,而且他要去试这个船,就沿着长江想要航行到某个地方去,这个中间就遇到了大风浪,所以孙权想要到罗州再靠岸,可是谷利说不行,一定要将船开到樊口,而且他还威胁部下,一定要遵从他,而不要去听孙权的命令。孙权后来就问他说,为什么你要威胁驾船的军官,要到樊口渡岸,而不是到罗州?谷利说我要报告主公,因为风浪这么大,罗州还很远,我们必须要就近靠岸,因为风浪大,万一出了意外,我们可担当不起,如果主公你万一意外了,整个国家就会动荡不安,北方的曹操,西边的刘备,可能就会趁隙来攻,所以为了天下百姓的安危,所以主上还是要保重自己。孙权听他这么讲,他觉得谷利忠心耿耿,所以对他更加的敬重,后来谷利在身边立下了很多的功勋,孙权很敬重他,以后就不敢,没有,不是不敢,就为了尊重他,就不称呼他的名,只称他的姓,只称他为谷,不喊出他的名。所以你看,一个奴隶出身的人,经过了他对于孙权的忠心耿耿,不仅改变了自己的身份,而且在当时东吴受到大家的敬重。所以这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启发?很多事情,我们天生可能不是一个很好的环境,我们可能处于一个很混沌的地方,或者是在过程之中,我们受到很多的阻碍,但是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事在人为,只要存着一个善心善念,上天都会给我们很多的机会。所以在民间我们有这么一句话,上帝关了我们一扇门,就会帮我们开启另外一扇窗。所以天不绝,那句话怎么讲?天不绝人路,一定会有别的契机,别的转变。像谷利就是一个最好的典范,如果他安于自己的奴隶的身份,他一辈子就是奴隶,他的子子孙孙都还是奴隶,所以他转变了他的生命,也扭转了他未来他子孙的前途。好,我们看到下面一个姓氏,这个姓氏到底要怎么念?一般我们传统的念法是要念作ㄐㄩ,可是我跟大家报告,我曾经就有碰过姓车的人士,可是他在自我介绍的时候,他自己说他姓车ㄔㄜ。在早些年有一位广播员,也是一位作家,他叫车ㄔㄜ轩,车轩就是车马轩,轩就是气宇轩昂的轩,他就说我叫车ㄔㄜ轩。所以先前我也跟大家说明过,其实关于名或者是姓,其实我们是尊重对方的发音,名从主人。所以如果他自称他姓车ㄔㄜ,那我们就称他车先生,车小姐,你不能跟他说车先生你念错了,你应该要叫车ㄐㄩ先生,这感觉好像又有点不太尊重对方,所以还是因人而异。我们还是念传统的发音,我们念作车ㄐㄩ。车姓在中国大陆、在台湾人口都不多,所以都没有进入到百大。车姓是出自于田姓,怎么说?汉昭帝的时候丞相田千秋,当时汉昭帝见他年高,他又是朝廷的丞相,为了尊重他,所以准许他。不好意思,这个准请帮我改一下,这个准事实上是没有╋,不是写这个,是准,我写在黑板好了,两点,然后右边一个隹,准许的准是这个准才对。就准许他坐马车出入宫廷,所以当时大家就匿称他为车丞相,坐车的丞相。否则的话即便你是宰相,即便你是一方大员,你还是要徒步进宫廷,所以他是特许。所以田千秋感念皇帝对他的尊重,就改姓为车,所以子孙后来就姓车氏。这是一个来源。另外一个来源是传说黄帝时候,有一位大臣叫做车区。那个区,其实我们要念古音的话都要念作欧,欧洲的欧,现在我们写欧洲的欧,左边有个区,所以它要念这个读音是比较正确。车区是朝廷掌管星象的职官。我们先前也跟大家介绍过了,在古代观察星象是为了要制定历法,当然还有些预言,占卜的用法,那当然是不在话下,所以这个职官很重要。车区的子孙后来也非常的兴盛,它也是车姓的来源。还有另外一个来源,是春秋时代秦国秦穆公,虽然说他是五霸之一,可是他自己其实还有一些比较传统的观念。所以他在往生的时候,他也杀了很多人一起来陪葬,有一些是生前就被杀,有一些是还活着的时候就被活埋。这个殉葬陪葬,在有一些地区在春秋时代还很风行,像秦国,它文化开发的时间比较晚,像宋国,宋国因为是殷商的后代,所以殷商的后代,在商朝的时候就有很大量的殉葬,有些是用动物,有些也用人,所以像春秋时代宋国也还有这个遗迹。所以当时秦穆公时代,秦国有三位兄弟是姓子车氏,这三位兄弟都是很贤能的人,可是秦穆公就执意要他们一起来陪葬,一起来殉葬。后来百姓当然就很惋惜,所以就有一个诗歌叫做《黄鸟?,就是来讽刺秦穆公这件事情。〈黄鸟〉这首诗也收录在《诗经》里。所以后来子车氏的后代,后来就改为车姓。这个也是另外一支来源。好,时间也到了,我们先稍稍休息一下,等一下再回来。
《百家姓》第1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2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3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4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5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6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7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8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9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10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11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12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13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14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15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16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17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18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19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20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21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22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23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24集
《百家姓》第25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26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27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28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29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30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31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32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33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34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35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36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37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38集(附文字檔)
《百家姓》第39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40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41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42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43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44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45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46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47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48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49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50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51集(附文字档)
《百家姓》第52集(附文字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