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卌年丨金树良:就让我了个心愿,进一回大学考场吧
金树良,1947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平湖。1966年高中毕业于嘉兴一中。1970年插队于平湖农村。1978年考入杭州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分配至浙江电大,1992年调入浙江电视台,任编辑、主任记者等职。2008年退休。
没想到这辈子
还能进大学
作者(后)与知青伙伴在住房门外
钱志熙:金大哥的文章,以平静的心情叙述充满了辛酸的个人进学经历,最后以一种再三抑制后的笔调抒发考上后的快乐!可以说这也是一个史料,并且已包含着一种历史判断。
任晓岗:金大哥的考前史录,就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独立象素。历尽苦难后风轻云淡的述叙,与亿万个苦难象素一起,构勒出那十多年的画面。令人心酸,令人忧心。
董小军:都说一个人只能是一个小世界,但读完金大哥的文章,感觉他高考前30多年的人生,映照的是一段历史。以平静的笔调叙述,却处处显示波澜。
尚建:金大哥比我们年长几岁,所经历的就更为艰难。平静回忆是因为他平和的性情,而平静背后所展示的那个无边苦海,马上又进入任晓岗的瞳孔里了,当然,这次我们大家都看到了。
吕立汉:要不是那动荡的十年,金大哥哪会成为我们的同学啊,应该是我们的老师才是!老大哥若带着方元、小吴彧等逛街去,还不就是两代人?是一个时代造就了一个特殊群体。1978年,我是与我的老师、我的学生同时考上大学的。我的老师是金华一中的高材生,比金大哥还长一岁,录取到杭大物理系的专修班。去年我们初中同学聚会,请老师参加。老师感慨地说:“我跟立汉之间除了师生关系,还是广义上的同学呢!”
朱承君:每次当我向别人介绍我与金大哥是同学时,对方总是大惊小怪。
张玲燕:老三届与新三届,我们与老大哥虽然同班但还是有点代沟的。老大哥的苦难我们大多从书本上看到,今天看老大哥心平气和娓娓道来,其实当时是何等的跌宕起伏摧心蚀骨啊!我当年考上大学时,64年的老知青额手相庆,称我是劫后幸存的一代,其实要同考上大学的老三届如老金大哥那样的相比,你们才是真正的劫后幸存。
陈建新:金兄除了比我年长,还因为家庭成分。我家庭成分是工人,其实就是城市贫民,穷苦但那三十年没有受到政治性冲击。不像金兄有能力读大学却又被大学拒之门外。这种痛苦唯有他自己最有感受。邓小平的不惟家庭成分的政策,解放了一大批因为家庭原因被打入十八层地狱的有为青年。思想解放,最早就是从高考招生政策的改变开始的。
金树良:感谢仕忠兄又翻出了我这篇文字,感谢各位同学细心阅读后的理解和点评。
其实,写这篇文字时平静的只是语气,那一湖死水下痛苦和挣扎的波澜,只有经历过那个岁月的才能感受得到。当我自己现在再重阅这篇文字时,那种痛楚仍是撕心裂肺的。
这篇文字一是粗糙,那是我的水平不够;二是浅薄,那是写作时心有余悸,无法展开,只能浅尝辄止。
时至如今,反思起来,感到最大的问题还是自己的格局不够大,没能从历史的演变和发展,民族的特点,百姓的心态等方面来看待个人的遭遇。如果能修炼到这样的胸襟,才可能坦然地来反映历史的真实,那么,平静的就不仅仅是语气,而是心态了。也才能坦然地摆脱心有余悸的写作状态。
吴朝骞:老金经历使我想起我的二哥,初中毕业时他想报中专,父亲一定要他报高中,结果成了老三届,69年去黑龙江支边,报中专的或是当海员,或是进电厂风光无限,母亲气得埋怨父亲,也无事于补。77年在黑龙江报考,分数过了哈工大,却被录取在双鸭山市师专数学科,途中辍学回到温州。最后学历是广播电视大学。命运决定的谁也改变不了。@金树良
郑广宣:@吴朝骞 @金树良 时代的灰尘太多,也太大。吃瓜群众一个不小心就成了韭菜和代价。
金树良:@吴朝骞 是的,个人的命运只能是随着时代的运势而起伏。所以,我特别怀念八十年代那段睛朗的时光。
沈小杭:老金是我们一班一组的,我们同寝室四年,一直感慨他的兄长风度。我举两个自己的例子。有一次,我们年级有人学习理发,让我做个试验品。我不知就里,觉得能省点钱也蛮好,就稀里糊涂地答应了,结果却被理成了一个“阴阳头”,约等于“文革”批斗会的那种,顿时欲哭无泪。后来幸好老金来帮忙,带我去找一个年纪挺大的本系研究生,可能是他的老乡吧,帮我作了精心修理。当时年纪轻,特别在乎自身形象,这件事记得很牢。还有件事发生在刚入学不久。当时,我洗衣服后,不管衣服、裤子,长短、厚薄,都是往绳子上一挂了之,老金告诉我说,要看具体情况,譬如这件家里新寄来的衬衫,这么挂就不太合适。他教我拿来一个裤架,用四个夹子夹起来再晒。一试之下,果然不但干得快,而且更加干净、挺刮。此后,我便一直照他的办法做。我与老金碰面,从来都是亲热地尊他一声“老大哥”,这完全发自我的内心。今日拜读了他的《这辈子还能进大学》一文,对于同学们感慨命运弄人及盛赞文章的清新流畅,我都有同感。屈指算来,老大哥今年已七十五岁了,借此机会,祝他抛却昔年阴霾,活出幸福当下!
曹布拉:把沪晨和树良的文章对照起来读,是迥然不同的两条进学之途。
沪晨的高中与高考,即使是相比于今天的学生,也是令人羡慕的。虽然生活资料的匮乏是那时的常态,但读书生活的愉快,复习阶段的轻松,整个社会氛围的健康,都是后来的学生、家长及整个社会心态所不具备的。可以说,沪晨是在正常的教育环境里参加了一次正常的高考并且考上了。——这样说,我一点也没有否定沪晨为高考所付出的努力与奋斗的意思,而是说,作为一个中学生,沪晨很幸运地能在一个比较正常的、健康的学习环境中正常而健康地完成了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蜕变。对于沪晨,我只有羡慕并为他高兴。
树良与我是同一代人,经历与感受有许多相近的地方,都曾在不公平的年代里苦熬过日子,考上大学于我们而言几乎等同于再世为人了。
许贺龙:金大哥是我们同学中最名副其实的兄长,对小同学们发自内心的关照,令人感动!慈眉善目这个词好像就是为他准备的。他的文章,一如他的为人,历尽沧桑后的平和,犹如醇厚的米酒,回味无穷。金大哥此文以命运作主题,写了他自己坎坷的经历,一波三折终圆大学梦。以“没有想到”的感慨作结尾,想必可以引起大家的共鸣,这辈子我们遇到了多少“没有想到”啊?!幸耶?悲耶?
杜文庆:读了树良兄的回忆文章,仿佛欣赏了一回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陈建华:人或可老、心不能老。在这点上,老大哥金树良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当年,有老金、老何(一枫)及专修班那批老三届大哥大姐作同学,更多是属于我们这些年少者的荣幸,因为他们,我们的校园生活中多了一份凝重与执著。
将老金与沪晨的文章放在一起读,仿佛就是一幅油画,幽深广阔的底色中,幻化出几朵鲜花、几抹亮色,构成了时代的大写意。试想,老金从当年为取消高考的“解放”而雀跃,到后来怯怯求人恩准一考,这中间,包含了多少故事、多少辛酸、多少痛悟!当然,四十年过去,岁月也为我们每个人积淀了厚重,但愿,叠加了时代的底色,我们依然能笑对夕阳,直至地老天荒!
方一新:读完老金的文章,非常沉重,因为家庭历史问题,而被剥夺了受教育(上中学)、考大学的权利,不知有多少,老金只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而已。在过去,地富反坏右的子女,虽然被冠以“可以教育好的子女”,但在碰到招生、当兵、提干等具体场合,则往往是一票否决,根本没有平等竞争的机会;这种苦楚和无奈,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是很难体会的。好在这类人往往自强不息,像老金这样,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乡村田野、车间工厂,都能以特别优异的成绩或干劲、技能脱颖而出,令人击节叹赏。78年后在工会干校读书时,跟老金没有太多的接触,但一起上大课,一起学日语,老金、老何(何一枫)这两位年长许多的老大哥那种勤奋刻苦、认真钻研的劲头,绝对是我们大家的榜样。记得老金最初是在电大工作,后来调到省级电视台,以并不年轻的年龄,扛着摄像机,寻找新闻线索,在全新的工作岗位上积极进取,令人印象深刻。
郑广宣:@金树良 这是金牌老三届呀!即使不树金,也得树良!老金为我们树立了良好榜样。
周羽强:和金树良兄大学同窗四年,交往甚多。一是我敬重仰视这位老三届高中生(进校便称他老金);二是在他的寝室里我们可以放心“吞云吐雾”,享受活神仙的逸兴;三是在那个自由的聊斋里,可以听各种八卦,各种少儿不宜的故事。第四学年(宝康兄似亦加盟此寝室),我时不时地去串门。甫一进门,老金笑咪咪地递过来一个水杯,非茶水也,是谓烟缸。于是点上烟,好戏开场⋯⋯。
很多故事色彩浓郁、离奇曲折,却是妙趣横生、令人忍俊不禁⋯⋯这些故事我不便复述,有机会还是让老金亲自出场。
四年交往,我对老金的总体印象是“温良恭俭让”,当然,谦谦君子也有“忠孝勇恭廉”的时候。这些不多说了,还是回到老金写的高考回忆录上。
从电视人看文审片的习惯出发,读完老金的文章后,我眼前浮现的是一部起承转合,音画同构、情景再现的影视佳作。如果让我当导演,我想会是一部不赖的纪录片。来看文本缩写后的几个场景:
场景一、告别上海
1958年,深秋。(上海外滩全景,天色阴沉、汽笛长鸣)一艘客船缓缓地驶离了上海十六铺码头。(中景)十二岁的少年迷茫地站在船舷边上,(脸部特写)怔怔地望着渐渐远去的大上海……(中景拉至大全。接近景:大船掀起的涌浪让一小舢板剧烈摇晃……音响:浪奔,浪流,滔滔江水永不休……)
场景二、少年得意
(某中学校园)画外音:我考上了初中,还当上了学习委员。在一次全省语、数两门课的统考中,我得了两个100分(考试卷特写)那时,老师看我的目光都是极温柔的,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中景:老师的眼神、少年的笑脸。音响: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场景三、运动了
(特写:高音喇叭。音响:拿起笔作刀枪……)(独白)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5.16”通知下来的那天晚上,同学们听到取消高考的消息,(中景摇移教室,俯拍众人手舞足蹈)纷纷扔掉了手中的书本,高兴得在走廊里乱蹦乱跳,大声呼叫:“解放了、解放了⋯⋯(跟摇:兴高采烈的学生、空中飞舞的纸片。特写:一张不知所措的脸。音响:两只老虎跑得快……)
场景四、下乡了
(画外音)1970年初,我下乡了。
(大全镜:摇移农村田野,小全镜:集体劳动的农民锄起锄落)在生产队里,我拼命地干活,总想当一个“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特写:挥汗如雨)为了积极参加劳动,有时煮一锅饭就吃个两天,饭在锅里馊了,上面长出了绿毛,锅底铁锈变黄了,盛在饭篮里,到河里胡乱淘一淘就吃,泡一碗盐水当菜。我们知青管这叫“玻璃汤”(中近景一组,知青出工画面,挑担、拉车、海涂上深一脚浅一脚的行进……小灶台上特写:玻璃汤。音响:下定决心,不怕牺牲……)
场景五、风雨小屋
(画外独白)阴雨绵绵,道路泥泞不堪,一个人待在生产队给我搭的小屋里,(特写。屋檐下的雨滴)隔着没有玻璃的竹栏栅窗户,呆呆地望着空旷的田地。那种孤独无助、几近绝望的感觉⋯⋯(阴雨外景,叠加愁苦凝重的眼神。音乐“二泉映月”如诉如泣……)
场景六、命运之神
(独白)1978年初,命运之神仿佛想起了这些被她遗忘已久的孩子。我先是被一家国营工厂借调去当技术员,两个月后上调到水泥厂当拉料渣的工人,(中景,拉车的背影,特写,额头的汗珠,摇下至全身)整天穿件破棉袄,腰间系根稻草绳,拉着几百斤重的翻斗车咬牙前行⋯⋯音响: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
场景七、申请报考
(画外音)让我了却一个心愿,进一回大学的考场吧。”
(厂长办公室,内景)1978年高考报名前夕,我对厂长这样说。他盯着我看了半天,终于拿起笔,在申请书上写下了“同意”两个大字,并签下了他的大名。(中景旋转,近景:申请书)
“哦,能参加高考了!”我强压住眼眶里的泪花,下意识地朝他鞠了个躬。(推进“同意”两字。大特写: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摇下,90度深鞠躬。音响:雪中情)
场景八、考场内外
(画外音)礼堂很大,从门口到我的座位有很长一段路,考场很安静,我能听到自己脚下每一步的声音。(跟拍背影摇至脚下,坚定的步伐。音效:心跳声逐渐加强)考完后,许多人都在对答案,我却还沉浸在莫名的兴奋之中,(主观镜头:仰拍,摇移)抬头望,天空特别蓝;朝前走,风特别柔。(全景:蓝天白云,风和日丽。一群鸽子飞过⋯⋯)
【全片终】
90年代初,树良兄从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调入浙江电视台。扛起了摄像机,成了电视记者。我想他那画面感极强的文字也许是那时炼就的。
曹布拉(杭大同学):树良兄的考学经历,曾听他讲过,特别是在个人档案上那个“不宜录取”的判词,早已残酷地截断了他的进学之途。要不是三中全会,树良兄这样的被打入另册的人是不可能有普通公民的生存发展权利的。我特别能理解树良兄对邓公的感情。
李越深(浙江大学):在讲阶级成分的年代,因出身不好而被大学拒之门外的人确实很多。
贺仲明(暨南大学):沉重的历史。有多少人被湮没于历史的洪流中啊!
廖可斌(北京大学):我大学同班同学,最大的也是1945年生。
查洪德(南开大学):我当时也是,考过后说:这辈子也考过一回大学!没有想过考上。。
徐迎宾(华南理工大学78级):当年恢复高考,我考上了华工,我们公社书记亲自送录取通知书到我家,我们请书记在家吃饭,第一次与大领导吃饭。
高伯齐(中山大学):多么不幸又幸运的一代人啊!庆幸我这个农村娃也有上大学的机会!
本号获许可分享
原载钱江晚报客户端“小时新闻”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魏丁:新兵训练三月,
回归知青赶上高考
害我政审“不宜录取”
陈侃章:"跨六奔八"的77、78级
陈侃章:77级、78级的历史履痕 寿柏年:高考,我人生最重要转折点
叶子南:风雨杭大路, 被时代冲来冲去的沙砾 董建萍:50后女生被读书改变的命运
黄永红:我报考北广播音系, 却被漏掉面试机会
陈明:高中毕业教初中, 一夜之间全被赶下讲坛 阮建忠:首闯自费留学美国之路 徐明:我当年的劳动日记, 竟然押中高考作文题 王金玲:从小立志做一个"写文章的人" 应亚平:默默自学机会终于降临
王俐:高考第一天我迟到15分钟 蒋泰维:一个司炉工的人生转折 张德强:高考后妻子生下一个胖小子 温时幸:杭大四年 对"寒窗"体会颇深 倪瑞杰:妈妈捎的土特产被舍友分食
龚国庆:求知是人生最崇高的追求
龚国庆:最怕地震把我的大学震垮了
龚国庆:县城男孩成长实录 黄朴民:“强力三人组”, 杭大历史系的亮丽风景线
黄仕忠:徐门问学记, 先生自嘲是“捣乱分子”
请关注备用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