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译论 | 丁水芳 杜泉贵:《牡丹亭》英译研究述评——基于 CNKI 2000—2017年期刊文献的共词可视化分析

敬请关注——> 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 2022-06-09

更多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摘要:本文以2000—2017年中国知网上发表的《牡丹亭》英译研究论文为数据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其研究现状及热点作共词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牡丹亭》英译研究主题主要分布在四个领域:《牡丹亭》英译综述性研究、译本鉴赏及对比研究、《牡丹亭》译本翻译策略研究以及《牡丹亭》文化翻译研究。四类研究取得一定效果,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还需从“认知翻译”“翻译伦理”“翻译语料库”和“海外传播”等视角展开更深、更广、更多元的挖掘。

关键词:《牡丹亭》英译;共词可视化;研究现状;热点分析



自1939年《牡丹亭》选段“春香闹学”译文首次问世以来,国内外学者陆续对《牡丹亭》节译、改译和全译。迄今为止,已有23个不同形式的译本。学术界和翻译界对《牡丹亭》译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已取得一批研究成果。笔者尝试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2000—2017年中国知网上发表的《牡丹亭》英译研究文献作共词可视化分析,以期对《牡丹亭》英译研究的现状及研究热点有一个全面的认知,为更多研究者深层次研究《牡丹亭》英译提供参考。


1 文献来源及分析方法


1.1 文献来源

文献资料来自中国知网总库,检索主题为“《牡丹亭》”并含“翻译”,跨库选择保留了期刊、教育期刊、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四个选项,采取高级检索模式,对2000—2017年间的文献进行检索,共检索出156篇论文。为保证研究资料的代表性和有效性,人工筛除与《牡丹亭》英译研究相关性不强、无关键词或侧重文化鉴赏等方面论文38篇,最终获得有效检索文献118篇。


1.2 数据分析方法

本研究主要工具为 NoteExpress 软件、Bibexcel 软件和 Ucinet 6.186软件。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利用 NoteExpress 软件对有效检索的118篇文献进行信息提取,获取文献发表的年份、期刊和关键词。其次,统计分析所需的期刊载文量、年份和高频关键词。然后,选择词频≥200的关键词,运用 Bibexcel 软件得出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最后利用 Ucinet 软件中的 Netdraw 画图工具对《牡丹亭》英译研究领域的高频关键词作共词可视化分析。


2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检索的《牡丹亭》翻译为主题的有效文献118篇为研究样本,从发表动态、期刊发文量和高频关键词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2.1 2000—2017年相关论文发表动态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牡丹亭》英译研究从2008年开始取得突破,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2012年达到当前最高,有17篇。但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目前在中国知网的有效发文量总共只有118篇,一方面说明《牡丹亭》英译相关研究论文相对匮乏,另一方面也说明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挖掘。



2.2 期刊载文量分析

如表2所示,118篇关于《牡丹亭》英译的论文有46篇是硕士/博士论文,占比为38.983%,其余72篇来自58种期刊。其中《海外英语》5篇,占比4.237%;《中国翻译》4篇,占比3.390%;《语文建设》3篇,占比2.542%;《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时代文学(下半月)》、《剑南文学(经典教苑)》、《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和《现代语文(语文研究版)》均为2篇,占比1.695%。其他50种期刊都只刊发过一篇相关论文。可见,关于《牡丹亭》英译研究的文献主要集中在高校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上,而翻译类专业期刊载文量相对较低。另外,118篇文献里,发表在中文核心或CSSCI期刊上的只有12篇,占比为10.169%,这说明《牡丹亭》英译研究的高质量论文还比较少,对此课题研究的关注度还不够,亟需研究者们更宽广、更多元、更深层次地挖掘《牡丹亭》英译研究。



2.3 高频关键词分析

将已筛选的118篇有效论文选定,在CNKI文献输出页面选择“NoteExpress”,导出并存为“牡丹亭.net”文件,打开 NoteExpress软件,导入题录,进入文件夹统计关键词信息,并另存为“关键词统计.txt”;然后复制关键词到 Excel 软件进行格式化并存为关键词.txt. 使用 BibExcel 打开文件“关键词.txt”,统计关键词的词频。为保证分析结果的有效性,本研究删除语义宽泛的关键词,如“翻译”、“英译本”,合并意义相近的关键词,如“《牡丹亭》”、“牡丹亭”,对于频次较低关键词不纳入统计,最终将频率高于200次的关键词确立为高频关键词,共获得26个高频关键词(如表3所示)。



论文关键词显示了论文的中心内容,其量化值越高,越能凸显研究者对其较高的关注度。表3所示26个高频关键词初步揭示了目前我国《牡丹亭》英译研究的热点领域。


2.4 词频共现矩阵

使用 Bibexcel 打开已经格式化的关键词文本,依据设定条件逐步操作,生成词频共现矩阵。利用 Ucinet 软件 Netdraw 绘图工具,生成高频关键词的社会网络分析图。从社会网络分析图节点可以看出“汪榕培”处于最中心的位置,这表明它和其他关键词共现频率最高,在这些发表的论文里研究汪榕培英译本的相对较多,其次为“翻译策略”、“许渊冲”、“互文性”、“Birch(白之)”和“文化负载词”。由此可以看出,对《牡丹亭》译本的分析依次集中在汪榕培、许渊冲和白之三人各自的译本上,研究角度多为翻译策略、互文性和文化词翻译研究,其他研究视角如“认知翻译”、“翻译伦理”“翻译语料库”和“海外传播”等处于社会网络分析圈的底层,一方面说明这些问题是目前学者关心的热点,另一方面也表明这些热点话题研究广度和深度还不够。


2.5 2000—2017年《牡丹亭》英译研究主题分布

《牡丹亭》英译研究起步较晚,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包括《牡丹亭》在内的典籍翻译和研究得到了更多学者的关注,相关研究文献有明显增加。综合以上统计和分析结果,我们发现《牡丹亭》翻译研究主要集中在四大类:综述性研究、译本鉴赏及对比研究、翻译策略、文化翻译研究。当然,这种分类也有不尽之处,后三类研究在实际操作中会有杂糅现象,毕竟,研究译本绕不开对其中文化词、翻译策略的分析,而翻译策略和文化翻译研究也必定要以译本作参考。笔者通过细读文献,依据其最主要探索的范畴,做出此初步分类。下面笔者将对一些重要文章加以介绍和分析。


2.5.1 综述性研究

《牡丹亭》英译至今已有将近100年历史,汉学家和国内外学者纷纷对其进行介绍传播,目前《牡丹亭》全译本、节译本及改译本约有23种。国内部分研究者从整体上对其进行描述,以期了解《牡丹亭》翻译研究的最新动态,给后续研究者提供了较好的参照。如曹迎春、叶张煌追溯《牡丹亭》剧本在海外的翻译情况及其在舞台上演出引起的反响,客观展示了《牡丹亭》在海外的传播现状和译介情况。(曹迎春,叶张煌,2011)文军、李培甲对2011年之前的《牡丹亭》英译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从翻译策略、唱词研究、文化传播、对比研究等七个方面论述其研究现状,并提出建设《牡丹亭》英汉对比语料库,运用美学、戏剧学、音乐学相关理论开展深入的系统性研究等建议。(文军,李培甲,2011)向鹏、陈凤、何树林通过回顾《牡丹亭》英译历程,分析其研究现状,呼吁翻译界更多学者关注《牡丹亭》翻译研究,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向鹏,陈凤,何树林,2012)高璐夷梳理了《牡丹亭》海外传播历史,总结其传播特点和效果,进而反思如何让中国优秀戏曲文化走出国门、融入世界。(高璐夷,2016)


这些文献从宏观上展示了《牡丹亭》英译的历史和研究现状,指出问题,提出建议,对我们把握《牡丹亭》翻译研究的总体情况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尤以文军老师在其论文后面提出的七点建议,给我们研究《牡丹亭》英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2.5.2 译本鉴赏及对比研究

对单一译本进行鉴赏评析,是翻译研究的一个常见主题,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牡丹亭》译本进行剖析。如张玲借鉴副文本理论研究方法,以汪榕培《牡丹亭》译本为例,审视副文本因素与翻译活动、译作面貌和质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张玲,2014)张翠进、秦国丽从翻译伦理学出发,评析《牡丹亭》译本,认为翻译伦理五大伦理模式中的规范可以作为衡量翻译作品优劣的一个标准,也可以用来指导和规范译者的翻译行为。(张翠进,秦国丽,2015)


另有部分学者立足于多个译本,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异同,总结规律。如蒋骁华从“翻译选择适应论”中的“三维”转换角度对比评析 Birch、汪榕培、张光前的三个《牡丹亭》英译本,发现 Birch 在文化维及交际维第三层面较多适应原文,汪榕培在语言维及交际维的第二层面较多适应原文,张光前则处于二者之间。(蒋骁华,2009)曹迎春从英汉语言音韵的差异入手,对比许渊冲和 Birch 的两个《牡丹亭》译本,分析中外译者在处理音韵时的不同方法和起到的不同效果。(曹迎春,2016)霍跃红、王璐借鉴评价理论,对比分析 Birch 和汪榕培两个《牡丹亭》译本在词汇方面的态度资源分布,寻找在评价意义上最贴近原文的英译本。(霍跃红,王璐,2016)


此类译本鉴赏及对比研究既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译本特点,又揭示了多个译本之间的异同,有利于研究者们总结规律。


2.5.3 翻译策略研究

译本研究的终极归宿常常还是对翻译策略的探讨,且不同的研究者会有不同的切入点和研究结果(张晓雪,2017:73)。如魏城璧从《牡丹亭》名称、文化词汇、诗词及声情方面管窥涵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的运用和能效,认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淡化中西文化差异,但译者要注意保持平衡。(魏城璧,2011)潘智丹、杨俊峰研究了定场诗文本特征,从音韵特征、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三方面评析《牡丹亭》译本翻译方法,提出定场诗翻译应遵循整体性原则。(潘智丹,杨俊峰,2017)蒋骁华结合《牡丹亭》译本分析典籍英译中的“东方情调化翻译倾向”,并将这种东方情调化翻译的主要特点概括为词语层面的“死喻活译和虚变实”以及句法层面的“模仿中文结构”(蒋骁华,2010:40-45)。


2.5.4 文化翻译研究

《牡丹亭》中蕴含大量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对其文化意象和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也成了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之一。如杜丽娟从审美意象和情感意象两个角度,审视汪榕培先生在《牡丹亭》英译本中如何实现文化意象的传递。(杜丽娟,2016:140)杨梅丽结合翻译活动本身具备的互文性探讨《牡丹亭》英译中的文化互文和词语互文,认为互文理论对典籍里的意象、典故、修辞等互文现象的翻译带来新的启示。(杨梅丽,2012)吴剑抽取《牡丹亭》译本中颜色词“红”的语料38例,总结汪榕培先生翻译文化词的规律。(吴剑,2017)


这方面的研究总是建立在个人对传统文化解读的基础上,难免存在主观化的倾向。但同时也引起学者们反思,中国特色文化词如何译才能达到最大限度地传递中国经典文化和让译语读者接受的目的。只有达到这两个目的,中国文化才能真正走出去,才能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郑德虎,2016:53)。


3 结语


综合上述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国内《牡丹亭》英译研究明显升温,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综述性研究、译本鉴赏及对比研究、翻译策略、文化翻译研究四个方面。这些研究产生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虽然文献统计《牡丹亭》译本有23种之多,但由于有些译本年代久远,且受众面窄,出版社不再再版,因而在流通市场成为绝版。笔者也尝试在图书馆、网上书店、网上引擎搜索《牡丹亭》英译本,最后只勉强获得汪榕培、Birch、许渊冲和张光前的四种译本。这一客观事实使得《牡丹亭》英译研究对象略显单一,多为汪榕培、Birch、许渊冲和张光前的四个译本,忽略了对其他译本的探究。


其次,受当前占主导地位的语文学研究模式影响,研究者们更倾向于制定某些翻译标准及翻译策略。此外,多数译本鉴赏及对比研究并非意在典籍英译本身,而只是为了证明某些理论的有效性,这一点在硕士研究生们发表的论文里尤为突出。


再次,翻译不是简单的文字转化,它涉及原作者、原文、译者、译文、赞助者、意识形态、译者翻译伦理、生态环境等多个要素。但遗憾的是,当前《牡丹亭》英译研究过度注重“怎么译”,而忽略译本产生、接受的外部环境研究(赵征军,2015:34-36),忽略翻译活动从发起到翻译结束再到市场接受和传播这样一个整体性的过程研究。《牡丹亭》译本国内外传播效果研究匮乏,目前仅涉及海外译介历史和海外舞台演出效果方面,对于各类译本在海外的可接受度涉及较少。


基于以上考量,今后《牡丹亭》英译研究可从以下几个维度展开:

(1)开展译本流传程度调研。调查内容包括译本流传的时间、地域、出版发行次数、译本在国内外馆藏情况等。这对研究者搜集译本信息,展开译本研究大有益处,解决了研究译本略显单一的问题。

(2)摆脱传统语文学研究模式,更多地引入非语文学模式研究,从认知、语料库等视角,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系统研究。比如构建《牡丹亭》英汉互译语料库。

(3)研究不要局限于“真空”环境下《牡丹亭》译本“怎么译”,而应该研究译本产生和传播的外部环境,可以从意识形态、诗学、生态环境、传播学等视角审视翻译活动。

(4)研究译本的可接受度。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了解读者对《牡丹亭》各类译本的评价,从而分析译本的可接受度如何?效果如何?对中国典籍文化走出去有什么借鉴意义?


《牡丹亭》是汤显祖最经典的文学作品,是中国古代戏曲的代表作,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为提升中国文化自信,必须加强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传播,相信《牡丹亭》英译关注度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和注释省略,全文请参阅《上海翻译》2018年第6期。


作者简介

丁水芳,东华理工大学讲师,研究领域:翻译学、外语教学。

杜泉贵,东华理工大学副教授,研究领域:翻译学、外语教学。


【译论】专题回顾:
  1. 译论|马晓冬:外来启迪与本土创造:傅雷的翻译思想研究

  2. 译论|孙乃荣 史耕山:文化自觉视野下的民俗文化英译研究

  3. 译论|袁丽梅:全球史视野下的翻译史研究——关系梳理与参考借鉴

  4. 译论 | 蓝红军:从学科自觉到理论建构:中国译学理论研究 (1987-2017)

  5. 译论 | 孙艺风:翻译研究与世界文学

  6. 译论| 罗迪江:翻译研究中的问题域转换: 生态翻译学视角

  7. 译论 | 周红民:认知视域中汉诗意象的文化属性和可译性限度

  8. 译论| 副文本视角下16至19世纪古典汉诗英译翻译话语研究

  9. 译论| 中国文学“走出去”之翻译策略——以美国汉学家华兹生的禅诗英译为例

  10. 译论|岳中生:译者生态位与“译者中心”

  11. 译论 | 胡开宝:数字人文视域下翻译研究的进展与前景

  12. 译论| 王运鸿:描写翻译研究及其后

  13. 译论 | 于德英:翻译之喻的历史化:钱锺书的“人化”译文观

  14. 译论 | 邓科:中国当代译论话语场中的生态翻译学:基于理论发展的视角

  15. 译论 | 王家义、李德凤、李丽青:大数据背景下的互联网翻译——开源理念与模式创新

  16. 译论 | 方梦之:建设中国译学话语:认知与方法

  17. 译论 | 单宇、范武邱、蔡万爽:数据时代翻译家研究方法论

  18. 译论|胡庚申:翻译研究“生态范式”的理论建构

  19. 译论 | 王智锋、王和平:翻译的“道”与“器”——对我国翻译理论构建之建议

  20. 译论 | 马会娟:走出“西方中心主义”:基于中国经验的翻译理论研究

  21. 译论 | 刘甜:翻译学的批判和批判性的翻译研究——读《当代译学批判》

  22. 译论|隋晓冰 宋馨培:汉英翻译的女性主义翻译策略探索

  23. 译论| 蓝红军:关于翻译技术伦理性的思考

  24. 译论 | 黄宗英:“晦涩正是他的精神”——赵萝蕤汉译《荒原》直译法互文性艺术管窥

  25. 译论 | 鲁迅译论在当代(1949-1966年)——兼及文学翻译的当代转型

  26. 译论|斯皮瓦克翻译思想解读与反思

  27. 译介学专题 | 谢天振:译介学——理念创新与学术前景

  28. 译介学专题 | 廖七一:译介学与当代中国翻译研究的新发展

  29. 译介学专题 | 宋炳辉:外来启迪与本土发生:译介学理论的中国语境及其意义

  30. 译介学专题 | 傅浩:叶芝在中国:译介与研究

  31. 译论 | 王向远:“翻”、“译”的思想——中国古代 “翻译”概念的建构

  32. 译论 | 夏登山:对古代翻译史上“翻”、“译”之别的再思考

  33. 译论 | 冯全功:翻译研究学派的特征与作用分析——以生态翻译学为例

  34. 译论 | 黄勤 刘晓黎: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肥皂》 中绍兴方言英译策略对比分析

  35. 译论 | 许钧:试论中国文学外译研究的理论思考与探索路径——兼评《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的译介与接受》

  36. 译论|胡卫伟:明末清初传教士科学翻译之社会学考察——布迪厄“场域”理论视角

  37. 译论 | 王祖华:也谈陆建德论林译“二三流者”作品的非凡意义

  38. 译论|张丹丹:译出-译入模式下中国文学英译修改过程研究 —以《海上花列传》英译为例

  39. 译论 | 覃江华、许钧:许渊冲翻译语言观释解

  40. 译论|罗新璋:化境说的理论与实践

  41. 译论 | 王东风:五四以降中国百年西诗汉译的诗学谱系研究断想

  42. 译论 | 高胜兵,王娟:利玛窦的文化身份与其翻译策略和效果

  43. 译论 | 林嘉新 李东杰:系统中的竞争、冲突与创造:当下世界文学视域中的翻译研究模式

  44. 译论 | 刘云虹:关于新时期中国文学外译评价的几个问题

  45. 译论 | 夏登山:对中国古代翻译大潮的重新认识

  46. 译论 | 赵稀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从西方到中国

  47. 译论 | 廖七一:《新青年》与现代翻译规范

  48. 译论 | 陈琳:从生态译诗论翻译建构性

  49. 译论 | 张丹丹 刘泽权:葛浩文中国文学英译风格新探——基于历时、量化与文本细读的视角

  50. 译论 | 吴冰 朱健平:阿瑟·韦利英译《道德经》中的历史文化语境重构

  51. 译论|徐敏慧:汉学家视野与学术型翻译:金介甫的沈从文翻译研究

  52. 译论 | 左岩:讲述故事的阿连壁《诗经》译本研究



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关注我们,掌握第一手学术动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