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VR/AR双周报:Pico、Meta新品将发,关注AR眼镜商务办公场景【建投传媒互联网】

杨艾莉 艾莉研究笔记 2022-10-17

重要提示: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参考。因本订阅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中信建投客户中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中信建投传媒团队 杨艾莉 杨晓玮 胡诗雨 蔡佳成


【相关研究报告】

深度 | VR硬件与应用,这一轮有什么不一样?【建投传媒互联网】深度 | 从Pico看国内VR市场:营销发力,应用跟进,游戏/影视/健身内容生态正待兴起【建投传媒互联网】


一、硬件端:国内VR出货量持续增长,关注大厂新硬件发售进展


1、IDC:2Q22国内VR出货量继续增长,Pico国内市占率保持第一

据IDC,今年二季度中国市场VR、AR出货量合计30.9万台,其中VR出货29.7万台,环比增长22%。其中,1H22字节跳动旗下Pico出货约35万台,国内市占率62.5%。


2、新品:VR新品将密集发售,关注AR商务办公场景

2022年下半年至2023年初,创维、Pico、Meta、苹果、索尼等多家厂商将发布新品,此外关注AR硬件在商务办公场景的独特优势。

VR:1)创维:Pancake 1C已于8/26预售,预售8000台已售罄;2)字节Pico:Pico Neo 4预计9-10月发售,重量、视场角、PPI等参数将更优,或搭配上肢追踪、彩色透视等技术;3)Meta:Quest Pro将在10月举办的ConnectVR大会发布,在屏幕、光学镜头、透视等方面较Quest2都有改进;4)苹果:预计23年初发售,或具备更高CPU性能,并搭配智能指环、交互式3D虚拟纸张渲染方案等新专利技术;5)Sony:PS VR2预计23年初发售,约20款首发游戏。

AR:Nreal发布2款AR眼镜Nreal Air及Nreal X有不同自由度(DoF),分别为2299元/4299元,强调“随时移动的巨幕”,更具工具属性。其中Nreal Air将实现音频转换为眼镜屏幕上的字幕。


二、内容端:Pico、Nreal等发力VR/AR内容生态建设


1、Pico多维度构建轻度内容生态。1)创作激励方面,Pico借助资金、流量、技术等,对VR内容制作机构、VR技术公司和VR内容创作者提供创作激励,鼓励内容产出;2)垂类内容方面,Pico将继续发力轻量化内容,包括电影、综艺、虚拟偶像、体育赛事、车展等内容,提高用户粘性和使用时长;3)明星加持方面,Pico联动北影节,让明星与观众通过Pico VR互动,也在“Pico小聚场”邀请张艺兴等明星举办首次大型线上演出,提高Pico知名度。


2、Nreal发力合作,共创AR内容。与爱奇艺合作,开发全国首款AR观影应用;与咪咕合作,推出体育观赛应用移动云VR、云游戏应用咪咕快游AR版;与快手合作,为用户带来众多版权内容;Nreal自身也提供AR娱乐、AR社交、AR运动等多种类应用。

3、其他公司布局:内容持续多样化探索。如Meta将呈现有VR/AR体验的2023年法国橄榄球世界杯,Netflix《鱿鱼游戏》将推出线下多人VR游戏,HBO Max与Snap合作开发美剧《龙之家族》AR滤镜。


风险提示:硬件发售进度不及预期,硬件使用效果不及预期,用户习惯难以改变,VR/AR技术突破困难,行业监管风险。



1、硬件端:2Q22出货量快速增长,关注Pico、Meta年内新品发售


1.1 VR/AR硬件出货量:1H22 Pico国内市占率保持第一

国内VR出货量持续增长,一体机占比继续上升。据IDC,2022上半年,在头部厂商线下零售的大范围铺设和线上营销的强势发力下,AR/VR市场整体出货达58.6万台(AR出货2.8万台,VR出货55.8万台)。在今年二季度,中国市场VR/AR出货量为30.9万台,其中VR出货29.7万台,环比上升22%;此外AR出货1.2万台,数量占比仍小。VR硬件中,一体机二季度出货27.3万台,环比增长19.2%,占比进一步提升至92%,非一体机出货2.4万台,环比下滑22.1%,占比同比由去年同期33%下降至今年的8%。Pico国内市占率持续提升。据IDC,Pico上半年总体出货量约34.9万台,占国内VR市场出货量的62.5%。上半年Pico在原有线上渠道之外,布局直营店、加盟店等线下体验渠道。整体来看,当前电商仍是国内VR/AR硬件销售的主要渠道,2022年上半年,VR一体机电商销售占比达64.4%。


1.2 VR新品将密集发布,消费级AR产品不断推出

2022年下半年至2023年初,VR/AR硬件新品频繁发布。

1)VR方面:创维Pancake1C于8/26开启预售(2999元);字节跳动Pico Neo 4有望9-10月发布;据扎克伯克,Meta旗下Oculus Pro将于10月Connect VR大会发布;此外,索尼PS VR2、苹果MR将于23年初发布

2)AR方面:Nreal在国内市场推出消费级AR眼镜产品Nreal X(4299元)与Nreal Air(2299元)。

我们把即将发布或近期发布的 VR/AR 新品分为四类:
以Pico4为代表的VR一体机:
包括Pico4、Quest Pro与创维Pancake,光学镜头均从菲涅尔镜头转向Pancake镜头,佩戴体感将更加轻便;此外,也采用MiniLED背光和全彩See-Through让交互更加方便。

以 PS VR 2 为代表的 VR 非一体机: 索尼依靠 PS 平台庞大的游戏内容优势,推出游戏向的VR头显PS VR系列,需配PS设备使用,主要面向深度游戏玩家。

以NrealAir为代表的AR非一体机(AR眼镜): 国内AR眼镜品牌Nreal、雷鸟等产品在用户体验上主打“随时随地的移动巨幕”,用户仍需通过数据线连接手机(算力仍在手机端)。应用场景除娱乐外,主要关注其辅助计算、商务办公等场景。

以苹果新头显为代表的MR/AR一体机:预计苹果新头显可以通过头显外围的密集摄像头捕捉外部环境 叠加虚拟影像,采用自研芯片+自有内容生态,定价普遍高于上述新品,市场关注度高。

从价格带来看,消费级 VR/AR 在 2000-4000 元,苹果 MR 定价高。当前,消费级 VR 产品基础款的价格区 间基本定格在 2000-4000 元,目前市场预测苹果 MR 定价预计在 2000-3000 美元,明显与其他消费级产品定价拉 开差距。下面,我们按照新品发布(或预计发布)的顺序介绍各品牌与公司的最新动态。


1.2.1 创维数字:Pancake 1C第一轮预售售罄,第二轮9月16日开启

创维科技在7月底发布VR新品牌Pancake以及三款头显Pancake 1、1C、1Pro,采用Pancake光学解决方案, 8月26日,Pancake 1C开启预售。据创维官方,第一轮预售已经于8月29日售罄,预售突破8600台。第二轮预售预计将在9月16日10:00开启。与Pico相似,创维也开启了打卡返购机款的活动,用户连续打卡320天将可以收到全额购机款返现。


1.2.2 Pico:Pico Neo 4佩戴与交互更加方便

Pico 4将更加清晰、轻薄,增加裸手识别。据VR陀螺消息,Pico 4关键性能参数已经曝光。在光学镜头方面,Pico 4将使用pancake替代原有菲涅尔镜头,PPI由773提升至1200,视场角由98°提升至105。此外,Pico 4将支持彩色透视,瞳距调节也由Pico 3的三段式调节升级为无极调节。从价格来看,我们预计第4代有望延续第3代的消费级价格范围。后续有望在北美等海外市场发售。2022年7月,据Protocol消息,Pico 4和Pico 4 Pro已经正式提交美国FCC认证,若能够通过,则Pico 4 和Pico 4 Pro将获准在美国市场进行销售。


1.2.3 Meta:Quest Pro或将在10月份的Connect大会上线

Meta CEO扎克伯格确认将于10月发布新头显产品:扎克伯格在8月25日的一档播客节目中表示,Meta将于10月发布新款VR头显。结合Meta每年会在9-10月举行Connect大会以及2021年Connect大会公开的Project Cambria(Quest Pro),我们认为Meta或将在10月份举办的2022 Connect大会上发布Quest Pro头显。

Quest Pro性能较Quest 2明显提升:Quest Pro相比于前代Quest 2,在屏幕、光学镜头、See-through上都有改进,单眼分辨率也将达到2160*2160;另据青亭网消息,Meta或与高通合作升级XR2芯片,或用于Project Cambria或是Quest 3头显中。据悉,升级版XR2将CPU和RAM物理分离,性能可提升30%。

Meta两项MR专利曝光,涉及AR头带配件及环境暂停模式功能。据VR陀螺消息,Meta也在8月获得了2项与MR头显配件有关的专利。第一项是一系列与AR有关的设备和配件。第二项是一种用于人工现实系统的暂停模式功能,该功能在执行人工现实应用程序期间生成一个暂停模式环境,在暂停模式环境中展示和控制用户界面(UI)元素。

作为一款内容生态比较全面和完善的头显,7月Quest 2 在Steam VR的使用率突破50%。据新浪VR与Steam数据,Quest 2在7月的使用率环比上升1.3%,达50.32%,位列所有VR设备首位。同时,7月Steam VR玩家占比达6.67%,环比上涨4.8pct,但据新浪VR、青亭网及海外媒体报道,该数据或存在一定程度的统计误差。


1.2.4 Apple:首款头显预计2023年初推出,或命名为Reality系列

苹果的首款头显或将于2023年1月推出据EnterpriseTalk、GlobalData、GeekyGadgets和VR陀螺,苹果AR/MR头显预计将于2023年1月推出,售价约为3000美元。另据彭博社报道,苹果头显可能使用苹果在WDCC 2022上最新发布的M2芯片,M2芯片相比M1芯片,同等能耗下M2的CPU性能相较M1提升18%。

LG、三星在为苹果AR/VR头显开发OLEDoS和LEDoS。韩国媒体The Elec报道,三星旗下显示面板厂商Samsung Display和LG旗下显示面板厂商LG Display都是苹果AR/VR头显的潜在供应商,Samsung Display和LG Display具体在开发的显示面板类型为OLEDoS(硅基OLED)和LEDoS(硅基LED)。

苹果八月份新增十余项VR/AR相关新专利。据美国专利商标局,苹果八月份新增十余项VR/AR相关专利,涉及数字冠状模块、未来的交互式车辆平视显示器专利、AR/VR环境中的虚拟纸、智能指环相关等多项技术。

苹果头显可能被命名为“Reality系列”。据彭博社,苹果以壳公司在美国、欧盟、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沙特阿拉伯、哥斯达黎加和乌拉圭等国家和地区注册了“Reality One”、“Reality Pro”和“Reality Processor”三个商标。考虑到此前注册的AR/VR操作系统Reality OS,苹果即将发布的新头显很可能被命名为Reality系列。


1.2.5 索尼:PS VR 2有望23年初推出

据索尼官方,作为专为游戏玩家设计的VR头显,在推出PS VR 2的同时索尼将推出大约20款首发游戏。这些游戏包括以地平线和行尸走肉为背景的游戏(《The Walking Dead: Saints&Sinners–Chapter 2: Retribution》),以及《无人深空》和《生化危机8》的VR版本。



1.3 关注近期消费级AR眼镜产品及应用场景拓展


1.3.1 AR眼镜与VR头显对比

近期国内市场Nreal、雷鸟等AR眼镜品牌发售新品引起关注,我们将国内主要消费级AR产品与VR一体机产品进行对比:

消费级AR眼镜多以分体式为主,借助手机等其他电子设备作为运算平台:目前国内主要消费级AR眼镜中,仅有Inmo Air是一体机的形式,其他三个品牌均采用分体式设备,通过线连的方式连接其他电子设备。这样可以节约一体机所需要的电池重量。

AR眼镜的光学方案更轻:目前主流的AR光学方案为Birdbath光学方案,对比VR的菲涅尔和Pancake光学方案,只有外侧镜片等少部分是玻璃材质,其它都是塑料材质,中间是空心的。因此整体的重量较VR光学方案明显更轻。

AR眼镜的分辨率视场角均明显小于VR:AR眼镜整体视场角在45°左右,约为目前VR市场主流的90°-110°的视场角的一半,同时分辨率也明显小于VR头显。

Inmo Air侧重信息辅助:Inmo Air在应用场景上更侧重与信息辅助,其采用了一体机的设计,同时选择了更小的视场角和分辨率,光学方案也有所不同。

国内消费级AR眼镜品牌主要有四家:影目(Inmo)、Rokid、雷鸟和Nreal。目前四家品牌都已经在国内推出了消费级AR眼镜,也主动探索其他的应用场景:

雷鸟和Nreal已经分别与理想和蔚来两车企开展合作,探索AR在车内的应用场景:8月25日起,雷鸟Air 将上线理想商城,成为理想L9的官方配件。雷鸟 Air可与理想L9一线直连,打造140英寸高清巨幕观感,搭配车身自有的4D沉浸影音系统,给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Nreal也将在9月上线蔚来车商城。蔚来车载的7.1.4沉浸声音响系统,并标配Dolby Atmos杜比全景声技术,可以营造真实的声场空间和临场感。通过车载连接Nreal Air AR眼镜,可投射出最高视距6米,等效201英寸的超大屏幕。同时,蔚来、Nreal共同开发的防抖算法能够防止用户眩晕。

影目 Air与有道合作开发同传翻译功能:集“随身电子文档”和“实时翻译”等功能为一体,为用户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便利。


1.3.2 Nreal:Nreal两款AR眼镜上线国内市场

Nreal发布2款AR眼镜Nreal Air及Nreal X:8月23日,消费级AR眼镜品牌Nreal在北京召开中国首场AR眼镜发布会,面向中国市场正式推出Nreal Air、Nreal X和Nreal适配器三款硬件产品。其中Nreal Air售价2299元,Nreal X售价4299元,Nreal适配器售价799元。Nreal Air是3-DoF AR眼镜(没有三轴移动感应),是不完全AR,但产品设计更成熟,重量仅有79克(不含镜托等配件)。Nreal X是6-DoF AR。

Nreal获1500万美元投资。据Nreal官方,消费级AR眼镜品牌Nreal宣布获得国际潮流眼镜品牌GENTLE MONSTER母公司IICOMBINED的战略投资,投资金额为1500万美元。

XRAI Glass与Nreal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为Nreal Air眼镜提供软件。据VR陀螺,英国的增强现实(AR)软件开发商XRAI Glass宣布,与Nreal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为Nreal Air眼镜提供软件。Nreal Air眼镜可通过与手机设备连接使用XRAI Glass,该软件能将音频转换为字幕并显示在用户的AR眼镜屏幕上,使用户得以通过字幕实时阅读口语对话。


2、内容端生态:Pico、Nreal等发力VR/AR内容生态建设


2.1 Pico:多维度创作激励,构建轻度内容生态

7月28日,Pico副总裁任利锋作为嘉宾出席了2022砂之盒沉浸艺术季,并在演讲中深度分享了Pico在构建VR视频内容生态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联动北影节,明星与观众VR互动:在北影节红毯现场,Pico设置了VR互动和VR签名环节,利用VR全景拍摄设备,360°无死角的让明星与观众“面对面”。明星纷纷使用Pico VR手柄,在Pico创建的北影节数字签名空间留下了独具特色的个人虚拟签名。

创作者者内容激励:Pico通过对VR内容制作机构、VR技术公司和VR内容创作者等3个维度进行创作激励,来鼓励创作者们进行积极的内容产出。

“Pico小聚场”:8月26日,MAS国际街舞大赛VR版在Pico视频独家直播,张艺兴等明星参加。这是“Pico小聚场”的首次大型线上演出活动。

线上VR车展:8月26日-9月4日,第二十五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办。参展车辆约1600辆,展会规模超20万平方米!Pico视频上线了车展系列节目,每集5-10分钟,8-9集的影片呈现,9个相应的汽车话题,供Pico用户免费观看。

超沉浸观影计划:8月18日,Pico将正式开启“超沉浸观影计划”,Pico用户可以在 Pico视频上免费观看《苍穹》、《水母》、《纸鹤》等知名VR作品。8月19日-8月21日,Pico还将联合砂之盒沉浸空间 · 北京三里屯爱乐汇站进行免费的VR沉浸体验活动。

Pico混合现实录制功能(MRC):MRC的上线,能够大幅降低混合现实视频录制的技术门槛。只需一部Pico VR一体机、一部手机(iPhone XR以上型号)、一副三脚架,五平米的空间范围,即可完成VR内容录制,无需专业的绿幕场景搭建和抠图等复杂操作(同样支持专业绿幕模式,开启后录制效果将进一步得到提升)。Pico混合录制功能现支持5款热门VR游戏,分别为《多合一运动》、《动感音旅》、《疯狂功夫》、《VFC格斗家》和《Hitstream》,未来还将支持更多精彩VR内容。在全国六家线下体验店新增了混合现实录制体验区。

2.2 Nreal:与多方合作打造丰富的AR内容

在8月23日的Nreal发布会上,Nreal介绍目前已经联合了国内一批优秀的合作伙伴进行共创,为用户打造了独特的AR内容。

爱奇艺AR版:Nreal与爱奇艺联合开发的全国首款AR观影应用,增加3D片源。通过爱奇艺AR版,用户可以享受巨幕效果与更逼真的3D效果。

移动云VR和咪咕快游AR版。Nreal和咪咕共同推出全球第一个商业化空间观赛应用——移动云VR,并特别开发咪咕快游AR版,游戏玩家可以随时随地空间多屏上进行云游戏。在北京冬奥会当中,咪咕的赛事内容和Nreal的AR技术融合创新,为用户带来新的体验。游戏方面,通过AR技术、元宇宙技术,能够实现用户沉浸式的云游戏体验。

快手:Nreal联合快手,通过快手已有的版权资源,为用户带来更多巨幕内容。

Nreal AR空间:Nreal AR空间中涵盖了AR娱乐、AR社交、AR运动等多种类应用。


2.3 海外VR/AR内容端:通过联动吸引粉丝向用户

Meta将VR和AR体验带入2023年法国橄榄球世界杯:据VR陀螺,RWC2023将于2023年9月8日至10月28日在法国举行,在2022年7月21日至11月12日期间,还会有一辆世界杯宣传列车在法国各地往来穿行,介绍橄榄球和各球队的历史。而Meta的官方供应商团队把VR体验带到了这辆宣传列车上。在参加体验之前,乘客可以在列车入口的终端处创建他们自己的虚拟形象,除了常规的发型、皮肤、眼睛等角色特征外,还可以选择喜欢的橄榄球配件。而通过佩戴第一节车厢里提供的Meta Quest头显,乘客们能沉浸式地参观橄榄球场,在法国队球员们的包围中,共同唱响《马赛曲》。

Netflix热门剧集《鱿鱼游戏》将推出线下多人VR游戏体验:据VR陀螺,Netflix宣布与互动游戏公司Immersive Gamebox展开合作,将在线下店推出沉浸式多人游戏。游戏版《鱿鱼游戏》将通过虚拟现实、运动传感技术以及触摸屏,让玩家亲身体验剧中的比赛项目,诸如“红灯绿灯”(即一二三木头人)、“弹珠”等。

HBO Max宣布与Snap合作开发美剧《龙之家族》系列AR滤镜:据新浪VR,为了庆祝HBO备受期待的剧集《权力的游戏》前传《龙之家族》的首映,HBO Max与Snap合作,为用户提供了新的应用内AR体验。为了庆祝该剧在8月21日的首映,Snap和HBO Max合作发布了一个新的自拍和世界滤镜,以及Landmarker滤镜,让用户沉浸在该剧的奇幻世界中。

明尼苏达双城棒球队宣布引入ARound支持,以增强现场粉丝AR互动:据VR陀螺,专业棒球队明尼苏达双城队宣布将在Target Field棒球场引入ARound支持,好让球迷在现场能够参与各种共享AR体验。ARound是一个AR粉丝互动平台,为现场粉丝提供比赛期间的新互动方式。通过使用智能手机,现场观众可以在体育场范围内获得多人AR游戏体验。

《最终幻想7 重制版》同人VR MOD发布:据VR陀螺,知名MOD开发者Luke Ross宣布其最新项目——《最终幻想7 重制版》的VR MOD已经完成。此前,Luke Ross已经发布过包括《艾尔登法环》《赛博朋克2077》等在内的诸多3A大作的VR MOD。

虚拟社交平台Sensorium推出24小时元宇宙流媒体频道:据VR陀螺,虚拟社交平台Sensorium表示它们正推出首个全天候不间断的元宇宙流媒体频道,里面可提供丰富的视听体验。为了实现这一切,Sensorium在平台的虚拟地点Meteor Vortex举办了其首场Empyreal Party,虚拟AI艺术家Kàra Màr、Natisa Sitar和Ninalis会在上面轮番登台表演。

风险提示:硬件发售进度不及预期,硬件使用效果不及预期,用户习惯难以改变,VR/AR技术突破困难,行业监管风险。



点击小程序查看报告原文


【近期深度报告一览】


1.行业深度:

【互联网】
互联网:监管后周期,决胜基本面
互联网:广告与营销篇:电商/本地生活高韧性,短视频持续获取增量
互联网:内容付费篇:消费承压下保持稳健,快手直播生态健康,长视频提价显著


【视频】

直播:新政影响几何?六大平台比较的视角

长视频:奈飞用户下滑,迪士尼紧追,如何看国内流媒体发展?

长视频:从爱奇艺财报看长视频行业:成本下降,竞争格局趋缓

短视频 | 下半年展望:流量持续增长、广告/电商复苏,视频号加速商业化

短视频 | 竞争格局:增长平稳化,布局新方向、追求高效率

短视频 | 内容:剪辑内容侵权对短视频平台影响

短视频 | 广告:用户产品丰富化,广告变现空间大平台广告业务的思考(一)

短视频 | 电商:强大直播及社区基因,电商交易额井喷式增长

从PCG调整看腾讯内容生态布局:融合与协同加深,视频与音频赛道至关重要


【电商】

东方甄选:直播电商大有可为,知识内容渠道拓宽

2022|618前瞻:电商平台行动积极,用户促销力度加大,商家多方位扶持

2021 | 618前瞻:直播电商热度持续,平台优惠力度加大,关注板块投资机会

2020 | 618前瞻:后疫情期首个电商节日,关注数字营销及MCN板块投资机会

2020 | 双十一前瞻:平台促销常态化,直播/电商混战升级,关注板块相关投资机会

抖音电商系列报告二:服务商体系,助力直播电商发展

抖音电商系列报告一:一文读懂抖音电商

从鸿星尔克事件看抖音电商:激发兴趣,促成交易


【游戏】

游戏:EDG夺冠有望驱动大众认知修复,元宇宙带来长期产业逻辑

自研创新+细分赛道:从腾讯游戏发布会布局,思考A股游戏公司未来发展方向

CP与渠道:腾讯与华为就分发合作再起争端,传统渠道式微不可避免

政策:游戏版号重启政策预期落地,行业驱动力切换至产品与产业逻辑政策:2018 VS 2021:两次游戏版号停发回顾与对比


【潮玩】

潮流玩具: 激活女性市场,消费人群扩展;IP驱动重复购买,赛道高成长


【营销&新消费&线下】

新消费月报系列二:元气森林加速品类扩张,瑞幸咖啡凭爆款产品迎业绩拐点

新消费月报系列一:蜜雪冰城营销引爆,字节跳动推进新消费与本地生活布局

剧本杀:Z时代线下娱乐新场景剧本杀,空间有望看齐电影市场

线下消费:复工复产在即,线下娱乐与内容消费有望回暖

电影:贺岁春节档内容供给充沛,行业有望迎来拐点


【数字阅读】

用户下沉+泛娱乐化,数字阅读赛道扩容


【元宇宙】

VR:VR硬件与应用,这一轮有什么不一样?

VR:从Pico看国内VR市场:营销发力,应用跟进,游戏/影视/健身内容生态正待兴起

Meta系列2:短视频Reels广告增长迅速,元宇宙业务短期调整,长期布局方向不改

Meta系列1:移动互联网中后期竞争加剧,元宇宙是全行业的增量空间与元宇宙

系列9: 收购暴雪,微软以游戏打开元宇宙布局

系列8:从腾讯看巨头元宇宙布局:虚拟社交与硬件成为两大主线

系列7:从2022CES展看元宇宙:硬件、技术、应用频出,产业发展持续提速

系列6:2022跨年虚拟人&内容频繁亮相,头部数字藏品需求旺盛

系列5:虚拟活动拓宽虚拟内容应用场景——以网易瑶台为例

系列4:数字藏品的中国实践 :腾讯,阿里和iBox率先入局,视觉中国升级布局

系列3:海内外公司硬件、技术与应用布局加快,虚实融合体验更进一步

系列2:Facebook全面拥抱元宇宙,硬件与应用机遇来临

系列1:始于游戏,不止于游戏


2.个股深度:

【视频】

芒果超媒:看好新一季《浪姐》表现, 台网协同,产能提升

芒果超媒:从2021春季品鉴会,看芒果TV的内容矩阵与自我迭代

哔哩哔哩:2022业务展望及2021财报点评,商业多元化持续推进,生态驱动用户增长

快手:从五个角度理解快手:冷启动、去中心化、用户画像、单双列与商业化


【电商】

值得买:互联网+消费平台型公司,优质内容构筑社区高护城河,货币化能力持续提升


【游戏】

三七互娱之“精品化”:锤炼自研精品与长线运营能力

三七互娱之“多元化” :跨越舒适区,突破大品类

吉比特系列二:代理新游《奥比岛》上线可期,有望验证公司长线运营能力二

吉比特系列一:研运能力聚沙成塔,品类优势助推长期增长


【潮流玩具&IP】

泡泡玛特:客流与物流复苏,新品发售恢复,看好三季度销售回暖 

泡泡玛特:从可选消费视角,看泡泡玛特的高增长驱动力

华立科技:潮玩市场高景气度,IP卡片销售放量,TO B到TO C发展顺畅

泡泡玛特:财报背后,渠道、IP、会员是核心;海外、新品是未来

泡泡玛特:春节深度追踪,盲盒IP矩阵化,非盲盒产品丰富度增加;商业联名+主题展览变现通道打开

泡泡玛特:从小众到引爆的三个核心要点


【营销&新消费】

兆讯传媒:关于裸眼3D大屏的四问四答

兆讯传媒:高铁站媒体龙头,点位壁垒与品牌认可,发掘新场景广告价值

三人行:把握头部客户,积极开拓新赛道,业绩高速增长

分众传媒:从经营杠杆和ROE的角度,关注需求周期复苏下分众传媒投资机会

分众传媒:广告主结构调整,媒体点位优化,静待周期回暖

蓝色光标:出海营销高速增长,“蓝标在线”拓宽市场


【电影】

光线传媒:1Q22主控影片票房预计达10亿体量,《深海》表现值得期待

光线传媒:影视内容龙头呼之欲出

万达电影:关注2021年万达电影市占率提升带来的业绩弹性

猫眼娱乐:影院复工受益标的,看好公司全产业链平台型布局,“腾猫联盟”落地可期

博纳影业:内容渠道一体化,商业主旋律电影龙头地位稳固


【数字阅读】

掌阅科技:特内容体系+商业化变现潜力专题研究

掌阅科技:携手百度华为开拓用户,免费阅读业务市场广阔


【社交】

Snapchat:从跌幅80%到10倍股,Snapchat股价复盘

Soul:性格&三观与兴趣出发的95后社交产品


【出版】

中南传媒:低估值高分红的出版龙头,经营稳健高质量


【元宇宙】

视觉中国:数字藏品业务国内外持续推进,自有版权资产有望价值重估

Roblox:《罗布乐思》国服版上线,突破游戏边界的社区平台





本文来源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VR/AR双周报:Pico、Meta新品将发,关注AR眼镜商务办公场景

对外发布时间:【2022】年【9】月【6】日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本报告分析师:杨艾莉 执业证书编号:S1440519060002杨晓玮 研究助理胡诗雨 研究助理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微信号:CSCmedia)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杨艾莉传媒互联网研究团队运营的唯一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中信建投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订阅号内容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建投的客户。本订阅号不是中信建投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中信建投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订阅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误解。提请订阅者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中信建投对本订阅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来源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依据中信建投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中信建投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并非投资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订阅号内容受众的任何投资建议。订阅者应当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根据本订阅号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信建投或相关作者无关。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仅为中信建投所有。未经中信建投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发布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亦不得从未经中信建投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