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刊】你只知道《锦绣未央》涉嫌抄袭,你不知道历史上还有这八大抄

2017-04-28 静静 律商联讯 律商视点

4月24日,北京朝阳区法院公开审理了“《锦绣未央》原著涉抄袭案”。据报,《锦绣未央》涉嫌抄袭超过了200部作品,原告作家多达11名,听说光原告提交的证据就有三大旅行箱,难为小编当初还为了“拖把鱼”(拓跋余)追完了整部剧。


李未央

高阳王,我会带着你的这份爱 ,好好的活下去。我会让你看到一个锦绣江山 ,一个锦绣未央。

高阳王

未央,那些我就不用看了。只请你一定要活下去,不然都对不起那200部作品啊!

请输入文字


这几年,要说互联网+在影视剧领域的重要体现,应该是大IP剧的火热吧。抛开荒诞剧情不说,大多IP剧热播之后便会生出了一系列的著作权纠纷。从《宫锁珠帘》到《芈月传》再到《锦绣未央》、《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几乎无一幸免。


说到抄袭,中国古代也是泛滥成灾。今天,小编不妨就先给各位细数一下各朝各代有名的抄袭者们。


古代的中国没有版权保护机制,抄袭成本几乎为零,即便被人识破,顶多就是丢张脸。另一方面信息交流不通畅,即便发现自己的作品被人剽窃,也难以追究。


而古代读书人的仕途大多与其写作文能力息息相关,要想做官就得作文写得好。那如果有人想入朝为官但作文写得极差怎么办?好说,抄别人的。



汉朝


“剽窃之祖”班固


要真说剽窃,我们得先认识一个人,此人被称之为“剽窃之祖”。这个人就是班固,学过中国古代史的人一定对他不陌生,东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怎么就突然成了著名的“抄袭家”呢?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班固编著的《汉书》中涉及到了西汉的大量宫廷官方文件,这些红头文件可不是普通人能收集到的。而班固出生于陕西的一平民家,其父班彪做的最大官也就是个县长而已,何况做了没几天就回家写历史去了。那这些官方文件难不成是班固父子俩闭门思考开了天眼的结果吗?


据班彪的耿直学生、东汉“侯亮平”——王充实名举报,班固父子俩根本不是《汉书》的原创者,其真正的作者是扬雄。(“司马子长纪黄帝以至孝武,扬子云(扬雄)录宣帝以至哀、平。”(《论衡·论衡-须颂篇》)


证据如下:西汉后期,能够进入西汉图书馆和文秘馆的“石渠阁,天禄阁”的人,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著名学者的扬雄,另一个是新朝国师的刘歆。而在东汉末期的王莽新朝时代,中散大夫的扬雄便已著作完成了《续太史公书》一书。


此外,扬雄与班固的爷爷班稚还是曾经的好同事,这种种迹象都指明了班彪班固父子将扬雄的“花”接在了自己的“木”上。


王充

朋友圈实名举报:《汉书》的真正作者是扬雄,不是班式父子!老师,学生只能帮你到这了!

26分钟前

东汉历史协会

班固:师弟,有话私下里说嘛!!


当然,并不仅是王充一人指证班固抄袭。唐朝刘知几在他的《史通》也明确记载过班固的抄袭记录;南宋史学家郑樵在《通志·自序》更是忍不住说:“班固者,浮华之士也。全无学术,专事剽窃。”;就连《颜氏家训·文章篇》中也有“班固盗窃父史”一说。


这下,不管班固承不承认,“抄袭之祖”的称谓是洗刷不了了。


班固

关于流言我装作无动于衷~请看我班固式的围笑~

26分钟前

班固

班固:没人点赞?没关系,自己点啊


抄的太认真,连作者名字都没放过


还是在东汉时期,有一官员好不容易混进官场,却不会写公文。幸得“上天眷顾”,他认识了一位名叫葛龚的写公文高手,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二话不说赶紧拿过葛高手的公文照抄。


兴许是这位官员高兴过了头,竟然把葛龚高手的名字也照抄上去了,一下成了世人的笑话,并且还一直被笑到了一千多年后唐朝,被热衷于记录别人抄袭史的刘知几记录在了《史通·因习》中。


《史通·因习》“遂盗葛龚所作而进之。既具录他文,不知改易名姓。时人谓之曰:‘作奏虽工,宜去葛龚。’及邯郸氏撰《笑林》,载之以为口实。”



我是官员

明明是抄得一毛一样,怎么还是零分?

26分钟前


葛龚:因为你不光抄了我的卷子,还抄了我的名字~

 


西晋


向秀遗作被郭象窃取


据《世说新语》记载,西晋“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写了一本《庄子注》,但《秋水》《至乐》二篇还没有写完,向秀便去世了。此时,一位名叫郭象的文人按耐不住了,他“好心”在向秀未完成的《庄子注》基础上,稍作加工,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最后还“好心”地署上自己的名字给“出版”了。直到后来,向秀所注全本《庄子》别本问世才真相大白。


其实,这个郭象本身才分极高,其见解和文采并不亚于向秀,怎奈他明明可以靠实力博取功名,偏偏要去拼“移花接木技术”,最终还不是被几千年之后的小编嘲笑了。


郭象

我最近在练”移花接木“大法,借向兄《庄子注》一用,反正你也用不上了。

向秀

简单点,抄袭的套路再简单点。你又不是个演员,别设计那些多的情节。

请输入文字

 


唐朝


唐朝文学空前繁荣,诗文创作也是入仕的重要标杆,应试举子常常拿着自己的作品(行卷)走访权利贵族,谋求仕途发展。在功名利禄的驱动下,那些本身写作水平极差又想当官的人只能通过抄袭这一途径,达到为官的目的。


两句诗引起的血案


初唐著名诗人宋之问的外甥叫刘希夷,是一文艺小青年,喜欢伤春悲秋,诗句多为哀怨风。某日刘生一脸愁思吟诵自己的新作品:“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吟着又觉哪里不妥,反复琢磨,不断哀愁,突然灵感来了,张口来了两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巧不巧的,就被舅舅宋之问听到了。宋舅舅实在喜欢这两句诗,便对外甥刘生说,你把这两句诗送给舅舅吧,就署舅舅我的名字,舅舅不会忘了你的。


刘生心想,明明这诗就是我吟诵的,与您有半毛钱的关系?最后刘生虽百般不愿意,却碍于宋舅舅的情面答应了。但这刘生回去后想了想,实在不舍得自己这费尽愁思才创作的两句佳作,便跟宋舅舅反悔了,结果宋舅舅不仅不还,反而恼怒外甥的言而无信,差人将外甥杀了。


可怜的刘生,好不容易想出佳作,却因此丢了性命。这宋之问舅舅当属抄袭者的极品。

宋之问

本人最新拙作,请大家鉴赏~

新诗show|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26分钟前

唐朝诗歌协会

刘希夷:舅舅,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借”诗还得“赠”表丈?

 

唐宪宗年间,文人李播在出守蕲州时碰到了剽窃自己作品的李姓书生。这名剽窃者可是自己送上门的,此书生拿着一本诗集拜访李播,本想借此谋取一官半职,没想到李播看着书生这本诗集,越看越眼熟,这明明就是自己未登第时的作品嘛。李书生见事情已败露,倒也坦荡,便承认这本诗集是自己在京城书店里花一百钱买的。


李播为人宽厚,并没有责备他。可这李书生既然干得出剽窃之事,想必也不是脸皮薄的人,见李播好说话,直接提出希望李播将诗作“借”给他,以便自己继续“行骗”。李播一脸悲悯地看着李书生贪婪的容颜,想了想:罢了,自己已年老,留着这些诗也无用,不妨成全了书生求功名的迫切之心。


书生赶紧收起“借”的诗集,赶往下一个“行骗”地点。李播顺口问他去哪儿,对方以要去江陵拜见表丈卢尚书相炫耀。李播听后大笑,说卢尚书明明是自己的表丈,且与自己交往甚密,自己从来不知道卢尚书还认识这位李姓书生。书生又一次露馅,却又一次恬不知耻地表示,既然借了诗,就连表丈一起借了吧。


李书生

李大师,我最近写的那部诗集,您看了吗?还望您能多多指教!

李播

呵呵,我看自己的诗集还用指教?

请输入文字



宋朝


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我怎么抄


欧阳修在滑州当通判时,有高官托好友宋子京向他求稿子。文章高产的欧阳修大方地让宋子京转交给这位高官近十篇稿子(小编好喜欢这样豪气的作者)。


一多个月过去了,宋子京对欧阳修说,欧阳兄最近写作水平下降的厉害啊!高官看完欧阳兄的文章之后,不是很喜欢啊。


欧阳修听完后没说什么。


不久,欧阳修回京做了知制诰。坊间一直盛传朝上某高官特别喜欢一位叫丘良孙的人写的文章。都是混文学圈的,欧阳修不免对这个丘良孙产生了好奇心,赶紧派人把丘良孙的文章找来拜读一下,这一看欧阳修惊了,这不是之前让宋子京转交的文章吗?除了名字,其他的一毛一样啊。但是涵养颇高的欧阳先生并没有揭发邱良孙。


又过没多久,欧阳修出任河北都转运使,某天看报纸上报道:丘良孙因写文章被招进殿考试,还有了官职。欧阳修对此人的水平颇为怀疑,便又找到丘良孙写的文章看了一下,这次丘良孙没有抄袭欧阳修的文章,而是换了个人的文章——武将令狐挺写的《兵论》。这抄袭者脸皮之厚也是让欧阳修开了眼界。

丘良孙

关于抄袭,学问还是蛮大的咧~

大咖show|抄袭界大咖丘良孙现场亲授抄袭绝技,千万不能错过哦

26分钟前

宋子京,某高官

欧阳修:我已委托律师给你发去了律师函,培训完了就赶紧看看吧~

令狐挺:我已委托律师给你发去了律师函,培训完了就赶紧看看吧~

 


明朝


为夺别人著作权,不惜乱认祖


明永乐年间,山东按查司佥事晏璧,是出了名的写诗高手,著有《济南七十二泉诗》,趵突泉的“天下第一泉”的美誉便得于此。然而,晏璧这人写得一手好诗,做得一手龌龊事。


得知元人吴澄著《三礼考注》藏于康震家后,晏璧从康震之孙手中“得之,遂掩为己有”,冒称为自己所著。不但如此,晏璧还将书中原称“澄曰”者皆改作“先君曰”,有称“澄按”者皆改作“笔者认为”,用涂改液涂在原来的字迹上重新写,无奈,涂改液质量太差,旧的字迹还是能看到。


晏璧

万能的朋友圈,请告诉我哪里有卖质量较好,掩盖能力较强的涂改液,在线等,挺急的!26分钟前


小编:……!

 

 “遗憾”的是,晏璧如此大费苦心,又是认“先君”又是用涂改液修改,最终还是一场空,名臣、大学者杨士奇等钞传此书时,将其改正。



清朝


我们再讲一个外甥的故事。顾炎武的外甥,名叫徐乾学,学识渊博,名震一时。


就是这样一个有学识,少负才名的人,为了逢迎权贵,不惜替权臣纳兰明珠的儿子纳兰性德剽窃,将家藏《通志堂经解》中140多种宋元解经全部改名为纳兰性德所著。


这徐老师明目张胆地替学生剽窃,胆儿真大啊!


难怪清人周寿昌在《思益堂日札》卷五《窃袭前人书》中嘲讽说:“徐既爱其才华,复逢迎权贵……其心术行事为儒林轻蔑久矣。”并云:“窃他人书以为他人之作,斯又添一书林掌故,可哂也。”


就连乾隆皇帝都评论此事:“成德借名,徐乾学逢迎权贵。”




关于对剽窃老师徐乾学的处罚决定



结语


发展到法制健全的今天,抄袭现象依然存在,知识产权保护任道重远。


小编私以为,每一部作品在作者眼中都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历经心血,倍加珍贵。而那些抄袭别人作品的人,无疑是偷了原著作者的孩子,在性质上,这与“人贩子”何异?


所以,拜托那些心怀鬼胎的抄袭者简单点,写作的心思再简单点。


请安心钻研自己的智力成果,同时也要保护他人的智力成果。


最后,祝每位拥有自己智力成果以及即将拥有自己智力成果的人,劳动节快乐~


本文配图纯属搞笑,千万别当真



法律的条文中并不只有表面的冰冷,其字里行间之下还有更延伸的含义;法律的实务中并不只有唇枪舌战的辩论,其一招一式之下还有独门秘籍;
那么,您是否也有自己的法律见解?您是否也有自己的法律实务秘籍?
不如,写下来与我们一起分享可好?
稿件一经采用,将刊登于律商联讯在线平台
投稿邮箱:China.Content@lexisnexis.com

点击查看往期文章:

【特刊】以法律的名义看《人民的名义》

【特刊】谁来拯救被超售的你?

【特刊】大风厂老板蔡成功的民间借贷穿越史

【特刊】中国企业走出去,买个保险先!

【特刊】李白写给苏轼:房屋限购令后,姻缘之于房子

【特刊】百年民法典——你的前世,我的今生

【特刊】两会5分钟扫描:有趣,有料

【特刊】法律检索:从案例看企业在美国的知识产权诉讼

【特刊】写给妇女节——中国女子图鉴

【特刊】奥斯卡下周见,这个周末看啥片?

【特刊】《乘风破浪》:徐正太,耍帅也要守法啊

【特刊】LinkedIn、WeChat、微博,企业社交媒体联系人归属权花落谁家?

【特刊】“开工炮”—烟花将散,爆竹将歇,法律在这里变迁

【特刊】新年新技能Get——法律人的日常之年关和春节

【特刊】新的一年,愿清风吹散职场的雾霾

【特刊】其实,你与诗人只差一些假期的距离

【特刊】最近乐视有点烦

【特刊】谁还能动你的钱袋?

【特刊】年龄,不可公开的秘密?

【特刊】订单都秒完了?看看全球网购的山长水阔吧!

【特刊】来啊,带你各朝各代去买房啊

【特刊】在醇厚的雾霾里—讲经说法,守望青天

【特刊】万圣节礼物:法律检索的小Tricks

【特刊】《湄公河行动》:法律的视角

【特刊】世界上那些奇葩的法律规定

【特刊】Legal Research, 这些窍门会让您事半功倍

【特刊】围城内外的撕法解释

【特刊】商鞅变法-秦国第一职业经理人的法治梦想

【特刊】奥林匹克精神的另一种阐释:她们的故事

【特刊】正确的吃“法”

【特刊】里约奥运会:不得不说的这些法律问题

【特刊】男人节小剧场—愿我被这世界温柔以待

【特刊】武汉亲友如相问 我亦帝都在看海

【特刊】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之囧途不囧

【特刊】一个法律老男孩的小自白

【特刊】明朝员工比我苦——果然没有对比,就没有幸福

【特刊】七月暑期档,玩的就是你——游戏改编影视的那些“坑”【特刊】法律小编的NBA漫谈【特刊】职场无所畏,知法不可少【特刊】粽叶飘香话“非遗”,龙舟竞渡有说“法”【六一特刊】跟着我,左手一个童年回忆,右手一个法律变迁




 

律商联讯在中国


律商联讯是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励讯集团的旗下公司,1994年进入中国。凭借在全球法律信息服务市场的资源优势,我们与中国最具实务经验的专家团队合作,相继开发了律商网和律商实践指引系列产品(www.lexiscn.com)。不仅提供诸如法律、法规、案例的基础检索, 同时,针对法律人的工作流程设计实务指南、合同范本和智能工具等内容,为其处理实务问题、撰写法律文书、做出商业决策提供全面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