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解放军总医院余新光: 科室年手术量4000台以上 通过DSI等技术发展脑功能研究和建立精准神经外科体系

2017-06-08 更多资讯▶ 神外前沿

神外前沿讯,成立于1969年的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是目前国内最著名的神经外科中心之一,除每年完成4000多台手术之外,近年来在脑功能研究上投入越来越多的力量。“意念打字”、“DBS手术治疗老年痴呆症”,这些普通人闻所未闻的“神外黑科技"都诞生在这里。


繁重的临床工作与需要投入巨大精力的科研工作如何保持平衡,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余新光教授带领科室正在积极探索,余新光教授认为临床工作应提高重危患者比例,减少简单重复性工作,现在已经将每年4000多台手术中的重危患者比例提升到了60-70%,未来还将进一步提高,以腾挪出更多精力用于科研。


在余新光教授的规划中,临床工作要沿精准神经外科体系深入下去,科研中重点研究大脑高级认知功能,以更好服务于临床和患者。


无论临床还是科研的核心目标之一都是建立精准神经外科体系。余新光教授认为,在神经外科领域中实现精准医学除了靠手术精准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定位和评估的精准。在这个领域,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有三个技术”杀手锏”,分别是单细胞电生理监测、DSI神经纤维束重建和静息态脑功能核磁


在接受“神外前沿”访问时,余新光教授不断提到的一个词就是“专注”,一个好医生不应该到处跑,而应该专注精力于自己的一个领域,不浮躁也不能分心太多。


余新光教授早年专注于颅底外科,在国内最先提出“中央颅底”的概念,率先采用新的颅底入路完成海绵窦、岩斜区和脑深部肿瘤切除等高难度、复杂手术,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现在虽然作为科室主任和学科带头人,已经无法像以往那样专注于一个细分的领域,但余新光教授一直要求团队里的每一个医生都必须专注。


以下是“神外前沿”于余新光教授的对话实录:

神外前沿:301医院神经外科在全国是什么定位和特色?

余新光:临床上我们是国家临床重点单位,学科方向上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三个工程”,第一是“民生工程”,传统的神经外科疾病治疗依然是我们最主要的工作,但是我们要做精,在上一届许百男主任提出精准神经外科体系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内涵,在人脑高级认知功能保护、脑肿瘤基因分型与治疗、神经系统出生缺陷疾病干预上实现突破,进一步提高神经外科疾病治疗质量;第二是“探月工程”,就是研究脑功能,因为这里有很多未解之谜,我们要结合病人和疾病进行深入脑功能研究,对人脑高级脑功能和精细环路进行定位和绘制,并探索高级功能调控手段;第三是“使命工程”,作为军队医院,时刻牢记使命,对战创伤、军事医学方面进行持续深入研究。


神外前沿:“探月工程”指的是高级脑功能研究,研究高级脑功能是神经外科发展的一个趋势吗?

余新光:未来趋势不言而喻,随着脑科学时代来临,研究手段不断进步,我们能够从传统解剖研究深入到脑高级功能研究范畴,这是科技发展必然趋势。


另外,人们认识世界的规律肯定是从低到高的,拿神经外科来说,我们之前关注的脑功能,就是手术后看看手脚能不能动,感觉有没有障碍,能不能说出话来,这还是初级脑功能。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患者对生活质量关注越来越高,医生关注点也逐渐从初级功能到高级脑功能上来,像现在的脑功能定位技术,正是神经外科医生从工作中摸索出来的。


现在我们接触大脑的机会和手段都越来越多了,比如在探测癫痫病灶的过程中,在符合医学伦理的前提下,电极可以植入到大脑里,除了癫痫以外,还可以监测到人脑其他活动信息。


国际上的脑计划大多也都是研究高级脑功能,比如脑网络和回路都涉及到高级脑功能。


神外前沿:脑功能的研究,您指的是仅仅功能神经外科范畴,还是广义的?

余新光:我觉得是广义的,但是功能神经外科有独特优势,特别是电生理方面。比如癫痫,就是一个很好的研究窗口,可以通过功能性疾病来研究人脑认知等高级功能。


除了癫痫,其他疾病治疗过程中,也要关注高级认知功能,比如脑积水。过去我们说到脑积水有三大主症:尿失禁,双下肢活动异常和痴呆, 36 40965 36 14942 0 0 2415 0 0:00:16 0:00:06 0:00:10 2980是痴呆究竟影响到了什么高级功能呢?其实痴呆要分很多种,是记忆力出现问题,还是智能、判断出现问题?这些都没有人去做深入的研究。


还有像脑血管病,比如脑缺血做了架桥手术,过去就是关心病人能不能动、能不能说话,对于认知功能,虽然也有关注,但是没有什么特别好的研究手段。


现在,静息态脑功能核磁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手段,比如烟雾病,现在就有一种间接性血管贴敷术。有时候做完手术之后马上就见效,病人醒过来之后,原来不能动的就能动了,说话不流利的就变流利了。可是用造影看到侧枝血管循环并没有显现出来,也没有看到血管马上就长到脑组织里边去,即使做脑血流量测定,也没有看到明显的提高。


但是最近我们用静息态脑功能核磁检查发现,这种术后即刻肢体运动、语言功能改善与脑网络额叶增强有关,这就和临床症状上的改善非常一致了,说明血管病的脑功能研究也很有意义。


再比如轻微的脑震荡,以往在通过CT等检查看不出有什么变化,现在用脑网络来研究,发现还是有改变的。


神外前沿:通过对脑功能的关注,会不会拓宽神经外科的治疗领域呢?

余新光:首先,我们对疾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另外,在治疗上也有帮助,比如说刚才提到烟雾病的血管融通术,之前很多人就有质疑是不是有效果。现在有了脑网络技术,就为我们手术者提供的证据,另外也对疾病有了更客观的分析。


神经外科关注脑高级功能,我们这个团队应该是比较早的。我们关于恐惧环路的研究,2008年申请的国家自然基金,2010年发表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上,当时我们就提出了神经外科应该关注高级认知功能,额叶颞叶并不是无功能的观点。2014年和2016年,我们又在中华神外杂志上发表述评,不断呼吁大家关注脑功能研究。


神外前沿:301医院神经外科在脑功能研究领域有什么新的进展吗?

余新光:我们非常重视脑功能的研究,临床上我们采用神经调控方法治疗过去没有办法治疗的疾病,比如阿尔斯海默病,用DBS刺激穹窿,完成了目前国内仅有的5例治疗,初步结果看可以改善症状。


研究方面我们在做单细胞电生理记录,这是很难做到的,能够记录电极放的准不准。还有和法国合作的场电位记录,都是国际国内比较先进的。


除此之外的研究的项目还有很多,包括脑机接口研究,其中的意念打字是和清华大学合作的,现在已经可以打汉字了,属于国际领先。我们正在探索采用微创方法,小电极嵌入颅骨,不直接接触脑组织,但又离得比较近,能够采集精确的脑信号。已经计划开始招募病人了。


神外前沿:意念打字能否转化到临床,有什么意义?

余新光:当然转化到临床了,国外已经用来给四肢瘫痪、不能言语的渐冻症患者提供说话的能力。


神外前沿: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关于脑功能的研究项目?

余新光:研究上还包括静息态脑核磁和纤维束精细的重建。


神外前沿:纤维束重建好像也有很多单位在开展了?

余新光:我们研究的是特殊功能,比如记忆、恐惧等高级功能,用的是512方向,出来的不是现在的DTI而是DSI,能把记忆的环路用DSI重建出来,这个研究成果即将发表在国际期刊上。


DTI沿着轴索平行,但是在某些交叉的地方,比如某个像素中有神经交叉是做不出来的。我们用DSI就能够做出了,并发现解剖上一些新的连接。


神外前沿:如果转化到临床上,哪些患者能够受益?

余新光:手术中要保护脑功能,过去就是弓状束、视放射这些,有了DSI之后可以提供更多需要保护的功能信息,包括人的记忆、情感,手术不仅仅是要保护传统上的运动功能、一般的语言功能、视觉等初级感官功能,还要保护更高级的功能。


实现高级脑功能保护的基础和前提就是定位技术,知道这些功能在哪里。比如癫痫很多是以恐惧发病的,本来我们就关注恐惧这个情感,通过电生理等研究恐惧的环路,环路出来以后将来整合到手术系统中,以前的手术是根本不会考虑要保护这些地方的,甚至额叶颞叶都是我们要切除的部分,因为觉得没有什么用,但现在恰恰认为这部分需要我们保护的


神外前沿:纤维束重建技术,不仅仅限于癫痫手术?

余新光:对,适用于任何开颅手术,包括外伤、肿瘤等等。比如外伤,过去为了减压,很可能大块脑组织就去掉了。还有手术入路问题,以前从哪里切进去,考虑的范围就没有那么广,现在把脑网络、高级脑功能环路建立起来之后,很可能我要设计入路、选择入路就更要小心了。


神外前沿:DSI是我们在国内率先用的?

余新光:我们拿DSI来研究脑功能应该是比较早的,尤其是研究记忆功能,现在还未看到有过相关报道。


总之,建立精准的神经外科,除了手术要精准,评估也要精准,3个技术手段:静息态功能磁共振、DSI纤维束重建和单细胞电生理监测技术是重要的工具


神外前沿:脑功能研究和您之前从事的领域不太一样?

余新光:我出身是搞颅底手术的,在国内如果查的话,很多颅底手术入路比如海绵窦、硬膜外入路等是我2000年初去美国霍普金斯医院学习后引进的,在中华神外杂志比较早进行报道。虽然我们做的例数不是特别多,但是研究的比较早。主要因为我们的老主任周定标教授是国内颅底外科开创者之一,出了第一部颅底外科方面的书,我是他的学生,自然接触就比较早,包括我1996年在国外学习也是颅底手术方面的。


但颅底外科现在不是我工作的重点,因为现在这块的工作已经都做起来了,可以交给其他人去进一步研究。现在我担任科主任后,需要从宏观层面考虑我们科室学科的全面发展,很遗憾我个人很难专注于一个领域了,不过我要求团队的成员,每个人都要专注于一个领域。


神外前沿:现在科室每年手术量多少?

余新光:现在每年手术量4000多例。我们现在搞大学科制管理,海南分院神经外科还有30多张床位,每年也有几百台手术,总共加上本部有170张床位,全部算下来全年完成4000多例手术。病人等床多的时候,住院单有500多张,平时也有300-400张。


在全国神经外科的总排行中,复旦版我们排在第四,在医学科学院榜中我们排第三,这个第三我们还是比较有压力的,因为国内其他单位发展劲头都很足。


神外前沿:科研与临床工作如何保持平衡?

余新光:我们科室相对来说更重视临床研究,团队中要有复合型人才,才能把更多精力放到研究上去。手术既要有量也要有质。我们现在和国外的区别也在这里,量多是好事,我们资源丰富,但也有观点认为如果量太多了,不适合做研究,因为没有精力了,量要和工作人员保持合理的比例,否则就疲于应付临床,可能做的不细致,更没有精力去做研究了。


目前的国情就是这样,现在寄希望于医改推动分级诊疗,我们这一级的医院只治疗疑难复杂的疾病。现在解放军总医院已经开始强调重危病人比例,引导科室关注提高手术质量。目前我们神外4000多台手术中重危病人能够占到60-70%左右,今后如果把其余20-30%去掉,总数可能会少一些,但是会有更多精力做研究,应该也更有成果,事半功倍。


神外前沿:日常工作中主要涉及哪些病种?

余新光:神外各个病种都有涉及,值得一提的是脊柱脊髓疾病,特别是先天性神经管发育缺陷,如骶尾部脂肪瘤、脊膜膨出、颅颈交界畸形等,是我们的一个强项。


神外前沿:神经外科发力脑功能研究,会不会引发争议?

余新光:关注脑功能是神经外科更高层面的追求,因为脑的高级功能有很多未知领域。我们神外医生直接接触大脑,不做这个研究的话十分可惜,另外我们的研究是最直接的研究,很多做基础研究的机构用的都是老鼠,低等动物脑功能研究出来的结果不一定能够代表人类。我们来研究人类脑功能、意识、思想,本身就是更高的维度。


余新光教授,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学术任职包括全军神经外科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分会副会长、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副总编、《Chinese Neurosurgical Journal》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专家等。主持军队重大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课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核心论文100余篇,SCI论文30余篇(多篇在专业顶级刊物Neurosurgery, Spine等)。曾获得第五界中国医师奖,第十七届美国赛克勒中国医师奖、第八届吴-杨奖,2012年度王忠诚神经外科医师学术成就奖,2014年被中央军委评为全军保健工作先进个人。


在国内最早发现并报道“脑静脉畸形”、“巨长椎-基底动脉”和“脑静脉窦血栓”等疾病;在国内首先提出“中央颅底/颅底中央区”的学术概念,采用硬膜外、经岩骨等新的入路完成海绵窦、岩斜区和脑深部肿瘤等复杂手术4000余例,明显降低了此类高危手术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对颅颈交界区畸形这一世界难题进行了深入探索,率先在国际上改良了经口术式,提出了“个性化治疗”的理念,在国际上首次报道寰枢侧块关节的结构分型,最先采用术中CT导航下复杂颅颈交界畸形的减压和钉棒内固定治疗,提出“个性化治疗”的理念并改良手术技术,提高了这种在我国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的疗效。近年来专注于高级脑功能的研究,在世界DBS发明人Benabid教授的指导下,他的团队使用该技术治疗国内首例阿尔海默氏病患者。他的团队还加入了由美国癌症基金会领导的脑胶质母细胞瘤的全球适应性试验。


往期访谈:

[专访]海军总医院张剑宁(下): 间质内放疗治疗颅咽管瘤及内镜治疗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等新探索

[专访]海军总医院张剑宁(上):基于立体定向技术 在脑肿瘤间质内放疗 脑组织活检和伽玛刀治疗上已积累全国最大宗病例

[专访]天津肿瘤医院李文良:脑胶质瘤治疗尚未找到真正切入点 手术仍然是主要手段

[专访]天坛医院孟凡刚: 神经调控手术适应症广泛 但应积极稳妥地开展

[专访]麻省总院Batchelor: 脑胶质瘤的靶向治疗不能只依靠一种靶向药物

[更新]专访南方医院漆松涛: 颅咽管瘤治疗有误区  提出膜性神经外科学概念

[专访] 宣武医院李建宇: 帕金森病外科团队年手术量300台以上  病灶定位是关键

[专访]宣武医院胡永生:功能神经外科治疗顽固性疼痛优势明显 已积累国内最大宗病例

[专访]天坛医院乔慧: 20年超2万例监测 北京天坛医院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团队如何走向世界前列

[专访]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张志文: 脑血管手术技术水平要求高 脑胶质瘤重在综合治疗

[专访]中山肿瘤陈忠平:肿瘤医院中神经外科发展之路 胶质瘤恶性程度最高的胶母5年生存率达28%

[专访]广州军区总医院王伟民: 术中唤醒手术先行者14年经验 胶质瘤全切率达77.8% 癫痫和功能区脑血管畸形手术应用前景广阔

[专访]北大国际医院刘献增: 电生理才是神经肿瘤术中监测金标准 经颅导航磁刺激等技术值得期待

[专访]张冰克: 儿研所小儿神外开诊七个月以来完成手术过百台 以婴幼儿患者为主

[专访]北大医学部常青: 率先发现髓母细胞瘤分子标志物Mir-449a 有助于获得精确诊断和精准治疗机会

[专访]天坛医院张凯:让发病率很高的额叶癫痫不再“迷茫” 影像学进步令其手术治疗效果堪比颞叶癫痫

[专访]天坛医院谢坚: 300余台高难度岛叶胶质瘤手术经验 全切率96.1% 致残率11.0%  对外侧豆纹动脉的保护是重中之重

[专访]301医院凌至培: 率先应用多通道微电极电生理记录技术帮助帕金森手术更精准定位

[专访]宣武医院菅凤增:没有显微技术的脊柱外科就是在“走夜路” 

[专访]天医总院杨学军: 率先应用经颅磁刺激技术 胶质母细胞瘤影像学全切除率95%以上 

[专访]天坛医院高之宪: 近2000台胶质瘤手术经验的忠告 

[专访]北京天坛张建国:DBS治疗帕金森病的技术突破将出现在哪里

[专访]张亚卓:手术仍是脊索瘤首选治疗方式  质子放疗等有待观察  药物仍在研发中

[专访]华山医院吴劲松: 低级别胶质瘤经合理治疗 10年存活率可超70%

[专访]宣武医院徐庚:应用纤维剥离术 挑战岛叶胶质瘤手术治疗

[专访]天坛医院张建国: 神经调控可以“替代”部分手术

[专访]林松:通过电生理监测和超早期化疗等手段治疗胶母(GBM) 

[专访]林松:手术是治疗胶质瘤的决定性因素  怎样才能做到精准切除

[专访]肖新如 :只有手术才能给颅底脑膜瘤带来治愈机会 

[专访]肖新如:手术不可能治愈脑胶质瘤  分子靶向与免疫治疗最有前途

[专访]王任直 :垂体腺瘤虽是神经外科常见肿瘤  但应多科协作

[专访]王任直 :反对滥用伽玛刀  垂体腺瘤治疗必须多科室协作

[专访]马文斌:今年将开展脑胶母细胞瘤的免疫治疗临床试验

[专访]马文斌:国际前沿技术怎样让中国脑胶质瘤患者受益

[专访]江涛:针对复发GBM的新药今年临床试验  免疫治疗大有前途

[专访]张玉琪:脑胶质瘤治疗主要取决于手术切除程度  而不是化疗

[专访]张玉琪: 答颅咽管瘤、儿童脑肿瘤等热点问题

[专访]天坛于书卿: 术中B超造影等影像引导技术让胶质瘤手术更为精准

[专访] 天坛于书卿:基因治疗胶母细胞瘤效果良好  正在开展临床试验

[专访]北京天坛季楠:基因技术等脑胶质瘤治疗最新进展

[专访]北京天坛季楠:分子检测可能是脑胶质瘤的突破口之一

[专访]阎海:分子病理给脑胶质瘤治疗带来哪些帮助(下)

[专访]阎海:分子病理给脑胶质瘤治疗带来哪些帮助(上)

[专访]李文斌:搭建胶质瘤治疗国内一流团队



▼医生与患者注册请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www.vipyiyi.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