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年潮丨“640”工程:中国第一代反弹道导弹防御工程研制始末

2018-03-13 姬文波 新三届


作者简介

姬文波,山西阳城县人,1973年出生。199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统计系,后继续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获历史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2005 年进当代中国研究所工作。现从事当代中国史研究。


1956年02月01日晚,毛泽东设宴招待全国政协委员,特别安排钱学森作为第一贵宾同自己坐在一起

 

 

       【摘要】 毛泽东主席从战略防御角度出发,为了打破美苏的核讹诈和核垄断,在积极发展“两弹”的同时,又提出了防御战略方针,他关注到美苏在发展反弹道导弹系统方面的情况,特别提出我国也要搞反导弹武器。1964年2月6日,毛泽东主席会见了五院院长钱学森,提出要研究反导弹武器。毛主席这个讲话后来被称为“六四〇”指示,成为我国探索研究反导武器的依据。因此,反导研究便称做“640”工程,并在一段时间里列为国家的重点任务。

 

      【关键词】 “640”工程;“六四〇”指示;毛泽东;钱学森;反导弹武器

 

1

  “六四 26 56291 26 14939 0 0 3873 0 0:00:14 0:00:03 0:00:11 3873”指示

 

1.1  国际背景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随着携带核弹的中、远程弹道式导弹的发展,美国和苏联开始着手研究如何防御对方的导弹武器对自己本土的袭击。


        美国相继开发、研制了“奈基-宙斯”系统、“哨兵”系统和“卫兵”系统,以对抗苏联的核攻击。“卫兵”系统于1969年3月开始正式部署,其系统主要由相控阵雷达A N/FPS-85提供预警,最大探测距离为4500公里,能同时跟踪上百个目标;配备的高空拦截弹LIM-49A“斯巴达”(SPARTAN)是“奈基-X”系统改进型,主要在大气层外进行拦截。该弹为3级固体导弹,最大拦截距离可达960公里,拦截高度在160~320公里范围内。低空拦截弹“斯普林特(SPRINT)”为近程2级固体导弹,其拦截距离在32~48公里,拦截高度在15~30公里。


        苏联于1956年开始研制“橡皮套鞋”反战略弹道导弹系统,1961年试验击毁R-12导弹,系统1964年开始部署,1972年基本完成。拦截弹的核弹头当量100~200万吨,有效杀伤半径6~8千米,射程350~640千米,高度320千米。该系统配备有“鸡笼”相控阵预警雷达(搜索距离6000~7300千米)、“狗窝”相控阵跟踪雷达(跟踪距离2800~3000千米)等。

 

1.2  两次重要谈话

 

        毛泽东主席从战略防御角度出发,为了打破美苏的核讹诈和核垄断,在积极发展“两弹”的同时,又提出了防御战略方针,他关注到美、苏在发展反弹道导弹系统方面的情况,特别提出我国也要搞反导弹武器。


        1963年12月16日,聂荣臻向毛泽东主席汇报十年科学技术规划。谈到利用激光技术搞反导弹武器时,毛泽东说:“‘死光’(指激光),搞一批人专门去研究它。要有一小批人吃了饭不做别的事,专门研究这个。没有成绩不要紧。军事上除了进攻武器外,要注意防御问题的研究,也许我们将来在作战中主要是防御。攻击武器,比如原子弹的数量我们比不赢人家。战争历来都是攻防两手,筑城、挖山洞都是防嘛。秦始皇的万里长城,没有多大用处。我们准备做一些蠢事,要搞地下工厂、地下铁道,逐年地搞。”


        几个月后,1964年2月6日,毛泽东主席会见了五院院长钱学森,针对研究反导弹问题,双方有这样一段重要谈话:


        毛泽东:我们搞原子弹也有成绩呀。


        钱学森:我有所闻。


        毛泽东:怕不止于有所闻吧。


        钱学森:原子弹实在只是有所闻,我是搞运载工具的。


        毛泽东:是的,你们搞了一千多公里的,将来再搞两千多公里的,也就差不多了。


        钱学森:美国在东南亚新月形包围圈上的有些基地有二千八百公里的距离。


        毛泽东:可以到夏威夷?


        钱学森:夏威夷就更远了,不止四千公里。


        毛泽东:总要搞防御的。搞山洞钻进去,地下就不怕它了。


        钱学森:我们正在遵照主席指示先组织一个小型的科学技术人员的小组,准备研究一下防弹道式导弹的方法、技术途径。看来第三个五年计划中由于技术条件不够,还不能开展设计工作。


        毛泽东:有矛必有盾,搞少数人有饭吃,专门研究这个问题;五年不行,十年;十年不行,十五年。总要搞出来的。


        毛主席这个讲话后来被称为“六四〇”指示,成为我国探索研究反导武器的依据。因此,反导研究便称做“640”工程,并在一段时间里列为国家的重点任务。

 

2  

方案设想和研制规划

 

        为了贯彻落实毛主席的指示,国防科委和有关单位组织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建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专业研制部门,规划在1973~1975年研制出我国第1个反导弹武器系统。


2.1  建立相应领导机构和专业研制部门


        1964年3月23日,国防科委召开弹道式导弹防御科学讨论会,四机部部长王诤、五院副院长钱学森和十院、科学院、炮兵等单位30多名专家、领导干部参加。会上初步确定了以导弹反导弹、超级大炮反导弹和激光反导弹三种技术途径,并把导弹反导弹途径放在第一位。由国防部五院负责;超炮反导弹由炮兵科学研究院负责;激光反导弹由科学院上海光电所负责。会后国防科委向毛泽东主席和中央专委呈报了《关于防御敌人导弹的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的报告。


        4月17日,五院二分院向院呈报开展反导弹工作的意见,建议立即成立一个规划小组,由8人组成。其任务是负责制订反弹道导弹和红旗三号总体规划,年内拟订出技术途径和战术技术指标。二分院党委常委提出由蔡金涛副院长负责指导该项工作。


        按照钱学森的指示,宋健开始搜集和分析国外相关情报资料、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经过反复分析计算,1964年5月,宋健写信给五院副院长钱学森,提出应先研制低空拦截反导弹系统,主要性能指标为:识别高度80公里;拦截高度15公里左右;导弹飞行时间约20秒,导弹平均速度1500米/秒。钱学森对次表示同意。这样,基本形成了“反击一号”的指标设想。二院开始技术设计工作。1965年1月4日,以国防部五院为基础成立了第七机械工业部。国防部五院所属二分院改称七机部第二研究院。二院调整为地空拦截式导弹研究院。


      1965年2月~6月,七机部在二院二部“反导规划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502室,4月改为七一一所,由部直接领导。6月30日经国防工办批准,在七一一所的基础上成立反导弹武器系统总体研究所,代号为七机部二院二十六所。承担反导弹技术抓总和和反导弹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任务。钱学森推荐宋健担任该所所长。


        二院自1964年开始组织队伍,1969年8月改成反导弹、反卫星总体研究院,十几年时间内全力开展了反弹道导弹系统总体设计和配套设备的研制。


2.2  确定方案设想和研制规划


        1965年5月4日~5日,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中央专委会第12次会议,七机部刘有光、钱学森、刘秉彦列席了会议。会议认为要加速地空、岸舰导弹的研制,以更快地加强我空防、海防力量,更有力地打击敌宣扬的“海空优势”。会议同意国防科委提出的关于防御敌导弹研究工作的初步安排意见。5月10日,中央专委办公室根据专委第12次会议精神,发出《关于防御敌导弹研究工作问题的通知》。要求四、五、六、七机部、中国科学院、炮兵、二十基地等有关部门,必须把防御敌导弹的研究列入本单位的季度计划和长远规划,由国防科委组织上述单位开展研究工作。


        1965年6月26日,七机部向国防科委上报《反导弹导弹武器系统初步方案设想和研制意见》,内容有敌情分析、拦截方法、战术技术指标、预警、跟踪、识别、制导和研制进度等。7月8日国防科委向中央专委和军委呈报《关于导弹防御体系各系统的研制规划报告》。规划设想在1973年-1975年研制出试验系统,进行拦截试验。8月27日中央专委第13次会议批复同意了这个规划。不久,七机部将反导弹体系的代号编为640工程。


        1966年2月28日,国防科委召开640工程汇报会议,确定以中、远程弹道导弹为主要目标,搞“点”防御。1967年10月,国防科委召开全国“640”工程会议,国家计委、国防工办、总参、空军、炮司、一二四五七机部、中国科学院等16个单位127名代表参加。会议提出了建立“640”工程综合总体和指控系统的研究单位问题,正式确定了5个系统的工程代号,及加速反导弹试验靶场的建设和开展反导弹用核弹头研制工作的建议。会议确定第1个奋斗目标是在建国25周年时,研制成功第1个反导弹武器系统、建好包括预警系统在内的第1个反导弹防区,并对具体工作进度作了安排。


        此后,“640”工程研制工作全面快速展开。


2.3  提出640防区的设想


        1970年2月,二院军管会向部及国防科委提出在1974年前建立640防区的设想。提出该防区应具有反弹道导弹,反低轨道卫星兼有反飞机能力。方案对防区地点、武器配备、兵力部署、预警范围、指挥系统、作战过程、建设进度等都提出了具体意见。5月,二院型号总体方案学习班对原方案进行了较大的修改,提出了一个新的640防区的设想。同年7月15日,国防科委向中央军委办事组呈报《关于反导弹反卫星武器第一个防区的设想和几个问题的请示》,具体提出了建设北京防区的方案设想,防区建成后由空军使用。



        1970年8月15日~9月19日,国防科委在北京召开计划会议,制订1971年计划和“四五”计划设想。会议在“三年赶、两年超”(即用三年赶上,再用两年超过美苏的水平)冒进口号的指导下,确定七机部在“四五”期间总的设想是:到1974年在主要战略导弹武器(洲际导弹、潜地导弹和反导弹、反卫星导弹)方面,赶上当时美苏的水平。二院的任务是:“一年一个型号,四年建成防区”,1974年建成我国第一个反导弹、反卫星防区,做到一次可拦截15~30个来袭弹头。


        事实证明,这是脱离实际、根本无条件实现的高指标。根据“四五”任务规划,12月,二院二部正式提出我国第1个反弹道导弹防区(640防区)方案设想。力争1974年对来袭的弹头实现高低空两次拦截,同时能拦截低轨道侦察卫星和低轨道武器,并能作中程进攻性导弹使用。防区由预警系统(相控阵预警雷达,超视距雷达等)、识别系统(高空识别雷达,高空电视辐射计,红外尾流探测仪等)、武器系统、制导雷达系统(“715”雷达)、控制系统等组成。


        1971年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示同意第一个640防区建在京、津地区,争取于1974年建成。并决定将反导弹、反卫星武器系统的研制任务列为国家重点项目。1971年6月国防科委和空军联合召开会议,进一步讨论防区建设和武器研制问题,决定首先研制高拦武器。


        为了突破640工程的技术难点,七机部与天津市组织力量展开了“天津会战”,会战的主要项目有:反导系统精密跟踪相控阵雷达,导弹发射架,导弹自动驾驶仪,无线电控制仪,固体发动机壳体,控制指挥用数字计算机等。”会战取得一定的成果。

 

 “640工程”的基本情况和成果

 

        1966年3月30日,七机部下发关于反导弹体系代号的通知,反导弹体系的代号编为640工程。各分系统的代号为:反导弹导弹系统640-1工程,超级炮为640-2工程,激光炮为640-3工程,预警雷达系统为640-4工程,弹头再入物理现象的研究为640-5工程。


3.1  640-1工程


        反弹道导弹武器系统包括低空拦截和高空拦截反导系统。低拦系统,主要开展了“红旗八十一号”(后改称“反击一号”)试验器系统的研制和“反击二号”导弹武器系统总体方案的论证并进行了单项预研;高拦系统,主要开展了“反击三号”导弹武器系统总体方案的论证和各分系统的攻关试验。

1979年试射的“反击1号”反导导弹


        (1) “反击一号”。“反击一号”试验器系统方案以拦截我国中程地地导弹“东风三号”在再入弹头为目标,该系统包括:导弹、目标精密跟踪雷达、制导雷达、导弹发射设备以及把这些设备联结成拦截系统并与远程预警雷达(“110”雷达)协同工作的指挥所。


        1965年12月22日,七机部下发1966年研制生产计划考核项目。要求二院开展红旗八十一号(反导弹导弹)的预先研究工作。1966年2月19~20日,二院研制的红旗八十一号3发小比例模型弹飞行实验成功。1968年1月10日,国防科委批复,二院本年要进行反击一号模型弹研制和飞行实验,1969年进行低空方案拦击试验。1968年上半年,由于“文革”,一些单位处于瘫痪状态,反击一号安排的19项科研计划,全部未完成。严重影响到反击一号的研制进度。


        1970年8月,反击一号第一发模型弹在二十基地进行飞行试验,达到了预定目标。1972年4月,“反击一号”○一批两发独立回路遥测弹完成总装、出厂交付。5月15日,遥测弹在昆明基地进行飞行试验,发射后不久,导弹在空中爆炸,试验失败。周总理得知消息后指示:“不要急于打第二发,要认真把问题搞清楚,然后采取措施,再考虑打第二发。”军委副主席叶剑英也批示,要求把好质量关。


        二院迅速召开工作会议,认真分析和讨论,找出了试验失败的主要原因。决定加强地面试验,并采取了两项技术措施,即加强全弹特别是过渡舱的防热和改进发动机的点火装置。经过反复试验,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1979年8月至9月,反击一号在昆明基地成功地进行了两发模型遥测弹的飞行试验。



        1978年10月,二院向七机部上报《关于结束反击一号研制工作的报告》,提出,准备在完成3发模型弹后结束研制工作。1980年3月9日,国防科委通知,停止反击一号研制。


        (2)为了装备反导防区,在反击一号研制的同时,二院于1970年开展了低空拦截武器系统反击二号的方案论证和研制工作,确定其战术指标是:射程50公里,拦截高度20~40公里。1971年10月至1972年4月,共进行了6次小比例(1∶5)模型弹弹射试验,其中5次获得了成功,1973年因任务调整停止了研制。


        (3)1971年6月国防科委和空军联合召开会议,决定首先研制高拦武器,后定名为反击三号。反击三号是一种在几百公里的高度上,在外层空间拦截敌方来袭弹头的反导武器系统,由导弹、“715”精密制导雷达、“7010”预警(目标)雷达、指挥所和地面设备组成。反击三号导弹为三级固体导弹,最大直径1.4米,从地下井发射。


        1974年5~6月,七机部和二院共同组织召开了反击三号高拦反导武器系统方案讨论会和技术协调会,并开展了配套设备研制和关键技术攻关。由于工程任务的调整,1977年反击三号也停止了研制,其中已研制成功的S-7大型车载计算机作为东风五号和其他型号配套使用。


        二院在研制反击一号的同时,还完成了实践二号乙卫星设计、反卫一号(以卫星反卫星)武器系统总体设计和部分设备研制试验,这些试验均获得了成功。


3.2  640-2工程


        1971年1月,为了便于640工程的统一指挥,七机部军管会根据国防科委通知,由二院接管了常规兵器研究院(即总后勤部二十院)所属超级炮研究所,代号为二一〇所。


        二一〇所承担的超级大炮反导系统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试图用炮射次口径弹作为拦截手段。早在1965-1966年间,就在85毫米口径滑膛炮上进行了试验。4公斤的弹丸,初速达到了1200米/秒,这个速度比改装前提高50%。1966-1968年,在140炮毫米口径的滑膛炮上进行了11次48发试验,发射18公斤重的弹头初速达到了1600米/秒,射高达到了74公里,射程130公里,1000米立靶射击精度0.0168%,达到了当时国际水平。


        在滑膛炮发射次口径弹试验的同时,二一〇所还进行了320毫米次口径火箭加力弹、固体冲压加力弹的研究试验,确定了320毫米超级大炮——“先锋号”超级大炮的设计方案:炮长26米,炮重155吨,弹重160公斤,初速900米/秒。力争在1969年参加拦截“东风三号”弹头的试验。

“先锋1号”反导大炮


        第二阶段,1970年,研究人员意识到由于国际上突防技术的发展,利用无控次口径弹拦截导弹已不可能,改为研究炮射导弹。为了研制能承受高过载的陀螺敏感元件,二一〇所和电子工业部一四一〇所合作,专门研制出了能成功挺过3000个~5000个g的振梁速率陀螺。这种陀螺现已装备到了其它导弹工程上,并荣获国家发明奖。二一〇所还对回收弹丸做了大量的研究,包括:


        ◆ 140毫米口径炮射高过载开伞回收弹试验,成功;


        ◆ 从3000~15000个g的高过载环境里开伞回收,成功率100%;


        ◆ 弹丸速度达到3~4倍音速时开伞,成功。


        以上几项研究,直接推动了我国空间飞行器再入开伞回收技术的进展。经过几年探索,二一〇所认识到炮射导弹研究缺乏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与1978年经批准停止研制。


3.3  640-3工程


        中国激光科技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毛泽东主席、军委副主席林彪等高度重视激光武器的发展,对此并寄予厚望。在聂荣臻等支持下,1964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主攻高功率、大能量的强激光器研究工作,承担640-3工程研制任务。上海光机所以高功率固体激光器为主攻目标,启动钕玻璃激光系统研制。

640-3工程的升级产品


        到1970年代中期,640-3工程的激光远距离打靶和激光反响尾蛇导弹研究取得重要成果,获国防科委重大科研成果奖。上海光机所建成了具有工程规模的大口径(120毫米)振荡-放大型激光系统,最大输出能量达32万焦耳;改善光束质量后达3万焦耳。成功地进行了打靶实验,室内10米处击穿80毫米铝靶,室外2公里距离击穿0.2毫米铝耙,并系统地研究了强激光辐射的生物效应和材料破坏机理。虽然激光炮研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技术上存在着根本性的技术障碍,于1976年下马。640-3工程使我国激光技术科研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3.4  640-4工程


        640工程的战略预警雷达系统发展比较顺利。该雷达系统的核心是7010相控雷达和110单脉冲跟踪雷达。由南京第14电子研究所负责研制。

7010工程雷达遗址


        7010相控阵预警雷达于1970年5月批准研制,1972年开始小面阵天线设备的安装架设和联调,1975年10月正式开机观察外空目标;1976年进行全面阵天线安装调试并投入运转。7010相控阵预警雷达面宽40米,高20米,探测距离3000公里,可以连续跟踪10批以上目标。1977年以后多次完成我国导弹、卫星观测任务。


        110单脉冲超远程精密跟踪雷达探测距离大于2000公里。1965年至1970年,我国在1959年研制的110模拟试验雷达基础上,开展了卡塞格伦式单脉冲天线、脉冲压缩、脉冲多卜勒测速、参量放大器、先进计算机应用、大型天线结构及转台研究,获技术突破并进入雷达工程实施阶段。


        1977年,我国第1部110超远程跟踪雷达装备部队,110单脉冲超远程精密跟踪雷达探测距离大于2000公里,在我国发射洲际火箭、卫星等工程中多次执行了跟踪测量国外外空目标的任务。110雷达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拥有超远程跟踪大型雷达的国家。

1970年代研制的640工程大型预警雷达,可跟踪2000公里距离的空间目标


        110超远程精密跟踪雷达和7010相控阵预警雷达可探测外空目标,对我国发射中程和远程导弹、人造卫星、同步卫星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它们的研制成功,缩短了我国的雷达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1979年和1983年,以我国自行研制的110超远程跟踪雷达和7010相控阵预警雷达为主的探测设备,准确地跟踪了美国“天空实验”和苏联1402号核动力卫星,为我国准确地预报上述两颗失控卫星坠落的时间和地点提供了数据,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4

640工程的调整和下马

 

        640工程“高、大、精、尖”(张爱萍语),技术难度大,但我国当时在技术水平、生产条件和经济上都不具备全面展开这样庞大复杂、工程浩大的系统研制工作,因而在640工程的研制工程中,出现了大量困难,天津会战和068基地(二院反击型号三线基地)的建设虽然投资巨大,但是进展缓慢。10多年来,广大科研人员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却拿不出预期的型号产品。自1974年后,研制工作一再收缩。640工程长期处于“欲干不成、欲罢不忍”的状态。


        在科研人员不断进行研究的同时,世界的局势正在悄然变化着。1972年美国和苏联签订了限制反弹道导弹导弹条约,1976年,美国宣布关闭“卫兵”导弹防御系统。这不能不影响到640工程的决策者和参与者。但是在文革中,人们对640工程提出的异议,却被认为是“歪曲最高指示”、“下马风、散伙风”而遭受批判。


        1977年后,有关部门开始酝酿640工程研制任务的调整。1977年11月,七机部在《关于二院方向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将武器研制改为系统试验”。彻底扭转了640系列工程的方向,也预定了它们的结局。1978年2月,二院向七机部呈交《关于二一〇所任务方向问题的报告》,提出终止反导超级大炮的预研工作。两个月后,在1978年4月26日,七机部部长宋任穷向二院传达了国防科委的意见:组成一支精干队伍,继续进行反导多途径探索;所需经费专款专用;其它力量承担进攻性武器的研制任务。

7010工程雷达遗址


        1978年6月29日,中央专委召开会议,听取国防科委汇报,研究调整七机部二院任务方向和制订空间技术发展规划等问题。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聂荣臻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要点是:要拼命把东风五号搞出来,要集中力量加快进攻性核武器的研制,进攻是最好的防御。二院应把研制力量放到进攻性武器的研制上。反导武器还是要积极研究,留少数人继续搞。1978年8~9月,二院在昆明基地成功地进行了反击一号两发模型遥测弹的飞行试验。


        随后不久,考虑到反击一号技术落后,研制周期长,资金消耗大,技术力量不足,生产条件差,“继续搞下去对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合理调整二院任务和研制力量不利,”二院遂主动向部里提出:在完成3发模型弹后结束研制工作。同年12月,国防科委和七机部召开联席会议,明确二院的主要任务是承担潜地导弹研制任务。二院只留少数人继续进行反导弹预研,搞多种途径探索。


        1980年3月19日,国防科委党委常委在听取七机部汇报时,对反导弹、反卫星研究工作确定了调整原则:停止反击一号、反击三号和炮射导弹的研制与试验,1985年前由型号研制调整为多途径探索的预研,反导技术途径以导弹反导弹与强激光为主。停止炮射导弹的预研;结束在天津市的反导跟踪雷达会战;继续研制301单脉冲雷达;将反卫星技术的总体方案设计任务调整为单项预研。科委党委常委指出,发展反导弹技术应作为一项战略任务长期搞下去。


        1982年,航天部计划会议正式决定640工程下马。除保留激光破坏原理和核电磁脉冲技术两项课题外,其余有关640工程的研究全部停止进行。


        640工程历经十几年,虽然最终未能研制出型号产品,但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其中有些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科研队伍也得到了很大锻炼,这对于中国导弹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原载《凤凰周刊》2010年第4期

图片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与编辑联络



百年潮

许建国:一个调查江青的高级警官的悲剧

容全堂:中南海“黑旗事件”翻盘始末

160号导弹驱逐舰爆炸内幕

鲁迅手稿遗失问题真相

1978年3月5日国歌改词事件

王宗禹:1967年陈毅批斗会亲历记

孔丹:回忆邓小平往事

陆兰沁:女儿心目中的饶漱石

龙广公:厘清高岗饶漱石事件的政治迷雾

陈独秀孙女:我上书邓小平重修陈独秀墓

陈独秀晚年:傲骨凛然,

拒受蒋介石5000大洋馈赠

鲁迅孙子周令飞出逃到台湾后说了啥

钱理群:鲁迅笔下的九类知识分子

陈原: 鲁迅投笔怒怼的“三一八”,

究竟谁是主使?

夏衍谈周扬:有些事,他得告诉毛主席

周其仁:邓小平做对了什么?

李辉:1977年,世界聚焦邓小平的复出

 白音太:“内人党”冤案前后

《蒋介石日记》完整记录西安事变全过程

老照片:100年来的春节变迁

毛泽东在林彪出走的那些日子里

周恩来亲笔批示逮捕弟弟周同宇

李辉:印尼排华大屠杀与当时的外交风云

《人权宣言》在晚清中国的旅行

徐焰:赫鲁晓夫对华援助最多且质量最高

蔡晓鹏:贺龙与李仲公、周恩来的故事

沈志华:中朝关系如何从亲密走向对抗?

成都军区独立师师长杜灵被造反派枪杀

发动“大跃进”的南宁会议结束

1958年南宁会议毛泽东为何不准录音

郭美春:我在南宁陪毛泽东刘少奇跳舞

邓小平南巡,告别革命转换经济模式

詹国枢:我为什么佩服万里

 詹国枢:胡耀邦为啥左右为难

陆伟国 :我见证的人大血腥武斗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恩怨情长

彭劲秀:邓小平对朝鲜的几次严峻表态

何方:亲历中国外交政策的历史转折

蒋经国:一个亲手终结“蒋经国时代”的人

高华:略论胡绳晚年的思想变化

成曾樾:1983年胡耀邦激赞个体户

徐建:如果不是海外爆料,

深圳也许已经有一个立法会了

揭秘1968年《江青文选》流产内幕

杨继绳:罗征启与陈元出国

郑异凡:苏联共产党历史上的“告密文化”

"小爬虫"王关戚接踵爬进秦城监狱

王学泰:文革监狱里认识的干部子弟

吴铭:1949年董时进谏言暴力土改

葛有彦:被当地主子女斗争的副区长

操风琴:杜月笙女儿女婿游苏州

蔡元培:不自由的大学校长不当

詹国枢:胡耀邦为啥左右为难

庞松:胡绳哪些精神应该传承?

陶斯亮:妈,大哥的父亲究竟是谁呀?

周恩来30幅经典图片再现一生华彩乐章

李榕:又见聂元梓

聂元梓等人第一张大字报出笼记

陆伟国:对小说《刘志丹》的批判

袁晞:有多少人非正常死亡在斯大林时代?

袁晞:如影随形的档案

杨天石:蒋介石五大毛病,

好色打头自恋断后

杨奎松说西安事变:

张学良要拿蒋介石当投名状"参加"革命

袁晞:毛泽东时代的常委们

袁晞:“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

毛泽东赞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王时妹:我与刘少奇三位女儿的结缘

熊蕾:听父亲熊向晖讲那过去的故事

“反潮流英雄”李庆霖的沉浮人生

高华:1940年延安审干

打鸡血:一段真实却又无比荒诞的历史

周大伟:共和国首任“立法大臣”王明

周大伟:1976年朱莉娅. 尼克松的北京往事

马波:怀念耀邦

胡德平:回忆母亲李昭

黄健:我做村民口述史

刘家驹:《雪白血红》作者编辑入狱始末

刘家驹:在安徽制止武斗的回忆

王康:十月革命:救赎、悲剧与启示

岱峻:考古学大师李济1960年被劝归内情

文一:工业革命,中国做对了什么?

齐心:与丈夫习仲勋相伴58年

习仲勋生前琐忆:一辈子未整过人

李辉:北京大学,你不应该这样做

胡庄子:“陈毅是个好同志”来源考

何方:老革命,大学者——我所知道的李一氓

俞邃:思念一氓恩师

李世培:十七年间我和父亲李一氓的两次会面

王永魁:“文化革命五人小组”的来龙去脉

庞松:厘清高岗、饶漱石事件政治迷雾

贺越明:胡均鹤的多重角色

陈景仲:我所了解的华岗冤案始末

揭秘红色延安十大美女的人生结局

季如迅:寻访张学良西安事变手谕始末

庞松:追忆胡绳同志的治学精神

庞松:跟随龚育之写党史忆往

刘建生:从王海容图片的一段公案说起

刘冰在清华“渣滓洞”十个月

陆伟国: 郭影秋的文革往事

陈梦家:我不能再让别人把我当猴耍

李榕:舅舅的故事

她一直生活在邓稼先的世界里

吴同:追忆钱锺书伯伯的点滴往事

张宝林:黄苗子郁风和“二流堂”的老友们

潘公凯:血墨春秋——寻找林昭的灵魂

张聿温:林豆豆在空军报社的十年

吴李邱王笔下的“七二O”事件

顾土:母亲长达30年的交代史

斯雄:那一辈革命者如何做父母?

陆伟国:人民大学文革大事记

梅长钊:大法官梅汝璈家人的两岸际遇

容国团活到今天就80岁了

李南央:我有这样一个母亲

李南央:母亲她终于解脱了

就《我有这样一个母亲》答读者问

老鬼其人与《血色黄昏》

顾晓阳:老革命詹富光

被诬要杀党人的大"右派"葛佩琦上访记

上书毛泽东状告迟群的刘冰老人逝世

陈原:从铁狮子胡同到张自忠路,

五百年卧虎藏龙

陈原:我与冯其庸先生的半世纪交往

陈原:与于是之交往的岁月

陈原:"辱母杀人"等公共事件,

可以转化为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

侯振华:一座让人思绪万千的院落

 李大兴:东四六条里的人民大学

李大兴:七号大院的青梅竹马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永远的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反右运动60周年祭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