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阳明病

中医宝典 2020-02-16


  阳明病,伤寒六经病之一。为阳气亢盛,邪从热化最盛的极期阶段的伤寒。证候性质属里实热。


一、临床表现


  简介


  《伤寒论》说:“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衣,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清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阳明病,汗出多而喘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总结


  凡出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等证,就叫阳明病。阳明病分经证和腑证二类;阳明经证是邪在胃中的病变;阳明腑证是邪在大肠的病变。


二、病理机制


  1.阳明经证:外邪入里化热,热与燥相合于胃中,以致消烁津液,出现身热、汗出、口渴引饮、脉洪大等。


  2.阳明腑证:外邪人里化热,与大肠的燥热相合,以致津液被耗,燥结成实,阻滞于中,即产生潮热、谵语、便秘、腹满而痛、脉沉实等证。


三、中医诊断


  当其高热散漫之际,则以寒凉药清热为治,所以阳明经证主要用清法,可选用辛寒苦寒清解里热的方剂;若热与实结于大肠则以寒下药为治,急下存阴,争取时间,不使煎熬津液,所以腑证主要用下法,可选用苦寒泻下的方药。


  1.阳明经证治法:阳明经证是里热蒸腾所致,表里俱热,所以治宜石膏汤。


  2.阳明腑证治法:阳明腑证是邪热已与大肠糟粕搏结成实热证。治疗的目的是排除燥实,清肃里热。由于病变有轻重缓急的不同,所以阳明腑证的治法有三个方子:调胃承气汤为泻下缓剂,是治疗腑实初起,结而未实,或津液受损以燥热为主的证候,小承气汤是治疗腑实以痞满实为主;大承气汤是治疗腑实以痞满燥实为主。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这是一句有实践经验的中医谚语。阳明病可以转变为太阴病,也就是抗病力由强到减弱的表现,预后不良;太阴病也可以转变为阳明病,则表示抗病力由弱转强,预后佳良。


四、中医治疗


  1、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浓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纳大黄,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大承气汤方,所以通肠中因热之燥结也。故以大黄之性善攻下,且善泻热者为主药。然药力之行必恃脏腑之气化以斡旋之,故佐以朴、实以流通肠中郁塞之气化,则大黄之攻下自易为力矣。用芒硝者,取其性寒味咸,善清热又善软坚,且兼有攻下之力,则坚结之燥粪不难化为溏粪而通下矣。方中之用意如此,药味无多,实能面面精到,而愚对于此方不无可疑之点,则在其药味分量之轻重也。


  《神农本草经》谓大黄能推陈致新,是以有黄良之名,在阳明蕴有实热大便燥结者,原宜多用。至浓朴不过为大黄之辅佐品,竟重用至半斤,较大黄之分量为加倍,若按一两为今之三钱折算,复分两次服之,则一次所服之药,当有浓朴一两二钱。夫浓朴气温味辛,若多用之,能损人真气,为人所共知,而其性又能横行达表,发出人之热汗。忆愚少时,曾治一阳明实热大便燥结证,方中用大黄三钱,服后大便未通下,改延他医,方中重用浓朴一两,服后片时出热汗遍体,似喘非喘,气弱不足以息,未逾半日而亡矣。此诚可为前车之鉴也。是以愚谓此方之分量必有差误,愚疑此方浓朴之分量,当亦如小承气汤为大黄分量之半,其原本或为浓朴之分量半大黄,大抵由此半字而误为半斤也。 所谓脉迟者,言其脉象虽热而至数不加数也(非谓其迟于平脉)。此乃病者身体素壮,阴分尤充足之脉。病候至用大承气汤时,果能有如此脉象,投以大承气汤原方,亦可随手奏效。而今之大承气汤证如此脉象者,实不多见也。此乃半关天时,半关人事,实为古今不同之点。即浓朴之分量原本如是,医者亦当随时制宜为之通变化裁,方可为善师仲景之人。非然者,其脉或不迟而数,但用硝、黄降之,犹恐降后不解,因阴虚不能胜其燥热也,况更重用浓朴以益其燥热乎?又或其脉纵不数,而热实脉虚,但用硝、黄降之,犹恐降后下脱,因其气分原亏,不堪硝、黄之推荡也,况敢重用浓朴同枳实以破其气乎?昔叶香岩用药催生,曾加梧桐叶一片作引,有效之者,转为香岩所笑。或问其故,香岩谓︰“余用梧桐叶一片时,其日为立秋,取梧桐一叶落也。非其时,将用梧桐叶何为?”由斯知名医之治病,莫不因时制宜,原非胶柱鼓瑟也。是以愚用承气汤时,大黄、芒硝恒皆用至七八钱,浓朴、枳实不过用二钱。或仿调胃承气汤之义,皆减去不用,外加生赭石细末五六钱,其攻下之力不减大承气原方,而较诸原方用之实为稳妥也。至其脉象数者,及脉象虽热而重按无力者,又恒先投以大剂白虎加人参汤,煎汤一大碗,分数次温饮下,以化胃中燥热,而由胃及肠即可润其燥结,往往有服未终剂,大便即通下者。且下后又无虞其不解,更无虑其下脱也。其间有大便未即通下者,可用玄明粉三钱,或西药留苦四钱,调以蜂蜜,开水冲服。或外治用猪胆汁导法,或用食盐(若用熬火硝所出之盐更佳)融水灌肠,皆可通下。至通下之后,亦无不愈者。


  2、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浓朴二两炙去皮,枳实三枚大者炙。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大承气汤所主之病,大肠中有燥粪,是以用芒硝软坚以化其燥粪。小承气汤所主之病为腹大满不通,是其病在于小肠而上连于胃,是以但用大黄、朴实以开通其小肠,小肠开通下行,大便不必通下,即通下亦不至多,而胃中之食可下输于小肠,是以胃气得和也。此大、小承气汤用法之分别也。而二承气汤之外,又有调胃承气汤,更可连类论及之。


  3、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浸,甘草二两炙,芒硝半升。上二味,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芒硝,再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大黄虽为攻下之品,原善清血分之热,心中发烦实为血分有热也。大黄浸以清酒,可引其苦寒之性上行以清心之热而烦可除矣。证无大便燥结而仍用芒硝者,《内经》谓热淫于内治以咸寒。芒硝味咸性寒,实为心家对宫之药(心属火,咸属水故为心家对宫之药),其善清心热,原有专长,故无大便燥结证而亦加之也。用甘草者,所以缓药力之下行,且又善调胃也。不用朴、实者,因无大便燥结及腹满之证也。


  承气汤虽有三方,而小承气及调胃承气,实自大承气变化而出。《伤寒论》所载三承气主治之证不胜录,然果洞悉三方之各有用意,及三方药力轻重各有区别,且所主之病虽有上、中、下之分,而究之治上可及于中,治中可及于下,分治之中,仍有连带关系,自能凡遇宜用承气汤证,斟酌其宜轻宜重,分别施治而无差谬矣。至于愚用承气汤之经过,又恒变化多端,不拘拘于三承气汤中之药味也。今试举数案以征明之。


  1. 中医辨证“辨症”

  2. 病因辨证:外伤证候

  3. 病因辨证:饮食、劳逸证候

  4. 病因辨证:七情证候

  5. 病因辩证:六淫、疫疠证候

  6. 脉象分类与主病





1、十四经络图【经络穴位全图】

2、十二时辰对应脏腑图

3、经络与时辰

4、十二原穴功能【图文版】

5、十六郗穴分布与功用【图文版】


十二经脉

1、手太阳小肠经

2、手阳明大肠经

3、手少阳三焦经

4、手太阴肺经

5、手少阴心经

6、手厥阴心包经

7、足太阳膀胱经

8、足阳明胃经

9、足少阳胆经

10、足太阴脾经

11、足少阴肾经

12、足厥阴肝经


奇经八脉

1、任脉

2、督脉

3、冲脉

4、带脉

5、阳维脉

6、阴维脉

7、阳跷脉

8、阴跷脉


1、经外穴(经外奇穴)

2、交会穴

3、背俞穴

4、募穴(十二募穴)

5、十二募穴歌诀

6、八会穴

7、八会穴歌

8、八脉交会穴

9、下合穴


1、原穴(十二原穴)

2、原穴动力

3、原穴的原理

4、原穴的应用

5、郄穴(十六郄穴)

6、郄穴的应用

7、十六郄穴歌

8、五输穴

9、经穴

10、奇穴


1、阿是穴

2、阿是穴的位置

3、阿是穴的取穴方法

4、阿是穴的临床运用

5、阿是穴的基本性能


1、经络简介

2、经脉简介

3、络脉简介

4、别络简介(十五络脉)

5、浮络简介

6、孙络简介


1、经络-根与结

2、经络-标与本

3、经络-气街

4、经络-四海

5、腧穴的作用

6、腧穴的主治规律

7、腧穴的定位方法


1、十二皮部简介

2、十二经别简介

3、十二经筋【图文版】

4、十二经筋的病变

5、十二经筋的生理功能

6、十二经筋的分布

7、十二经别(六合)

8、十五络穴【图文版】

9、十五络脉走向

10、十五络穴歌


1、十二经脉简介

2、十二经脉歌诀(十四经脉歌诀 任脉-督脉)

3、十二经脉的名称

4、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5、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6、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7、十二经脉分布简介


1、奇经八脉简介

2、奇经八脉的分布规律

3、奇经八脉-八穴歌

4、奇经八脉的作用

5、奇经八脉的特点

6、奇经八脉的医学应用

7、奇经八脉的养生功能

8、奇经八脉名称

9、奇经八脉分布和走向


1、经络辨证

2、经络的定义

3、经络的系统组成

4、现代经络

5、经络的生理功能

6、经络的临床应用

7、经络的循行走向

8、经络的循经传感

9、经络的作用

10、肝炎患者体表经络有压痛点吗?


中医宝典微信号 zhongyidaxue


中医学

1、中医学简介

2、中医史

3、中医治病的实质

4、中医基础理论(精华版)

5、中医的起源

6、中医的历代称呼


藏象学说

1、藏象学说简介

2、藏象学说理论形成

3、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4、藏象五系统

5、脏腑关系


精气学说

1、运气学说(五运六气)

2、精气学说

3、气血津液学说及辨证


阴阳学说

1、阴阳简介

2、阴阳特性

3、阴阳变化

4、阴阳属性

5、阴阳关系

6、阴阳临床应用

7、阴阳相倚

8、阴阳渊流


五行学说

1、中医五行简介

2、五行归类的方法

3、五行的相乘、相侮

4、五行的相生、相克

5、五行的制化、胜复

6、五行的母子相及

7、五行指点

8、五行学说用于临床治疗

9、中医五行归类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