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人比成才更重要,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严私德、守公德、明大德

朱永新 苏令银 守望新教育 2021-10-2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道德普遍的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常新,自新,全新。——陶行知

新教育的彼岸是什么模样?我想,彼岸是一群又一群长大的孩子,从他们身上能清晰地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财富是有汗水的,科学是有人性的,享乐是有道德的。——朱永新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如何做最好的自己?怎样拓展生命的长宽高?》《明德至善绽放人性芬芳》)

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在首届新教育实验网络开放周致辞
作者|朱永新
来源|新学校管理研究所

大家都知道,每年4月的开放周活动都是为每年7月新教育年会做准备的,年会的主题、年会的叙事、年会思想的准备,都和开放周有关,所以我们这次的开放周,在线持续2周、4个整天,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这次我们实验区也是非常给力,7个实验区8场活动,新时代、新父母、新课程、新生命、新阅读、新合作、新教师、新教室,利用双休日2个整天,可以说这是一场非常丰富的精神盛会。


我觉得这次开放周活动,将对探索新时代中如何做德育工作产生重要的意义。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新教育实验课程体系里面从“真、善、美”大环节来说,“善”是德育中最重要的内容,三足鼎立,而且它是最基础的。教育学鼻祖赫尔巴特曾说过“道德普遍的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前两天,我在和中学生讲课的时候也曾说道“成人比成才更重要”“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这其实讲得就是德育的意义和价值。


关于德育,有两个文献,是新教育实验这么多年来探索的重要的成果,一个就是在《我的教育理想》里面,讲到的德育主张,八个德育主张在今天看来依然很重要。(《我心中的理想德育——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

八个德育主张

1、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

2、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

3、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美的氛围中推进善的教育。

4、要注重学生寻找人生的榜样,用真实感人的道德形象去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英雄主义精神。

5、要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和目标,让德育具有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双重视角。形成层次递进,不断完善的德育的目标体系。

6、要重视心灵的沟通,建立起温馨的对话场景,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能在学校的教育中安营扎寨。

7、应该让学生能够学会自警、自诫、自励等自我教育的方法,使学生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

8、建设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使各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

这八个方面,我觉得其实可以称之为我们德育工作的八个原则,但是这些原则性的理念怎么变成课程?怎么变成学校教育的实践?这个我在去年的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上,已做过阐述。(《明德至善绽放人性芬芳——朱永新在新教育洛阳国际高峰论坛上的演讲》)


新德育不仅仅讲原则,讲方法,我们还要探索一些具有新教育特色的课程和特点。第一,我们要把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做实即把内容课程化,第二,研发一些具有新教育实验特色的独特的戏剧,如生命叙事剧和德育的结合,过去我们总把生命叙事剧和阅读紧密联合在一起,但我们也能看到戏剧的治愈作用,戏剧的德育功能是非常强大的,我也注意到有实验区已经对此进行探索。但今天,我特别想说的是,结合我们今年在大丰要召开的新教育年会,我期待能做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如何守住底线道德?
因为,我们把德育分成三大重要部分:私德、公德和大德。例如师德有哪些是必须要做到的“底线道德”呢?“讲真话”就是底线道德,这次疫情就给了我们很大的教训,让每个人懂得了必须在任何时候坚守“讲真话”的底线道德;又比如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底线道德。我们能不能系统地总结一下,研究一下,各个学校能否自发组织教师发散思维我们基本的底线道德在哪里?作为一个人、一个社会我们必须遵循的道德底线能否概括成几条“几要,几不要”呢?我们可以参照新教育实验的核心价值体系,参照过去的五讲四美三热爱,但是我觉得一定要可操作,一看就懂,一做就会,而且需要配套训练的方法。我觉得底线道德问题可以是年会中探讨的内容之一。(《“底线伦理”的失守及其恶果——为什么要提倡“底线伦理”?》)


规则意识


我注意到今天我们海门老师会就“规则”作内容讲述。去年,我们新公民教育研究所的所长张卓玉厅长也在新教育国际教育论坛谈到了规则意识的问题,怎么样让规则意识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信仰?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总要遵循一些最基本的规则,规则意识是实现契约精神的前提。为什么要有法制呢?为什么有人做违法的行为?为什么在企业里面有法务呢?这和诚信、守约、法制都有密切关系。不是简单地遵守规则,我们怎么样以班级为单位制定规则,又比如学校的校规具体由谁做主?这些问题都非常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让规则守护自由——规则与道德》)



模拟课程


这次提出的模拟课程,这些模拟课程过去没有很好地结合德育进行展开,其实我们知道德性和知性的养成,有一个很重要的不同点在于德性一定要通过活动,知性可以通过阅读,可以通过研究得以解决知性的问题,但是德性的养成一定是通过活动来塑造的。所以,在游戏中,在活动中,以模拟的方式,以一种角色的扮演和体验的方式,通过一个情境的进入和沉浸,这样的活动体验对一个人德性的养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现在做的三大板块“模拟政协、模拟法庭、模拟联合国”,过去我们简单地把“模拟政协”看成法制教育,把“模拟联合国”看作是外语教育;其实不是,它应是全方位的教育。我觉得我们对模拟课程、模拟教育,还能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深化、细化。(《模拟课程:为未来生活而经验》)



德育这个版块是我们所有新教育卓越课程体系里面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版块。我们对这个课程的体系化、完善化的成果,希望这次年会上能有比较好的呈现。


今年也是新教育实验的20周年,我觉得在我们20年的时候,我们把“立德树人”来作为我们工作的主题,作为我们课程建设的主题,能让新教育的卓越课程体系划上一个比较圆满的句号,不过句号是初步的,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德育对于整个学校的教育中相对来说是既软又硬的一门课程、一项工作。德育做得好,会对人的一生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新时代,我们怎样做德育?——学校立德树人如何落在实处?》)



过去我们讲健康是1、其他都是0,这是从生命教育的角度来说的,但是我们同样在生命教育的角度中还讲过一句话“拓展生命的长宽高”。在一定程度上,长宽高都和德育有关,其中“高”和德育的关系更大。道德教育中,最重要的、最高的境界就是帮助我们每个人建立起真正的价值观和人生的信仰,一个人的人生信仰和价值观建立了,他人生的意义也就“站住了”。所以,我们如何做好德育课程的开展,希望各个学校能够创造好的方法。我一直都说“新教育实验”是大家的共同创造,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的开放周,7个新教育实验区把大家在实践中的探索,能够更好地更多地呈现出来,而我们也会把相关材料汇编入2020新教育年度主报告中,同时精选出优秀的叙事内容,邀请优秀案例在年会上进行精彩地呈现。(《立德树人的本质——追求人生幸福的内在需求;每个人的根本任务》)


最后,希望大家新的学期,能有新的景象。谢谢大家!


(文章转自新学校管理研究所微信公众号,未经作者审阅。)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论核心价值观与大德、公德、私德作者|苏令来源|网络  在中华文化语境中,作为一个道德范畴,“德”涵盖了诚信、仁爱、正义等一切美好品行。日前,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系列讲话,从“大德、公德、私德”三个层次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上海考察时,习近平又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种“三德”之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次走向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有助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具体到公民道德修养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明大德、守公德和严私德。  明大德是根本,国无德不威。道德是时代的命脉、民族的灵魂和社会的底色,也是国富民强的精神标识。何谓大德?大德就是个体对于国家、民族的情感,是“位卑未敢忘忧国”,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国历来提倡和谐与共赢,重视责任与道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大德既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又是对社会现实的理想呼唤,也提升民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  守公德是源泉,业无德不兴。公德是公民自觉履行现代社会对个体的道德价值要求。公民的公德水平是现代化国家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准则,体现了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些公德也与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社会公德是社会整体的道德秩序。由于传统社会缺乏公共空间,国人的公德意识普遍淡薄。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公德教育是目前最迫切的问题之一。从价值取向上看,公德主要是自由、平等、权利、义务等价值观念,这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价值认同。就当代中国公德教育而言,最重要的是平等观念、权利意识以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行为模式。  严私德是关键,人无德不立。私德是对个体行为的严格约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其基本内涵,爱国即明大德;敬业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落实到职业道德规范上,如医生敬业就是“救死扶伤”,教师敬业就是“教书育人”;诚信是重信守诺;友善是“仁者爱人”,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越是平凡、细微的言行,越能看出一个人的德性。崇德向善隐含于人们日常的言行举止中。“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冰心语)无数个体的私德水准,夯实了社会的公德根基,筑起了高耸的大德大厦。  明大德是国家之根本,守公德是社会之大势,严私德是个人之操守,惟有三者相辅相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才有可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才能最终实现。  (作者为高校教师,博士)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有关德育与公民教育的文章——

新时代,我们怎样做德育?


明德至善绽放人性芬芳——朱永新在新教育洛阳国际高峰论坛上的演讲
新时代,我们怎样做德育?——学校立德树人如何落在实处?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公民?应该如何培养公民?——核心素养语境下的公民教育论
不做“睁眼瞎”——教育首先应该是“让人成为一个人”我心中的理想德育——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
今天的儿童就是明天的公民,今天的孩子的模样就是明天共和国的模样
培养合格的公民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公民教育第一课,公民与公民教育当今教育最大的不幸就是德育和智育分离——当前德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育不能“忘情负义”——中国教育情感缺失:教育,应该关注人的情感品质;德育,应该关注心灵与精神成长
立德树人的本质——追求人生幸福的内在需求;每个人的根本任务
公民教育是立德树人之基——培养合格的公民:重新理解教育目标
匠心实践立德树人——回归理性的质量观,找准适宜的着力点......
树什么人?立什么德?如何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与实施路径
做好老师,做中国好老师,做中国立德树人的好老师
一场“疫”战,完全可以成为一场公民教育——新时代与教育逻辑的转型
现代教育的两大支柱:生命教育与公民教育——今天,我们为什么亟需开展公民教育?模拟课程:为未来生活而经验
中小学模拟法庭模式的问题及改进策略一一以“今天我来当法官"模拟法庭活动为例
领导力意味着什么?——中学生领导力课程培养的内涵及定位
“底线伦理”的失守及其恶果——为什么要提倡“底线伦理”?
如何在学校开展模拟联合国活动?——模拟联合国常见问题问答
探索没有边界的课堂——模拟政协活动培养了学生四大核心素养
上好抗击疫情中的四堂教育课
让规则守护自由——规则与道德依托模拟政协,培育核心素养——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的实践探索
让学校成为审美的地方——重返教育的精神山水
新教育的完美教室与道德图谱
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音乐在品德课的意义与运用
日本中小学德育的价值转向及启示——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变革新动向
,,,,,,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做个内心有光的人——与人同辉,或独自闪光》)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这句话,据说是柴静说的,无从考证,但说得好。——陈东强(《让教育沐浴人性的光辉》《当代教育家的知行合一》)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2019版)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
阅读,看见更大的世界
理想与行动的力量——中国新教育实验掠影(内附视频)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用生命书写,用行动言说:新教育教师生命叙事集锦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深度学习,深度实践,新教育实验的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新教育的精神是什么?——解读新教育精神:理想主义、田野意识、合作精神、公益情怀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新教育究竟是什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作为一个普通教师,牵手新教育的“接口”在哪里?——教师应该成为‌‌幸福完整的代言人
新学年,新征程|新教育如何在一个学校起步?让梦想开花!
文化的进步,变革的力量——一个区域如何有效推进新教育实验?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教育,让梦想成真
“穿过生命散发的芬芳”——2018新教育实验颁奖盛典:榜样教师、完美教室、卓越课程、 智慧校长、年度人物获奖名单和颁奖词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2019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实事
2018新教育实验年度人物事迹简介暨颁奖盛典视频
2018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