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城市—社区”:结构关系与治理联动——对话东北大学曹海军教授
本期嘉宾
曹海军,吉林长春人,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行政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民政部基地东北大学城乡社区建设研究院副院长,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通讯评议专家、中国政治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学与公共管理理论、社会治理和网络社会治理、城市与社区治理。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等国家级课题4项,教育部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等省部级课题2项,横向课题10余项。在《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人民日报》等学术刊物发表CSSCI、SSICI、EI索引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3部、编著2部、译著20余部、发表译文10余篇,获北京市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和沈阳市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各1项。
编者按
在政治学的学科视野中,国家与社会是社会治理中的核心议题,国家、城市、社区则是社会治理中至关重要的三大主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治理理念的日益深入,上述三大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了怎样的变化?它们三者之间,如何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有效联动?本期学人专访有幸邀请到了东北大学曹海军教授,与广大学人共同探讨国家、城市、社区三主体之间的结构关系与治理联动问题。
01
政治学人:曹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政治学人的专访!在您的学术生涯中,您既在行政管理领域有着多年的训练与深耕,也曾长期浸淫于政治哲学和基础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就您目前主要关注的社区治理领域而言,您认为这一研究领域的政治学内核是什么?
02
政治学人:现代城市治理、现代社区治理都是有机内嵌于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之中的重要议题,它们彼此联系,又彼此不同。请问曹老师,在您看来,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城市治理体系、社区治理体系三者之间有哪些内在的张力?它们之间如何实现良性的联动?
■ 曹海军
03
政治学人:“强国家,弱社会”是我国国家-社会关系的典型特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则要求我国实现国家-社会关系的现代化转型,使社会力量充分有效地参与到治理进程中。从国家能力与社会力量的双向互动这个角度来看,既是“强国家”又是“强社会”的治理结构是否可能?
■ 曹海军
目前我的研究焦点是协作或者是合作治理(collaborative governance),即国家或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协作,也就是通过构建共治共建共享格局,建立起社会治理共同体。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说,我们称之为社会协同,这里应当强调的是,协同并不意味着社会力量成为国家或政府的“跟班”和“伙计”,两者应该是在相互合作(collaboration)的过程中达到协同(synergy)的结果。“强国家”和“强社会”的治理格局旨在通过国家和社会之间的相互赋权,达成一种理想化的国家-社会良性互动的关系。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当中,我们发现,仅凭国家和政府的力量并不足以完全应对,社会力量往往在抗击疫情的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资源依赖和权力对比关系的差异,这种协同只能在国家主导下开展,即国家与社会之间并不是完全平等的主体间关系,国家或政府通过党建引领、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和机制引领等多种方式主导着社会力量的参与。因此,我认为国家或政府需要进一步向社会赋权,例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提高社会力量参与国家治理的程度和能力,能够较好实现国家-社会关系的现代化转型。
04
政治学人:我们看到,在城市与基层社区领域中,党建都是一项引领性的工作。针对这一议题,您主张要将党建引领的模式转化为“党建+”的系统思维,那么这种系统思维与原有的党建引领模式相比有哪些不同和补益之处?
■ 曹海军
我所提出的“党建+”的这样一种系统思维,实质上是对传统的党建引领模式的优化与完善,也是我所研究的内容在党建领域的投射。我们都知道,党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能够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方式解决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当中的区域性、公共性等难题,这是其它不同制度的国家所难以实现的。因此,这种高效的运作机制值得也必须要落实到城市与基层社会治理当中。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以往的党建引领模式并不能很好地满足新时代基层治理的需要。一方面,传统的党建引领模式主要采用准行政式的科层模式,这容易导致“一言堂”等问题,不利于与社会力量之间构建一种合作的伙伴关系,造成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和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的低下。另一方面,碎片化的党建模式也难以满足区域性的社会治理要求,需要对其进行整合。因此,我认为以往的党建引领模式必须要进行革新,努力实现“两个转化”,方能满足新时代基层治理的需要。一是要将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和服务优势。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和不断强化自身的政治引领能力、组织引领能力、能力引领能力和机制引领能力,努力构建出集基层党建、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三者为一体的协作治理网络,形成纵向互动、横向协同、全域联动的党建引领模式。另一个是要将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制度优势转化为具体的治理效能。这不仅要求基层党组织能够有效嵌入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与社会组织当中,形成横向到边的区域党建和纵向到底的四级联动模式,也要求其构建出一种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一核多方”的同心圆式治理格局,要能够有效吸纳多元主体参与到治理当中,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真正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基于以上两点考量,我提出了“党建+”的模式。与传统的党建引领模式相比,这是一种区域化的网络治理形态,党在这一网络中虽居于核心和领导位置,但不等同于“金字塔式”的科层关系,而是一种“同心圆式”的网络协作结构,是一种横向的而非纵向的组织间关系,是一种商议式而非命令式的引领关系。我认为,这更能够有效唤起社会力量的治理能力,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构建平等协作的伙伴关系。
05
政治学人:在疫情期间的社区治理当中,您曾提出过“五精”的应急管理模式,可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同时,可否请您为我们作出展望,如果这种应急管理模式被普遍运用,我国现有的“国家-城市-社区”结构是否会得到重构?
■ 曹海军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凸显了基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极端重要性,这与我当前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相恰。我着眼于社会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建构问题,在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疫情防控期间提出的精准防控等系列讲话精神的基础上,在把握整体性与差异性、紧迫性与渐进性、防控导向与民生导向等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基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五精”模式,共包含“精明管理”“精确识别”“精准发力”“精密防控”“精细服务”等五个方面。其一,“精明管理”要求基层组织要做好党建引领、职责落实、辩证施策三个方面的工作,当好“精明人”;其二,“精确识别”要求基层组织要做好贯彻指示、双线并轨、内外监督三个方面的工作,实现对问题的聚焦;其三,“精准发力”对基层组织提出了循证引领、专业支撑、执行为基三个方面的要求;其四,“精密防控”建议基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要从瞄准目标、夯实基础、四位一体三个方面入手,构建点穴式智控机制和协同式防控网络;其五,“精细服务”对基层组织提出了绣花功夫、需求导向、网格管理三个方面的期许,我始终认为,服务是最好的治理方式,服务越精细,基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工作也就越有成效。
不难发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给与了充分肯定,而我提出的“五精”应急管理模式也是致力于将社区由以往的“行政末梢”的地位转变为“治理枢纽”的角色,使社区在“国家-城市-社区”的结构中不再仅仅扮演“承上”的角色,以便更好激活社区自身的治理效能和治理潜能。我认为,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当中,社区往往发挥着主导作用,国家或政府、社会力量以及公民是协同和参与的角色,这有可能会使得现有的“国家-城市-社区”结构得到部分重构。
06
政治学人:非常感谢曹老师对本次专访的支持。在访谈的最后,我们想与您聊一聊您的社区调研经历。可否为广大读者分享一下您所了解到的一些优秀的社区治理案例,以及您在调研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 曹海军
本期采编:霍盈州、周楚粤
本期编辑:霍盈州、赵文洁
审 核:大 兰、欧阳星
本文内容系政治学人平台首发,文章仅代表嘉宾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个人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网站链接;媒体转载(包括网站、微博、微信号)请联系政治学人微信后台。识别二维码可添加编辑团队微信。
更多精彩文章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