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好国民科学素质的土壤
刚刚过去的2017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是我国第17个科技活动周,据报道累计有2.3亿人次参加了此次科技周相关活动,展现了人们对现代科技及其进展强大的热情。现代社会,科技早已不再是象牙塔里的智力游戏,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息息相关,它不仅代表了人类认识自然、挑战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成就,也不断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和对许多问题的看法。
国民科技热情的增长、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是科技知识溢出效应的体现;另一方面,科技的快速发展也有赖于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正如2012年9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时所指出的: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科技腾飞、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不断提高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能够为实现到我们党成立100周年时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奠定更为坚实的群众基础、社会基础。
公民科学素质的构成及其重要作用
公民科学素质是伴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和普及而逐渐形成的一个概念。目前,综合国际上普遍的认识,科学素质大致有三个组成部分: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以上三个构成要素形成了公民科学素质内涵的层级递进关系:前两个方面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是“工具性”的要素,第三层面对科学影响的了解是“价值性”要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没有对科学知识和方法的全面了解,对科学的认知就是盲目的,极容易走向“科学万能论”或“科技有害论”两个极端;而仅仅具备了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没有第三层面的科学文化、科学精神方面的“价值性”要素,就会将科技简单看成是改造自然的工具,这种缺乏“价值性”的认识极容易导致科技的“异化”,混淆发展科技的目的是为了“人”还是为了“科技本身”,使科技走向错误的发展方向。
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使人们认识世界有了新角度,改造世界有了新方法,使人们逐渐摆脱了封建迷信知识的思想束缚,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思想基础、群众基础。与此同时,无数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青年一代负笈海外、求索新知,他们回国后带来的不仅仅是现代科学知识,还有科学思想、科学理念和科学组织模式。他们还深度参与到了国家现代化进程,如中国科学社,建立之初就将科普和科学教育作为其重要的工作内容,许多中国科学社成员成为中国现代科学学科的奠基人、国家现代化的实践者。可以说近代中国科学家这种重视科普和科学教育的工作,种下了全民科学素养培育的种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现代化建设准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组织基础和社会基础。
当前,我国正迈向创新型国家行列,更加需要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作为前提和基础。这是因为,一方面,全民整体科学素质的提高能够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强大的舆论环境,进而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氛围和动力;另一方面,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打通创新链和产业链,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科技人才,这都需要以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为前提和基础。
科普工作仍任重道远
根据中国科协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显示,2015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了6.20%,比2010年的3.27%提高了近90%,而这个数字在2007年是2.25%,在2003年是1.98%。虽然近年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提升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即使到2020年我国成功实现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的目标,也只是刚刚跨过创新型国家的最低门槛,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甚至30%的水平仍存在很大差距。与公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相对较低的现状同时存在的是,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公民科学素质差距越来越大。
上述数字折射出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方面,科普工作仍任重道远,更应引起注意的是科学素质的量化评估方法和科普工作目前的着力点问题。2016年4月发布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共有26条基准、132个基准点,包含了公民需要具有的科学精神、掌握或了解的知识、具备的能力。但从132个基准点的比重来看,知识点占了绝大多数,而对于科学精神、科学文化的基准点一方面其比重偏低,另一方面其可测度也不强。第一,众所周知,科技总是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科技知识的更新和迭代在现代社会尤其快,这些知识点可能过不了几年就会被新的科技前沿知识所刷新,以大量的科技知识点作为科学素质评估的基准点,其基准值意义可能会打折扣,而基准点的不稳定性将造成不同年份的科学素质之间失去比较的共同基础。科学素质的构成要素虽包含基本的科学知识,并且这些知识是公民建立科学素养的知识基础,但科学素质的评估是否可以按照应试教育的量化标准,以一套知识点试卷作为评判标准是值得商榷的。从目的来看,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为了构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群众基础、社会基础,为了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环境,为了“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连通,仅仅提高全民的科技知识掌握量似不能达到上述目的。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仅仅普及科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了解科学知识点只是“知其然”,掌握科学过程和方法才是“知其所以然”,而后“深以为然”才是科学素质达到一定水平的标志。也只有达到“深以为然”的阶段,科学素质才能转化为个人价值观,才能指导个人行为进而夯实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反观当前科普工作,“十二五”时期,科普经费大幅增长,科技馆、科技博物馆、科普大篷车数量都大幅增加,这无疑为未来科普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但这些物质环境和科普基础设施如何提高使用效率、如何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方面发挥更大效益,需要科普工作者和全社会共同思考。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方向路径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笔者理解,全民科学素质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也不能按图索骥,照搬国外科学素养标准和手册,而应以目的和效用为导向,即:在全社会营造科学的氛围,为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创新源泉。只有明确上述目的和意义,才能使未来科普工作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因此,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用知识的力量武装人:夯实公民科技知识尤其是前沿知识的基础,让人们了解科技的最新成就;
第二,用科学的精神感召人:通过人物、事例等宣传科学家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追求卓越的挑战精神和不怕失败的顽强作风;
第三,用科学的思想升华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思想的总开关,而科学的思想是把好人生总开关的关键要素之一;
第四,推动科学的方法应用于人们的行动:科学的方法是经过实践、验检验过的经验总结,是将科学应用于实践的路径和途径,要倡导各类行为实践有科学方法可循。
建设创新型国家进而建成世界科技强国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在此过程中,只有培育好我国国民科学素质的土壤,使科学固化为一种永久的国民科技意识,使创新成为民族的基因,才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和动力。
(作者:刘天星,系《中国科学院院刊》副编审)
来源:《学习时报》,2017年06月28日 第A7版:科技前沿,作者授权刊载。
“战略与政策论坛”聚焦创新发展战略与政策,推送分享“战略与政策”相关研究成果和动态信息,交流探讨国家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
您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也可以添加公众号“StrategyPolicyForum”关注,或长按、扫描识别上方二维码加以关注。
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欢迎赐稿:Email:strategy_polic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