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 安康大水灾 ∣ 一条大河与一座古城的千年纠葛
1983 安康大水灾
⑥
【重生】
千百年来,汉江与依水而居的安康人,纠结、反复。水来了,人退;水退了,人又回来。水淹、毁城、重建,再毁、再建,历史上也不止一次。
有人说,没有当年的水灾,就没有新安康。如今重建的安康城高楼林立、堤坝固若金汤,貌似危险已与当年泛滥的江水一并远去。毕竟三十年了,即便是安康人,也有很多人渐渐淡忘了那场水灾。
有三十年前的教训,而今安康的各种防汛措施堪称完备而周详。但我们却想翻翻故纸堆,再研究一下安康特殊的地理、气候因素,试图在久远的安康历史上,看看古人是怎么防水、治水、护城的,以期会给今天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反思和启示。
安康汉江“83·7·31”特大洪水决堤毁城示意图
安康地区水电局 黄野鲁 制图
一条大河与一座古城的千年纠葛
安康滨临汉江,自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始设西城县,一直到元代始终沿用这一名称。明初称金州,万历十一年(1583),改称兴安州。到了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才用“安康”这个名称,意思是“年岁丰乐,平安康泰”。
但滨临汉江的安康,并不安康。
这幅航拍照片摄于1983年安康水灾发生前的4月底。画面上可以看出当时的安康城江南、江北几乎没有一栋像样的楼房,老城区(图右上角)全是一片灰蒙蒙的低矮瓦房和一条不堪洪水一击的古城堤;江北(图左下角)的安旬公路是一条不上等级的土路,路的两旁也没有什么像样的房子
吴定国 摄
水淹安康的历史
“公署民舍一空,淹死无殓者甚多”
汉江由西向东横贯安康,从石泉到白河这一段共长330公里,经月河河口以下,自西折向东北,进入开阔的安康盆地,流程大约15公里,环抱了整个安康城区。
安康城周围并非只有这一条河。南山的施家沟、陈家沟,城东还有一条比较大的黄洋河。大大小小几条河、沟,“夹击”着安康城。加上流经城区的汉江河段形势复杂,收缩变化剧烈,每逢夏秋暴雨,下游峡谷阻流,江水上溯回壅,洪水必然泛滥,致使安康城区背腹受袭,常常陷入汪洋。
我查询了《安康地区志》、《安康县志》、《陕西省自然灾害史》、《安康日报》等史志报刊。第一次明确文字记载安康遭受洪灾的,是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天监元年(502),“汉水溢,县城居民避水赵台山”(今新城附近)。其后,“自汉迄清两千余年,记大水者三十五次,全城沦陷者十余次,足见吾邑所处地势以水灾为最烈。”
据记载,北周天和四年(569),安康县城从江北的丘陵地带移建到汉江南岸,从此遭遇洪水十分频繁,平均隔上几十年,有时不过间隔了几年,大水必然陷城。最惨的,当属明万历十一年(1583),全城灭顶。
《陕西省自然灾害史》记载,宋绍兴三年(1133),秋八月,“大水入城”。到了明代,洪水尤为惨烈。明永乐十四年(1416),五月,“汉水涨溢,淹没州城,公私庐舍无存者。”
而明万历十一年(1583)四月的洪灾,至今是安康洪灾最惨的一次。“兴安州雹如鸡卵,猛雨数日,汉水涨溢,高城丈余,全城淹没,公署民舍一空,溺死者五千余人,全家淹死无殓者甚多。”这次洪水与1983年最高洪水位相当,直抵南山脚下,也到了今天安康新城北门口下。
历次特大洪水淹没安康城区示意图 。图片下部的三条线,分别为历史上三次水淹的淹没线
到了明、清时期,伴随着大规模移民定居,安康城区的人口迅速增长,而不断到来的洪水,更是涂炭生灵。
清顺治四年(1647),人们在经历了上一次的水灾后迁回旧城,结果当年又遇上一次大水,“淹没州境田舍人畜”。到了康熙四十五年(1706),“汉水溢城”。雍正二年(1724),“汉水暴涨,冲入兴安州城。”
乾隆三十五年(1770)的这场水灾来势凶猛,志书记载颇为详尽:“是年闰五月暴雨连晨,汉江泛涨,诸堤既有倾塌,初五日大水入城,小北门地形微低,初九日黎明水遂冲门倒灌,陡成泽国,是夜水势渐退,而堤内之水反限于堤而不能出,次日直决东关北之惠壑堤,势连激箭,声如奔雷,冲刷之深遂与河底等。”
民国十年(1921),暴涨的汉江洪水,使得人们从船上可以直接登上城堤。曾在安康驻站多年的陕西日报老记者元树德记得,1974年的一次涨水,“可以坐在堤上洗脚”。
1983年水毁前的安康城全景
吴定国 摄
孔蘩宏 摄
千百年来,人们在避水、近水间反复
2013年5月,西安。作家和谷回忆起20多年前采访安康水灾的往事,说,千百年来,安康人与汉江利害相连,值得琢磨:水来了,人们就退到山下;水退了,就又回到江边。当年,和谷在创作报告文学《安康城沉浮记》时,查阅了大量安康洪水的历史资料。
据《安康县志》记载,明万历十一年(1583)洪灾以前,安康仅有地势低洼的老城一座城池。这一年遭遇灭顶之灾后,“翌年,分守道刘致中在老城南赵台山下创建新城。”
赵台山是一座并不高大的土山,南接文武两峰,北连老城,从此,安康就有了新、老两座城池——其实现在看来都有了些年头。新城略呈梯形,东西南北各有一门(现仅存北门)。安康文庙就在北门里附近,后来新城就成了安康文人的聚集地,新、老两城一文一商的特点也就明晰起来。
人们在新城避水半个多世纪,“距江偏远,诸多不便”,遂“复回旧城”。“知州郑福号伯祥者,来守金州,相度形势,决定加高城墙,并于东、西两头筑堤,始有恵壑堤、白龙堤、长春堤、万春堤、西关北堤及北城墙等六道堤防工事。”
堤坝加高了,人们以为安全,再说洪水惨烈的记忆也渐渐淡去了,就又回到老城去住。但再高的堤坝也挡不住如期而至的洪水,清代晚期不到40年间,汉江就爆发洪水4次——
道光八年(1828),“水淹进城,淹死多人,将桥打断。”
道光十二年(1832), “大雨如注,江水泛滥,更兼东南施家沟、陈家沟、黄洋河水泛涨,围绕城墙,十四日水高数丈,由城直入,冲塌房屋,淹毙人口。”
咸丰二年(1852), “水决南门入城,庐舍坍塌无算,兵民溺死者三千多名。”
清同治六年(1867),“汉水泛滥,料木没半,秋霖雨。八月十八,大水决东堤入城,民房官舍,冲毁殆尽。”
1983年水灾前某一天安康城区夜景
和谷说,为什么累遭洪水袭击,多次避居新城,但最终还是滨水的老城人口最多,商业也更发达。原因很简单,也更值得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原安康县县长张子美老人回忆,国民党统治时期,安康几乎没有维修城堤的作为,抗战时期还在城堤挖过防空洞,而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文化大革命武斗中,人们在安康城堤上挖过不少掩体工事。
尤其是文革中,大规模的武斗对安康城堤的破坏更为严重。据记载,武斗者挖毁、炸毁城堤道路8400平方米,使城堤完全丧失了防洪抗灾能力。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以前,城堤管理不严,有人在城堤边搭盖房子,要不然是修厕所、盖猪圈,随意拆除城砖,到洪水袭来时,情形可想而知:1983年这场洪灾,导致安康堤坝决口达12处,长达1450米,堤内外护坡坍塌27处,长达2700米……
如今的安康全景
吴定国 摄
“屋漏偏逢连夜雨”
安康上空正是暴雨区
如果说安康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多条河流汇聚,水多为患,那么,安康上空的气候条件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处于暴雨区。
安康的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受西北区冷高压控制,冬寒少雨;但到了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将孟加拉湾和西太平洋水汽输送到这里,在副热带锋区形成大暴雨;而青藏高原东麓的西北低涡及西南低涡的袭击,以及盆地等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常常造成局部暴雨。
安康的暴雨分布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
1983年10月12日的《安康日报》报载,据统计,汉江汛期五至十月份,安康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6%至83%,而七、八、九三个月的降水量能占到全年的53%左右。
这三个月的降水日数要占全年总降水日数的一半以上,月最大降水量也都在七月到九月。
安康人都知道,夏天一旦有雨就是连阴雨,常常一两个星期雨水不断,而且连阴雨中不时有大雨、暴雨。资料显示,1961年,宁陕的一次连阴雨居然长达32天。
所以,每每进入汛期,安康就阴雨不断,到处潮湿,直到十月中旬以后连阴雨结束,大汛才能结束。
古人如何治水:
纵横几道抗洪堤,也是救生路
既然地理环境如此,气候条件又如是,那么千百年来,安康人在这样的情形下是治水、防水、生存的呢?
77岁的原安康地区公安处交警支队副政委蔡鸿恩老人认为,古人在与洪水斗争中,充分利用了安康城区的地形,其经验和历史教训尤为珍贵。
蔡鸿恩老人
摄于二〇一三年
安康地委行署、县委县政府表彰参加抗洪抢险的公安干警和解放军指战员(局部照片)。四排右七为蔡鸿恩
蔡鸿恩1953年到安康工作。在他的记忆中,不仅安康城四周有城墙,城里也有纵横交错的好几道城墙。“这在其他地方不多见。”一般城墙都是国字型,城区被城墙包围,而安康的老城墙也是堤坝,尤其是城区内的几道城墙既可防水,还可做逃生通道。
2003年,蔡鸿恩参与编纂了《陕西省道路交通管理志安康分志》,他也因此对安康的城堤做了一番细致研究。他发现,千百年来,从历次洪水的生命代价中,人们建起老城、新城两个城池,悟出了修建城堤,兼做救生堤道,“保民安康”的历史经验。
古人在修建安康城区的防洪设施时,布局多条堤坝,外拒江水,内排南涝,而且逃生堤道系统完整,比如水淹城区逃生堤道,就有柳树是标志,给人群引路安全逃往新城。
至今还发挥着功用的西堤,历史上称为万春堤,始建于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至1077年),堤高六米,全长718米,是安康古建筑中保存最完好的石堤。1981、1982年两次整修加固,抵御住了1983年特大洪水的袭击,从而也避免了汉江改道的可能。
全长1200米的东堤,过去叫做长春堤,主要是防御汉江河水上涨后,黄洋河形成的逆流回泛,袭击安康老城。历史上,洪水多次从东堤决口,虽然一再加高,还在附近的喇叭洞设置石闸,通排城内积水,但1983年的洪水又在东堤决口。
此外,安康的城堤还有抵御南山洪水的白龙堤,北堤东段的惠壑堤、临江北堤东段的龙窝堤。
东堤、西堤等几条堤坝还在,而城区里几条南北向的城堤如今仅仅存在于志书和人们的记忆中了。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8)的登春堤,当年北起小南门,南至雷神殿;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的万柳堤,北起老城大南门,南接新城北门直达南山下的陈家沟,“两旁植柳护堤,故名万柳堤。”
这两条堤,均是“堤高一丈,顶宽八尺”。一旦外围沿江的城堤决口,这两条堤好比“二道门”,既可阻挡水势不侵袭堤外的其他街区,堤上又能跑人,可直达南山脚下的高处避水。
1959年4月,登春堤、万柳堤和南城墙被拆除,改建为金州路、解放路、兴安路。
1983年洪水后,安康洪水历史标志塔修建于汉江岸边
2013年7月,竖立于安康汉江大桥不远处的水位标尺。顶上的圆球位置就是1983年洪水最高水位257米
木闻 摄
“怎样杜绝反复搬迁惶惶不可终日的局面?”
早在1984年4月,原安康地区科委就曾委托安康地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黄野鲁,研究分析了安康城区防洪历史以及综合治理意见。
黄野鲁经过数据分析发现,从公元1071年到1983年,在912年间,安康共发生16次水灾,平均57年就有一次决堤入城的大水。
“怎样杜绝反复搬迁惶惶不可终日的局面?”黄野鲁认为,中国历代治水史中,素来分为两大派,一为疏导,二为壅防百川,修筑堤堰。
前者是因势利导,后者是消极防御,而后世又多注重于筑堤安澜,所以出现“地上悬河”、“河比城高”的现状,数见不鲜。
黄野鲁认为,上游水库建库时应主要考虑防洪。沿河洪峰叠加向下游,使城镇防洪压力巨大,单靠一城一地治河修堤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此,上游的水库电站,应统一调度,滞洪错峰,减轻城区防洪抢险的压力。而水土保持,减少土壤侵蚀,减轻下游河床淤积的工作更是系统工程。
当然,首先应防患于未然,采取得力措施,做好预报与应急措施,才能减少损失。所谓得力措施分为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包括治河修堤,尤其要注重在干支流上广泛进行治河修堤,疏导河道。其次是城镇重点区域的堤防,需要全面规划设计。这一措施目前已得到落实。
1983年洪灾后,中央和省政府拨款2813.1万元重修安康城堤。1987年5月竣工,建成了由东、西、北堤和汉江护岸组成的防洪系统工程,城堤总长约4.3公里,堤高6米,顶宽7米。汉江护岸总长约2.4公里。还建成了防洪交通闸门4座,排水涵闸1座,洪水标志塔1座。
黄野鲁在报告中提请人们注意,1983年洪灾发生前,气象、水情方面的预报都是及时准确的,气象台、水文站、水情组等单位后来都受到了立功表彰,但当年缺乏报警系统和忧患意识——这就是非工程措施。
如今,相关预警预案业已完备。我在蔡鸿恩老人书桌上看到一份他摘抄的水情预警表——
243.50米,城外警戒线;246.30米,一号命令,东、西堤部分撤;248米,二号命令,东、西堤全撤;251米,城内警戒线,关闭朝阳门、水西门;254米,关闭大桥门;256米,三号命令,全城撤离;256.80米,城堤高度。
“安康人都知道,只要听到城区内响起《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乐曲声,就是水情危急的时刻。”蔡鸿恩老人说着,神情严峻。
仿佛,大水就在眼前。
本文采写于二〇一三年
文中部分老照片系吴定国先生拍摄并提供
其它老照片来自张培祥先生主编的
《安康“7·31”洪灾记忆》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收看 1983 安康大水灾 第1篇
毁灭 ∣ 一座城市的灭顶之灾
【原创声明】
这里的文图均为记录者木闻写摄
感谢关注,欢迎转发,授权转载
44559513@qq.com
点击名字 收看往期
张子美 张培祥 元树德 吴定国
小人物大人物创作研究工作室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