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线一刻 | 十九世纪的歌剧Vol.11 德国歌剧的迷人魅力

艺术课堂 上海大剧院 2022-05-02


在线一刻

十九世纪的歌剧







领略风格多彩的欧洲歌剧大时代

导师 杨燕迪


19世纪后,歌剧世界几分天下其中德国的歌剧迅速地建立了自己的传统莫扎特的《魔笛》是其里程碑?贝多芬唯一的歌剧作品是什么?
今日“十九世纪的歌剧”为您揭秘 《魔笛》与 《菲岱里奥》

点击音频收听

杨燕迪

音乐学家、批评家、翻译家。上海音乐学院原副院长。现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学与研究领域涉及音乐学方法论、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歌剧研究、音乐批评与分析、音乐学术翻译、中国现当代音乐评论、音乐表演艺术研究等多个专门化领域。




♪ 导聆 ♪



 莫扎特的《魔笛》

苏黎世歌剧院版《魔笛》,2000年 ©上海大剧院资料图



19世纪后,德国歌剧迅速地建立了独立的、完全不同于意大利歌剧的传统。1871年德国才正式成立,在这之前它分为上百个小公国,在19世纪中叶之前德国是一个分裂的国家。所以我们用“德语歌剧”来概括当时的德国歌剧。18世纪,德国萌发了具有民族特色歌剧的追求,其中莫扎特的《魔笛》是一个里程碑。


《魔笛》在1791年首演,是莫扎特最伟大的歌剧之一,同时也是最伟大的德语歌唱剧(Singspiel)。它尽管不是19世纪德国歌剧的源头,但他对日后的德国歌剧产生了多方面的启示。


《魔笛》讲述的是一位名叫塔米诺的王子受到了夜女王的委托,帮助她找寻失去的女儿,经过调查他发现她的女儿被另外一个王国名叫萨拉斯托的俘虏了,可到故事的最后塔米诺才知道,夜女王其实是真正的坏人,而萨拉斯托才是好人。最终,塔米诺经历了冰与火的考验,与塔米娜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是一个启蒙童话故事,它却带有很强烈的寓意,通过不断地认知和自我发现,才能找到真理,这是一部典型带有18世纪启蒙运动思想的歌剧。







英国皇家歌剧院《魔笛》剧照©ROH/Tristram Kenton


同时,在《魔笛》中我们还能发现其突出的艺术特点,对于19世纪德国歌剧的走向有着很重要的启示。


  • 《魔笛》是一部特别德国化的歌剧,它不仅讲的是人间凡俗故事,而是通过故事来表达其中的理念。

  • 德国的歌剧是非写实的,大部分以童话、神话、传说为背景,并一定带有某种象征意义。

  • 德国是交响乐的国度,德国人在创作中十分善于写器乐。他们把交响曲的经验带入歌剧,所以器乐在德国歌剧中极为重要,并远远超过意大利歌剧。

  • 德国歌剧对演唱也有独特的要求,他们不要求炫技,而是发自内心的表达,真正的刻画人物的心理,在某种意义上更赋予艺术灵魂。

  • 德国歌剧完全着力于人物的内心,表达哲理,而且特别善于刻画气氛,往往通过器乐来表达某种场景。


 贝多芬唯一一部歌剧作品 






贝多芬歌剧作品《菲岱里奥》的一张彩色演出海报©图片来自dw.com



德国歌剧的发展,绕不开贝多芬。贝多芬一生创作了很多交响曲与钢琴音乐作品,而他仅仅创作了一部歌剧作品,那就是《菲岱里奥》。这部歌剧的第一稿总谱完成于1805年,1806年修订了一稿。当时的这部歌剧名为《莱奥诺拉》,是取用了女主角的名字,与《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克莱采小提琴奏鸣曲》等,是他在这个时期的标志性作品。后来在1814年修订第三稿时,贝多芬将《莱奥诺拉》改为《菲岱里奥》。


这部贝多芬唯一的歌剧,受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拯救歌剧的强烈影响,也充分体现出贝多芬对社会现实和伦理题材的巨大热情。贝多芬创作这部作品的过程几经反复,可以说十分痛苦,他曾感叹:“在我所有‘儿女’当中,这一个是最难产而且给我带来最大痛苦的,所以他也是我最疼爱的一个。”可见贝多芬对于这部歌剧作品所倾注的心血。


1814年《菲岱里奥》首演时的节目单©wikipedia



贵族唐·弗洛列斯坦因反对暴政而身陷囹圄,政敌皮查罗阴谋将他慢慢饿死在狱中。弗洛列斯坦的妻子莱奥诺拉为营救丈夫,女扮男装,化名菲岱里奥。潜入狱中营救丈夫,并获得了成功,终使沉冤昭雪。这个故事歌颂的就是最正面的启蒙运动的价值,也是贝多芬终身信念的价值:忠贞、理想、反抗压迫。这也可以说完全是在法国大革命感召之下的一部歌剧。在歌剧中,有一些很强烈的特征,对之后的德国歌剧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囚徒的合唱》▼


《囚徒的合唱》是整部作品里很出名的分曲,它非常感人地体现了囚徒在狱中受到的压迫和屈辱。


《第二幕咏叹调》▼

这是一首在音乐会上不常见的独立咏叹调,但是在歌剧中十分出色。对于人声的处理,是与乐队完全卷在一起的。



尽管贝多芬只写了《菲岱里奥》这一部歌剧,但这就是贝多芬的实践,继续了莫扎特《魔笛》的路线,同时对后世也产生了影响。


✍ 上海大剧院2006年在国内首创了以剧院为平台的公众艺术教育品牌“上海大剧院艺术课堂”,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吸引了一批热爱艺术的观众,至今已持续了近15年,也见证了上海艺术欣赏与文化消费群体的形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上海大剧院取消了从春节假期至今的所有演出,“艺术课堂”的课程安排也受到了影响。为了继续给观众提供优质的艺术普及课程,因此推出了“艺术课堂”的线上课程。此外,“对话大师”、“艺见”等音视频栏目也先后在线推出,让观众们了解艺术大师们的成名故事,以及文化产业运营的经典案例。






上海大剧院艺术课堂

在线一刻






金牌讲师精品课随身听

🎦 近几年音视频网络平台已经普遍应用,很多观众习惯在音视频平台观看收听在线课程,为了给不便来到现场的观众们提供在线的艺术普及,上海大剧院推出艺术课堂“在线一刻“,内容涉及音乐、舞蹈、戏剧、歌剧等舞台艺术领域。


金牌讲师精品课随身听——上海大剧院艺术课堂 “在线一刻”以音频节目为主,每期时长15-20分钟(一刻钟)左右,故取名 “在线一刻”,也有“一课”的寓意。将近五年多以来的100余次“艺术课堂”的内容剪辑后持续上线,让无法参与艺术课堂现场活动的艺术爱好者通过在线收听,继续了解舞台艺术的故事,也可以让上海以外的观众能得到在线艺术普及,培养更多艺术爱好者。


“在线一刻”先后推出“金牌讲师”韩斌、吴洁、王勇、杨燕迪等的《声色古典》《音乐的色彩》《古典芭蕾的缤纷世界》《王博士的音乐名城之旅》《十九世纪的歌剧》等系列主题,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歌剧等舞台艺术板块,为观众带来每天15分钟的“艺术公开课”。

往期回顾


声色古典系列01 解读音乐史上最知名的百幅图像 / 02 画中巴黎美男子  03 海顿和他的住所 04 莫扎特和他的住所 / 05 贝多芬和他的住所 / 06 货币中的人物 / 07 改乐谱的作曲家 / 08 贝里尼 / 09 “双料额头”的男孩 / 10 你知道BWV吗?/ 11 脱掉假发的亨德尔 / 12 莫扎特全家福 / 13 画像知年龄 / 14 粉丝画家与音乐爱豆 / 15 漫画中的柏辽兹 / 16 漫画中的李斯特 / 17 勃拉姆斯与马勒 / 18 安葬于教堂 / 19 “声乐亡魂” / 20 猜一位作曲家 / 21 中央公墓里的亡魂 / 22 音乐家的黄金时代 / 23 “百物志” / 24 住所与生平 / 25 照片秘密 / 26 画作秘密古典芭蕾的缤纷世界系列01 入门宝典 02 足尖鞋和薄纱裙的诞生 / 03 芭蕾历史的新时代 04 “技术流”知识 05 “名场面”大双人舞 06 芭蕾舞剧的肢体语言 07 《天鹅湖》的诞生故事 / 08 不同版本的天鹅湖 / 09 细节详解《天鹅湖》 / 10 大师联袂《睡美人》 / 11 《睡美人》的魔法世界 / 12 魔法世界 / 13 《堂·吉诃德》的诞生 / 14 西班牙风情的《堂·吉诃德》/ 15 西班牙“穿越之旅” / 16 诺伊梅尔与他的《茶花女》/ 17 诺伊梅尔《茶花女》的舞台魔法 / 18 顶级“编舞之力” / 19 名著中的情感、人性和爱 / 20 芭蕾《火鸟》与“坏小子” / 21 划时代的《火鸟》 / 22 让明星舞者“为难”的编舞与音乐 / 23 《火鸟》探险之旅 / 24 “破格之舞” (完结)王博士的音乐之旅系列01 走近古典音乐的世界 02 听音乐前如何做功课 03 贝多芬交响曲怎么听 04 莫扎特的传奇一生 05 “神童”莫扎特为何英年早逝 06 曾一个月演出24场的莫扎特歌剧 / 07 《魔笛》也可以这样 / 08 从书记员到作曲家 / 09 专注力不够 老柴有办法 / 10 “有一天我会爱上你” / 11 始于广场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 12 新年音乐会去哪儿听 (完结)十九世纪的歌剧系列01 当意大利歌剧不再一统天下 / 02 歌剧开心果 / 03 远近闻名意大利喜剧 / 04 贝里尼《诺尔玛》 / 05 歌剧作曲“交稿快”的他 / 06 威尔第的歌剧世界(一) / 07 威尔第的歌剧世界(二) / 08 威尔第的歌剧世界(三)/09 威尔第的歌剧世界(四)/ 10 威尔第的歌剧世界(五)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