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年河南省分地市GDP解析:下个十年,中部第一省如何优化区域格局?

林隐LY 山川网 2023-08-03

前言:欢迎大家来到2020年度中国内地省区分地市经济运行解析系列。本系列推文为山川网历年的重要系列推送,解读目标为中国内地三十一个省级行政区中,除京沪津渝四直辖市外,其余二十七个设市省区中的重点对象。

本年度系列推送,相较往年在立意上我们做了明显的调整,改变了过去对所有省区采取相近侧重点的方式,对不同区间省区讨论重点重新立意:对前面的九省区我们重点找问题,对中间的九省区我们着重谈发展,对后面的九省区我们主要谈人文。

同时,考虑到今年度该系列内容推送时间恰逢春节假期,为了不过多占用大家的时间,我们对于该系列推送的篇幅尽可能做到言简意赅,点到为止。特别强调,本系列所有内容,均系一家之言,观点仅供大家参考。在这里,山川网恭祝所有新老朋友新年快乐,阖家幸福!


山川网:今天是大年初四(正月初四),又称为羊日,是中国民间迎神的日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老年间人们会在大年初四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清扫室内,把垃圾收集堆到一处,这也是中国民俗中说的“扔穷”。

当然,幅员辽阔如中国,各省各地对应的习俗也不尽相同。比如在福建莆田和仙游地区,由于近代历史的原因,有初四过太岁的习俗。民俗学其实和区域文化密切相关,其中乐趣也十分之多,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平日里多多留心观察。

伴随着此前国内经济四大省广东篇、江苏篇、山东篇、浙江篇的推送完毕,此前我们所强调的对于经济体量靠前省区最需要着重寻找问题,发现缺点的省区基本告一个小段落。

在接下来的河南、四川、福建、湖北、湖南等省区推送中,找问题和谈发展比例将视实际情况灵活调配。不再像上述中国头部四省专篇中,基本上高度集中于“找问题”的侧重。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虽然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几个省份在排名上依序为全国第五、六、七、八、九,和粤、苏、鲁、浙四省均为全国十强省区。但是在发展所处阶段上,却是有相对明显区别的。所以我们的相关讨论,也需要因地制宜,因城而异。

同时,这也是延续我们一贯以来的一个观点:无论是地区也好,个体也罢。排名越前意味着责任越大,荣誉越多越需要低调谨慎。就像是在学校教育中,对于成绩靠前学生要多加提醒以防骄傲自满,对于成绩靠后学生要多做鼓励表扬支持进步,这样才能形成一种更良性的学习环境与氛围。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到了本系列的第五站——中原故地河南。


【关于经济数据】

还是延续本系列的老样子,开篇第一章节仍旧是先分享2020年度省区经济基础运行数据。关于河南省的相关数据,我个人认为是2020年度国内省区经济运行受疫情影响相对较为明显的一个,和地理区位关系较为密切。所以大家在查阅下述数据时,可以有所注意。

整体:2020年,河南省实现生产总值54997.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353.74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22875.33亿元,增长0.7%;第三产业增加值26768.01亿元,增长1.6%。

工业: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4%,比前三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5.0%,股份制企业增长1.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2%。

投资:全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4.3%,比前三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增长2.5%,工业投资增长2.7%,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2%,社会领域投资增长14.4%。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4.3%,高于全部投资增速20.0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投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6.5%、21.7%。

社消:全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02.77亿元,同比下降4.1%,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2.9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5949.33亿元,增速实现由负转正,增长0.1%。

物价:全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8%,比前三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3.3%。


【区域格局&中心】

在昨天的浙江篇中,最后实际的篇幅控制在了8000字左右,虽然相比更早前的广东、江苏、山东三省的万字篇幅有所改善,但是我认为还是篇幅过长,占用大家阅读时间过多。那么从今天的河南篇开始,我们看看能不能够进一步控制好篇幅在6000字上下,进一步节约大家的时间。

先来看看河南省2020年地区经济格局的“队形”情况。和过去我们谈到地区经济格局时,往往会着重关注对应地区的发展普遍失衡情况不同,河南省区域格局的一个比较明显特征则是聚焦度有所欠缺。

从所有地市的经济规模来看,虽然地区经济正副中心郑州和洛阳两市的经济总量分别处于10000亿元+和5000亿元+的区间。但是,之后地市的经济体量梯队就有些过于密集了——

2020年度地区经济总量3000亿元+目前有四城,分别是南阳、许昌、周口、新乡;2000亿元+目前有七城,分别是商丘、驻马店、信阳、平顶山、开封、安阳、焦作。

一眼望过去,我们也能够明显发觉,以上占到了河南省多半数的地市,彼此之间的发展差异完全没能够合理拉开。这里大家注意我所说的“合理”拉开,在我们讨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时,并不是说地区所有地市经济总量全都高度接近,才是所谓的“合理”。

这里我们还是以中国区域经济均衡第一省江苏为例。目前江苏省13地市中,经济总量2万亿区间、1.5万亿区间、1万亿区间、7千亿区间、5千亿区间、3千亿区间是均有城市分布的,这样的梯队才是我们此前一直在和大家强调的所谓“合理”分布。

那么我们再回到河南,目前的省内城市格局存在哪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呢?首先是头部城市总量仍有欠缺。河南省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经济总量第一省,省会郑州经济总量应该对标谁呢?

由于西部第一省四川的区域经济格局和河南差别较大,这点下文我们会讲。另外综合来看,郑州市又不太适宜与济南和西安进行纯粹意义上的GDP数据对比。

2020年,武汉市经济总量处在1.5万亿GDP区间。这里还要提醒大家的一点是,武汉市上述的经济总量表现,是受到了新冠疫情显著影响之后的表现。如果没有疫情影响,武汉市2020年原本的经济规模应该已经同样达到了和成都市接近的1.7万亿相应区间。

所以对比成都和武汉之后,我个人认为郑州市的现阶段应该所处的经济体量区间,至少应在1.4万亿+的水准。和这一相对理想数值相比,目前郑州市还有2000亿元的差距。

同样的情况,也体现在现阶段可以称为河南省两大地域副中心的洛阳市和南阳市身上。如果结合上文中我们提到的“合理”地区城市格局来看,目前阶段两省应该所处的经济体量区间,应该分别在7000亿元上下和5000亿元上下。

而从实际的结果来看,两市目前却分别处在5000亿元和4000亿元的区间。这样一来,就造成了两市在各自所在的省域副中心区间,辐射和带动周边城市发展能力均明显有所欠缺。

而上述的地区中心城市经济理想体量,是充分结合和考虑过目前河南省整体所处的5.5万亿区间,并且正在迅速朝着突破6万亿进发的大背景之下的。

所以对于已经开始的“十四五”期间,我个人是建议河南省方面可以进一步优化省内区域经济发展相关资源的调配情况,以较短的时间尽快实现上述郑州、洛阳、南阳三市的相应目标。这样一来,对于河南省下个十年的区域经济工作,将有非常好的引领作用。

同时,关于河南省现行的地区行政区划,我也认为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济源、鹤壁、漯河等地,显然都是未来值得深入研究和讨论其现行行政区划,是否合理并有利于地区经济民生长期发展的。

关于这方面,我认为山东省此前对于莱芜市的行政区划调整方式,是有不错的参考价值的。


【关于对比对象】

《旧唐书·魏徵传》有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而区域经济中,有一个好的对比对象,往往同样能够起到镜子的作用。当然,这里我们所谓的镜子作用,并不单纯只看到另外一个自己,而是看到在不同的道路选择之下,命运的另外一种可能性是什么。

说到这儿,我突然又想到一部历史剧。在昨天的浙江篇中,我就给大家推荐过一部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今天我们借着河南篇的机会,再给大家推荐一部历史剧《汉武大帝》。我个人认为类似这样的剧,花费上人生几十个小时看上一遍,甚至多遍,是对得起自己的时间的。

那么我为什么在谈到区域经济中参考对比对象时,想到了《汉武大帝》这部剧呢?因为这部剧中,很多历史人物的角色塑造都是很成功的。这其中,西汉著名将领,漠北一战封神,创造了封狼居胥传奇的霍去病,我想给大家留下的印象都颇为深刻。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这样的文字,哪怕是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每读起,都还会令中华儿女热血沸腾。

那么热血沸腾之后,冷静下来我们再想另外一个问题:霍去病的人生,可以复制吗?我个人觉得,基本不可能。因为哪怕排除了霍去病本身不世出的军事天赋,其成功的必然性背景和偶然性因素,都非常之多。想要复制,谈何容易。

回到区域经济中,上述的思维方式能够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发呢?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不要盲目地设定参考对标目标。我记得曾经有一个特定的时期里,国内有许多城市都提出了类似“对标深圳”的口号。

而深圳今天的成功,背后的因素同样十分复杂,且难以二次复制的偶然性因素颇多。道家思维中讲“道法术”,深圳的成功关键在于中乘之“法”,而其他城市简单对标最多只能模仿下乘之“术”。

那么在中国内地的省区之中,与河南省对比性颇强的是哪个呢?我个人认为,是四川省。为什么呢?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两省的经济体量接近。今天我们推送的河南篇是本系列的第五篇,正常明天我们就将安排推送本系列第六篇的四川省。为什么是这样的推送顺序呢?因为在全国省区经济总量排序来看,河南省是第五位,四川省是第六位;2020年河南省经济总量54997.7亿元,四川省经济总量48598.8亿元。

其二,两省在各自所在区域内所处地位接近。四川省是西部地区经济总量第一省,河南是中部地区经济总量第一省。这里我们也可以清楚看到,目前国内能够排在豫、川两省之前的,只有粤、苏、鲁、浙四个经济大省。而综合各种因素,豫、川两省在国内省区中的排名情况,未来将很长时间维持在当下状态。

其三,两省的人口规模接近。豫、川两省2019年度的常住人口分别为9640万人和8375万人。在国内省区之中,两省人口分列第三、第四位,仅次于国内唯二的亿级人口大省广东和山东。人口规模全国第五位的江苏省,2019年常住人口8070万人,目前看未来很长时间内,豫、川两省人口体量全国排名也不大会发生变化。有趣的是,目前豫、川两省的经济总量差值和人口规模差值比例也很接近(约为13%和15%)。

其四,两省的地市区划规模接近。在中国经济体量前部省区之中,广东、河南、四川属于多下辖地市类型(分别为21个、17+1个、18+3个),江苏、浙江、福建则属于少下辖地市类型(13个、11个、9个)。而上文中河南省的“17+1”,是指17个地级市加1个省直辖县级市(济源);四川省的“18+3”,是指18个地级市加3个自治州。

其他还有诸如均为历史文化大省,美食小吃大省等一众相似之处,这里受限于篇幅,我们就不再逐一展开细讲。那么在看完上述的许多两省相似之处后,我们真正想和大家讲的一点是什么呢?是两省目前应该说是在区域格局上的最大差别。

截至2020年,四川省是绝对意义上的强省会省份,同期成都市经济总量大幅领先郑州市5000多亿元。省会之外,年度GDP 3000亿元+地市,四川仅有绵阳一市达标,比较接近的也仅有宜宾一市,这其中绵阳市还是在2020年新晋的四川省3000亿元+地市。

河南这边则完全不同,除省会郑州之外,还有洛阳、南阳、许昌、周口、新乡五市年度GDP均大于3000亿元,其中洛阳市则是大于5000亿元。而省内目前还有商丘、驻马店、信阳三市即将晋级3000亿元GDP城市。

在两省相近的经济总量,相近的人口规模,相似的区域地位之下,选择两种不同的发展,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区域经济格局结果。两种格局均利弊共存,且无论是优势还是劣势都非常明显,基本不用再做过多的解释。

两省的发展经验与教训,完全可以互为对方的“镜子”。同时,我也认为在目前的国内一众正处于发展重要时期的省份,都可以好好参考和对比一下作为中西部代表性省份,豫、川两省两种发展方式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另外,从实际的生活体验上。我个人认为豫、川两省的普通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在国内各省中整体是较高的,这很大程度上和两省居民普遍具有的知足常乐心态密切相关。

延伸来看,我们还发现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就是居民心态越乐观知足,幸福感获得感越高的地区,普遍地区美食种类、小吃种类都十分突出。

中国民间讲“民以食为天”,而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其中还有为数不少的经济发达城市,在这方面做的我认为是不太好的。首先是种类少,其次是价格高,最后是不用心。

这些城市的许多餐饮从业者,给我的感觉他们做这一行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从本就生活压力巨大的外来年轻人身上,再压榨干其最后的一丝生活幸福感。

在中国这个美食大国中,食物是有“生命”的。制作者有没有用心,有没有诚意,是很容易看得出来的。作为中国最古老的行当之一,在外行人看来的所谓餐饮行业门槛不高,只有内行人才知道其中的门道。

但我认为在中国一些大城市中的餐饮行业,目前的发展理念是本末倒置的。就是各种“高大上”的行业名词、统计数据天天挂在从业者嘴边,但是最关键的食物美味度和实惠度两项最核心要素,基本不在从业者的关注范围之中,岂能长久。

在这一方面,我认为这些所谓大城市的餐饮行业龙头们,真的应该定期到河南、四川的县城、小镇乃至庙会、集市之上,好好学习一件事——中国餐饮的精髓与初心,究竟是什么。

作为一个“平民胃”选手,全国生活下来之后,我个人还是认为豫陕川湘四地的食物,是同等味道中价位最低的,同等价位中味道最好的,同等味道、价位中种类最丰富的,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平民美食大省。

2020年各省分地市经济解析推文系列参考素材:








【以下为广告,请根据实际需求了解】


“数据思维”大数据资料分享社群,目前已正式开通。
每日更新最新各行业大数据报告,支持报告电子版下载。可以帮助你实时、高效、精准获取各行业大数据。
对于大数据&数据报告资料有需求的朋友,可以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了解 ↓





2020独家: 广东篇 丨 江苏篇 丨 山东篇 丨 浙江篇 丨 省区排名 丨 城市排名 丨 GDP30强 丨 GDP50强 丨 GDP100强 丨 2021各省增速目标 丨 长三角之一  丨 长三角之二 丨 河北、山西、内蒙古分市  辽宁、黑龙江分市  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分市  河南、湖北、河南分市  广东、广西、海南分市  四川、贵州、云南分市  陕西、甘肃、宁夏分市


2020官方:广东报告 丨 江苏报告 丨 浙江报告 丨 河南报告 丨 四川报告 丨 福建报告  湖北报告 丨 陕西报告 丨 江西报告 丨 辽宁报告 丨 云南报告 丨 广西报告  山西报告 丨 吉林报告 丨 甘肃报告 丨 海南报告丨 青海报告 丨 北京报告  上海报告  重庆报告  天津报告丨 广州报告  苏州报告 丨 武汉报告  南京报告  无锡报告 丨 郑州报告  青岛报告  南通报告  合肥报告   泉州报告  唐山报告


新一线城市圈:济南都市圈 丨 青岛都市圈 丨 徐州都市圈 丨 沈阳都市圈 丨 合肥都市圈 丨 郑州都市圈 丨 成都都市圈 丨 武汉都市圈 丨 杭州都市圈 丨 南京都市圈


城市:市市通地铁 丨 主要城市居民储蓄 丨 均衡第一省启示录 丨 区域城市生态 丨 连镇高铁通车 丨 万亿GDP城市 丨 中西部10强市 丨 北方城市房价 丨 各省市人均GDP 丨 GDP50强城市 丨 北方十强城市 丨 中国百强医院 丨 十大消费城市 丨 2020十强城市 丨 31省市前三季度经济回顾 丨 前三季度27省GDP 丨 人口是一把双刃剑 丨 2020富豪榜 丨 各省房价前三城 丨 城市群与经济带 丨 长三角机场格局 丨 2019百强镇 丨 GaWC 2020 丨 上半年GDP百强 丨 就业结构 丨 社消大数据 丨 外贸依存度 丨 头部24城新格局


人文:排名启示录 丨 区域经济失衡 丨 私人美术馆分布 丨 山东沿海县镇乡 丨 流民与犯罪 丨 地区媒体分布 丨 隐秘的角落 丨 齐鲁区域与山东艺术 丨 南方车站的聚会 丨 广州站 丨 天下九州 丨 最宠游客城市 丨 瑞丽缉毒门户 丨 城镇化犯罪 丨 易错地名 丨 国人离婚率 丨 长江断流 丨 长安十二时辰 丨 宏颜获水 丨 广州红专厂 丨 中国啃老族 丨 大洋怪重地名背后 丨 中学地理课 丨 罪案片石家庄 丨 破冰行动 丨 白鹿原 丨 低调的宝藏城市 丨 渤海湾跨海通道 丨 城中村拆迁往事 丨 区域阅读大数据 丨 燕大南迁往事 丨历史文化名城 丨 妖都广州 丨 城市建筑设计 丨 离结比 丨 城市选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