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八)

    星期一发布古代汉语,星期五发布古代文学。    



提示:古代汉语文学QQ群[2](933201038)、古代汉语文学QQ群[1](933201038)中有高清PDF版《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学》《说文解字》《古代汉语词典》等古代汉语、古代文学、辞书、历史书籍300多部可免费下载。很多难以买到的书群内都有。
文末有QQ群二维码。

~●~●~●~●~●~●~


——以上内容非正文——




定风波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遂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关于“一蓑烟雨任平生”
 
胡云翼先生《宋词选》注曰:“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顶得住辛苦的生活。)”(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版,第 71 页)
林庚、冯沅君先生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下编(一)注曰:“‘一蓑’句:一向是披领蓑衣任凭烟笼雨打。”(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639 页)
朱东润先生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注曰:“一蓑句:谓自己对披蓑衣,冒风雨的生活,向来处之泰然。”(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30 页)
夏承焘、盛弢青先生《唐宋词选》注曰:“任平生:平生惯经风雨,正可听其自然。”(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64 页)
按:以上种种解说,似乎都不怎么确切。 
在宋词中,“一蓑烟雨”是渔隐生涯的象征。如惠洪《渔家傲·述古德遗事作渔父词八首》其八《船子》曰:“一蓑烟雨吴江晓。”张元幹《杨柳枝·席上次韵曾颖士》曰:“老去一蓑烟雨里,钓沧浪。”葛立方《水龙吟·游钓台作》曰:“七里溪边,鸬鹚源畔,一蓑烟雨。”葛郯《洞仙歌·十三夜再赏月用前韵》曰:“任角声、吹落《小梅花》,梦不到渔翁,一蓑烟雨。”陆游《真珠帘》曰:“早收身江上,一蓑烟雨。”又《鹊桥仙》曰:“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范成大《三登乐》曰:“叹年来、孤负了、一蓑烟雨。”华岳《念奴娇》曰:“十里松萝,一蓑烟雨,说甚扬州鹤。”皆是其证,几乎没有例外。因此,笔者认为苏轼这词字面的意思是说,我平生以“一蓑烟雨”的渔父自任,而“斜风细雨不须归”正是渔父家风——我怎么会怕眼前的这场雨呢?弦外之音则是说,自己淡泊名利,志在隐逸,因为无所求,也就无所畏,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又算得了什么!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蝶恋花

[宋]陆游

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



关于“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及本篇系年


游国恩、李易先生《陆游诗选》注曰:“[黯黯句]黯黯,失意之貌。长安路,借指汉中道上。?”(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 年版,第 253 页

朱东润先生《陆游选集》注曰:“[长安路]通向长安的道路。陆游在宣抚使幕中时,他们的主要目标,是收复长安。黯黯是昏黑的景色,加强悲观失望的气氛。”又说曰:“乾道八年十月间,陆游在巡回视察中,获得王炎调临安和自己调成都的消息,立即赶回南郑;十一月二日,自南郑出发,前往成都。这首词可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秋光二字,应当看得活动一些。他回忆到散关清渭盘马横戈的遭遇战,可是他眼看到一切都落空了。黯黯长安路,正点出他的失望。”(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185-186 页)

夏承焘、吴熊和先生《放翁词编年笺注》说曰:“淳熙五年,务观出蜀东归,秋到行在。词有‘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等语,当即此时作。”(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78 页)

按:“黯黯”,双绾上文“旅思”和“秋光”,兼“旅途中心情阴沉沉”与“秋色昏黯”二者而言。单从“心情”上说或单从“景色”上说,似乎都不全面。

“长安”是汉、唐故都,因此在宋以后的诗词里,它常常是“京城”的代名词。若用此义,则“长安路”便指“通往京城的道路”。具体到陆游这首词,当指“临安路”,夏承焘、吴熊和先生的理解是比较准确的。

宋张孝祥《点绛唇·饯刘恭父》词曰:“旆霞行卷,无复长安远。”丘崈《夜行船·和成都王漕巺泽》词曰:“飞舄朝天云作路,长安近、更无程数。”吕胜己《蝶恋花·长沙送同官先归邵武》词曰:“屈指瓜期犹渺渺,羡子征鞍,去上长安道。”京镗《水调歌头·次王运使韵》词曰:“身去日华远,举首望长安。四年留蜀,那复有梦到金銮。”辛弃疾《最高楼·醉中有四时歌者为赋》词曰:“长安道,投老倦游归。”

赵师侠《汉宫春·壬子莆中鹿鸣宴》词曰:“蓝绶袅,芦鞭骏马,长安走遍天街。”杨炎正《水调歌头·呈赵总领》词曰:“买得一航月,醉卧出长安。”刘过《六州歌头·寄辛稼轩》词曰:“长安道,奈世无刘表,王粲畴依。”韩淲《明月棹孤舟·逢子似清河坊市中客楼小饮》词曰:“闲倚晴楼,长安市上,华发为君搔首。”刘克庄《玉楼春·戏林节推乡兄》词曰:“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凡此“长安”,皆指临安,可以参看。

游国恩、李易先生认为陆词“长安道”是“借指汉中道上”,似不能成立。“借指”所涉及的双方,必须有对应关系,而“长安”与“汉中”之间并没有这样的关系。朱东润先生认为“陆游在宣抚使幕中时,他们的主要目标,是收复长安”,故陆词是实指“通向长安的道路”。此说也难以成立。因为这里所写,并非想象中的行军路线,而是词人此刻的实际旅途。更何况,他明明白白说“旅思秋光”,只能指农历的七、八、九月,无论如何也不可以通融到指十月、十一月。

至于夏承焘、吴熊和先生对此词的编年,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陆词下阕说“江海轻舟今已具”,又说“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明显是在政治上不得意,打算辞官归隐的语气。而孝宗淳熙五年(1178)词人之出蜀回临安,是因为他“游宦剑南,作为歌诗,皆寄意恢复。书肆流传,或得之以御孝宗,上乙其处而韪之”(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乙集“陆放翁”条);“孝宗念其久外,趣召东下”(宋陆子虡《剑南诗稿跋》)。在蜀八年,忽蒙孝宗召还,词人此次赴临安,对政治前途还是抱有希望的。故此词或非这一年所作。

笔者浅见,此词当作于淳熙六年(1179)九月。词人上一年秋天回到临安,得孝宗召对,本来是有可能留在朝廷中任职的。但由于他对外一贯主张北伐以收复中原,对内一贯主张罢黜佞幸以统一事权,为当时炙手可热的曾觌集团所排斥(参见于北山《陆游年谱》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年出版),故被差到建安去任提举福建路常平茶事。对这个差遣,词人很失望。其《剑南诗稿》卷十、卷十一收在建安所作诗凡 116 首,言及思乡、思归隐的竟达 30 馀首之多。

如《思故山》;又如《送钱仲耕修撰》曰“倦游我梦镜湖秋”;《雨晴至园中》曰“怅然怀故山”;《夏日》曰“呼儿整吾驾,驾言返林庐”;《白发》曰“故里但思陶令归”;《客思》曰“此生哪得常飘泊,卧归东溪弄钓车”;又一首曰“空堂饱作东归梦,梦泊严滩月满洲”;《病起偶到复庵》曰“病来触目动归心”;《游南塔院》曰“归心浩莫收”;《长歌行》曰“惟有钓船差易具,问君胡为不归去”;《客谈荆渚武昌慨然有作》曰“速脱衣冠挂神武,散发烂醉垂虹秋”。

《池亭夜赋》曰“归梦绕沧洲”;《思归》曰“归哉故山路,讵必须暖席”;《客怀》曰“计归犹及菊花时”;《梦与刘韶美夜饮乐甚》曰“早收身世老江湖”;《月夜》曰“一叶飘然忆故乡”;《采莲》曰“回首家山又千里,不堪醉里听吴歌”;《书怀》曰“囊衣结束待还乡”;《病中怀故庐》曰“今年归心动,舣舟待秋风”;《夕雨》曰“故人招隐意,字字莫相违”;《初秋书怀》曰“思归更向文书懒”。

《客思》曰“还家谁道无馀俸,倒橐犹堪买钓舟”;《初秋梦故山觉而有作》曰“命驾吾将归”;又一首曰“归哉不可迟”;又一首曰“行矣勿复疑”;《双清堂醉卧》曰“拟乞冰衔隐剡溪”;《忆唐安》曰“今年二顷似可谋,去劚云根结茅屋”;《秋夜书怀》曰“剩喜今年有奇事,严遵滩下系归航”;《思故庐》曰“拂衣便可耳,勿使老春荠”;《雨夜》曰“归耕晚岁宜”,皆是。

淳熙六年夏,他还将自己的藏书藏画运回故乡,为辞官归隐预作准备。九月,他奉诏赴临安,道中仍有《书感》诗曰“一棹秋风吾欲归”;《卧舆》诗曰“白首躬耕已有期,凤城归路却迟迟”。至衢州,他“奏乞奉祠”(即向朝廷申请辞去官差,领取宫观祠禄,回乡隐居),并留在当地的皇华馆等候朝廷的答复。系此词于此时,似乎最为吻合。







女冠子•元  夕
[宋]蒋捷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〇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〇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关于“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

胡云翼先生《宋词选》注曰:“暗尘——李白《古风》(第二十四首):‘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这是以尘土飞扬比喻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版,第 429 页)

按:“暗尘明月”,语出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诗中的“暗尘”,是说马蹄蹴起的灰尘在夜色中看不分明。其“暗”字是形容词。而李白诗则是说宦官、贵人的马车所经之处,尘土飞扬,即便是正午时分,光线最强的时候,道路也为之而昏暗。其“暗”字用如动词。两者差别很大。因此,用李白诗来证蒋捷词是不妥当的。

由于苏味道这两句诗写唐代全盛时期元宵节夜的风光,形象鲜明,对仗工稳,故历来脍炙人口,后人咏元宵节时每多化用来表现升平气象,宋词中亦屡见不鲜。如周邦彦《解语花·元宵》曰:“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万俟咏《醉蓬莱》(正波泛银汉)曰:“明月逐人,暗尘随马,尽五陵豪贵。”王庭珪《点绛唇·上元鼓子词》曰:“暗尘随马,明月应无价。”李持正《明月逐人来》(星河明淡)曰:“禁街行乐,暗尘香拂面。皓月随人近远。”王之望《小重山·成都上元席上用权帅许觉民韵》曰:“车马暗尘香。”无名氏《惜奴娇》(春早皇都冰泮)曰:“暗尘随马,明月逐人无际。”皆是其例。蒋捷此词作于宋亡后元人统治下的元宵,所以说“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佳节依旧而世事全非,言下深隐着亡国之痛。

   

关于“吴笺银粉砑”


胡云翼先生《宋词选》注曰:“银粉砑,有光泽的银粉纸。砑,光洁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版,第 429 页)

按:宋陈彭年等《广韵》卷四《去声·四十禡》曰:“砑,碾砑。”又丁度等《集韵》卷八《去声》下《四十禡》曰:“砑,碾也。”则“砑”自是动词“碾”的意思,而非形容词“光洁”。

又,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卷四《纸谱·二之造》曰:“蜀人造十色笺,……逐幅于方版之上砑之,则隐起花木麟鸾,千状万态。”范成大《吴郡志》卷二九《土物》曰:“彩笺,吴中所造,名闻四方。以诸色粉和胶刷纸,隐以罗纹,然后砑花。……今蜀中作粉笺,正用吴法,名吴笺。”元费著《笺纸谱》曰:“凡造纸之物,必杵之使烂,涤之使洁,然后随其广狭长短之制以造。砑则为布纹,为绫绮,为人物花木,为虫鸟,为鼎彝。”据此可知,古代制作精美的笺纸,有“砑花”这道工艺。即将笺纸在特制的雕花木版上碾轧,使之隐隐显出凸凹不平的各种图案。 

(钟振振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古典文学知识》 2016年02期(总第185期)







往期: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一)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二)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三)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四)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五)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六)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七)



——
以下内容非正文——


古代汉语文学公众号编辑


~●~●~●~●~●~●~



【古代汉语】
王力《诗词格律》(全集•汇总)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全集 王力主编)

一简对多繁汉字表

兼词、兼类词与词类活用的区分
文言文的修辞
常见文言文代词汇总
常用文言文句式
常用文言虚词王力:古代汉语讲义
《唐宋词格律》导读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姓”“氏”

复旦讲义|古代汉语
同义词和反义词(全文)
否定词和否定句(全文)

视频部分——
北大课堂(部分)
76 《左传》(十五 、十六)
74 《左传》(十三、十四)72 《左传》(十一、十二)古今词义的异同(全集)
通假字与同源字(全集)
古汉语常用字典、辞书、虚词(全集)古汉语常用语法、修辞(全集)汉字的结构和发展(全集)北大课堂| 齐晋鞌之战
古代汉语重点、难点解析17 形声字与声符的语音关系(二)16 形声字与声符的语音关系(一)15 怎样判断入声字14 古文标点的要诀13 古书注解常用术语辨析12 古代汉语的“者”和“所”11 古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
10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09 同义词辨析08 引申义与假借义07 词的本义探求
06 常见部首解说(三)05 常见部首解说(二)
04 常见部首解说(一)
03 假借与通假
02 隶变
01 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

武汉大学| 说文解字
导论
“人”类基础字形讲析
人身体器官类基础字形讲析
动物类基础字形讲析
植物与庄稼类基础字形讲析
自然界基础字形讲析
宫室与数目类基础字形讲析
服饰与饮食类基础字形讲析





【古代文学】
《唐之韵》全集(共二十集)
《宋之韵》全集(共二十集)
【唐宋八大家】韩愈(全集)
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全集)《中国通史》100集

北师课堂|古代文学史
19 《荀子》
18 《庄子》的艺术成就
17 庄子的生平和思想
16 《孟子》
15 《老子》
14 《墨子》
13 《论语》
12 诸子散文概说
11 《战国策》的艺术特点
10 《战国策》的内容
9 《左传》的内容及写作特点(2)
8 《左传》的内容及写作特点(1)
7 历史散文的形成与《尚书》
6 诗经的艺术成就
5 《诗经》的内容(二)
4 《诗经》的内容(一)
3 古代文学史
2 原始歌谣与神话
1 《春秋》与《国语》

国学精品课|《左传》
秦穆公称霸西戎
晋文公重谋守信
齐桓公尊王攘夷
郑庄公小霸
《左传》 导读

北大课堂| 《孟子》精读
孟子的生命历程
课程说明


中国文学史
魏晋南北朝文学
辞赋、骈文与散文
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
永明体与宫体诗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魏晋南北朝文学 陶渊明
魏晋南北朝文学 两晋诗坛
魏晋南北朝文学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秦汉文学
东汉文人诗
《汉书》及东汉散文
东汉辞赋
两汉乐府诗
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秦及西汉散文
秦汉文学 绪论
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 屈原与楚辞
先秦文学 说理散文
先秦文学 叙事散文
先秦文学 《诗经》
先秦文学 绪论
绪论


唐诗巅峰:《春江花月夜》
必修1-5古代文学常识大汇总


齐晋鞌之战与华不注山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十七)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十六)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十五)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十四)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十三)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十二)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十一)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十)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九)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八)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七)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六)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五)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四)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三)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二)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一)



原典
《左传》 10 重耳出亡始末
《左传》 09 子鱼论战
《左传》 08 晋国骊姬之乱
《左传》 07 宫之奇谏假道
《左传》 06 齐桓公伐楚
《左传》 05 曹刿论战
《左传》 04 臧僖伯谏观鱼
《左传》 03 石碏大义灭亲
《左传》 02 周郑交质
《左传》 01 郑伯克段于鄢
《诗经》 08 召南 小星
《诗经》 07 召南 摽有梅
《诗经》 06 周南 汉广
《诗经》 05 周南 芣苢
《诗经》 04 周南 桃夭
《诗经》 03 周南 卷耳
《诗经》 02 周南 葛覃
《诗经》 01 周南 关雎





中国古典文献学
16 《四库全书》
15 清代文献学特征与成就
14 《永乐大典》
13 胡应麟与辨伪学
12 元明文献学特征与成就
11 宋四大书
10 宋代文献学特征与成就
09 唐代佛经翻译
08 隋唐五代文献学特征与成就
07 魏晋图书编纂
06 魏晋南北朝文献学特征与成就
05 汉代经学今古文之争
04 汉代文献学成就
03 孔子文献学成就
02 先秦文献学的特征与成就
01 序言:文献与文献学


【考试】(部分)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九)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八)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七)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六)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五)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四)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三)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二)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一)

古典文献学•考研试题及答案(全集)
古代汉语重点难点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考研真题

纪录片
纪录片| 《楚国八百年》
第8集 涅槃
第7集 变革
第6集 劫难
第5集 歧途
第4集 称霸
第3集 受挫
第2集 觉醒
第1集 初生
纪录片《汉字五千年》
第八集 芳华永驻
第七集 浴火重生
第六集 天下至宝
第五集 翰墨情怀
第四集 华夏心灵
第三集 霞光万道
第二集 高天长河
第一集 人类奇葩


~●~●~●~●~●~●~



延伸阅读:
格律本是规律,不用死记,学写诗词先学这七“律”
记忆入声字的方法

国学经典| 增广贤文 (珍藏版)
国学| 长相思,忆长安
经典国学100句,立即让你提高一层境界

礼乐是古代中国统治的政治手段?
“伯”与“孟”是嫡庶之别吗
这70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响当当的历史人物
韩非子为我们讲述的那些寓言故事
【文史】你不知道的锦衣卫
44首歌,速记中国古代史全部重要知识点
歷史有幾種讀法
“词学”源流演变考
先秦文学应该重新定位
北宋词与南宋词:不知迷路为花开
典◎27首词,速览宋词史(多图)

中国栽培水稻源自江西万年

古代汉语文学
“查看历史消息”方法(任选一):
1.可直接点击本文顶端标题下方的“古代汉语文学”;
2.手指按住下方二维码;
3.点击本公众号(“古代汉语文学”)右上角三个小黑点。

欢迎加入QQ群    
古代汉语文学[1]QQ群933201038


群内100多篇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专业文章;300多部正版经典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类电子书,群成员免费下载。(此群已满,请加古代汉语文学[2]QQ群:314120068)


QQ群内有300多部经典古代汉语、古代文学、辞书等书籍PDF版书籍可免费下载;群内论坛有100余篇精选文章可免费学习。群内专业人士交流活跃。群成员构成:汉语言文学本科生,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相关方向考研备考的学子,古籍、古文、古代史相关研究人员。(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进群)
古代汉语文学[1]:933201038
QQ群二维码
(手指按住二维码,可自动识别)



古代汉语文学[2]:314120068
QQ群二维码
(手指按住二维码,可自动识别)



●以下为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欢迎关注“古代汉语文学”微信公众号:study-CN,可搜索账号关注,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可以点击“查看历史消息”读以前的文章。

古代汉语文学微信公众号


(手指按住二维码,可自动识别,然后关注)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和QQ空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