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场计算机交货标准的争执

哈仁 计算机六十年 2020-02-03

       1973 年8 月,电子工业部和国防科委四局组织的通用机200 系列联合设计正式开始,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第15所)、北京有线电厂、南丰机械厂和北京计算机三厂等6个研究所、9家工厂、12家高校在第15所同时设计高、中、低三档计算机,命名为DJS-260、DJS-240 和DJS-220,开创了我国系列计算机先河。

     200 系列软件组长徐家福、副组长王焕章、杨芙清。软件人员在15所、南京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738 厂这五个工作点集中,第一期工程有三个操作系统和程序设计语言等10项,30 个单位,200 多人参加。

       联合设计的两个“系列机在电子工业中是史无前例的一次伟大成就,参与者的数量多,历经时间长,调研、决策与设计、生产组织更是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宝贵财富。

在上世纪70年代,DJS-220型机是国内先进的集成电路中型计算机,运算速度10~15万次/秒,多种外设适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和实时控制。

DJS—220计算机

1978年10月,四机部召开DJS-220计算机技术协调会,有北京、上海、南京、合肥、哈尔滨等7个计算机生产厂参加了会议。会议分析了各厂情况后确定:哈尔滨无线电三厂生产此机。工厂根据会议的决定进行接产DJS-220机的准备工作。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在考察了若干计算机生产厂和哈尔滨无线电三厂生产的DJS-6型机的几个用户以后,于19781026日到哈尔滨无线电三厂签汀了购机协议。随后四机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通知,分配一台DJS-220机给上海天文台使用,由哈尔滨无线电三厂生产供货。

整机价格四机部规定按各厂第一台价格执行。在部正式价格下达前,暂以预计价分期付款。主机加35台外部设备总计550万元左右。1978年末前预付250万元,1979年三季度再付200万元,余下部分1980年底考机通过后付清(最后实际价为468.5万元)并确定1980年4季度考机,交需方验收。

随后工厂组成技术班子,明确分工,各负其责。朱景义为技术总负责人,张秉厚、李建国负责中央处理机,张德范负责主存,赵奉负责只读,王滨义负责局存,赵树起、顾仁根、李文志、唐坤国、金国栋负责外部设备,程维铎负责电源。工厂和上海天文台又先后就有关具体问题进一步达成两个补充协议。

1979年6月工厂开始投料。1980年10月通过分调。在机器基本装完,进入调试阶段时,上海天文台要求退货,主要理由是要求提高考机标准。因为在1979年订货时,全国还没有一部机器定型,也没有产品的国标或部标。因此协议中规定,按北京有线电厂第一台机器鉴定时的标准执行。事后,四机部订了一个统一的考机标准:稳定性达到连续运行50小时无故障停机,允许3次启动,即为合格。

但北京有线电厂1979年12月鉴定时,考机一次启动达185小时,远远超过部规定的临时标准。因此上海天文台不承认四机部的规定,要求哈尔滨无线电三厂也达到北京有线电厂的水平,否则就退货。当时北京有线电厂的机器是这种机型全国第一部,而对哈尔滨无线电三厂能否达到这个水平尚属疑问。

1981年9月天文台提出一个考机方案,11月哈尔滨无线电三厂也提出一个有把握的方案,两个方案双方都没有接受。12月7日供需双方各邀请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举行考机工作座谈会。由于两个方案有距离,到12月9日未能统一,考机未能进行。哈尔滨无线电三厂以极大的耐心,据理力争,6次去上海,2次去北京,历时一年半时间请中国科学院予以调解。在供需双方都作了一些妥协之后,1982年10月19日签订了第三个补充协议,要求一次启动150小时无故障和一个月内完成7大项54小项考核任务的严格要求。

1983年1月4日上海天文台以魏百善处长等一行16人来哈尔滨进行考机,考机结果整机稳定性一次启动200小时零5分人工停机,机器未做调整和维修,接着就进行其它一系列项目考核,只用了两天时间全部做完,考核项目都一次通过。按双方达成的考机方案,全部达到各项指标,而且远远超过。考机期间机器和外部设备共运行971小时,只读存贮器871小时,中央处理机连续运行869小时,内存连续运行323小时均无故障,实际考核已超过200小时,需方考机人员一致认为机器确实是最佳状态,不低于国外同类机水平,为创国产机的声誉做出贡献。

哈尔滨无线电三厂生产出这样高质量、高水平的机器,一是工厂有一支过硬的技术队伍,不论男女连续奋战两个多月,把全部精力献给了这部机器;是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全机70多万个元器件认真筛选,对供电、电源、地线阻容匹配等系统和外部设备都认真逐个进行单板或单机调试检查。三是有一支素质好的工人队伍,工厂领导身体力行,和群众一起拼搏,党总支书记王英志、副厂长赵东奇亲到生产一线动员,做思想政治工作,及时研究解决问题。副厂长赵东奇与机组人员在厂内奋战70多天没回家,圆满地完成了生产和考机任务,使用户由疑虑变为满意。

机器运抵上海后又完成了50小时稳定性考机和各类ISO例题运算考核验收。由于进口机的冲击,工厂只生产了这一部。

(哈尔滨无线电三厂曾为哈尔滨计算机厂,本文原载《黑龙江省志-电子工业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公众号《计算机六十年》文章推荐:


西军电的专业和前两台计算机

吴立人院长受命创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北京航空学院计算机从专业到系

中国第一位计算机组组长闵乃大

漫谈计算机和吴几康先生


赵忠尧先生和近代物理所

北大计算机创始人张世龙的沉浮

许孔时:温文儒雅,博闻强记

跨洋寻觅周寿宪的人生数据

第一台计算机和张梓昌


莫根生:一位百岁老人的计算机历程

康继昌让计算机上天飞翔

乌家培:见证计算机和信息经济

张绮霞:目光清澈的女程序员

哈工大计算机专业50年庆典的价值


中国信息化是何时开始的?

在华罗庚家里作出的决定

从原子弹到计算机的华罗庚

钱学森举足轻重的发言决策计算机

做计算机靠苏联还是自己动手?


中国人走上数字大道六十年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知道计算机的?

周恩来与新中国的恶性肿瘤防治调查(摘录)

计算机:不断跨越的六十年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知道电子计算机的?


真金白银祸害了国产电子计算机

计算机和全国军工企业质量整顿

向集成电路计算机进军的回顾

外部设备因用户需求才有系统地位

薛暮桥的统计机械化和自动化


中国计算数学的起步

电话专业为计算机事业挑大梁

胡建平:不断创新的计算机人生

长途迁徙历经磨难的几个计算机专业

 中国重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起源


 新中国赴苏公派计算机留学生

 朱鹏举的赴苏留学记忆

计算机训练班堪比黄埔,开创教育新模式

谁是最先填报计算机志愿的人?

感恩科大:计算数学的航空岁月


人民大学:开创信息专业先河

靳进善:工农兵结缘计算机

培育计算机人才训练班建奇功

最早与计算机合影的中国人

在系列机上自主开发数据库

中科院早期人事工资趣谈


在华罗庚家里作出的决定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委会隆重成立

第一个计算机组在物理所

酒仙桥电子基地拔地而起

东西南北和上天的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创业前后

杭州将建设亚洲第一座计算机博物馆

软件技术:从研究室争论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运动战”

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王正


为十二大计票的宽行汉字针型打印机

15所与防空指挥自动化系统

周恩来与新中国的恶性肿瘤防治调查(摘录)

计算机技术情报的编辑出版记载着产业进程

哈军工研制441-B任连仲口述


兵器试验中心数字弹道的传奇

打算盘的士兵和向计算机的过渡

胡守仁:一辈子当兵(雷达\计算机)

国防工业老战士——李庄

在系列计算机上自主开发数据库

最早与计算机合影的中国人


国家荣誉:康鹏电路和“发明证书

电信“可视图文”生不逢时

昙花一现的“图文电视”

纪念“天降大任”的虞浦帆先生

兵器试验中心数字弹道的传奇


甘鸿:记忆是电脑的灵魂(全)

中科院计算所为何筹备了三年?

中国信息化是何时开始的?

计算所:南楼北楼今何在


电子计算机和夜班酱油汤

纪念数学家段学复先生105周年诞辰

曲庭维:哈军工的军旗前照相

酒仙桥的包豪斯设计足印

缪道期:中国计算机安全领域的 位开创者


从电报转报到互联网

王行刚让人长久怀念

披金戴银的计算机印制插头

胡道元:为中国人用上互联网尽力

中国数据通信的起源


张关泉:成果奇崛和瑰丽的数学家

纪念中国第一只晶体管诞生50周年

记录历史,旨在传承——CCF保护中国计算机历史的行动

计算机起源和中国的追赶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知道计算机的?

中日海底电缆谈判中的温控培训

清华计算机专业首班合影幕后

林巧稚不为人知的科学家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