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三关】当年,我是知青……(三十四)(方世岳)
瓦工四队队长老于是江都麾村人,副队长大田是江都塘头人。其他队员大都也来自江都。他们是:杜三关、阮家骝、杨金余、方宝卫、汪宏喜、万永才、袁旭生、张乃军、田金财、邵如斌、张家友、龚义昆、张宝球、小于、小周和我。杜三关是扬州市区人,跟我很谈得来。我俩走得比较近,经常在一起。杜三关出来干瓦工已好几年了,每天干生伙,他对初来乍到的我都十分照应。
下了一车皮水泥
到马鞍山还没有几天,正好遇到马鞍山市敲锣打鼓隆重欢送当地知识青年去固镇安家落户。上街买菜的工地炊事员回来告诉我们:那些下放的学生淌的眼泪可动碗装了!我虽不在现场,但能想象到当时的情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老人家手一挥,我们知青的队伍又扩大了!
这天下午,分配我们四队到二钢厂铁路旁下一车皮60吨水泥。水泥是用多层牛皮纸包裹,四四方方,每包50公斤。60吨水泥是1200包。四队夯不浪当18个人,老于和小于站在车厢上,负责将车厢里的水泥包搭到车门口,再打肩到我们扛包的人肩上。大田在20米外的站台上负责将我们扛运过去的水泥包卸下码好。来回奔跑扛包的人共15人,分摊到人,每人要完成扛运80包的任务,你说够呛不够呛!
为了激励士气,工头张正荣答应给我们每个人算2个加班(1个加班0.20元)。干!四队的弟兄们齐心协力,一口气干到晚上6点多钟。1200包水泥全被扛运到站台上,码得齐齐整整。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我们扛包的15人,一个来回40米,扛送80包就是来回跑了3200米。乖乖隆地冬,一个下午下来,不知不觉,每个人紧拴慢拴扛着100斤重的水泥包跑了竟达6里多路!
杜三关扛包时,与我脚前脚后,两人大步流星,边谈边走。他肚子里笑料多,吹了几个不雅的荤故事后就出了个谜语给我猜:什么东西用针不用线?什么东西用线不用针?
跑了两个来回,我都未猜出来。
杜告诉我:蜜蜂干活用针不用线;蜘蛛织网用线不用针。
我点头称是。杜又继续出谜语:什么点灯不干活?什么干活不点灯?
我脑筋不灵光,想了好久也猜不着边。
杜笑着对我说:萤火虫点灯不干活;蚊子干活不点灯。我不由得拍手叫绝。
那天是农历3月3日,人常说:三月三,冻得把眼翻!可我们一点也不知道冷,每个人的衣服从里到外都湿透了。完成任务,大家说说笑笑回到了扬建102工地,先直奔浴室洗澡、换衣服。
洗过澡,我们来到工地食堂吃晚饭。我买了份红烧黄鱼给于队长搭酒,今后还要托他多照应呢!
在食堂我遇到了钢筋班的班长张玉清。他和我大哥关系不错,他问我想不想学钢筋工?我说,想学!张让我不要着急,有机会他就和扬建一把手杨建生主任提。杜三关知道后,支持我去钢筋班。他说,扎钢筋有技术,比干瓦匠小工要强多了!
当天晚上我领到了第一次的半个月工资21.53元(含3.35元报销的车票钱)。第二天中午,我抽空上街去《新华书店》花0.34元买了本《钢筋工》书,先学起来。
当过辅工又抬箩
3月31日马鞍山市开全市广播大会,和全国各地一样掀起批林批孔新高潮。大标语铺天盖地刷上墙,炮轰李德生、宋佩璋、狄循。批林批孔马鞍山是“安大”的工农兵学员打冲锋。
戴邦贵工长带着我和杜三关、万永才、小周4人去五七合铁金厂给吊装工作副手。我们一行刚步行来到二钢厂铁轨旁,只见一列小火车从我们右侧框里框郎开了过来。这时,我们对面的隧道口,一辆扬建工地借的坦克吊车也轰隆轰隆开上了小火车将要开过去的铁轨。两个庞大的铁家伙不期而遇,随着我们在场人的惊呼,撞在了一起。
小火车紧急刹车,但由于惯性,火车头推着坦克吊继续前行。万幸!火车头前面的挂钩卡进了坦克吊的履带里,吊车被卡死,只能在铁轨上滑行,但翻不了车。吊车的长车臂跟着向前平移,而不远处有一根灯柱。你说险不险,灯柱上有一位电工正在检查线路。他上不得上,下不得下,眼睁睁看着吊车臂横着向他逼近……
横在铁轨上的坦克吊车终于将小火车挡停了下来,那根黑乎乎的吊车臂离灯柱上的电工不足一尺远!
我们5人穿过隧道来到五七合铁金厂的大车间。穿着一身工作服的吊装工师傅见我们来了,就给我们布置了任务:将大车间一端的钢件搬运到车间的另一端。吊装工师傅沿着墙壁的铁扶梯向上爬,一直跨进了高高在上的行车驾驶室。他将行车开了过来,放下了吊车葫芦。我们在戴工指挥下用钢丝缆绳将又大又重的钢件拴扣好,再挂到吊车葫芦的铁钩上。吊装工师傅启动行车,将钢件吊离地面后就向大车间另一端运行。戴工让我和杜三关跟着行车前进。到对面后,行车停止前进,吊车葫芦的铁钩缓缓下行。我和杜扶着钢件,将它放置在确当的位置上。解开钢丝缆绳,我们两人把它缠绕在吊车葫芦的铁钩上。行车升起铁钩带着钢丝缆绳开了回去。
扣好、扣牢钢件很有讲究,戴工有丰富经验,他就在那一边负责指挥万永才、小周扣钢件。
开行车的吊装工师傅比我们大不了几岁,我仰着头,无比羡慕地望着他空中玻璃驾驶室中的身影。什么时候我也能脱去农装,穿上工作服成为工人阶级中的一员?
上午给吊装工当辅助工并不很累,可下午的生伙就辣火火的了。我们江都四队和扬建一队并肩作战,为二钢化验室底层的楼板浇混凝土。化验室楼高有十几米,施工的脚手架已搭好。毛竹搭的脚手架有一段20米长的运输道,上面扣紧了密密的竹片。化验室旁两台混凝土搅拌机不停地旋转,我们负责抬箩将混凝土运上楼顶,给两个队瓦匠大师傅浇灌化验室楼顶用。
每箩筐混凝土重达200斤,抬箩用的是毛竹杠子,普通扁担吃不消。我与杜三关合抬箩筐。杜让我在前面抬,他说他有经验,上脚手架斜坡时他在后面稳得住。其实他是暗中照应我,抬箩上坡时抬后杠的人吃重得多。“哼唷!哼唷!”我们打着号子,抬着箩筐,一步一步,步步踩实迈上了脚手架。因为生伙重,杜三关的荤段子都忘了像往常一样往外掏。
从中午12点半开始抬,一直干到晚上6点钟后才收工。我们粗粗算了一下,半小时我俩抬了10箩筐,一下午就抬了有100多箩筐。简直要把人累扒下来,拖着空箩筐,我俩连说笑的力气都没有了!
三关友不告而辞
我领第二次半月工资后,去马鞍山电厂找我上过电校的小学同学。他们没有下放,分配在马鞍山电厂。我如果能干上钢筋工,就要会看图纸。我虽然上了12年学,但没有学过制图。《机械制图》是电校学生必修课。我去找到他们,他们将《机械制图》拿出来讲给我听。我走时,把《机械制图》让我带回去学习。
回到扬建102工地,我去四队住的工棚里找杜三关。不料三关友因为一点小事与头儿吵了一架,他拿过工资,大喊了一声:“老子我不干了!”背包一打就离开了扬建102工地。呜呼!三关友,我们相识相处才一个月,谈话投缘,互相尊重。不料今与我不告而辞!
杜三关直接去了码头,坐大轮到湖北宜昌。这是他后来写给我的一封信中所述。他说他现在在宜昌的一个建筑工地干得很好,工资比在扬建102工地高。他问我想不想去?如去,工资也一定会比这儿高。我回信谢绝了他的好意,后来我与他就再没有联系。
44年后的今天,当我写下上面这段文字,三关友的身影又在我眼前浮现。杜三关,年逾古稀的朋友,你还好吗!
作者方世岳 系扬州赴邗江插队知青
【“9.13”机毁人亡】当年,我是知青……(十八)(方世岳)
【《绿牡丹》和钥匙花】当年,我是知青……(二十二)(方世岳)
【参观看戏《小陈庄》】当年,我是知青……(二十三)(方世岳)
《知青情缘》微信公众平台欢迎你!
朋友们请长按上面二维码加入关注,积极投稿,成为《知青情缘》的读者和作者。
投稿邮箱:
56463613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