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肖斯塔克维奇的尴尬:一个苏联人在纽约

汪森 槛外记 2023-11-30

音乐家肖斯塔克维奇

  • 纽约之行前后,大概是肖斯塔克维奇一生中情绪最低落的阶段。他不得不抹去自我,弯曲着身子卷入“意识形态”。除了傀儡样地代表官方露面,就是写像“森林之歌”和“阳光照耀祖国”一类的音乐。尴尬的是,他总通不过“马列主义”的理论考试。这个在音乐上聪明绝顶的天才却在政治上少根弦。为此,他不得不请家庭教师为他补习。教师进门后的第一句话就是批评他家里没有斯大林像。他像犯错误的学生样地检讨,表示一定改正。口是心非、光说不练是他的拿手好戏。他从来也没把“神像”挂起来。

01




一九四九年三月十六日,对肖斯塔克维奇而言是重要的一天。他在一个奇怪的电话中被告知:“别挂断,斯大林要与你通话。”开始他以为这是恶作剧,但马上就意识到没人敢拿自己的命开玩笑。果然,片刻窒息的沉寂之后,电话那头传来斯大林的声音。就在斯大林张口的那一刻,他明白了这一电话的由来。

当时的苏联,流传着一个不是笑话的笑话:问,会不会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答,不会,但争取世界和平的斗争会毁灭一切。随着二战结束,西方世界与苏联的反法西斯同盟作废。斯大林以“和平”牌打响了历时四十年的冷战。唱“王大妈要和平”那会儿我还小了点,但“战争贩子杜鲁门”却是儿时最阴毒的骂人语汇。箭拔弩张之中,四九年在纽约召开的“世界文化科学和平大会”就是一次“为了和平不惜战争”的大会。

斯大林使出高招,派肖斯塔克维奇去纽约。

肖斯塔克维奇是当时苏联惟一在西方享有盛誉的艺术家。原因有二:一,斯大林亲自发动的对他的批判反使他在西方名声大振;二,他的第七交响乐被认为是为苏联卫国战争而作。此后他头戴钢盔的画像刊登于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成为全世界反法西斯的旗帜。派他去和美国叫板,再合适不过。



《时代》封面


可有着几分傲骨几分呆的他却不领情。在以“身体欠佳”为由拒绝了邀请之后,便引来了斯大林的电话。

领袖以详和的威严问他为何拒去纽约。他如实说,我的作品目前在苏联还被禁演。

“有这种事吗?”电话里传来斯大林惊奇的声音,“可我从来也没下过这个命令呀!”

接着斯大林话题一转:“你身体如何?”

“经常呕吐。”书呆子样的诚实。

“我马上派人给你做检查,然后把结果告诉我。”

放下电话,斯大林立即做了两件事,派医生给肖斯塔克维奇检查身体;签署解禁肖斯塔克维奇作品的命令,并严惩下达禁令的人。当然,就连白痴也知道,没有斯大林的授意,没人敢下这个禁令。替罪羊被领袖玩弄于掌心。当肖斯塔克维奇真的傻乎乎地把并不乐观的体检结果通知克里姆林宫时,他从斯大林的秘书那儿得到了这样的信息:马上闭嘴,给斯大林写封感谢信,然后乖乖地去纽约。


02

斯特拉文斯基



这样的纽约之行注定是极不愉快的经历。一下飞机,肖斯塔克维奇就受到了一群崇拜者热烈的欢迎。可他却完全没有心情,躲都来不及。他深知此行他所担负的重要使命。可怜了那些把他当纯艺术家欢迎的天真的热情人。
比崇拜者难对付得多的是被惯坏了的记者们。“苍蝇”样的记者把他的到来看作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可他们却不知如何下嘴。一个记者逮住肖斯塔克维奇缠着他问:“请问政府与党对您的批评真的对您有帮助吗?”肖斯塔克维奇略愣了一下,马上把头点得像鸡啄米:“是!是!当然是!对我帮助太大了!太大了!……”那个傻得可爱的记者一转身,他立刻愤怒地骂出了声音:“混帐!问我这种问题。让我说什么?我可能说什么?!”
作为“迎战”一方的美国,派出了年轻的音乐才子伯恩斯坦。把这二位放在一起给人的全部感觉是滑稽。一个是饱经风霜的斯大林运筹帷幄的一枚棋子,一个是颇似格什温笔下逛巴黎的花花公子。虽然他们都是世界一流的作曲天才,虽然音乐语言本没有国界,但你没法不怀疑他们是否能互相听懂一个字。有趣的是,伯恩斯坦的家喻户晓的名作,被称为现代“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音乐剧《西部故事》,就酝酿于那一年。管他外面是“热战”还是“冷战”,纽约的少爷们懒得听太高深的语言。和肖斯塔克维奇相比,他们幸福得无法理解苦难。
“不愉快”的高潮出现在木偶般的肖斯塔克维奇起身发言的那一刻。他表情呆板而僵硬,用略有些发抖的声音,在世界的目光下低声读一份克里姆林宫为他拟好的谴责“战争贩子”的声明。话音未落,另一个具有官方背景的苏联作曲家纳波科夫马上跳起来发问:“请问你本人是否同意《真理报》对西方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等人的批判?”肖斯塔克维奇再次慢腾腾地站起来,像烤肉架上的羊腿。他满脸通红,眼睛看着地,用嘟囔似的声音说:“是的,我同意。”纳波科夫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十三年后,当已完全属于西方的俄国流亡作曲大师,“帝国主义的走狗”斯特拉文斯基回到阔别五十多年的苏联时,肖斯塔克维奇与他,两个互相崇拜的二十世纪的作曲巨人见了面。他们俩同是波兰后裔,又同在列宁格勒成名。几乎很少看得起什么人的刻薄的肖斯塔克维奇从小就对斯特拉文斯基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甚至认为斯特拉文斯基是本世纪惟一称得上“伟大”的作曲家。而此刻,他俩四目相对却无话可说。坐了好一会儿,还是斯特拉文斯基首先打破了沉闷:

“我不喜欢普契尼。你呢?”
  
“我也不。”
  
倒霉的普契尼!有口难言的大师绝非是和你过不去。这是谈话的开端,也是终结。
  
就是最没想像力的人也不难揣测肖斯塔克维奇的那一刻的心情。被人逼着向自己所敬佩的无辜者身上泼脏水,这一痛苦永恒。


03




纽约之行前后,大概是肖斯塔克维奇一生中情绪最低落的阶段。他不得不抹去自我,弯曲着身子卷入“意识形态”。除了傀儡样地代表官方露面,就是写像“森林之歌”和“阳光照耀祖国”一类的音乐。尴尬的是,他总通不过“马列主义”的理论考试。这个在音乐上聪明绝顶的天才却在政治上少根弦。为此,他不得不请家庭教师为他补习。  教师进门后的第一句话就是批评他家里没有斯大林像。他像犯错误的学生样地检讨,表示一定改正。口是心非、光说不练是他的拿手好戏。他从来也没把“神像”挂起来。  最精彩的一次“补习”是他们谈论起去纽约之前斯大林来的那个电话。教师两眼发光,满脸生动:“想想吧,你在和谁说话?——半个世界的主人!虽然你也很有名,可和他比起来,你算什么?”  “虫子。”  “完全正确!虫子。”  教师没法听懂肖斯塔克维奇鼻子里哼出的嘲讽,他不知道有这样一首讽刺歌曲:  “我仅仅是个虫子,和这样的人相比。他,无比卓越!”  多年之后,当肖斯塔克维奇谈起这个“笑话”时,脸上没有一丝笑容。被问起为何如此严肃,他沉思了片刻,说:  “我们人民中的百分之九十竟由这样的傻瓜组成。”  从统计学的意义上说,这委实是个过于乐观的数字。想想中国的文革吧,这样的“傻瓜”何止百分之九十?直至如今,人们仍未走出文G的阴影。其实,我们中的大多数,不都在生命的某一个时刻心甘情愿地当过“百分之九十”的人?来自那样一个时空,我们是“笑话”的见证。
纽约之行的痛苦伴随了肖斯塔克维奇的余生,然后在他死后的《见证》里还原成了“百分之十”的沉重。
今天,把肖斯塔克维奇烧烤了一生的那个政权已不复存在。
我们,何时才能百分之百地告别昨天“百分之九十”的噩梦?





苏联解体了,但很多人仍然是“苏维埃人”,他们永远的和“苏联观念”“绑在一起,这是什么样的人群?他们是如何被苏联塑造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二手时间》告诉您。


《父与子》:不朽经典的背后,是一位漫画家不屈的灵魂
1700个年轻人集体赴死,平均23岁!他们的牺牲,中国人不能忘
世界“慰安妇”纪念日 | 她们的伤痛,不容忘却
梁启超:一个亡命者
49年以来最真实深刻的影像:人的神态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好坏
陈铁健:爱国与恶国——半生多误陈独秀
齐邦媛:来自云端的信——一个飞虎队战士的杀伐与救赎
在“思想改造”下,知识分子的脊梁是如何一步一步弯曲的
独木不成“林”:林徽因和她的时代
书生报国终自毁:浊世里的清流,权力场的悲剧
北岛: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从费孝通的30句话里读懂中国
“吃人文化”:历史比“封神”更加惊心动魄
《北去来辞》:从悬崖到旷野,两代人的精神迁徙之歌
被牺牲的“局部” :“苛政猛于虎”,水患何以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
王小波:牺牲不一定崇高,吃苦未必有益
易中天:鸦片战争中,没有不撒谎的官员和将领
为众人燃灯者,不应让其沉寂于暗夜
书生报国无他物:什么是西南联大最重要的思想遗产
为什么杀了魏忠贤,大明朝还是垮了
被刀郎写进歌里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
美国在中国的失败:一段最难以被正视的历史
忆钱穆:学者不能急于自售,为时代风气所卷
国民党失败的四个历史教训
“长安不止三万里”:唐长安城的盛世潜流
陈寅恪盛赞傅斯年:天下英雄独使君
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
无法被文字记载的历史:1844-1879年镜头下的中国
张维迎:人生是一连串的偶然
索尔仁尼琴:如果权力无所不能,那么正义将一无所成
郭嵩焘谈晚清外交:一味蠢,一味蛮,一味诈,一味怕
发现李庄: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一段被湮没的历史
鲁迅和胡适,为何渐行渐远?
堪比《白鹿原》的“四棵杨”:直面动荡、复杂、禁忌的30年
徐晓:半生为人,无题往事
寻梦与归来:王道士之死
晚年胡适的知人论世
被遗忘的民国传奇女性:在荒诞中反抗,在绝望中坚持
陈丹青:我们与鲁迅成为彼此的异类
从“鲁迅”到“胡适”:他什么都没完成,却开创了一切
顾维钧:美国对华的三大特点
“走西口”一部隐藏的世相百态:前面多有趣,后面就有多沉重
独醒之累:郭嵩焘与晚清大变局
所谓的“大时代”,对小人物来说,可能是最糟糕的“坏时代”
野夫:人生如戏,“一切皆在情理中,一切皆在意料外”
余下只有噪音:大音乐家马思聪,当年是怎么“润”出去的
生前赫赫、身后寂寞——近代史上的“失踪者”
史学界的拓荒者赵俪生:一个人的劫难,有时也是时代的一曲悲歌
温家宝:忆耀邦(情真意切,相当感人)
王瑞芸:懂得了人心,也就懂得了艺术
鲁迅:面具戴久了,会长在脸上
林贤治:时代的转折如“悬崖上的树”——苦难的见证,也是顺从的见证
白先勇:母亲命运的起伏,跟父亲的一生荣辱息息相关
命运的钟摆:1977年恢复高考
木心:无知的本质,就是薄情
廖信忠:台湾为何与我们渐行渐远?
暗夜传灯人:“南渡北归”之后发生了什么?
查建英:那是一个烟火与情怀迸发的时代
白先勇:得到的全是侥幸,失去的都是人生
王鼎钧:上天把我留到现在,就是叫我做个见证
老照片欣赏|上海滩一个世纪的风流
偌大的燕园,为何容不下一个司徒雷登
关于“文革”的在线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邓晓芒:我的妹妹残雪
陈丹青:因为艺术,罪恶好像被历史原谅了
林贤治:重读鲁迅的八个理由
阿城丨我们为什么学不了张爱玲
知识分子的命运,是一个社会的晴雨表
王德威:渡不过的《巨流河》
易中天:劝君莫谈陈寅恪
波伏娃的激荡人生
葛剑雄:很多人的青春无悔其实是青春无奈
陈丹青:我不可怜自己的少年时代,反倒同情今天的后生
梅贻琦:一个时代的斯文
徐晓:一个时代的精神肖像
“怼天怼地”傅斯年:知识分子的血性与勇气
在糟糕的时代里,那些拒绝随波逐流的人
中国女性的命运:一个女人的苦与疼
一群没用的迂腐文人
大学虽已遍天下,世间再无蔡元培
罗翔被围攻,是时代的悲哀
女性地位,是社会文明的一把标尺
陈寅恪的三重悲剧:最是文人不自由
阎连科:我是我们县“最不受欢迎”的人
浪漫的先知:年仅28岁的徐志摩,是如何看穿苏俄“一切都是演戏”的
朱学勤︱鲁迅、胡适与钱穆:逝去的铁三角与轻佻的当下
柴静:这个拎着铁锹的美国人,看到了我熟视无暏的中国
她们是时间的敌人| 杨苡姐妹们的命运密码:名门闺秀的迥异人生
同是天涯沦落人:胡适与张爱玲的一段忘年交
中国十所曾经闻名世界的大学,永远消失在历史中
文学与历史:四个人的百年中国
荒诞的时代,没有干净的人
梁文道:为什么有些国家,明知道有问题却回不了头?
一所只存在了八年的大学,何以成为百年来最好的大学
鲁迅:正视,是一种勇气
北岛诗歌依然流行,是一种“不幸”
再谈王小波:我们是否依然是沉默的大多数?
木心:街上没有兵,没有马,却兵荒马乱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