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琦: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以北京大学为例
欢迎点击上方关注我们,欢迎转发此文
本文来源:印度洋岛国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
专家视点 | 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以北京大学为例
欢迎关注我们
提要: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宏观背景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与国别研究路径和范式、建立完善的区域与国别研究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摆在我国高校面前的迫切任务。本文论述了区域与国别研究的跨学科属性与内涵,阐述了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培养的现状与目标定位,并以北京大学相关人才培养实践为例,探讨了跨学科国际化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分层分类培养的可行性。
关键词:区域与国别研究;跨学科;中国立场;北京大学;人才培养
1.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发紧密,需要全面、准确地了解世界,对域外知识和语言能力产生了巨大需求。然而,由于国内区域与国别研究前期缺乏系统性建设,研究力量分散在不同学科,研究对象集中在少数国家和领域,相应语言资源与能力支撑缺乏,致使研究不够深入和精准,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及与世界其他国家合作共进的需求。由此,科学、系统地培养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显得尤为迫切。从中国立场出发,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与国别研究路径和范式,建立完善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相关学科的重要任务。
本文以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为例,探讨分层分类培养跨学科国际化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的可行性。
2. 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学科属性与内涵
2.1 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学科属性
201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以下简称《一级学科简介》)明确提出,国别和区域研究借助历史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探讨语言对象国家和区域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和中外关系,注重全球与区域发展进程的理论和实践,提倡与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法等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 2013)。《一级学科简介》首次把国别和区域研究纳入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正是倚重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具有一手资料获取、解读与研究能力的优势。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颁布,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学科基础涵盖国别与区域研究(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2018)。然而,传统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最突出的成就是外国语言文学和文化研究,研究领域相对单一和狭限,知识体系开放性不足。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对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学科边界认识并不清晰,缺少普遍接受的区域与国别研究学科学理依据和跨学科评价标准,并且区域与国别研究偏重大国研究,未将大部分国家纳入研究视野,容易受西方视角和西方经验影响,学科体系的原创性、系统性不足,前期积累和系统建设相对缺乏。
值得肯定的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语学科评议组敏锐地捕捉到国家对外语学科的新需求,拓展了外语学科边界,新增国别和区域研究方向,借助语言优势获取和分析一手研究资料、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开展跨学科研究,反映出外语学科的内涵变化、对自身功能的重新认识以及定位调整,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蒋洪新等 2020)。
2.2 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学科内涵
区域与国别研究以特定国家或区域为对象,是一个多学科、跨学科的综合领域,需要整合社会科学、人文学科、自然科学知识以构成学科基础。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学科基础可分为四个维度:(1)空间维度,包括地理、环境、领土、网络等按照地域和空间划分的维度;(2)历史维度,基于世界各个民族、国家和地区历史经验确立的维度;(3)文化维度,包含语言文字、宗教、文化等人文学科领域;(4)社会维度,包含政治、经济等社会科学领域。这些维度在区域与国别研究中相互交融,难以截然分清。第一个维度需要自然科学学者的参与,后三个维度则分别由历史学者、人文学者、社会科学学者参与(王缉思 2018)。
从上述四个维度来看,区域与国别研究是将各国、各地区的地理、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组织、制度及人类其他相关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其目标是构筑全方位的知识体系,为世界整体和自己的国家服务。因此,区域与国别研究必须克服语言教学与其他知识教学的分离,克服学术研究与现实需求的脱节。
区域与国别研究既要对重点国别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总结不同国别的代表性特征和问题,又要将国别研究置于特定区域、更为宏阔的地理与文明格局中加以考察,识别区域中的共性和差异性问题,阐释深层次的历史与现实关联,促进多元文化的尊重理解和包容共生,为区域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国别研究为点,问题研究为线,区域研究为面,以线连点,以点线带面,通过多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指导,构筑国别研究和区域研究的内在架构与逻辑,最终形成国别研究和区域研究的支撑与互补(宁琦 2019a)。
解决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问题的原则是在发达国家和区域研究中建立全方位的研究组合,在发展中国家和区域研究中完善地区性布局,不能也不应简单照学照搬西方视角和西方中心主义,而要积极探索新视角、新概念、新方法,尽快建立具有中国视角和中国话语特点的区域与国别研究的理论框架,逐步形成区域与国别研究的整体布局,在此基础上设计跨学科国际化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和培养平台,科学合理、卓有成效地开展区域与国别研究。
3. 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定位
3.1 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培养的现状
区域与国别研究的跨学科属性对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多挑战和更高要求。我国高校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起步较晚。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大学较早在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框架下自主设立了“国别和区域研究”二级学科,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在政治学一级学科框架下分别设立了“区域国别研究”、“区域学”二级学科。目前全国将区域与国别研究单独设为二级学科进行人才培养的高校仍然屈指可数,共有11所高校设立了相关二级学科或专业,主要集中在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和世界史学科。
各高校区域与国别研究的资源分布不均衡,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人才储备严重不足;懂中国、懂世界、善于解决复杂问题的专家缺乏,教学科研合力和完备的人才梯队尚未形成;人才培养经验不足,人才培养方向和模式单一,合理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条件仍未建立(宁琦 2019a)。
3.2 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培养的定位
在厘清学科属性与内涵的基础上,区域与国别研究的人才培养须将空间、历史、文化、社会四个维度融入知识体系建构,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机会,明确对象区域与国家的主要语言在相关研究及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在人才培养定位上避免与外交和国际关系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区域与国别研究和人才培养要“充分发挥外语学科的多语种优势和桥梁作用,强调一手研究资料和信息的重要性”(戴炜栋,王雪梅 2012)。也就是说,外语不再只是单纯的交流工具,也是重要的研究工具,甚至能够提供理论借鉴和研究支撑。区域与国别研究通过一手资料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有益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通透其他区域、国家、民族的价值体系和话语体系,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家,支撑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播与弘扬(宁琦2019b)。
高校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培养须密切结合中国、世界的历史和现实问题,以语言、历史和文化为基础,以学术为中心,突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面向世界重点国家和地区的重大问题开展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充分激发学者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怀,通过扎实积累和持续创新探索新的区域与国别研究范式,从而夯实学生的多学科知识储备和学术研究能力。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培养既要借鉴成熟的国际经验,更要体现鲜明的中国立场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学生对当代世界的认知,努力造就一批真正理解其他区域与国家文化、历史和现实的人才,为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4. 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培养实践:北京大学个案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领跑者,北京大学在区域与国别研究及相关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潜力,开展了很多有益的思考和实践。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从中国立场出发,探索立足和扎根中国大地、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构筑跨学科、多层次、点面结合、重点突出的学科布局和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兼具语言能力和跨学科专业基础,具有较深的东西方知识和文化造诣,具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创新精神,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厚重的家国情怀,能够解决人类生存面临的物质、精神与文化方面的重要问题,并在与世界不同文明和学科的对话、交流与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宁琦 2020)。
北京大学学术传统和人文学科底蕴深厚,可为区域与国别研究提供更为坚实的历史维度和文化维度支撑,并且北京大学的自然科学学科与社会科学学科能为区域与国别研究提供更有效的研究工具、理论方法和更为客观准确的现实观察。
4.1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培养的优势
北京大学拥有区域与国别研究学科建设所需的多方面基础,无论语言、历史、宗教、文化等诸领域,还是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等各学科,都有厚实的人才储备和研究积累。北京大学学术传统悠久、学科门类齐全、跨学科资源丰富,具有综合学科优势、交叉学科支撑优势和地域优势,可从空间、历史、文化、社会四个维度形成区域与国别研究合力;既有研究相同对象国或地区但分属不同学科的学者相互协作,亦有相同学科背景但研究不同对象国或地区的学者合作共事。
北京大学秉持立足语言和专业基础的跨学科国际化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培养理念,实施专业、主辅修、双学位以及跨学科专业(如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外国语言与外国考古)等不同培养模式,建立层次分明、多维立体的课程体系,强调培养通过一手资料和实地调研开展独立研究的能力、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探索国际联合培养模式。学校开设了从本科到博士后多种交叉学科专业或项目,包括“德国文化与社会”、“欧洲学”、“古典语文学”等硕士和博士培养项目,以及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设立的中东研究领域联合博士后项目,为各种相关专业学生搭建跨学科国际化交流平台,为进一步探索成熟的跨学科国际化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坚实基础。
为了强化语言基础,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语言中心为全校各学科专业提供高质量、菜单式语言教学服务。自2015年“一带一路”外国语言与文化系列公共课程项目启动以来,语言中心已经开设30余个语种的外语系列课程,基本涵盖了“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使用的语言。
通过整合和盘活全校各相关院系、各学科专业的区域与国别教研队伍和资源,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纽带,北京大学在2018年成立了校级层面的区域与国别研究交叉学科平台——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积极开展大国研究、周边国家研究、关键区域研究、重点问题研究及相关人才培养。
▲ 2017年,“北京大学中东地区发展论坛”在北京大学召开
(图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4.2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培养的特色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培养的特色是:针对本硕博不同层次,根据外语/非外语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和需求,构建分层分类的跨学科国际化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培养体系。
北京大学鼓励自然科学学科、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分层制定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研究和跨学科研究能力,建立强大的国际学术合作网络。与已有相关学科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培养的最大区别在于,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培养强调外语能力特别是多语言能力的独特作用,即掌握对象区域与国家的语言为新型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培养之必需。学校还通过与国外合作伙伴的协作,建设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国际化课程体系,搭建海外学习与体验以及深度田野调研平台,切实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在人才培养层次上,北京大学分别制定适用于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确保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人才培养的有序衔接。本科生培养探索“多语种+区域研究”、“外语+外史”的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联合培养机制,培养愿意且能潜心研究对我国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课题的学术型人才。
4.2.1 本科生培养——跨专业融合培养模式
本科生层次的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为高层次区域与国别研究提供基础人才储备,强调专业融合与交叉,主要通过外国语学院的多语种专业内部建设和人文学部的跨学科交叉专业建设来实施。
(1)外国语学院“多语种+区域研究”人才培养转型
外国语学院鼓励本科生培养从传统的以语种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向以区域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宁琦 2019b),探索融合型“多语种+区域研究”人才培养模式。
外国语学院打通20个语种专业的课程资源,开放全部课程,使相关专业学生有机会进行多语言学习和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基础专业知识学习。例如,阿拉伯语、波斯语和希伯来语专业的目的语是中东地区的重要语言,是开展中东研究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因此这些语种专业的学生除学习本专业语言,还要在其他两门语言中选择一门进行学习。土耳其语、库尔德语等语种课程则供有志于从事阿拉伯研究及中东地区研究的学生选择学习。通识课程建设纳入相关区域与国别的国情、历史、文化、社会等课程供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发挥语言工具优势,从事区域与国别研究。
外国语学院目前已在中东研究、东南亚研究、西亚研究等方向初步积累了“多语种+区域研究”人才培养经验,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的建设能让更多专业的学生受益,为高层次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2)跨院系“外语+外史”交叉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依托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培养注重不同区域与国家历史、文明的关联,探索“外语+外史”交叉学科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破除语言基础与专业知识、能力之间的藩篱,为区域与国别研究交叉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输送生源。
“外语+外史”专业于2012年获得教育部审批,主要依托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外国语学院和历史学系培养学生,三个相关院系分别制定适合不同专业类型学生的教学计划,以外国语言文学与历史专业为基础,确保学生既达到外语专业的能力要求又能获得严格的历史专业训练,成为语言基础扎实、专业知识丰富、适应力强的国际文化交流人才和相关学科潜在的高水平研究人才。
“外语+外史”专业的课程除全校公共课外,主要由外语类课程模块、历史类课程模块和专业类课程模块三大模块组成,专业类课程模块又分人文、政治、社会等类型,学生可从中任选一种课程类型。该专业还建立本科生国外访学和实习机制,安排本科生到国外高水平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实习。经过四年学习,学生具备较好的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相关外语进行交流,了解人类文明的一般发展历程和世界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学术史和发展动态,初步掌握人文、政治或社会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综合三方面知识,学生能够对相关区域和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社会的概貌与特点获得比较深入的认识,形成较强的独立研究或实际工作能力。
正式招生至今,“外语+外史”专业共招收8届学生,培养数十名精通多门外语且具有扎实研究基础的优秀本科毕业生。2017年,该模式扩展到“外语+外国考古方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今后还将进一步拓展“外语+外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多元人才积蓄力量。
4.2.2 研究生培养——多学科交叉培养模式
研究生层次的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培养主要在多语种、跨学科交叉平台开展,并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内部及外部实施不同定位的分类培养。
(1)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内设的区域与国别研究专业人才培养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内部的研究生培养以区域与国别研究为基础,打通整合各语种专业资源,扩大数据资料信息的获取渠道和研究通道。研究生需要掌握至少两门对象区域与国家语言,并通过专业学习获得更多比较研究样本,开展更有深度和更具普遍意义的研究(宁琦 2019b)。
外国语学院于2015年启动“国别和区域研究”专业建设,并于2017年完成“国别和区域研究”二级学科的自主设立,合理优化与整合分散在20个语种专业中的国别和区域研究力量与资源,协同推动专业与学科发展。
“国别和区域研究”专业的人才选拔与培养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要求非常之高,不仅要有优秀的英语能力,而且需要较强的国别和区域语言能力。培养方案充分体现跨学科、国际化特点,侧重历史维度和文化维度,注重一手资料的挖掘、整理和阐释,关注相关国家和区域的文明进程和文化的多样性,探寻其当下现实与国情的历史、文化根源。通过与国外战略合作伙伴的协作,“国别和区域研究”专业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和联合授予学位机制,建设国别和区域研究的国际化课程体系,营造国别和区域研究的国际氛围。
“国别和区域研究”二级学科平台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确保研究生经过国内外专业学习和长期的国外田野工作,对研究对象的历史、文化、思想和价值体系等领域获得较为深入的认识,具备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的能力。研究生的学业任务要求包括:第一学年修读必修和选修课程,完成导师指定书目阅读;第二学年在对象国学习,主要任务是锻炼语言运用能力,进行田野调查和搜集研究资料;博士研究生第三学年起还需在欧美知名高校相关专业学习半年以上,在国外导师指导下选修相关课程、提升科研能力、完成研究计划等。
目前外国语学院已经完成一个周期的国别和区域研究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即将完成一个周期的博士研究生培养。通过近五年建设,俄罗斯-中亚、东南亚、南亚、中东研究布局已经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并在课程建设方面逐步建立起兼顾语言、专业与通识的核心课程体系。
(2)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外拓的跨学科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培养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成立的目标是依托北京大学的学科综合实力,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的重大问题与重点攻关项目,在全校人文与社科不同单位和学科之间有效配置资源,打造高水准研究队伍、研究成果和人才培养体系,引领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智库成果转化,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相关领域研究的中心和样板。
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的研究与人才培养坚持唯物史观,侧重社会维度,关注相关区域与国家的社会现状、变化的世界以及具有区域性或全球性特征的重大问题和热点焦点问题,以应对变化和预测趋势。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通过跨学科、跨院系聘用导师,整合全校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师资力量,建立了由近40位教师组成的导师团队,涉及外国语学院、历史学系、国际关系学院、哲学系、社会学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初步实现了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学科乃至与理工科的交叉。
区域与国别研究院致力于培养一批兼具语言能力和专业基础的跨学科复合型博士,建成高端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人才培养第一期的重点是“中东研究”、“俄罗斯-中亚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制定了科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校内现有相关课程与新设课程相结合的形式建立了包含地区模块与专业模块、共有44门课程的课程库。学生须具备相应的语言基础(英语能力要求至少达到大学英语六级或具备优良的托福、雅思成绩,对象国语言的专业学习时间不少于两年或256学时),用以辅助基本的一手资料获取和解读。外国语学院语言中心为这类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培养提供语言学习支持,逐步建立灵活、针对 性的专业外语课程体系,为外国历史、外国哲学、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法律和国际关系等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外语类与国情文化类课程。区域与国别研究院还高度重视博士研究生的日常学术训练,要求研究生必须参加校内外、国内外学术交流与研讨活动,加强与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学习与沟通,同时鼓励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和智库报告,提升学术和公共知识作品写作能力。
5. 结语
本文论述了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学科属性与内涵,阐述了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培养的现状与目标定位,并具体以北京大学相关人才培养实践为例,探讨分层分类的跨学科国际化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培养的可行性。
以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重要特征的国内外大势为区域与国别研究及其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空间。区域与国别研究及其人才培养必须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基础理论与现状研究相结合、语言基础与跨学科知识体系建构相结合两条主线,以人才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探索建立以语言为基础、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国际化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 戴炜栋, 王雪梅. 对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战略规划的思考 [J]. 外语界, 2012, (3): 2-9.
[2]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 [Z].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3] 蒋洪新, 杨安, 宁琦. 新时代外语教育的战略思考 [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20, (1): 12-16.
[4]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 [S].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5] 宁琦. "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区域研究人才的培养: 问题与前景 [A]. 夏文斌主编. "一带一路"与新疆发展研究 [C].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9a. 21-30.
[6] 宁琦. 综合性大学一流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定位与建设路径探索 [J]. 外语界, 2019b, (1): 17-22.
[7] 宁琦. 社会需求与新文科建设的核心任务 [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2): 13-17.
[8] 王缉思. 中国的区域与国别研究缺什么?[EB / OL].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76940?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2018.
文章来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39卷第6期
相关文献延伸阅读(爱书人指南)
敬告:本公号友情提供相关书讯或书目索引链接,
以便爱书人前往第三方平台自行选购
语言学图书精选推荐
扫码关注,即可获取最新入群二维码
目前已有2.04万语言文学、国别区域
研习者关注↑↑↑本公众号,
欢迎加入我们,交流分享,共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