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肛瘘】湖南名中医 旷惠桃教授 指导治疗
齿状线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缺血性溃疡称肛裂。长期便秘、粪便干结引起的排便时机械性创伤是大多数肛裂形成的直接原因。
本病中医称“裂肛痔”。因热结肠燥或阴津不足,燥屎裂伤肛门皮肤,或湿热下注所致。以肛管皮肤及皮下组织裂开或形成溃疡,便秘排便时和排便后肛门部疼痛、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肛门疾病。
❖ 决明炖茄子 ❖
<功效>清热泻火,润肠通便。适用于实热之证。
<原料>石决明 10 克,茄子 2 支,精盐、酱油、豆油等各适量。
<制法>决明子加水煎煮,取汁备用。茄子油炒后,放入药汁及作料炖熟。
<服法>佐餐服。
<功效>滋阴清热。适用于阴虚内热之证。
<原料>生地黄 20 克,香蕉 2 支,冰糖适量。
<制法>水煎生地黄去渣留汁,加入去皮切段的香蕉和冰糖同煮。
<服法>每日 2 次。
<功效>润肠通便。适用于大便秘结者。
<原料>菠菜 500 克,芝麻酱 50 克,调料适量。
<制法>菠菜洗净煮熟,加芝麻酱、酱油、精盐、姜末、味精各适量凉拌。
<服法>凉拌吃。
<功效>补虚通便。适用于虚证之大便秘结者。
<原料>肉苁蓉 200 克,猪肉 500 克,茴香、花椒、生姜各少许。
<制法>上诸药共置沙锅内加水慢火炖烂。
<服法>分数次服用。
<功效>润肠通便。适用于肛裂术后。
<原料>鲜藕 100 克,砂糖适量。
<制法>将鲜藕洗净后切片,加适量砂糖浸渍片刻。
<服法>凉拌吃。
<功效>润肠通便,清热止血止痛。适用于肛裂术后。
<原料>白木耳 50 克,蜜糖 30 克。
<制法>先将白木耳加水文火煮烂,后加蜜糖溶化。
<服法>每日 1 碗。
1.注意起居饮食,不可疲劳过度,不可酗酒和过食辛辣厚味,以免损伤脾胃,滋生湿热,导致湿热下注。
2.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及时治疗便秘。
3.饮食中应多含蔬菜水果,防止大便干燥,避免粗硬粪便擦伤肛门。
4.注意肛门部卫生,避免感染,同时及早治疗,防止继发其他肛门疾病。
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称肛瘘。大部分肛瘘由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引起。
本病中医称“肛漏”,是指肛痈成脓自溃或切开后所遗留的管腔。有内外两口,或数个外口,外口常有脓水或粪便流出,其下有条索状物,内口位于肛门齿线部为主要表现的瘘病类疾病。
❖ 香蕉蕹菜粥 ❖
<功效>清热通便。适用于肛瘘实热证。
<原料>香蕉、蕹菜(空心菜)各 100 克,粳米 50 克,精盐或白糖适量。
<制法>香蕉去皮捣为泥,蕹菜(空心菜)取尖。粳米加水煮至将熟时,放入蕹菜尖、香蕉泥,加入适量精盐或白糖,同煮为粥。
<服法>作早餐主食。
<功效>清热泻火。适用于肛瘘实热证。
<原料>鲜蒲公英 50 克(干品 25 克),败酱草 25 克,猪大肠 250 克,精盐适量。
<制法>鲜蒲公英、败酱草用布包裹,与猪大肠加水用沙锅炖至烂熟,去布袋,加入精盐调味。
<服法>分 2 次食猪肠喝汤。
<功效>气补血。适用于肛瘘日久气血虚弱证。
<原料>党参 50 克,无花果 250 克,瘦猪肉 500 克,精盐适量。
<制法>前 3 味加水同炖至肉熟透,加入精盐调味。
<服法>分顿食肉喝汤。
<功效>滋阴补血。适用于肛瘘虚证。
<原料>大枣 50 克(去核),乌鱼 500 克,生姜、精盐少许。
<制法>前 2 味加水用沙锅炖至烂熟,加精盐、生姜各少许。
<服法>分餐食用。
<功效>润肠通便,凉血止血。
<原料>鲜藕 1 节,蜂蜜 30 毫升。
<制法>鲜藕洗净,切去一端藕节,注入蜂蜜后仍盖上,用牙签固定,蒸熟。
<服法>饮汤吃藕。
<功效>润肠通便。适用于肛瘘术后。
<原料>鸡蛋 2 枚,香瓜子 30 克,砂糖少许。
<制法>鸡蛋煮熟后去壳,与香瓜子一并放入锅中,加水 2 碗,煎煮几沸后以砂糖调服。
<服法>早餐服。
1.经常保持肛门部清洁,坚持每日排便后清洗肛门。
2.不宜过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3.一旦发生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做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以免遗留为肛瘘。
4.术后应防止出血,换药宜认真仔细,防止伤口假性愈合(桥形愈合),肛瘘不愈。
【指导专家】
旷惠桃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名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学术带头人、首届名医。从医近 40 年来,勤奋治学,精研医术,通晓经典,深研《金匮》,精于中医,汇通西医,基础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熟知养生方法,擅长亚健康调理。
今天的药膳主题是【肛裂肛瘘】,大家赶紧告诉朋友们,把旷惠桃教授介绍的药膳方加到平时的饮食当中去,有则治病、无则防病,简单、安全、实用~
❖ 药膳方 ❖
>> 点击 疾病名称 即可免费获得 <<
脑血栓 关节炎 动脉栓塞 老年性白内障 血管性痴呆 湿疹 高血脂 慢性胃炎 贫血 痛风 颈椎病 脑出血 下肢静脉曲张 腰椎间盘突出 骨质疏松 高血压 咽炎 鼻炎 风湿性关节炎 腰肌劳损 糖尿病 足跟痛 老年性耳聋 腰椎骨质增生 三叉神经痛 类风湿 冠心病 心律失常 低血糖 痔疮 结膜炎 扁桃体炎 口腔溃疡 消化性溃疡 反流性食管炎 牙龈炎 痤疮(青春痘) 强直性脊柱炎 糖尿病眼病 偏头痛 胆结石 哮喘 动脉硬化 流行性感冒 病毒性胃肠炎 荨麻疹 尿石症(尿路结石) 肺结核 胰腺炎 病毒性心肌炎 肺炎 病毒性肝炎 乳腺增生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甲亢、甲减 肾小球肾炎 肥胖症 干燥综合征 过敏性紫癜 失眠 癫痫 面神经炎(面瘫) 帕金森 坐骨神经痛 神经衰弱 带状疱疹 阑尾炎 脂溢性皮炎 肠梗阻 冻疮 慢性前列腺炎 银屑病 尿路感染 白癜风
本文由“健康长寿之家(ID:jkcszj-)”编校发布,欢迎分享,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合作请后台留言。本文建议配方、方法为基本方,具体请遵医嘱。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长寿健康秘籍↓↓
轻轻一点,健康生活由您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