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个方面释放通航发展潜力!《江苏省“十四五”民航发展规划》正式印发

通航圈 2022-04-07
9月7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发布了《江苏省“十四五”民航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在“十四五”期间打造南京国际航空枢纽;构建通达通畅、结构优化的空中航线网络和保障有力、协同高效的机场地面交通网络;做强空域优化平台、智慧民航协作平台、智库支撑平台3大保障平台,补齐洲际航线、航空货运、通用航空空域保障4个突出短板,创建四型机场示范工程、航空货运示范工程、智慧民航示范工程、通用航空品牌示范工程、(空港)枢纽经济示范工程5大工程。在通用航空方面,《规划》提出,到2025年,江苏省A1类通用机场达到10个,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站达到2个,通用航空服务深入生产生活各个方面,30分钟实现省域全覆盖,应急救援、医疗救护等公共服务提供保障,飞行作业时间达5-6万小时。推进南京国家民用航空无人驾驶试验基地(试验区)建设,推动建立更多无人机试飞基地提供专业化服务。按照《规划》,江苏省将从构建通航基础保障体系、拓展通用航空服务领域 、推动通航管理服务创新三个方面努力释放通航发展潜力。

一是构建通航基础保障体系 。有序推进通用机场及相关设施建设。建成溧阳天目湖、淮安金湖、无锡丁蜀等通用机场。适时推动镇江大路、新沂棋盘等通用机场改扩建。推进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和建设实施,支持条件成熟地区开展通用机场选址研究。完善现有通用机场的供油、机库及机务维修等保障设施。鼓励有实力的通用机场建设固定运营基地,提升通用航空器维修维护等综合服务能力。完善通用机场周边地区集疏运体系,加强机场对外联系。鼓励有条件的运输机场开展通用航空业务,实现融合发展。加快推动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江苏新沂(淮海经济区)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站建设,填补淮海经济区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的空白。积极推进省级通航服务保障中心建设,统筹全省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协同管理低空空域,为通航产业提供服务保障。

二是拓展通用航空服务领域 。稳步推进短途运输线路开辟。根据市场需求和低空改革进程,探索干、支、通网络协同发展新模式。在稳定现有镇江大路-千岛湖航线的基础上,鼓励镇江大路、新沂棋盘等通用机场开辟更多特色化、精品化的短途运输航线。积极拓展通航公共服务范围。鼓励完善高速公路航空应急救援空中走廊支持打造“道路+航空”应急救援平台,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平台服务范围。充分发挥南京和徐州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的辐射和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发展和完善航空医疗救护服务。按照“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鼓励在三甲以上医院、重要学校、体育场馆等区域,布设直升机停机坪或者预留可供直升机起降的场地,扩大通用航空在应急救援和公共服务保障方面的应用。着力打造江苏特色通航品牌。重点打造飞行培训品牌,发展固定翼航空器、旋翼机、无人机等多类型、多层次的飞行培训体系。打造“通航+体育”品牌,鼓励宜兴、溧阳等通用机场配合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开展跳伞、滑翔等体育运动业务,构建航空运动服务综合体。打造“通航+教育”品牌,支持新沂通用航空科普教育基地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航空展示宣传与交流的平台;支持溧阳、新沂等通用机场围绕通航教育,建设通航人才培养基地,推进产教融合。打造“通航+旅游”品牌,鼓励镇江大路、新沂等通用机场发展空中旅游业务,创新旅游新业态,提升通航旅游体验。打造“通航+农业”品牌,支持徐州农航站扩大农林航空作业面积,提升农林喷洒作业能力。 

三是推动通航管理服务创新 。研究全省通用机场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模式,探索建立省级通用航空发展平台,积极推进全省通航产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研究优化政府购买通用航空公共服务的相关机制,充分利用全省通航资源,鼓励公安、消防、医疗卫生、自然资源、应急、农业、水利、电力等部门购买通航服务。

此外,江苏省还将从有序推动通航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通航装备制造业两个方面积极推动通航产业发展。 一是有序推动通航产业园区建设。依托A1类通用机场,围绕航空先进制造、航空运营服务、通航旅游休闲、飞行运动体验等领域,因地制宜集聚培育通航相关产业。二是大力发展通航装备制造业。依托通用机场,推进通用航空制造业发展。大力发展无人机产业,加快引进和培育无人机研发制造企业。推进南京国家民用航空无人驾驶试验基地(试验区)建设,推动建立更多无人机试飞基地,提供专业化服务。

此外,《规划》提出,强化资源支撑。充分发挥省、市政策的引导作用,重点加强对机场建设、智慧民航、国际航线开辟、航空货运、通用航空和临空经济等的支持力度。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江苏全省A1类通用机场建成3个、在建3个,投运的A1类通用机场达5个,通用机场总数位居全国第二,华东地区第一。江苏(镇江)大路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站建成,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全省通用航空运营企业34家,各类通用航空器119架,分别比2015年新增22家、88架;通航飞行作业时间2.4万小时,飞行架次8.6万架次,年均增长26%、19%。通用航空公共服务能力逐步增强,印发了《江苏省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南京、徐州开展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镇江大路通用机场开通首条短途运输航线,实现了跨省飞行;江苏交通控股公司在江阴大桥建立首个“立体救援点”,在沪宁等高速建立多处航空应急救援点。不足之处,一是通航作业结构单一,飞行作业总量仅占全国的2.24%;二是通用机场尚未建设成网,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滞后,通航专业人才紧缺。 

除了通用航空意外,《规划》还对运输机场建设、客运航线网络、航空货运、临空经济等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见《规划》全文:



江苏省“十四五”民航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江苏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深入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的重要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奋力谱写江苏“强富美高”新篇章的关键阶段。民航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产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支撑。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江苏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等,编制《江苏省“十四五”民航发展规划》,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江苏民航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编制和实施各类民航专项规划、计划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江苏民航发展的行动指南。


第一章  发展基础 


一、发展回顾


“十三五”时期,江苏民航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为目标,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保障能力、运输规模、航线网络、集疏运体系、服务质量、通用航空、临空经济、行业治理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经济社会发展遭受重大冲击,江苏民航全力应对,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恢复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保障能力显著提升。运输机场密度位居全国各省前列。全省9个运输机场全部实现一类口岸开放,并且均开展了新一轮改扩建,连云港民用机场迁建工程加快推进,南通新机场场址获批,全省运输机场年客、货运保障能力提升至7230万人次、170万吨。空域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搭建了空域统筹优化研究三方协作平台,苏北、苏南两个区域的空域优化方案获批实施,共增设调整8条临时航线。苏南硕放机场成为国内中型机场中首家实现进近雷达管制的机场,提高了空域使用效率。


运输规模快速扩大。“十三五”期间,全省客、货吞吐量年均增速4.8%、6.7%(前四年客、货吞吐量年均增速17.2%、7.2%,高于华东地区平均水平6.5个百分点、2.8个百分点)。至2019年底,全省旅客吞吐量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标,达到5844万人次,实现了从3000万到5000万的跨越,其中南京禄口机场突破3000万人次,200万量级以上机场数量(8家)居各省区首位。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全省民航系统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恢复情况良好,全年旅客吞吐量恢复至2019年七成左右,货邮吞吐量逆势增长。


航线网络不断优化。“十三五”期间,共有105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在江苏运营定期、包机航班,其中基地航空公司6家,共投放110架客机和26架全货机,对航空运输支持力度持续增大。南京、无锡、南通探索多种方式筹建本土航空公司,增加在航线开辟和资源匹配方面的主动权。至2019年底,全省国内外通航城市共计178个,其中国际及地区通航城市54个,较2015年分别增加56个、11个,新增5条洲际客运航线,基本形成通达全国、连接国际四大洲的航线网络。同时,“十三五”以来,全省国际及地区全货机航线实现新突破,南京禄口、苏南硕放机场先后开通与欧洲、北美之间的洲际全货机航线,盐城、南通机场相继开通亚洲地区国际全货机航线。


机场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省市联合编制枢纽机场及周边地区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为优化完善机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了有力指导。省内机场全部联通高快速路,对外集散效率进一步提升。“轨道上的机场群”建设取得突破,南京禄口机场实现轨道S1号线接入,扬镇宁马铁路、宁宣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徐宿淮盐、连淮高铁分别在徐州观音机场、淮安涟水机场周边设站,进一步扩大机场的辐射范围;无锡轨道3号线已接入苏南硕放机场。其他机场也都加快集疏运体系的规划与建设,加强机场与市区联系。


民航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全省机场航班正常率与2015年相比,提升5个百分点。全省9家机场共建城市候机楼94个,辐射苏、皖、鲁三省22个设区市。“九项便民措施”扎实落地,省内机场基本实现国内航班“无纸化”出行,自助设备的应用比例显著提升。各机场已实现与民航局消费者事务中心投诉系统联网对接,由专人或部门负责投诉受理工作,实施扎口管理。南京禄口机场着力打造全国服务最佳机场,大力推进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建设,全面实施7×24小时口岸通关保障,在2019年国际机场协会测评中,荣获所在量级服务质量测评所有奖项,并获得2020年度世界“客户之声”奖。南京禄口机场绿色机场项目、苏南硕放机场“生态驱鸟”项目入选2020年度四型机场示范项目。南京、淮安、徐州、盐城等机场荣获民航局颁发的服务质量评价单项奖。


通用航空体系逐步健全。“十三五”期间,全省A1类通用机场建成3个、在建3个,投运的A1类通用机场达5个,通用机场总数位居全国第二,华东地区第一。江苏(镇江)大路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站建成,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全省通用航空运营企业34家,各类通用航空器119架,分别比2015年新增22家、88架;通航飞行作业时间2.4万小时,飞行架次8.6万架次,年均增长26%、19%。通用航空公共服务能力逐步增强,印发了《江苏省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南京、徐州开展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镇江大路通用机场开通首条短途运输航线,实现了跨省飞行;江苏交通控股公司在江阴大桥建立首个“立体救援点”,在沪宁等高速建立多处航空应急救援点。


临空经济发展初见成效。“十三五”末,全省已规划建设临空经济区十余个。南京临空经济区获批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南京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实现封关运营,南京机场大通关基地正式投入运行。南京、无锡等临空经济区建设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航空运输、航空制造、航空物流三大主导产业。徐州临空经济区获批省级空港经济开发区。镇江等地加快建设航空产业园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南京入选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


行业治理能力取得新突破。“十三五”期间,我省出台国内首部全面规范和促进民航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江苏省民用航空条例》。省政府印发《江苏省中长期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8-2035年)》等一系列文件,对通用航空发展和航线培育等方面提供了规划和政策支持。省政府组建了东部机场集团,在省级层面建立了机场航线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各地建立完善了机场净空保护联席会议制度,行业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二、存在问题


对照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以及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等系列要求,我省民航在基础保障、服务能力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空域资源保障能力仍然较为紧张。部分中小机场发展速度较快,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进度未能同步,机场提前饱和。空域资源保障能力持续紧张。二是枢纽机场的竞争力辐射力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仍有一定差距。江苏是开放大省、外贸大省,航空市场需求旺盛,但主要枢纽机场服务本省的能力相对较弱。三是国际航线、航空货运方面仍然存在突出短板。国际航线市场开拓能力有待提升,枢纽机场国际航线广度、厚度仍有不足。全货机航线数量少、密度低,运力和可运品种受限。国际货运资源分散,行业生态发展环境仍不完善。四是通用航空和临空经济发展有待加强。通航作业结构单一,飞行作业总量仅占全国的2.24%。通用机场尚未建设成网,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滞后,通航专业人才紧缺。全省临空产业发展仍在起步阶段,机场与临空经济区之间缺少有效联动与融合。


第二章  发展形势与要求


从国际来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安全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非经济因素冲击,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从国内来看,“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长期向好,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增强,社会大局稳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


从江苏来看,实体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人才资源富集,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全国规模最大的制造业集群,具有开放和创新先发先行优势,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奠定了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多重战略机遇交汇叠加、纵深推进,扩大内需成为战略基点,为未来发展打开广阔空间;省域全域一体化发展、美丽江苏建设深入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快速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空间、新基建、新消费不断壮大。江苏是经济大省、外贸大省和人口大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37.8%和46.5%,民航运输需求持续保持旺盛态势。


新形势对加快建设交通强省、构建现代化民航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是新冠肺炎疫情对航空运输产业供给端与需求端产生多方面挑战,预计国内客运市场需要1年、国际客运市场需要2-3年尚能逐步恢复,要求江苏民航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航空运输发展,加快促进航空运输平稳向好发展;二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江苏民航立足国内市场,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完善国际服务功能,努力成为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加快建设与之匹配的民航运输网络循环体系;三是国家重大战略纵深推进,要求江苏高质量推进都市圈多层次机场群建设,构建以枢纽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体系,推动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融合发展;四是建设“人民满意交通”,要求江苏建设“四型机场”、补齐航空短板、提升服务品质,实现“人悦其行”和“货优其流”;五是面对新基建、新技术不断深入应用,要求江苏以“智慧民航”建设为抓手,驱动行业创新发展,支撑交通强省建设;六是面对通航整体发展环境逐步优化,要求江苏进一步释放消费型、公共服务型通航需求,促进通航新业态发展,推动两翼齐飞。


综合判断,“十四五”时期,我省民航进入航线网络加速拓展期、要素瓶颈攻坚突破期、智慧民航发展机遇期、发展方式关键转型期,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科学应对各种风险挑战,顺势而为,筑牢基础,开创发展新境界,推动江苏民航发展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飞跃。


第三章  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航工作和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强富美高”总目标,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智慧民航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对民航运输的美好需要为目的,完善民航基础设施功能,注重市场培育,强化航线拓展,着力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民航体系,支撑交通强国试点和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


二、基本原则


安全第一、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思想,全面筑牢安全发展基础,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强化机场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以“碳达峰”为目标,引领民航绿色发展,建设生态环境友好的现代民航业。


统筹协调、突出重点。落实国家和我省发展战略,优化机场布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航线协调发展,不断提升民航保障能力。加强民航与产业、城市和国防建设的协调联动。以做大做强枢纽机场为突破口,打造高效率民航体系。


创新驱动、智慧发展。创新发展机制,加快培育民航新模式、新业态和新动能,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以智慧民航发展为主线,以智慧机场建设为重点,打造开放包容的民航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和高质量的民航人才培养体系。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遵循市场经济和民航发展规律,立足江苏、服务长三角,营造开放竞争、结构合理的现代市场体系。更好发挥政府统筹谋划、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的作用,不断提高治理能力。


三、发展思路


“十四五”发展的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12345”:打造1个国际枢纽、构建2张服务网络、做强3大保障平台、补齐4个突出短板、创建5大示范工程,实现“强枢纽、密航线、振货运、提服务、优空域、促产业”。


打造1个国际枢纽:南京国际航空枢纽;


构建2张服务网络:通达通畅、结构优化的空中航线网络和保障有力、协同高效的机场地面交通网络;


做强3大保障平台:空域优化平台、智慧民航协作平台、智库支撑平台;


补齐4个突出短板:洲际航线、航空货运、通用航空、空域保障;


创建5大示范工程:四型机场示范工程、航空货运示范工程、智慧民航示范工程、通用航空品牌示范工程、(空港)枢纽经济示范工程。


四、发展目标


(一)2035年远景目标


到2035年,民航创新能力、保障能力、服务能力、治理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位于全国前列,全面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民航体系,为我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支撑。


(二)“十四五”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民航体系,实现机场保障能力更加充分,民航业务规模稳步增长,航线网络不断完善,服务质量显著提升,促进江苏民航由重速度、重规模向速度、规模、质量并重阶段转变,民航基本实现现代化,支撑江苏在全国率先建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


——保障能力更加充分。全省机场客、货运保障能力分别达到1.2亿人次和250万吨,A1类通用机场达到10个,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站达到2个,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协同发展、军民融合的综合机场体系。


——运输规模稳步增长。全省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8500-9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130-150万吨,起降架次超过80万架次,年均分别增长6.5-8.5%、14-17.5%和6%。南京禄口机场客货吞吐量分别达到4000-4500万人次、65-70万吨,旅客吞吐量排名进入全球前50名;苏南硕放机场客货吞吐量分别达到1200-1500万人次、25-30万吨;全省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超过6个。通用航空服务深入生产生活各个方面,30分钟实现省域全覆盖,为应急救援、医疗救护等公共服务提供保障。飞行作业时间达5-6万小时。


——航线网络不断完善。建成联通世界、客货兼顾的国际航线网络,打造干支协调、快线优先、覆盖全国的国内航线网络。通航点总数达195个以上,其中国际及地区通航点60个;全货运通航点41个,其中国际及地区18个。重要贸易国家和地区民航通达率达到90%。


——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全面提升运行效率,航班正常率高于80%。民航高质量发展能力显著增强,3个以上项目纳入国家智慧民航和“四型机场”示范项目。


第四章  重点任务


一、完善基础保障体系


(一)优化运输机场功能布局


加快南京都市圈多层次机场群发展。打造南京禄口机场国际航空枢纽,进一步提升南京首位度;推动扬泰机场打造旅游航空枢纽、区域航空旅游集散中心;按照专业货运机场的定位,全力推动淮安航空货运枢纽建设,与连云港海港、徐州国际陆港互为支撑,共同打造苏北“物流金三角”;都市圈内其他机场统筹合作、协同发展,共同构建都市圈多层次机场群。


加强巩固环沪机场群发展。加快推进苏南硕放机场区域性枢纽建设;加快推进南通新机场及综合枢纽规划建设,构建快速便捷的地面交通网络,建设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重要组成部分。


持续推动省内其他机场协调分工、特色发展。常州奔牛机场重点打造公商务特色机场;徐州观音机场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机场;连云港机场建设“一带一路”重要支点;盐城南洋机场重点打造对韩特色机场。


(二)加快运输机场设施建设


确保重点项目建成投运。全面推行现代工程管理,打造民用机场建设品质工程。2021年建成投运连云港花果山机场,2022年建成南京禄口机场T1航站楼南指廊,2024年建成苏南硕放机场快速脱离道及东部货运区等项目,2025年建成常州奔牛、徐州观音、扬州泰州、淮安涟水、盐城南洋等机场改扩建项目。


加快推进新开工项目。加快推进扬州泰州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前期工作,2022年开工建设;完成南通新机场、连云港花果山机场二期工程前期工作,2023年开工建设;完成南京禄口机场三期工程前期工作,2024年开工建设;推进苏南硕放机场二跑道和T3航站楼前期研究,及早开工建设。


积极推进四型机场建设。贯彻落实民航局《四型机场建设行动纲要》要求,建设平安机场,确保机场运行、空防、建设安全,加强薄弱环节风险防范,提升机场疫情和突发事件的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绿色机场,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要求,坚持集约节约使用资源,确保机场低碳高效运行,实现机场与周边环境和谐友好,南京禄口机场T3航站楼和T3楼前综合交通枢纽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实施建设;常州奔牛、扬州泰州、徐州观音、盐城南洋等机场因地制宜,加大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的应用,进一步减少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建设智慧机场,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据共享与协同,实现“数智一核心、运行一张图、服务一张网、物流一张单、安全一张网”,南京禄口、苏南硕放、连云港花果山、淮安涟水以及南通新机场等机场,按不同侧重点,分别在智慧运行、智慧出行、智慧物流等方面建设智慧机场,以点带面,实现各领域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人文机场,践行真情服务理念,健全机场服务质量标准及监管体系,持续提升全行业服务品质,增强人民群众民航出行的获得感。分步分批开展示范建设,打造具有江苏特色的四型机场品牌,鼓励机场服务向精细化、个性化、品牌化发展。


(三)协同优化空域资源


充分依托江苏空域统筹优化研究协作三方平台会商机制,优化空域结构,加大空域精细化管理工作力度,积极推动建立空域灵活使用机制,争取更多发展资源。推动智慧空管建设,鼓励空管部门对现有空管设备设施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提高空域资源利用效率。优化南京禄口机场双跑道独立运行,进一步提升双跑道独立运行效率。鼓励苏南硕放机场固化运行4条已开辟临时航线,积极争取新开临时航线,进一步完善苏南地区航路航线结构。


二、优化客运航线网络


(一)科学构建国内航线网络


南京禄口机场重点提升至国内八大核心市场的通畅性。围绕“八大通道”中的省会及重点旅游城市打造精品快线,提升航线厚度;积极布局至各城市群三、四线城市的瘦薄航线,加大对中西部支线等稀薄市场的覆盖,扩大航线广度,提高南京首位度和辐射能级。苏南硕放机场围绕核心市场打造空中快线,侧重服务公商务出行,围绕粤港澳、成渝、京津冀等核心市场打造空中快线。南通机场积极融入上海枢纽,快速拓展国内航线网络覆盖范围,巩固提升至国内枢纽机场的通达能力,加强对国内二三线城市及部分重点支线市场的辐射,深度参与上海市场分工,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重要组成部分。其他机场以服务腹地市场需求为核心,做厚通达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的航线,夯实国内干线航线网络。


(二)稳步发展国际及地区航线


南京禄口机场针对核心市场重点突破,欧美市场重点恢复和培育法兰克福、莫斯科、赫尔辛基、洛杉矶、温哥华航线,重点关注巴黎、伦敦、纽约、芝加哥航线;澳洲市场积极恢复深耕悉尼、适时新开墨尔本航线;亚洲市场强化东北亚、东南亚等走廊建设,优先恢复首都和经济中心城市之间的航线,适度加密旅游节点城市航线;中东市场优先开通至迪拜航线,加强对西欧、东欧、非洲和“一带一路”国家及地区的有效辐射。苏南硕放机场重点布局公商务航线,侧重打造公商务出行国际及地区快线,加快恢复布局与东北亚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等航线。南通机场与上海市场联动发展,重点布局东南亚、东北亚重点旅游市场航线,稳定运营台北航线,逐步培育国际和地区市场。支持盐城南洋机场全力打造面向东北亚的特色航线网络,加大对韩国、日本的航线密度和航班频次。其他机场重点以定期或包机方式发展至东南亚、东北亚等核心城市航线。


(三)加强基地航空公司培育和引进


强化与现有基地航空公司的合作,集聚发展资源,持续扩大机队规模,不断提升市场份额。吸引更多实力规模强的航空公司在江苏设立运营基地,加大运力投入。


三、推进航空货运发展


(一)统筹全省货运机场布局


支持南京禄口机场、苏南硕放机场、南通机场加强货运设施建设,打造客货并举的航空枢纽机场,重点服务本地需求,积极参与上海枢纽分工协作;支持淮安涟水机场按照专业型货运机场要求,加快推进机场三期工程;形成“3+1”的航空货运机场布局,全面提升航空货运能力。


(二)加大货运航线开辟力度


南京禄口机场加强与中国邮政航空合作,打造国际货邮综合核心口岸,拓展国际及地区航空货运业务,以全货机和邮政网络为基础,以腹舱带货为补充,全面优化航空货运枢纽网络布局。苏南硕放机场主要围绕重点市场发展,在稳定运营现有欧美洲际货运航线的基础上,力争新开日本、韩国定期货运航线,支撑腹地企业进出口货物的快速集散。南通机场继续巩固和加密至东北亚、东南亚的国际货运航线。淮安涟水机场新开国内和周边邻近国家货运航线。其他机场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实际需要,适时开辟国内、东南亚、东北亚全货机航线或不定期包机,进一步拓展货运航线。


(三)引进和培育航空货运市场主体


探索省市共同组建国际航空货运平台,以资源整合为核心,提升货源组织能力和补贴绩效。成立江苏京东货运航空公司,加大引进国内外专业货运航空公司,共同增强航空运力投放。创新合作模式,着力引进国内外大型货运代理与物流企业落户江苏,提升集散货及中转能力,强化货源组织集聚力度。引进和培育综合物流服务商,提供全流程服务,提升江苏航空货运的运行效率和专业化水平。


(四)优化航空货运发展环境


提升货运专业能力和效率。加强机场货运设施设备建设,完善货运服务设施保障体系,提升货运专业化水平。完善机场口岸联检设施,加强专用设备配套。建设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升航空货运信息化、标准化水平。


提升航空口岸货运服务能力。支持有需要、有条件的口岸建设相应指定监管场地。采取地方与口岸联检单位共建方式,扩充保障人员队伍,推行7×24小时通关的长效机制。探索设立异地航空货站,实现国际航空货运服务关口前移,无缝对接企业空运需求。


四、释放通航发展潜力


(一)构建通航基础保障体系


有序推进通用机场及相关设施建设。建成溧阳天目湖、淮安金湖、无锡丁蜀等通用机场。适时推动镇江大路、新沂棋盘等通用机场改扩建。推进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和建设实施,支持条件成熟地区开展通用机场选址研究。完善现有通用机场的供油、机库及机务维修等保障设施。鼓励有实力的通用机场建设固定运营基地,提升通用航空器维修维护等综合服务能力。完善通用机场周边地区集疏运体系,加强机场对外联系。鼓励有条件的运输机场开展通用航空业务,实现融合发展。


加快推动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江苏新沂(淮海经济区)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站建设,填补淮海经济区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的空白。积极推进省级通航服务保障中心建设,统筹全省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协同管理低空空域,为通航产业提供服务保障。


(二)拓展通用航空服务领域


稳步推进短途运输线路开辟。根据市场需求和低空改革进程,探索干、支、通网络协同发展新模式。在稳定现有镇江大路-千岛湖航线的基础上,鼓励镇江大路、新沂棋盘等通用机场开辟更多特色化、精品化的短途运输航线。


积极拓展通航公共服务范围。鼓励完善高速公路航空应急救援空中走廊,支持打造“道路+航空”应急救援平台,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平台服务范围。充分发挥南京和徐州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的辐射和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发展和完善航空医疗救护服务。按照“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鼓励在三甲以上医院、重要学校、体育场馆等区域,布设直升机停机坪或者预留可供直升机起降的场地,扩大通用航空在应急救援和公共服务保障方面的应用。


着力打造江苏特色通航品牌。重点打造飞行培训品牌,发展固定翼航空器、旋翼机、无人机等多类型、多层次的飞行培训体系。打造“通航+体育”品牌,鼓励宜兴、溧阳等通用机场配合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开展跳伞、滑翔等体育运动业务,构建航空运动服务综合体。打造“通航+教育”品牌,支持新沂通用航空科普教育基地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航空展示宣传与交流的平台;支持溧阳、新沂等通用机场围绕通航教育,建设通航人才培养基地,推进产教融合。打造“通航+旅游”品牌,鼓励镇江大路、新沂等通用机场发展空中旅游业务,创新旅游新业态,提升通航旅游体验。打造“通航+农业”品牌,支持徐州农航站扩大农林航空作业面积,提升农林喷洒作业能力。


(三)推动通航管理服务创新


研究全省通用机场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模式,探索建立省级通用航空发展平台,积极推进全省通航产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研究优化政府购买通用航空公共服务的相关机制,充分利用全省通航资源,鼓励公安、消防、医疗卫生、自然资源、应急、农业、水利、电力等部门购买通航服务。


五、促进临空经济发展


(一)打造临空经济示范区


加快建设国家级南京临空经济示范区。加快构建“航空核心产业+临空先导产业+临空未来产业”现代临空产业体系。重点推进南京国际货邮综合核心口岸建设,共同打造华东地区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集群,构建中国邮政全球航空货邮枢纽网络,积极打造全球跨境电商最优产业生态圈,增强邮政航空服务江苏开放型经济的能力。


加快推进无锡、徐州、淮安、南通等临空经济区发展。依托苏南硕放机场深化全国快递产业集聚发展示范园区建设,强化产业临空指向性,加快原有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徐州打造省级空港经济开发区,统筹机场作业区与经济开发区规划,加快港产城融合发展。支持淮安发挥综合保税区的区位和政策优势,吸引国内外货运航空公司、大型物流集成商、电商龙头企业在淮安机场建设航空物流基地,打造临空产业集群。支持南通同步启动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


(二)推动通航产业发展


有序推动通航产业园区建设。依托A1类通用机场,围绕航空先进制造、航空运营服务、通航旅游休闲、飞行运动体验等领域,因地制宜集聚培育通航相关产业。


大力发展通航装备制造业。依托通用机场,推进通用航空制造业发展。大力发展无人机产业,加快引进和培育无人机研发制造企业。推进南京国家民用航空无人驾驶试验基地(试验区)建设,推动建立更多无人机试飞基地,提供专业化服务。


(三)探索临空经济发展新机制


鼓励建立联动发展机制。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构建高位协调推进机制,统筹决定重大事项,制定实施重大计划,协调推进重大项目,有效统筹解决分散管理下多个主体的利益和诉求,充分保障政策落地、措施落实、任务完成。


做强临空经济发展平台。支持东部机场集团在做强机场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主业的同时,探索筹建临空经济业务板块,以资本为纽带联合机场周边地区,推动机场与临空经济融合发展。


六、强化集疏运体系建设


(一)构建以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


加强规划引领。支持各机场有序开展机场及周边地区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编制工作,充分与地方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规划建设辐射都市圈的机场外围“快”系统,机场与都市圈和城市群核心城市形成2小时出行圈,与主枢纽形成1小时出行圈,与主城区0.5小时通达;覆盖空港地区的机场区域“畅”系统,实现区域内机动车10分钟内上快速路和地区干线公路,15分钟内通达国省干线公路,旅客步行5分钟内可达公交车站;涵盖本场全域的机场内部“便”系统,打造机场核心区一体化枢纽换乘体系,高铁站、地铁站10分钟到航站楼,实现“快、畅、便”的综合交通建设目标。


加快建设“轨道上的机场”。推动宁宣、扬镇宁马城际铁路等规划项目实施,加快推进南京市域快线前期研究工作,将南京禄口机场建设成集航空、高铁、地铁、高速公路等为一体的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推进苏锡常都市快线、北沿江高铁、南通新机场轨道快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和建设实施进程,加强机场与所在地设区市主城区及周边地区主要城市的联系,形成高效便捷的轨道交通集疏运网络。


加快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围绕实现客运“零换乘”、货运“无缝衔接”的目标,以南京禄口机场、苏南硕放机场、南通新机场等为重点,推动枢纽内铁路、城市轨道、高(快)速路网等各种交通方式的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同步建设、协同管理,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空间共享、便捷换乘。


(二)构建高质量综合运输服务体系


加强旅客联程运输系统建设。打造“无缝衔接、中转高效”的空地联运服务产品。积极探索旅客联程运输电子客票,为实现“一站购票”“一票出行”创造条件。统筹规范城市候机楼规划建设,支持在主要交通枢纽站场、重点商务区、旅游集散中心合理布设城市候机楼,拓展远端值机和行李托运等功能,便捷旅客航空出行。积极发挥数字化手段,构建综合出行信息服务平台,提升旅客智慧出行体验。


推动多式联运快速发展。鼓励支持航空货运企业与道路快运、高铁快递等合作,进一步完善陆空联运、铁空联运等个性化、定制化服务产品。协同推动多式联运转运等物流设施标准衔接,完善货物装载要求等作业规范,加强物流票证单据、服务标准协调对接。推进多式联运信息服务共享化,提升多式联运服务效率。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江苏省民航发展领导小组、江苏空域统筹优化研究三方协作平台的作用,协调解决民航发展的重大事项。完善航线统筹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优化航线决策机制,实现良性发展。


二、加大政策支持


做好与上位规划的对接,争取将重大项目纳入国家规划。加强与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民航局的汇报沟通,争取国家加大对江苏民航发展的支持力度。支持机场加强与海关、边检等部门的联系,进一步完善口岸体系建设,优化口岸通关环境,提高口岸通关效率。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积极投资民航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利用政府债券、企业债券等方式,拓宽重点民航项目建设资金来源。研究制定加快民航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三、完善监督考核


建立规划监督机制,制定任务分工方案,加强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与评估,强化规划实施进展评估,及时进行动态调整或修订。各地、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压实责任,强化举措,细化落实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明确时间节点,确保各项任务保质保量完成。建立规划实施考核机制,全面考核各地任务完成情况,充分保障规划目标的全面实现。


四、强化资源支撑


充分发挥省、市政策的引导作用,重点加强对机场建设、智慧民航、国际航线开辟、航空货运、通用航空和临空经济等的支持力度。以智慧民航建设为主线,驱动行业创新发展,编制全省智慧民航发展计划,统筹优势资源,向智慧民航建设倾斜。将机场及智慧民航建设、基地航空公司引进、国际航线开辟等项目,列入省重点工程。优先保障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的机场项目建设用地,满足发展需要。加强法制体系建设,完善民航相关法规、标准、规范体系。


五、深化智力支持


加强飞行、机务、空管、航空制造、航空物流等专业高端及紧缺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完善人才扶持政策和激励机制。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航空类高校、科研机构来苏办学,鼓励本地有条件的院校开设航空类专业。支持企业和研究机构设立人才培养基地,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动建立智慧民航科教融合基地,加强民航人才培养和储备,发挥智库作用。深化政策研究和技术开发,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增强自主可控能力,赋能智慧民航建设,推动新理念、新技术与民航深度融合发展。



来源:江苏省政府官网;通航圈综合编辑。

延伸阅读

需要进入通航圈交流群的朋友,

关注本公众号后,

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入群。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公众号作者也不负有更新以往文章观点之责任,一切以最新文章为准。用户根据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其他观点进行投资,须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平台综合编辑文章,转载本文请在作者处注明为通航圈,并在文首醒目位置注明“来源:通航圈(微信ID:tonghangquan)”,文末放通航圈二维码,侵权必究。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合作及商务合作:publicvoice@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通航圈:一个行业的跌宕起伏

欢迎通航圈内企业约稿、圈内人士投稿

邮箱:publicvoice@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