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枝独秀黎瑞刚 | IIR

Dear IIR 机构投资者评论 2023-04-14
迈很



机构投资者评论Institutional Investor Review:记录最杰出的投资人物与事件

__



文 | 梨枝 

编辑 | 白曼

出品 | 机构投资者评论

转载授权、商务合作等请联系后台


 


也许真如黎叔所说他不是中国默多克,但这并不能剥夺我们期待一个可以层层突围,走入世界量级、带着“文化”标签征战世界的“黎版”新可能。











中国默多克



9.5亿美金,CMC资本三期美元基金close的消息在疫情笼罩的当口被刷屏。放眼投资圈,这已赶超老牌创投启明2018年六期美元基金9.35亿的规模。在市场普遍低迷的当下,CMC陡然“炸”现,绝对是一枝独秀。


外人评价黎瑞刚,多数意见是他与默多克最像。默多克从牛津毕业后开始经营家族报业,现控股澳大利亚2/3、英国40%的报纸,去年更是翻翻手指,713亿美金将自己手上的21世纪福克斯卖给了迪士尼。而中国国内文化产业内掌握极大话语权和资源优势的标杆性人物,黎叔当仁不让。黎瑞刚本人则讲,在中国传媒界,他确实有机会与默多克最相熟。

 

黎瑞刚是实打实白手起家的媒体人。94年复旦新闻系毕业,进入上海电视台后3年成为《新闻观察》制片人。2002年哥大访学归来,年仅33岁的黎瑞刚开始接棒肩负市场化改革重任的全国第二大媒体集团SMG,任CEO。


“悬崖上走”的黎瑞刚,亦商亦官主导了SMG最重要两次改革——播分离及大小文广整合、又操盘了百世通与东方明珠的合并。他用了9年时间,令SMG收入翻了近10倍调至上海市委的2011年,SMG收入破160亿。第一财经、东方卫视、五星体育等排得上号的媒体都出自他的手笔。默多克、孙正义、政商投三界他均能广结合作外媒称他为“亚洲电视行云人物”,在此都显得片面,上上个月广电总局颁发的“中国纪录片杰出贡献奖”也显得像是份迟到的礼物


手捧直接与意识形态挂钩的文化产业这碗饭,难度与风险自不用说,但黎叔的能量远远不止于此,他开始正式进军文化产业投资。从默多克的星空传媒到英国的城市足球集团,从世界最大的传播集团WPP到好莱坞最大的经纪公司CAA,从东方梦工厂到Imax中国,黎叔一步步迈向他的“华人文化”世界。


如今的CMC资本,就是开拓“世界”最重要的抓手。脱胎于2009年由国开金融、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上海大众、招商局等共同出资的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China Media Capital),黎瑞刚彼时仍为SMG总裁,也是基金的核心推动者、掌舵人。


其实传媒集团进军股权投资的案例也有,比如2001年成立的达晨,就是湖南电广传媒试水的试验田,2011、2015分别成立的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中文投)和芒果文创基金(管理人后发生变化),则分别背靠财政部和芒果传媒。如IIR之前的讨论,达晨是典型国资背景综合人民币基金挣扎向上

的缩影,而中文投和芒果文创则主要聚焦文娱,尚未涉足美元。但黎瑞刚从2014年起,就已开始尝试美元基金,“双币基金”从美元到人民币的“降维打击”,偏偏就让黎叔反向挑战成功了。


在文娱投资领域,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是黎瑞刚觅得先机的产物(第一个在国家发改委备案通过的文化产业基金),2010年黎瑞刚凭借星空传媒收购案一战成名,之后的深度布局、双币联动、BAT结盟、告别体制,一招一式,精准无比,节奏准确,绝不套泥带水,也让人望其项背。




 

文娱扩疆



风云变幻的2015年,黎瑞刚离开SMG,设立了新的纯市场化投资机构,即现在的CMC资本,同时成立了华人文化集团(CMC Inc),阿里腾讯以及国开金融半个兄弟的元禾,均为创始股东。在与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顺利“过渡”后,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正式成为过去时。


2016年,CMC二期人民币基金出资人虽然悉数变化,但不乏早年一期LP的“影子”,募资规模也仍然顺利达到20亿。在策略上,CMC甚至走出一条更为宽阔的道路,摆脱了纯文娱基金的标签(虽然可能也有迫不得已)。


2018年,万科又联合阿里腾讯投资华人文化集团近百亿。对所有这些巨头而言,华人文化集团都是一个重要的产业抓手。目前,华人文化集团体系内的视频类新闻资讯平台“梨视频”、出品《吐槽大会》的演艺公司笑果文化、UME影院等,囊括了文娱领域全产业链,目的是“形成打通内容、平台、技术和服务的产业闭环系统”。


而“脱胎换骨”的CMC甚至又再次走向世界。去年大热的美剧《致命女人》(华裔女演员刘玉玲主演),是CMC下沉到好莱坞剧集生产的印证。2016年入股Imagine Entertainment, 2017年主导Imagine与自己另一个控股公司——香港TVB成立合资公司,专注主流美剧开发,《致命女人》就是这个合作的产物。



另一端的CMC资本,则以财务投资为主。与小米和顺为的关系类似,CMC资本华人文化集团虽然也遵循“独立判断,独立运行”的原则,但两者必然将长期依托、紧密绑定在一起。


 

2012年,华人文化产业基金参与投资的中美合资公司东方梦工厂,6年后由华人文化集团牵头的中方财团全权控股。此举不乏退出、接棒、战略投资“一石三鸟”的效果。就像黎瑞刚本人提到的,“基金总有退出的时候,所以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帮手,但是公司是长期的”。

 

“他们总能挖掘到我们看不到的项目,能投资我们投不了的项目。”华兴资本合伙人杜永波曾这样评价CMC。2016CMC入股曾拒绝比尔·盖茨的全球最大纪公司CAA,是因为CAA看好CMC在文产业链上涉及艺人和体育经纪及营销业务的资源优,双方合资成立“CAA中国”。


类似的,投之以桃报之以李,黎瑞刚撬动BAT这样头部公司与投资机构的能力也促使CMC在文娱产业内形成更为强大的竞争壁垒,甚至借此抓住了教育、电商等其他领域更广泛的投资机会。


2011年创办灿星文化的田明是黎瑞刚同班同学,曾是东方卫视的综王牌。《中国好声音》、《这就是街舞》等大热节目皆出自他手。2018年,腾讯阿里追随投资灿星3.6亿,CMC在这一项目上的回报超10倍。

 

通过百度这条线,CMC投出爱奇艺、快手。爱奇艺看中CMC的影视资源(2016年投资正午阳光、控股TVB等),而快手则认定了CMC对内容监管政策把控方面的差异化优势(2015年,CMC参与B站D轮也与此相关)。

 

2016年,CMC与红杉共同设立中国健腾体育产业基金。一年后又与红杉联合发起“健盛体育专项基金”投出万名扬传媒、英雄体育等搏击和电竞赛事运营商。


“从中国到硅谷再到纽约洛杉矶伦敦,媒体的变局太快,很多事物需要更多的思考和观察才能看得清楚。这也是我为什么不太愿意去外面到处演讲的原因,因为周围事物变化太快,太多新的东西冒出来,我需要一定沉淀的时间。”

黎瑞刚可以游走在国内国外、文化圈投资圈,政商首脑巨头圈,可以在不同环境、不同身份下切换,他懂得妥协退让,也知晓原则边界。虽然如今的黎叔我们很难再看见“文人”的影子,但正是这些繁厚的外衣,才让如今的CMC,在惨淡的文娱市场外,博得新的领地,新的生机。



传奇在逝去的同时,新的传奇也许正在诞生。也许真如黎叔所说他不是中国默多克,但这并不能剥夺我们期待一个可以层层突围,走入世界量级、带着“文化”标签征战世界的“黎版”新可能。




 

传媒笔记



二十多前年研究冷门中国新闻史的黎瑞刚如今在文娱版图的扩张之路上渐行渐远。当年为完成毕业论文,他还在徐家汇藏书楼里翻阅了不少民国时期泛黄的旧报纸、旧杂志,陈旧的油墨气曾点燃了他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新闻理想。但一切都在变化。他认为,对媒体人来说,有时会感到生逢其时,有时是生不逢时,必须求变。

 

2002年初黎瑞刚在美国学习媒体经营,他对在Fox news实习的经历印象深刻。一则报道中国的新闻令他感到不满,但纠正未果,且被新闻总监刺激,“今天这个世界美国媒体说了算”。从纽约第六大道新闻集团地下室走到寒冷的大街上,他看见《时代周刊》《People》巨大的广告牌,在不远处的霓虹、滚动的字幕间,他对媒体的理想正式生根。

 

回到中国,黎瑞刚经历甚至主导了纸媒、广播电视、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时代所有传媒类型的变革,也是近期备受盛赞、传媒世家胡舒立创办的财新传媒背后的投资人、董事长、资源桥梁。


IIR整理了黎叔这位既懂内容、又熟悉产业运作、同时对政策具有极强分寸感的Rainmaker的部分语记,以期在这个疫情催化下尤显贫瘠的文化与意识寒冬,输入一丝带血的温度,与一剂重生的催化剂。

 

传媒洞察

 

“如果媒体的主要资产是大楼和设备,那么它和房地产公司有何区别?”“传媒说到底是两件事,一个是品牌,一个是版权。”

 

胡舒立这位“老太太”我十分尊敬她,60岁满脑子还是怎么变革,她跟我讲:“瑞刚,你投资我不是简单的事情。我希望你帮助我把这个公司转化为互联网公司,互联网产品将是财新的主产品,杂志只是副产品。”这位传媒人她知道自己不可能造就一个互联网平台,但她知道自己要创造一种新的产品。

 

自媒体需要体系,吴晓波也好、秦朔也好,到最后他们都是一个形象、一个品牌。对自媒体来说,能走多远就要看自媒体自身,能不能从一个纯粹个性化的自媒体过渡到背后有体系化的内容生产、保持一种可持续的运营。


中国家庭娱乐的消费趋势和增长点、爆发点正在逐步到来。城镇化、消费升级等变化,家庭娱乐逐渐成为必然的市场需求。我相信家庭娱乐的内容消费产品将是核心的主流,也将是创造电影票房的核心支撑的这样一种内容形态。

 

投资理念

 

我们非常关注头部内容企业、生产头部内容的团队。一方面关注它的商业价值,这些内容需要有好的票房、好的点击量、好的用户反馈,包括广告价值等等。但是,商业逻辑的背后还需要人文的逻辑。也就是说,这些内容在价值观层面,能够传递人类共同的一些价值和情感,它的影响应该是持久的。你传递的内容,它的价值观、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你如何诠释和表达,在未来也是文化竞争力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技术强驱动是今天产业格局的基本主题。往平台业务走,如果是从内容基因出发的话必须完成蜕变,彻底拥抱技术,自己要变成技术上的狂人;如果你做不到,就要招一批技术的强者,帮你做驱动,做产品创新、后台技术的创新,才可能往平台做;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的话,认识到技术的价值和意义,能够发挥自身的内容优势,在一些模式上进行创新,也有一定的机会,当然,这是不同的等量级。




回复关键字“转载”获取转载须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案例追踪丨达晨急不得,刘昼不着急





精选阅读丨杉杉郑永刚:“中国LV”三重门





精选阅读丨腾起的黑天鹅&视而不见的灰犀牛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人物


 刘晓丹 | 王琼 邝子平 

 刘昼 | 方风雷 | 靳海涛 | 李宏玮 

 陈东升 龚虹嘉 | 刘晓松 朱啸虎 | 阎焱

甘剑平 焦震 | 李斌 | 徐新 | 郭广昌 | 郑永刚

龙宇 | 许达来 | 孙正义 | 赵令欢 | 胡祖六 | 段永平



纪事


资产配置宝典  | 湖北投资人&巴菲特 | 周期与投资

疫情危机下谏言减税降负 | 横琴创业大赛有奖征集

VIE与美元募资 | 募美元7个秘诀

医疗行业沙龙  深创投S基金



武汉加油!

等候四月樱花盛放!

“在看”我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