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拾年 | 朱霁云:写文章“穿靴戴帽”,扭曲时代的别扭文字

西乡文龙 新三届 2023-04-16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朱霁云,江苏如皋人,“老三届”高中毕业,插队8年。参加工作后,曾任如皋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市委研究室主任,市人事局局长、编委办主任。现为退休公务员。


原题

笔下飞鸿    时代爪痕

一个“土记者”的沉思




作者:朱霁云


翻捡张张泛黄的报纸,半个世纪前我发表在各级报纸上的篇篇文章,一一展现在我的眼前,旧文重读,恍如隔世。


上个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正值“文革”时期,我高中毕业,插队在如皋何庄公社,当了8年通讯报道员,即“土记者”。


“土记者”每个公社都有,都是插队知青或回乡知青,生活在农村最基层,与农民同甘苦,一边劳作,一边写稿,文字总沾着泥土的芬芳,沸腾着乡土的气息,充满了农民的语汇,比起专业记者显然更“接地气”。


然而,“土记者”毕竟是特殊年代的特殊产物,行文风格、表现形式、遣词造句,都受着时代的局限,刻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字里行间,勾起了我青春稚气的记忆,也展现了特殊年代新闻报道的一个缩影。


那时候我发表的文章,和报刊上的所有文章一样,无论是报道、故事、杂文,哪怕是两三百字的新闻,每一篇在宋体铅字中,都夹杂着粗粗的黑体字,那是领袖的语录,有的是大段引用,有的一篇中引用好几段,有的引用文字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我发表在《新江海报》的一篇1200字的报道,竟然引用了7段语录!


我发表在1969年8月6日《人民日报》的报道“发动群众和不良的卫生习惯作斗争”,从工作初始,到排除障碍,到具体做法,到工作成效,事实都是真的,但都是语录“开路”的。那是个无语录不开口,无语录不写信的年代,作为报刊上的文章,当然要为时代立“风范”。



 “跟风走”是那时文章的基本要求,大多发表的文章,文字就是“风向标”。何庄先后接受了近200名插队知青,关心、管理、教育知青确实做得很好,全县在何庄召开了知青工作现场会。


当年,全国上下号召大学领袖哲学思想,我以《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教育知识青年》为题,写了一篇3000多字的报道,发表在1970年12月10日《新华日报》。


现在重读,文中的基本事实有根有据,但通篇贯穿了哲学味道,干部、农民都像哲学家一样,用哲学思想做工作。


我的另一篇“红小兵学哲学”,也发表在《新华日报》,把我的哲学知识和认知,安放在“红小兵”学习、生活上。写一个贫下中农得了阑尾炎,及时得到了救治,写成“毛主席的卫生路线救了他”,并用贫下中农的口,批判“修正主义卫生路线”。基本事实不假,“跟着风向转”也不假。



标题的“革命性”,是典型的时代特征,大多文章从标题就能辨别出时代。


我发表在1972年8月17日《光明日报》的一篇杂文,提倡学习鲁迅文风,写短而精的文章,本来的标题是“短些,精粹些——学习鲁迅的文风”。



为了提高稿件的“命中率”,投稿时改为“为革命写短而精的文章——学习鲁迅的革命文风”,果然“命中”,还被编入大学中文系读物。写一个老干部下放务农的事迹,用了“老乡长回乡干革命”的标题;写某大队精细培管棉花夺得丰收的新闻,标题是“革命统帅生产,夺得棉花高产”;一个新发展的党员,在挑河时吃尽辛苦,写成故事的标题是“他是继续革命的先锋战士”。


无论什么题材,都要拔高到“政治”高度,这就是所谓的“穿靴戴帽”,或叫做“上纲上线”。


我发表在1971年《新华日报》的一篇文章“减产的原因在哪里”,写某大队夏粮减产,干部群众排找种子、化肥、农药和培管的原因,都很实事求是,但追根溯源,追到了“批修”不彻底,“就生产抓生产”的思想作怪。


同年我在《新华日报》报道何庄公社合理调整茬口布局,实施粮棉夹种,增加三熟制面积,本是个科学种田问题,升华到“坚持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其实农民对此不甚了了。


有个知青,城里医药公司招收临时工时他没去,采访时他说道,当时有的社员也劝他去,他还不经意说其中还有个出身富农的子女。在那个“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故事的主题和标题成了“不忘阶级斗争,扎根农村革命”。这些现在看来莫名其妙,啼笑皆非,但那时不这样写就发表不了。


为了突出某个主题,跟上某个“旋律”,往往会在报道中顾此失彼,甚至有违应有的科学性。


有一个大队有线广播管理员,在雷雨交加的时候,“为了保证红色电波及时传送”,在空旷的田野维修线路,明显有违安全,充满危险,却以“红色线路管理员”为题被发表。


1970年3月26日《新华日报》发表了我的一篇报道,题为“带着阶级斗争中的问题活学活用新党章”,把一个大队党支部的建设,归结为“阶级斗争”,把一般的思想问题从“阶级”找根源,把“后进”群众,当着“反面教员”,无疑会给一些干部群众带来了压力。


“沉舟侧畔千帆过”,但愿那有些别扭的文字、文风,随着那个扭曲年代的过去,永远成为过去!

 
朱霁云专列
朱霁云:难忘插队三顿饭
从“土记者”到“不在编”秘书
朱霁云:父亲蒙冤成“特务”,
我的三次机会“被替代”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请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老三届之歌

韩贤强:我们知青群里的“六八年人”

朱学勤:寻找思想史上的失踪者

——六八年人你在哪里?

刘会远:革命青春期,

我们难以承受的初恋苦果

吴敏:“老高三”的人生之旅

陈剑:命运多舛老三届,

特殊年代的特殊产物

方方:两个老三届哥哥的知青情怀

张抗抗:北大荒的日子,

苦难由于青春而变得欢乐

张抗抗:无法抚慰的岁月

任毅:写给知青朋友的一封信

曲折:他吹响老三届上山下乡的号角

叶振华:十年蹉跎北大荒

秦维洁:沧海桑田曾经的我,

没有虚度这一生

李振亮:大学曾是一道冷酷的门,

我被无情关在外面

覃万清:十五岁逃学跑了两个全马

王佩霞:我那昙花一现的"清华梦”

陈鸿仪:我的外号是"书蠹头"

景文:我要读书,

我拒绝“铁老大”的“铁饭碗”

严德明:我们一世难解的心中疙瘩

忻孚:从北大荒走向新大陆的求学路

余世存:老三届和新三届的喜剧

曹钦白:悲催的初六八届

米鹤都:五色土,几个北京知青的口述

陈冲:青春小子,史铁生和铁哥们

胡道轨:38岁我才圆了大学梦

叶振华:我在运动初起时

伊耆:山河表里潼关路

庞沄:三次高考,与路遥狭路相逢

曾昭宏:36岁老青年赴京读研

张富康:高考落榜后成了香饽饽

梅长钊:高中上了五年半

蒋国辉:1968年,岁月并不静好

叶振华:十年蹉跎北大荒

王从学:一个文艺男青年的传奇岁月

老同学,你临终前想要对我说什么

陈新华:松花江“渔夫”和他的乡情

孙新平:历经酸甜苦辣人生磨难

郭芹:"两弹元勋"郭永怀女儿短暂一生

尹俊骅:十二年终圆大学梦

刘明:周大成之死,打谷机惹的祸

克明:永别了,地坛;永别了,铁生

王学中:我和我老婆的故事

李三友:一个才华横溢的老三届

赵兹:接受"反动学术权威"再教育


不想与您失联
请关注备用号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