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贵圈|24帧的旧世界,李安再也回不去了

狠狠红 贵圈 2019-10-27
 
文/狠狠红
编辑/露冷
 
 

3年前,也是10月,《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宣传期,我采访过李安。我当面听他说过,“如果一场戏要求你不好意思,他需要每一个毛孔都流露出害羞,这是藏不住的”。我因此和他一样,对120帧电影拥有了信仰。那时,我在关于他的报道里写过,“到这个月底,李安就62岁了。他现在最怕的是,这个世界下一部120帧电影,就是他的下一部电影,‘再下一部,还是我的’。”——事实上,他最怕的事情发生了。
 
剧情片大师李安接手《双子杀手》这样的类型片,始终让人困惑。甚至他的某些影迷,也因此产生了被抛弃之感。是追求新技术比讲什么故事还重要了吗?这种故事不是谁来拍都可以吗?那个以复杂情感令人着迷的李安呢?他怎么会放弃那样的表达,选择一个简单的故事?
 
几天前我看完了这部《双子杀手》,试图以一个观众的身份,来回答自己的疑惑。
 
 
1
 
《双子杀手》当然算不上李安的第一档作品——相信即便是最狂热的李安粉丝,都不会否认这件事。上一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虽然也没有取得全垒打级别的胜利,但它仍然是一部李安色彩浓厚的作品。3年后,男主角那双泪汪汪的蓝眼睛,回想起来仍然有让人心碎的能量。“中场战事”这个词在各个场合被使用,PTSD的缩写也实现了全民普及——这是一部成功电影才配拥有的“后遗症”,它参与到人们的日常中,具有生命力,成为这个活着的世界中的一员。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的经典镜头


但《双子杀手》在李安电影中的历史地位,或许要和《绿巨人浩克》做一番对比——一部是李安拍的漫威电影,另一部是李安拍的动作片。剧情很简单,简单到无所谓剧透不剧透:美国国情局探员亨利退休后,遭到来自前单位的追杀。杀手是他的克隆体。而他和他的克隆体并肩作战反杀回去时,一个更年轻的克隆体出现在他们面前,死于他的枪下。
 
没有悬念,每个转折都能被稍微有点阅片量的观众猜到。就像李安在北京媒体见面会上说的那样——当现场主持人、复星影视集团CEO张昭表示,“这是一种新的电影,也是一种新的讲故事的方式”时,李安立刻进行了老老实实的否认:“这个电影我没有尝试到新的讲故事”,“因为它很贵,我还是用很老套的讲述方式,用动作片的方式把它讲出来”。
 
李安拍过的电影大致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他瞄准一个故事,心心念念要拍的,比如《卧虎藏龙》《色·戒》;另一种是接受一个offer,比如《理智与情感》《断背山》《少年派》《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当李安叫做Ang Lee的时候,绝大多数是一个雇员的身份,固然拥有一定的挑选权,但同时也需要被挑选,然后用成绩来为下一次的选择权争取更大空间。
 
《双子杀手》不是传统的李安式的故事,这个项目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北美票房和口碑双失利之后来到。类型片+大明星,是一个赢面比较大的项目的标准配置。而李安想要继续他的“120帧之旅”,也需要一个大项目,因为只有大项目才有大投资。他承认一开始“这个故事并不吸引我”,不过,这里面也有他感兴趣的元素,“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纪一起演戏,可以讲我过去没办法讲的故事”。
 
而演员只能是威尔·史密斯。以李安的话说,“这么贵的动作片需要一个大明星,然后要做二十几年前的样子,大家要很熟悉,看起来很有趣味,也能够回忆过去。也就是一个人能够红三十年,还能做动作片,而且对我来讲,还要是一个好演员的,大概就两三个吧,不出一个巴掌。
 

▲《双子杀手》,亨利(右)和他的克隆体

 
所以,当51岁的亨利和自己的克隆体——23岁的小克,一起揭开第二个克隆人面具的时候——面具下的那张脸更年轻,那张脸上的表情,仍然是李安对世界的感受。有不知所措的纯真、安静,又茫然、懵懂。他什么也没说,像不知道自己是谁一样。
 
他就带着那样一个表情,看着世界,然后死去。
 
那一刻,我想起李安在3年前采访中对我说的,之所以要用120帧来拍电影,是因为在这个格式下,人脸前所未有地清晰。“人的脸比千军万马好看,比动作好看,比科幻好看。动作看不清没什么了不起。而我们花了一辈子在读人的脸上,眼睛只是一个镜头,我们说用心看不是用眼睛看,我们的心是怎样一个活动方式?我们可以感受到别人的感受,他不需要演,你就能知道他内里的感觉”。
 
我仍然被打动。
 
 
2
 
熟悉李安的人知道,他心心念念想拍的那部电影叫做《马尼拉之战》,是关于拳王阿里的。
 
1975年9月30日,阿里与弗雷泽在菲律宾马尼拉举办了两人“三番赛”里的最后一场。比赛的惨烈程度,足以让它成为拳击行业的史诗。两人体力完全透支,阿里感受到全身像火烧一样的疼痛难忍,而弗雷泽几乎失去了视力。第十五回合的开场铃声响起,阿里站了起来,装出一副斗志昂扬的模样。弗雷泽信心被击垮,接受教练的劝说,放弃了比赛。几秒钟后,阿里晕倒在台上。

阿里与弗雷泽的马尼拉之战


那场比赛后,阿里对弗雷泽一直保持着“人生赢家”式的攻击,甚至将对方比喻成“大猩猩”,直到1991年的自传里,阿里才为此郑重道歉。而弗雷泽几乎到死前才原谅阿里。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一个来自中产家庭,生性活泼,一个出身北卡罗莱纳州的农民家庭。两人的故事里有友谊,有金钱,有珍重,有欺骗,有恨意,也有原谅。人生漫长,但总有一些时刻,坚硬、冰冷、像一块石头般难以消化,如鲠在喉,如芒在背。
 
在我看过的李安采访里,他没有仔细谈起打算如何改编这段拳击史。倒是从媒体上能拼凑出他是如何心心念念却又求之不得的——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后,这部电影的计划就出现在李安的采访里。那是2013年的事情了,因为再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李安一时成为好莱坞的香饽饽,一度传出电影《埃及艳后》《上帝与国王》《侦探科杰克》都在与他接触的消息。而他却打算和环球影业合作一部拳击题材的电影,但随后就传出资金问题。2016年6月,阿里去世,这部电影再次看到了希望,项目转到Studio 8公司手里。2016年年底,博纳总裁于冬甚至还在公开场合宣布,《马尼拉之战》2017年下半年将启动拍摄,阿里影业也将参与投资……然而结局如你所见,依然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
 
2019年,李安提到这部电影时说,“我还在筹钱,《马尼拉之战》是我的梦想之作,故事特别棒,但很难拍成。
 
6年了。还是那么难。李安自己也困惑,“现在就我一个人这么拍,到底是有什么问题啊?是我有问题,还是这个世界有问题?”难,无处不在,从大到小,“放映也没有,摄影机也不对,怎么调焦距都不会,工作人员也不会做。”而要去研究这些,都要算进电影的成本里面。李安也深知,这归根结底是一门生意,“电影不是说像画画,你爱怎么弄就怎么弄,或者像写一个小说,只要几个人喜欢就行了。
 
所以当他面对“下一部还会是120帧吗”这个提问的时候,也只能自嘲说,“如果还有人投资的话”。
 

▲《双子杀手》,亨利和他的克隆体在地底搏杀

 
或许你可以把《双子杀手》当成一次练习——如果要拍小小拳击台上14个回合的残酷比赛,需要展现的不仅是动作的刺激,还要看到每一次出拳背后,心理和生理上的博弈——那么,你最终要看到的,还是“脸”,还是人。
 
那么,《双子杀手》里威尔·史密斯与自己年轻版的克隆人在地底下的近战搏杀,对李安便是一次真正的训练。这是一次打斗,也是一次规劝。镜头不仅要表现动作,还要表现双方的心态:一方带着人生所有的经验,渴望说服对方,压制对方;另外一方,有年轻的好胜心,同样还有那么年轻的委屈,世界崩溃以后还要强装的稳定。这也是李安认为的120帧的优势,“过去24格的时候会闪跳,而且没有临场感,因为是间隔的,是平面里面去塑造空间。闪跳得很厉害,所以看不到表情。表情看不到了,思路就看不到。
 
《双子杀手》还为李安提供了另外一种前所未有的训练,依然有关“读脸”。在两年的后期时间里,为了让51岁的威尔·史密斯重回20岁,他一帧一帧研究了他的表情。“以前我是用演员来做实验,这么刺激他,看看能够看到什么东西。现在我还能带领着500个人,花了一年时间,一粒一粒地这么研究进去。不但研究他的形态、表演、心情,我还可以研究时间在人身上做了什么东西。对于我来讲,这是一个非常可贵的经验。
 
▲《双子杀手》通过动画实现减龄


这是在梦想实现之前,兢兢业业磨炼技艺的李安。虽然此刻的他,也无法知道下次机会能不能到来。
 
 
3
 
近十年,这个世界改变了很多。
 
见面会上,李安提到中国的电影市场,“我觉得中国观众对电影还是很热心。电影看了一百多年,影视这个样子演了很多年,其实很多东西已经僵化了、制式化了。我觉得,全世界很多地方的观众好像都有种疲惫,像美国就有一种疲惫的感觉。我觉得反而这边,大家对看电影这件事好像还挺带劲的,所以我觉得充满了希望。
 
时刻以好莱坞为目标的中国电影市场用户,可能会对这通表扬感觉意外——是吗?我们是让人感觉到希望的观众吗?但细想一下,似乎确实如此。
 
要知道,在北美市场,威尔·史密斯已经不是市场灵药了。十年前,他的片子几乎部部卖座,无论动作片也好,科幻片也好,爱情片也好,文艺片也好,喜剧片也好,人们就是爱看他。但这十年来,他的名字已经不再是票房保证——这固然有一部分原因是他挑选剧本的问题,更重要的,如今明星的号召力大大低于类型片的号召力,票房榜上几乎都是大IP电影,迪士尼越来越强大,超级英雄类影片占2018年美国总票房收入的25%。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电影人才投身于Netflix这样的流媒体平台。
 
电影确实陷入一种僵局,也确实不再那么重要。在这个背景下,或许更能理解即便李安这样的成名导演,想在美国拍一部心心念念的电影,为何六年不成。

 

▲李安在《双子杀手》片场

 

李安不再愿意回到24帧的世界了。120帧才是他的“美丽新世界”。“我知道前面会很辛苦。凭良心说,我做到现在可以颐养天年,可以好好过几年日子,慢慢地慢下来。可是我觉得,对于我自己来讲有很多的好奇心需要去满足,因为我相信电影,现在电影看得不是那么回事,很多疑问我需要解答,我要为我自己。
 
说到底,那种“好奇心”其实很简单。一个把电影当做信仰的人,看到抵达更远地方的可能性,他是无论如何都要去看看的——像模像样地走着去,兴奋不已地跑着去,甚至,狼狈不堪地爬着去——总是,他是要去的,哪怕需要付出在这个行业积累的所有信誉。在他看见那个可能性之后,能阻止他的只有钱这件事。
 
好在,中国始终是李安的道场。这里不仅作为票房市场而存在,也是投资的来源地,最重要的是,这里还能供奉信仰。当观众提出“李安你什么时候拍华语电影”时,全场一片掌声。李安回答,“在酝酿中”“在写剧本”,全场气氛更加热烈起来——这里为李安付出的情感,急需要得到同样热情的回应。
 
 
实习运营编辑/安安

-点击以下关键词阅读更多文章-
残雪丨老友记热依扎杜江杰伦肖战丨陶虹黄晓明鹿晗易烊千玺黄磊林志玲王源丨范冰冰李现沈黎晖彭磊乐队新裤子腾格尔六小龄童丨杨超越杨幂张云雷周迅曾轶可翟天临吴秀波黄奕GAI蔡徐坤何洁大张伟金星王菊董洁陈志朋周润发单霁翔丨贾樟柯张猛卓伟孙笑川李胜利马丽阿娇鞠婧祎奚梦瑶张佳宁金晨高鑫郭京飞屈楚萧潘粤明陈汉典胡波斯坦李金庸李咏臧天朔郎朗TFBOYS 丨火箭少女失婚男人流量造假搞创女孩明星经纪人乐队的夏天 金马奖奥斯卡春节档柏林电影节乡村爱情地久天长破冰行动流浪地球影视众筹漫威




更多精彩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