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鉴展2021”对谈沙龙第二期回顾 | 青年艺术与代际问题
【程新皓】
云南的莱茵河
程新皓
我想从更宽泛的角度谈论“代际”,即关于特定区域的时间问题。这次年鉴展在上海展出的是我创作于2021年的作品《莱茵河》(Der Rhein)。这个驻留项目由瑞士文化基金会发起,和苏黎世的艺术机构Gleis 70进行合作。我使用瑞士最主要的官方用语之一德语为作品命名,关注的是欧洲最大的河流莱茵河,它从瑞士发源,流经列支敦士登、奥地利、法国、德国和荷兰。它从古罗马时代起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区域对象,罗马帝国向北方扩张时,正是沿着莱茵河布置的军事防御和堡垒。欧洲民族主义兴起后,莱茵河对于不同国家来说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对于德国来说,它是德意志民族精神的象征;对于法国来说,它是一条天然的边界;在下游的低地国家,它是连通海陆运输的通道。这种同一个对象在不同国家、年代和地缘环境中象征意义的改变一直非常吸引我。同时,我的创作一直和我的故乡云南有关。选择莱茵河是因为我认为它和云南的澜沧江构成了一种非常有意思的关联:它们都是国际性河流,流经六个国家;莱茵河的长度是1232公里,而澜沧江在云南境内的长度也恰好在1300公里左右。莱茵河像是我故乡的河流在不同文化和地理空间中的另一个参考物。
2021年5月,我计划从莱茵河的源头开始,沿河徒步,直到瑞、法、德三国交界处的城市巴塞尔。在徒步中,我在河源捡拾石头,将它们携带至下游,并一路不断更换新的石头,以身体重复河流对石头的搬运。然而,由于意外受伤,这次徒步在第十天时终止于距离河源两百余公里处的博登湖。持续的行走项目在进行中充满了各种偶然性,很可能带出来人和其所进入的地方之间的另外一种关系,这也是之前我在诸多长期项目当中一直想要具身化的问题。
《Der Rhein》,影像静帧,单屏录像(彩色,有声),35分31秒,2021年
此前的项目和地方之间的代际交叠有着重要的联系。我认为走路这种长途、长距离跋涉的方式,和河流等尺度较长的对象有着某种天然的亲缘性,能够自然而然地牵引出一些东西,这在我不同的项目中都有所体现。例如我于2019年在滇越铁路进行了第一次长途的徒步,滇越铁路1910年由法国殖民者修建,也是进入云南的第一条现代化道路。在这条铁路修建之前,从云南去到其他地方唯一的行走的方式是走马帮,这样的方式持续了几千年。当铁路修建之后,身体和地方之间的关系就被折叠进了另外一种时空交感中,会进入到某种可控的状态。为了把抽象的状态重新变为身体的感知,我沿着铁路以一种前铁路时代的方式行进,每公里捡起一块石块,让抽象的标记变成身体的重量,使得时空之间有了一种遭遇和进入的新方式。此外,2021年11月份刚完成的另外一个作品也和澜沧江、怒江等河流有关。这是滇西最重要的一条马帮道路,被叫做“盐马古道”,它连通了澜沧江和怒江。在云南西部,澜沧江和怒江之间最短的距离几乎不到20公里,但一条向东流入太平洋,一条向西流入印度洋,这样的空间关系构成了云南非常重要的地理和进入的方式。2022年的10月份,我在澜沧江中打了一壶水,沿着盐马古道、穿越碧罗雪山,把这本来会流入太平洋的水倒进了怒江当中,彻底改变了它的流淌方向。在旅途中,我看到了更多关于时代的交叠,例如在这样一条曾经恰好可以通过马匹的马道上,今天正在进行着一条非常重要的高压线铺设,建设用的钢梁和电线被马驮到山梁上,曾经的地层因为某种路径依赖在影响着新的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2月1日,我即将开始一个新的长途项目,它和更加具体的历史有关,即滇缅公路,又称“史迪威公路”,是“二战”时期中国唯一一条能够连通国外的后勤道路。我们自然会讨论到当时的中国人和沿途的少数民族是如何用肉身修建这条道路,这条道路和全球性战争如何被绑定在一起,以及这样一种由尺度改变的地方之间的关系又怎样进入到具体的地点。我会从昆明开始步行900公里,一直走到中国和缅甸的交界处。我把所有的这些项目折叠回云南的历史时空中,思考一个地点如何成为今天的状态,以及云南的代际问题。谢谢!
曾玉兰
新皓把青年艺术问题转换成了关于区域历史、地理、经济、生态的代际问题。他使用“河流”这个特殊的意象,把自己的故土云南放在全球化的语境里进行审视,以寻找其定位。他以身体性的、行为的方式介入一个地区的历史,非常有张力。新皓也是此次“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21(上海)”展出实物作品的艺术家。我们特地在展览入口处设置了一个互动提问的环节,以提供给观众观展的线索,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你如何看待外出旅行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有参与到当地的文化和历史中?我们通过这个环节引导观众和新皓的作品进行对话,期待这种对话能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出去行走,形成对当下问题的一种感知、发现、观察、获取和回应。感谢新皓的分享。
青年项目的申请和艺术实践
郭城
作为一个跨专业的艺术家,近几年申请的项目、奖项是我维持自己艺术实践的主要方法,这也是青年艺术生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想从自身的经历出发,分享此前参与过的三个项目。第一个是荷兰组织的“生物艺术与设计奖”。这个奖项主要是为了促进艺术设计和生命科学技术之间的跨学科合作,鼓励并支持艺术家、设计师、创作者和科学家进行合作,期望通过艺术实践引发公众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广泛讨论。“生物艺术与设计奖”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这个项目有着严格的筛选流程。在初期需要申请者针对想要进行合作的科学家、实验室以及感兴趣的主题进行陈述。通过初选的艺术家会被邀请到现场与科学家们进行直接的交流,配对成功以后,会有一个月的时间发展出合作计划书。最后由组委会评选出三组项目进行支持和帮助。
2017年,我有幸和一位荷兰自由大学环境与健康系的教授合作了名为《一个被恰当重塑的过往》的项目。“人类世”是近几年被广泛讨论的一个概念,关注人类对环境的改变,即充满人类痕迹的一个地层。在这个项目中,我尝试对“人类世”的地层做出干涉,在一个一平方米范围的土地内去挖穿人类世的地层,把里边的“人类痕迹”清理后,再将土壤埋回。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如何定义“人类世”地层的厚度,和什么是需要清理的“人类痕迹”的问题。首先,项目所在地荷兰有非常多填海造陆的土地,这本身就是人类活动永久改变地貌的一种表现,因此我使用填海造陆的厚度来界定我需要挖掘的“人类世”地层的厚度。其次是清理地层中的人类痕迹,主要包括清理用于填埋土地的建筑残渣,以及后续对土壤中的微塑料进行处理。这个行为既体现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呈现着当人类面对“环境问题”时的无力感。这一平米的存在本身是一个“没有”人类信息的时间胶囊、一个悖论和对历史的一种“重塑”。
《一个被恰当重塑的过往》,单屏录像(彩色,有声), 6分41秒,2017年
《网络游者》系列
《风的验证》,2021年
曾玉兰
郭城的分享让我们更真实地看到青年艺术家的生存状态,他申请的项目给青年艺术家带来了很好的成长空间和机会。这样的经验给我们今天现场参与的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中国当代艺术档案馆以及美凯龙艺术中心等关注在地性的艺术机构提出了很多问题:我们如何给青年艺术家提供更多的支撑?如何建立一个更有效、公平和平等的机制?这些都是我们所肩负的促进青年艺术生态良性发展的责任。此外,我认为我们要对代际的判断基准保持足够的思考,正如新皓和郭城谈到的,代际划分的标签化会掩盖很多丰富的艺术问题及矛盾指向,需要我们谨慎地对待。
【杨天歌】
杨天歌
讨论青年艺术的问题时,用代际来进行划分,并不是关于艺术本体的思考,而是包括各种各样的指向。无论指向如何,我们都无法轻而易举地把青年艺术跟某一个代际简单地画等号。我认为比起代际问题,谈论青年艺术家以及整个行业中青年艺术工作者的困境更具有现实性。我将从创作、展出到收藏的角度进行讨论。
从创作层面来说,我观察到,艺术行业的固化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创作的多元性。在我看来,青年艺术是实验的、多元的、具有多种可能性的,但是,为了进入一个快速标签化的市场循环,而被迫形成一套个人语言和艺术面貌,其实非常限制艺术家的发展,因为这并不符合青年创作者成长的自然路径。同时,青年艺术家也需要展出的机会,以获得支持和交流。但近两年的情况不容乐观,许多独立空间、研究型美术馆、基金会的关停——背后有着复杂的经济、社会原因——影响很大。它们不仅是实验性作品展示的平台,也是年轻艺术家交流的地方。此外,中国最有影响力的青年艺术奖项“华宇青年奖”的暂停,也表明青年艺术家在商业系统之外受关注的机会也在减少。同时,和艺术家同代的青年策展人的工作也受到了冲击。我不认为有独立策展人的存在,其实大家都是依附策展人,就看依附的对象是什么。在其他平台丧失的前提下,如果依附的只有商业系统,那么平台的减少和缺失,定会阻止艺术另一种可能性的存在。
在这样的语境之下,自我的坚持仍然是有必要的。我也将简要地介绍过往的项目。2019年,我有幸得到歌德学院的支持,和一位德国策展人一起策划了“佛系青年:冷漠与共”项目。在当时的语境下,“佛系”这种躺平退守的精神似乎是一种集体的冷漠,甚至构成了一种消极的抵抗。展览通过集合青年艺术家的创作与不同视角,勾勒“佛系青年”的生活现状,并勾画出这些看上去碎片化的群体之间的内在关系,呈现多元而丰富的作品。我们可以退守到自己的小圈子中深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尽管现在这样的坚持更加困难,但这种“冷漠”仍然是我们通过退守而选择进取的一种方式。
2021年,我们在户尔空间举办了“合作,为了污染,不为完善”项目。我们邀请本地的艺术家对拉斐尔·多梅内克的作品进行介入,把“入侵”艺术家个展的行为称为“污染”,形成了一种跨时空的交流。本地艺术家对他的作品进行挪移、增减,挑战艺术家对作品拥有的专一而独断的作者性。
“合作,为了污染,不为完善”项目现场,户尔空间
2022年初,我获得南京北丘当代美术馆的支持,做了“晦暗里,身体循光深潜”展览,将空间塑造成了一个蜿蜒昏暗的场景,参观者的身体、绘画中的身体及创作者的身体在黑暗之中寻找光明,最后又沉入无边的黑暗。在展览中,我们也邀请了一些前辈艺术家和年轻艺术家在一起进行跨时代、跨年龄段的交流。“晦暗里,身体循光深潜”展览现场,北丘当代美术馆
2022年底,我在北京69 ART CAMPUS的支持下策划了展览“多少次呵,我离开了我日常的生活”。展览使用基金会的办公空间,名称来自诗人何其芳1942年在延安创作的一首诗,反映了政治政策的渗透对于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对个体的塑造,也通过奇异的、怪诞的作品来反映生活状态的异化。“多少次呵,我离开了我日常的生活”展览,69 ART CAMPUS
尽管经历了许多仓皇和无奈,但“零散的星光”——个体的力量还是可以很强大,我们还是要利用现有的资源,做到自己能做的事情。因此,我想向大家介绍我们2023年在南京的北丘当代美术馆最新展开的青年项目,名为“隧道项目”。北丘当代美术馆在南京市中心的鸡笼山一侧,依山而建,主体建筑保留了20余年前的建筑原貌。它一度是一个防空洞,美术馆部分嵌在山体之中。“隧道项目”的空间是美术馆的长条形副空间,右侧是山体,左侧是展墙。我们希望利用这个较小体量的空间,开启一些公开招募的青年项目,成为美术馆的一个长期计划,扶持一些尤其是本地的青年艺术的创作。这是在可见的未来,我们希望做到的一些“星光”的事情。北丘当代美术馆2023年开启的“隧道项目”
曾玉兰
虽然天歌认为自己比较悲观,但在贫瘠的土壤之上还有零散的星光,它象征着当代青年的活力给予我们面向未来的希望,督促我们保有个体行动和实践的力量。他也谈到了当下的很多美术馆、替代性空间的关闭对中国当代艺术生态系统造成的打击,但是我想,青年一代的思考力和行动力仍然存在,这个情况会在未来的几年当中持续得到改善。我们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也会在2023年延续“2019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上海)”期间举办的关于替代空间的讨论,会很快做第二期论坛。我也在这里提前邀请天歌来参与我们即将展开的讨论。
【杨北辰】
杨北辰
我们谈到的“代际”问题其实就是某种集体性,是要以消弭个体性为代价去讨论的一种集体性。而我们要讨论这种集体性时,必须引入某些社会学的方法,但对于当代艺术家而言,他们对于把自己纳入到某种社会学的描述当中是非常警惕的。讨论这个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会忽略每个艺术家的具体工作,这是值得注意的。如果我们抛开社会学的范畴,而用艺术史的方法去谈论代际,比如一个代际在风格上的趋同,或者不同代际在创作、实践、风格上的不同,就很难在三到五年等较短的时间段内对一批艺术家做出严格的艺术史上的描述。另外一种情况是,我们谈论的代际是指某些特定群体。例如“70后”艺术家团体N12,他们是在央美油画系的背景下几乎同一时间出现的一批艺术家,这是非常重要的代际现象。又比如我们在电影领域看到第五代、第六代(创作者)以一种集体性的面貌进行工作时,这样去谈论代际是成立的。但如果我们以中国作为定语去讨论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代际问题,难免会有词不达意之处。我在这里想以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几个代际性群展为例,分享个人的经验。
“中坚:新世纪中国艺术的八个关键形象”展览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09年
2009年,尤伦斯做了第一个具有代际考察意味的群展“中坚:新世纪中国艺术的八个关键形象”,汇集了曹斐、储云、刘韡、没顶公司、邱志杰、孙原和彭禹、杨福东以及郑国谷等八位(组)艺术家。当时他们的年龄大概是30到40岁之间,展览的介绍中形容他们为“艺术思想和实践正趋成熟”。而在13年后的今天,他们确实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坚力量,这个展览是非常有标志性意义的。4年之后的2013年,尤伦斯又举办了“ON|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这个展览的名单基本囊括了当时中国艺术领域最活跃的一些年轻艺术家,其影响直到今天依然存在。“ON|OFF”艺术家也是我2012年回国成为Artforum编辑之后最早认识的一批艺术家,其中很多都是我非常熟悉的艺术家,他们那时的年龄也在30到40岁之间。再过了4年,尤伦斯在2017年推出了“例外状态”群展,这里面主要就是1985年以后出生的一批艺术家。如果要用社会学的方法去研究是有可能性的,这样每隔4年推出的群展可以成为研究代际问题的参考指标。像刚才天歌提到的“华宇青年奖”是每年一届,也可以作为指标对艺术家进行研究。这其中包括了几个问题。首先是对于本土艺术家和海归艺术家有很多的争论和探讨。2009年的“中坚”展览没有海归艺术家,2013年的“ON|OFF”有几位海归艺术家,到了2017 年的“例外状态”,很重要的现象就是国外留学归国的艺术家数量越来越多。2021年,我作为终审评委参加“华宇青年奖”,对那一届比较了解,印象中大概只有一两位艺术家是由国内的美院体系培养出来的。这个现象放到十年之前是很难想象的,那时美院体系里培养出了大量优秀的年轻艺术家。今天的艺术家即便在国内完成本科之后,也要去西方的美术学院或者其他教育体系里再进行一次深造吗?“ON|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展览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13年
另一个就是美院体系和非美院体系的问题。像新皓和郭城都来自非美院体系,他们为当代艺术提供了非常生动的力量,表明美院体系和非美院体系之间的差异已经不像原来那么悬殊了。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是,不同代际的艺术家之间对于艺术创作层面的理解有很多观点上的不同,许多接受西方教育的艺术家回到国内之后,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去重新和国内的艺术系统进行磨合和再次接洽,才能真正地找到一个创作的方向。最后,我认为代际既是一个非常虚构性(fictional)的问题,但落实到具体的点上又变得无比地确切,可以把从艺术机构到商业系统等许多行业相关的东西卷入到对其的讨论之中。曾玉兰
北辰从自己的观察出发阐述了几个具体的代际的特质,包括目前许多艺术家具有的海外留学背景,非学院体系和学院体系间界限的消弭,以及不同代际在观点上的交锋,等等。青年艺术生态实际上关联到诸如话语权这样的敏感问题,同时,在我们的特殊语境下,很多时候它也是资本和市场角逐的场域,因此我们需要从一个更加谨慎和学术化的视角去对其进行客观化的呈现和研究,更深地剥离代际问题的表层,去关注和讨论背后的问题。最后我以一个短视频的形式向大家分享和介绍一下我所在的机构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去年举办的第八届青年美术大展,郭城也是我们这个项目的参展艺术家。这个项目是通过公开征稿加专家提名推荐的形式进行综合评选。作为非盈利艺术机构,我们希望以这样的切实行动去扶持更多的青年艺术家,努力建立一种更开放、透明的长效机制。
观众提问
Q1:对当下的艺术生态有什么展望和解决方案?
杨北辰:中国当代艺术现在确实处于一个相对比较低潮的时刻,这是由大的政治经济环境决定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如何从内部进行调整,这是所有人都面临的问题。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经过了许多次破碎又重新整合、重新建立的过程,这是一个糟糕的时刻,或许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刻吧。杨天歌:外部是脆弱的,个体是强大的。程新皓:具体到个体来说,总是能熬过去的。我们总要找到一种方式或者一些空间,能够在核心不妥协的情况下持续创作。郭城:我观察到近期在二、三线城市出现了一些自组织性质的活动,一种去中心化的转变正在发生。大家不断寻找着新的空间和缝隙去做这些事情,我们行动起来、联结起来还是有希望的。Q2:两位艺术家认为自己以理科生的学习背景来做艺术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
程新皓:如果涉及自己熟悉的学科,自然图景或者物理图像可能不会那么浪漫化,我会更加从内部来理解问题。劣势就是一些手艺是需要时间积累的,可能会落后于别人一段时间吧。郭城:我原来是学工业设计的,在做很多项目的时候,会不自觉地运用到一种相对理性的设计思维,找到非常明确自洽的逻辑,才会动手做东西。设计思维的训练在艺术实践创作中对现成品或者装置转化还是会有一定的便利性。Q3:许多艺术项目征集、扶持计划和艺术奖项对当代青年艺术家的发展有很大的支持和鼓励,请问这样的制度和艺术机构的资源给艺术创作带来了哪些启发?从申请和完成作品过程中是否遇到过表达上的困难或局限?
杨天歌:从我的视角来看,大多数项目是一次性的,可能出于艺术项目的宣传或其他目的,对艺术家的帮助可能是间接的,不是系统性的。郭城:项目制的征集和申请,在国内相对来说比较少。这和不同国家艺术生态系统的结构有关。在欧洲,艺术家可以从艺术机构或者地方级的文化基金会里申请到项目,这包含在他们对文化产业的预算中。或者在社区中为居民提供一些工作坊,对于艺术家也是创作的积累,这是商业系统之外的一种生存方式。但在国内还是零星分散的状态,我们还是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出现。Q4:是否每个时代的青年策展人都应该充当挖掘同代际新生艺术家的角色?如果看到现在的青年艺术展名单,大部分都是熟识的名字,观众可能在看展览前就会有某种相对固定化的印象和预设。这是否是个问题?
杨北辰:回看当代艺术的历史,策展人和同代际的年轻艺术家共同成长,在不同的阶段相互帮助,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观众可能在看展览前就会有某种相对固定化的印象和预设,这里有机构权力的问题,机构作为艺术家职业生涯上的一个推手,需要跟这批艺术家建立相对紧密的关系。有大量年轻艺术家的群展相对较少,真正的好艺术需要一个非常严肃的选择过程。杨天歌:我能理解这个的担忧,但对于艺术家来说能获得的机会是客观条件,机构权力也是一方面的因素,有时候也很无奈。因此我也同意策展人是有义务要去发掘更多的年轻艺术家的观点,作为年轻艺术家也要积极地更新和分享自己的作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工作推向公众,让大家知道你在做什么,然后就会形成一些新的交流和判断。EXHIBITION
INFORMATION
📍线 上 展
保存图片到相册,打开抖音搜索页扫一扫
或在抖音内搜索话题: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
📍线 下 展主办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798艺术区、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美图艺术中心、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
策展人:朱青生执行策展人:顾佳君、谭维、李文敬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21”(上海)展览时间:2022年12月17日-2023年2月26日,10:00-18:00(17:30停止入场)地址: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虹口区多伦路27号)MORE
“中国现代艺术档案”(CMAA)为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艺术史研究室)的研究方向之一。中心还涉及关于中国古代暨汉画研究所的研究(http://www.han-art.net/ ),及合作单位”世界艺术史“方面的研究(世界艺术史大会官网:www.ciha.org)
中国古代
齐广:《宫殿与墓葬传统的交融:东汉地上石人的起源与意义》https://mp.weixin.qq.com/s/ftR8sTkHREspXEmEDJ0KcQ山东滕州官桥村南墓群2014~2017年发掘简报https://mp.weixin.qq.com/s/t59bBDk1wye1DbZpjVvH-whttps://mp.weixin.qq.com/s/QwdnW70oYdi6DvXY3D4ODw倪文涵:《汉代龙图像研究的三个问题刍议———鉴于山东济宁汉画像石中的龙图像》https://mp.weixin.qq.com/s/7PQnZyQrwuWGcuKPF3XSHQhttps://mp.weixin.qq.com/s/-1boJQf9R9WzTl_EjOrxjghttps://mp.weixin.qq.com/s/yPSOBN8xW18flO3TijX0JA贺西林:《汉画“伏羲、女娲图像”知识的生成与检讨》https://mp.weixin.qq.com/s/XxH56mCVjNZnRlGPuKjk6Ahttps://mp.weixin.qq.com/s/1ZGSRgrr7rscSuGjk92HNghttps://mp.weixin.qq.com/s/bMfQ3tNwUOLOjBYiGFUnwAhttps://mp.weixin.qq.com/s/02R3GgoVn9oWKl4dGKDucwhttps://mp.weixin.qq.com/s/dia3dLREohCqK9S50BLEVAhttps://mp.weixin.qq.com/s/OdukrvmtouqEmFIlNJaltAhttps://mp.weixin.qq.com/s/02R3GgoVn9oWKl4dGKDucwhttps://mp.weixin.qq.com/s/wr2SB-Rf44sWmMb6PXQSkQhttps://mp.weixin.qq.com/s/72bhG-Qw-irM5fkYwDn6ZQhttps://mp.weixin.qq.com/s/AKLjLC4aVEubY-qJ_UPUEQhttps://mp.weixin.qq.com/s/31wZ_EG0tXxi8s3Ap8M1Rwhttps://mp.weixin.qq.com/s/72bhG-Qw-irM5fkYwDn6ZQhttps://mp.weixin.qq.com/s/RaXMlaG_0pa3T6eVqTzD_Ahttps://mp.weixin.qq.com/s/U4HlaNhrLR7CqMcuUKaBwghttps://mp.weixin.qq.com/s/mXB_vaNmiclnl8uNHi0F5ghttps://mp.weixin.qq.com/s/f3DxVfdohJSn-R98jrR__ghttps://mp.weixin.qq.com/s/Phd0T21Ud2ZCiq8LkztBmwhttps://mp.weixin.qq.com/s/E-KtKVN1OET-v_InW5VsQghttps://mp.weixin.qq.com/s/un_62qn9FCGP_HXpRh1xhwhttps://mp.weixin.qq.com/s/sX44MtIx33CdDkP5ZsB2gA
https://mp.weixin.qq.com/s/1qTB6nQ26qq2w0TcwNtdGwhttps://mp.weixin.qq.com/s/RXLYF6MTFo6yMeVetyEo2Qhttps://mp.weixin.qq.com/s/lNUakAKKmWVuwrctMBXraAhttps://mp.weixin.qq.com/s/tHxYvrO3MteYrGPLl_x0Kwhttps://mp.weixin.qq.com/s/Zh9H4XXYjVgq26RA-SGbmQhttps://mp.weixin.qq.com/s/QZfcDSciCbz4PC1OoAKTcQhttps://mp.weixin.qq.com/s/UaYfCGvT5pyn5Mo-lWasxghttps://mp.weixin.qq.com/s/LNzuBJTMr9pZ67pe2--KCghttps://mp.weixin.qq.com/s/V5fxHkCUV-qLLvfJrQx5zQhttps://mp.weixin.qq.com/s/B6Mi9HcdnYzHNO6uFYfPzAhttps://mp.weixin.qq.com/s/5nG5chMHjCmDH6piycVWGwhttps://mp.weixin.qq.com/s/AxfZJOzDGK6JXNY-c7LXWAhttps://mp.weixin.qq.com/s/AbJMg8myaDXxollysXBEhghttps://mp.weixin.qq.com/s/zGHI7DuYMFIgZj3CZ2HLOAhttps://mp.weixin.qq.com/s/RcfyO-rVMHJbbfB3qln40ghttps://mp.weixin.qq.com/s/MywhPJ_qJ3Ep7tim6Kr7swhttps://mp.weixin.qq.com/s/cUgWVSUm1u1TEOAfdg9-Ng
汉画选录 | SD-YN-001-15
https://mp.weixin.qq.com/s/LvG_cHr1DJ82tGMg755_RA汉画选录 | HN-NY-031-05(01)
https://mp.weixin.qq.com/s/cooRNBQbM4P6VGGFiNA6HQ汉画选录 | HN-NY-034-05(02)
https://mp.weixin.qq.com/s/BgH6yAHcTAizORoyPXrPhw
纪念 | 北大汉画所临时仓库https://mp.weixin.qq.com/s/5MJzJkbMabIEo-w5D_24Ow纪念 | 汉仓二章
https://mp.weixin.qq.com/s/rKMYfT5kCdF0nKKU6ITXqg
汉画选录 | SD-ZC-001-01(01)
https://mp.weixin.qq.com/s/JNevLyRcIcujKoCvUHsYtw汉画文献 | 刘騻:《渐沐汉风:南越王墓形制与壁画来源考释》
https://mp.weixin.qq.com/s/q44KsnQ6ZvmzIq8UCyuO8Q
汉画选录 | HN-NY-006-01
https://mp.weixin.qq.com/s/bQN9DGtoZ-HN0tXRi-tj7Q
汉画文献 | 刘尊志:《考古资料所见汉代一般家庭中附属人员的类别》https://mp.weixin.qq.com/s/2cWPjjl6J2Bd1d4O9NZ2GQ汉画选录 | SD-YN-001-01
https://mp.weixin.qq.com/s/2r-lq2pKMuWSlO1-DL0D5g
汉画文献 | 李清泉:《上渭桥——汉画中部分车马过桥图像所集中显现的语义关联》https://mp.weixin.qq.com/s/ZUhtSxcfmqbJP1P6z0apSg
汉画选录 | SD-YN-001-15https://mp.weixin.qq.com/s/NjFRkSxTVngapY_SNp3nmw
汉画文献 | 耿庆刚:《东周神怪图像研究》https://mp.weixin.qq.com/s/9ePTLkMbFXGz188X6QiJoA汉画选录 | AH-HB-003
https://mp.weixin.qq.com/s/bo6dZZibMYdSGIxKeQ3KbA
汉画文献 | 洪石:《堂上置樽酒——论西汉两类漆酒具及相关问题》https://mp.weixin.qq.com/s/ZZUEfRnTtcckpWasChrN4Q汉画选录 | SSX-MZ-005-01https://mp.weixin.qq.com/s/YRDPLQYZQYB1VIcFArMbNw
汉画文献 | 王黎梦:《陕北东汉画像石上的玄武图像研究》
汉画选录 | SD-YN-001-33
https://mp.weixin.qq.com/s/00q3wow-gyKZTlu1261K_A
汉画文献 | 霍巍、齐广:《四川地区汉代画像砖的排列、组合与意义》
https://mp.weixin.qq.com/s/WjXB8HGTgIHpsC0FjHPJeQ
汉画选录 | SD-YN-001-41(5)
https://mp.weixin.qq.com/s/9gZJe2OTmnXcxxFhegpQWg
汉画文献 | 湖北云梦县郑家湖墓地出土葬具绘画
https://mp.weixin.qq.com/s/hrYO8EEl7h4hVcjW1Hl25A
汉画选录 | HN-NY-003-03 (1)
https://mp.weixin.qq.com/s/GWnJgV0r981TbO0cBdzD7Q
汉画文献 | 刘兴林、邓雨菲:《汉代日常灯具燃料的来源与加工》
https://mp.weixin.qq.com/s/TKY935Ax1UdKRL6lySwMHQ
上下滚动可看更多
世界艺术史
汉斯·贝尔廷 | 托马斯·斯特鲁特的博物馆摄影
https://mp.weixin.qq.com/s/xiEhqIMrM6sPz_jpRqazFw汉斯·贝尔廷 | 与图像对话:中世纪末的私人图像时代
https://mp.weixin.qq.com/s/fIAHmUd2P2Qqd5w5ua1fJQ
https://mp.weixin.qq.com/s/ABsLX3nHZGz2pgFw0Ji7WQ
周渝:《从人类学到艺术史:阿比·瓦尔堡的北美之旅》https://mp.weixin.qq.com/s/u12nMRqojH3cfYh0_kDZiA艺术式研究宣言:为其倡导者的辩护https://mp.weixin.qq.com/s/ztjOF608RGu5UyJlzvwNBg
丽贝卡·科尔曼:《屏幕情动:图像、表征思维与虚拟现实化》
https://mp.weixin.qq.com/s/xofVdVXHgyb7Ko4XsSgzmw翰·贝特曼:《图文关系的视角》
https://mp.weixin.qq.com/s/Om1aXB_ExzKiDzR-R7hcww约翰·贝特曼:《文本—图像多样性:关系面面观》
https://mp.weixin.qq.com/s/zCdo23klo61hWH74rl9E2A
王欣萌:《瓦尔堡与他早期的“四个论题”》
https://mp.weixin.qq.com/s/n558-_B9VBxj7iL8qdRbbw彼得·桑迪:《金钱,或是图像的背面》
https://mp.weixin.qq.com/s/-sVMQO7U3jZSi5KNyXNjvw赵宪章:《哲学史上的“空器/空洞”说与题画文学之可能》
https://mp.weixin.qq.com/s/b2AdHYfO0mJy-HEMxGrZpw汉斯·贝尔廷:《图像人类学:图像、媒介与身体》(上)
瓦尔堡在中国 | 艾米丽·莱文:《另一个魏玛:作为汉堡学派的瓦尔堡圈子》
https://mp.weixin.qq.com/s/RNQFPn6oJnaHW5jIO8kRAA瓦尔堡在中国 | 从象征到寓言:阿比·瓦尔堡的艺术理论
https://mp.weixin.qq.com/s/nnPRNA-F4GlMNgOLhuNprA瓦尔堡在中国 | 李洋:《瓦尔堡之后的艺术史与电影》
https://mp.weixin.qq.com/s/vT3b6ibxTDyldy5uqHH02A瓦尔堡在中国 | 朱青生:《图像三性论稿》
https://mp.weixin.qq.com/s/054wnmECtcbcJoDBknns2A“瓦尔堡在中国”工作坊暨学术论坛成功举行
“瓦尔堡在中国”学术论坛与工作坊
https://mp.weixin.qq.com/s/PH2ER-nbAzmiVWeimubV9A桥计划 | 新书·十八世纪日本绘画史研究
https://mp.weixin.qq.com/s/zuO_ekDTbTUJHl1_pTtuxw艺术与思想 | 江晓原:重新审视科学和技术的关系
https://mp.weixin.qq.com/s/dDv0g2LR3PGVebA07Ft_ng艺术与思想 | 孔令伟:艺术与历史之间——关于图像证史的几点思考
https://mp.weixin.qq.com/s/So57efprWe8fRCgi9azVLg
一起来学艺术史 | 新书与回望https://mp.weixin.qq.com/s/_nXTRRdv8f8UyEGtk8yHCA
通·融相合:上外与中国美院联合举办2022年度艺术史·人文季https://mp.weixin.qq.com/s/SHu3-RJV6SlRMYzMu4K7Vw
桥计划 | 新书:收藏与图像档案库——东亚美术研究的可能性https://mp.weixin.qq.com/s/F8MQW8oC1cgHb2NxXkhxOA
艺术与思想 | 李森:“观看之道——西方美术中的几何学问题”
https://mp.weixin.qq.com/s/UdmsZhBnC6AwuBB4CBU4pQ
桥计划 | 论文:《关于非洲艺术的曲用与误解及相关讨论》(李彩)
https://mp.weixin.qq.com/s/LdA-Pc4Le1SSPFem9Q_99g
艺术与思想 | 朱青生: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与问题
https://mp.weixin.qq.com/s/hetOuRgE68cdEaisUNPaPQ
艺术与思想 | 沈语冰:通往艺术的小径——绘画鉴赏方法论
https://mp.weixin.qq.com/s/XK_dlhKIU3GZyZ54SLGazQ
上下滚动可看更多
哔哩哔哩 微信视频号
Centre for Visual Studies,Peking University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 Centre for Visual Studies,Peking University,简称CVS) 是研究中国古代艺术、中国当代艺术和世界艺术的基地。中心横跨多种学科,承担视觉与图像研究前沿的课题。
The Centre for Visual Studies (CVS) atPeking University is a national base for the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and world art history. As a multidisciplinary center, CVS is on the forefront of visual studies.
Chinese Modern Art Archive (CMAA),Peking University
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是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的一个学术项目,其渊源是1986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后迁至北京大学的现代艺术资料汇集工作。“档案”自成立之初,即把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现代艺术文献的收集、整理、编辑工作纳入其学术范围,保存积累了大量文献。“档案”的目的是搜集和记录与中国现代艺术相关的信息和资料,编制《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研究和发表艺术调查报告,介绍和总结中国当代艺术的状况,向国内外学者和机构提供中国当代艺术活动、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详尽资料。“档案”已初步建成网络数据库,以达到资源共享;同时计划将所有资料存放于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专门阅览室,供研究者使用。
Chinese Modern Art Archive (CMAA), one of the research projects of the Centre, was founded in 1986 at the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then moved to Peking University) and has been devoted to collecting and archiving documents on contemporary Chineseart works created after the mid-1970s. With the mission of documenting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istic events, CMAA does its research through conducting surveys and publishing Annual of Contemporary Art of China. The Annual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art events, art works and artists in China for the use of researchers and institutions both domestic and abroad. CMAA also has an online database, which has been developed into an open resource for researchers. All the archives will be put in a special reading room at Peking University’s library for public research.
Archives of Contemporary Art in China
中国当代艺术档案馆为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开设的位于798 艺术区内的实体的档案空间,研究、展示中国当代艺术状况,提供查阅服务,并向公众开放,同时是一个传播中国当代艺术信息和研究的平台。
Archives of Contemporary Art in China, located in 798 Art District, is an entitative archival space established by Chinese Modern Art Archive (CMAA), Peking University. Open to the public, it studies and displays the conditions of contemporary art in China, and provides reference services. It is also a platform that spreads the information on contemporary ar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