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案件证据材料组织:如何做好故事的二次创作|办案手记
本文共计4,205字,建议阅读时间8分钟
多年以后,经验丰富的律师站在数箱建工案件证据材料面前,准会想起合伙人带他去参观工程项目资料库那个遥远而闷热的下午。当时,项目资料库是个潮湿且偪仄的小黑屋,一个个材料柜都杂乱地堆放在房间里,灯光昏暗,沿着浩如烟海的文件向门外撒去,柜子上的材料粗糙、厚重,活像史前的巨蛋。
此处开篇致敬《百年孤独》的原因即在于,当第一次走进工程项目资料库梳理案件证据材料时,我感想数量如此庞大的材料也许足以阅读“百年”,而繁杂又凌乱的材料内容也足以让人的逻辑思维感到“孤独”。纵使马尔克斯本人也不会想到,建工案件的材料库竟能让一名律师回忆起《百年孤独》的开场白。实际上,面对恒河沙数般的建工案件证据材料,魔幻现实主义反倒是一个极具现实性的描述。然而作为问题解决者的律师却不会有“百年”的时间去办理案件,律师的专业性也不允许逻辑思维陷入“孤独”。他们必须从“魔幻”走回“现实”。至于这之间的道路是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还是可北拒匈奴南逐百越的驰道,正取决于证据组织的方法。
加入天同以来亲身参与办理建工案件的过程让我意识到,实际上,我们可以高效而准确地走完这从“魔幻”到“现实”间的道路。故借此机会写一些经验、心得,既做个人总结,也期抛砖引玉,与同仁共同探讨、进步。
一、导语:组织证据材料是一个故事的二次创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让法官面对案件材料时与初次面对它们的你感同身受。律师如果不能成为信息的汇编者与挖掘者,却只能做材料的搬运工,结果必然是让法官也成为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读者”。即使这样的“读者”足够优秀而能从晦涩的“作品”中发现当事人合理的主张和事实依据,作为创作者的律师也不要奢望能得到鲜花与掌声。因此,如果将建工案件的原始材料比作为一个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组织证据的工作就是二次创作的过程。这个二次创作的过程中,律师作为创作者,经过步步雕琢,可以使得作品足够简练但依旧动人。
二、从“魔幻”到“现实”:二次创作的全过程
(一)确定筛选方向:勾勒故事主线
在筛选原始的证据材料前,需要明确证据的结构从而明确筛选的方向。故事的主线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了不同的证据组织逻辑。
1、请求权结构
一审案件在起诉前往往处于争议解决的初期阶段,争议焦点因在酝酿当中而未清晰地显现,此时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即是最重要和清晰的故事主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明确当事人诉讼请求背后的请求权,以请求权的构成要件的内容为基础制作思维导图,划定材料筛选的基本方向。
以建工案件中最常见的诉求——请求依照合同支付工程款为例,该诉求背后的请求权即继续履行请求权,请求权基础是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通过对该法条的检讨我们可得知,其构成要件为:
(1)不存在合同无效事由或效力瑕疵;
(2)对方未符合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
与此同时,请求权得以成立除构成要件成就外,还需考虑是否有阻却其成立的事由,即抗辩。法律对继续履行请求权之抗辩的规定也是明确的:
(1)时效抗辩;
(2)顺序履行抗辩;
(3)不安抗辩。
在这个结构下,我们得到了至少5个材料筛选的方向。
2、争议焦点结构
在二审和再审案件中,请求权构成要件的成就情况已经被过充分地讨论过了,前序程序中的讨论将请求权这一故事下的情节进行了天然的筛选,请求权基础的主线已经被破坏。而争议焦点这条主线却因前序程序双方的互相讨论变得十分明显。因此,在二审、再审案件的证据材料组织过程中,将前序程序中的争议焦点作为证据的主体结构,可以为后续的材料筛选减小工作量且使其更有针对性。
3、当事人视角结构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一审、二审或再审程序,面对同样的案情,包括法官和律师在内的法律专业人士时常会与案件当事人产生完全不同的观感。例如,面对工程款的支付数额,法律专业人士依据目前的材料和法律分析得出的数额也许会远不及当事人的心理预期。
律师作为法律服务提供者不可将这种观感上的差异性视作理所当然。其一、回应当事人的诉求本就是律师工作的责任,再者,当事人这种看似无甚理由的心理预期背后往往存在着最朴素的合理性。此时,律师需要努力地去引导当事人阐述其心理预期的内在理由,再将这些理由通过法律逻辑连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将这种心理层面的合理性转化为法律层面的合理性。这种结构当中的连接点也正是我们材料筛选的方向。
(二)确定关键词清单:总结争议焦点,设置故事情节
完成上一步筛选方向的确定后,我们需要制作关键词清单,以便于我们从案件的原始材料中提取律师工作的基础资料。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关键词并不仅仅是我们材料筛选的工具,它们同时也是证据结构下具体的证明目的,是我们为故事设置的情节。
然而此时我们所面对的关键词数量依旧是十分庞大的。以上文中请求依照合同支付工程款的继续履行请求权为例,其第一个构成要件——不存在合同无效事由或效力瑕疵,就涵盖了合同法第三章下全部条款的关键词。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通过与当事人的沟通交流、类案检索等方式将大的筛选方向简化为具体的关键词。而这样的沟通与了解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争议焦点的总结过程。
此处以上一节中的请求权结构为模版,展现通过总结争议焦点将筛选方向具体化为关键词的基本模式。
同样以上文中提到的请求支付工程款为例,通过与当事人的沟通和对案情的基本了解,对方是否符合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是否存在时效经过的风险、顺序履行和不安抗辩事由往往是显而易见的,若预计这些构成要件不会成为当事人争议的焦点,此处的筛选方向就从5个减少到了1个,就仅余下了“不存在合同无效事由或效力瑕疵”这一个筛选方向。
紧接着,在构成要件层面,大量的信息点也可以被高效地舍弃。从不存在合同无效事由或效力瑕疵的角度分析,欺诈、协迫、重大误解等关键词往往能通过争议焦点的总结快速地删减。删减至最后,建工案件中不存在合同无效事由或效力瑕疵这一构成要件下常常只会剩下唯一的信息点——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而这最后一个信息点,也很容易通过争议焦点的总结将其具体化为“招标”、“分包”、“转包”等关键词。
(三)材料的现场筛选:带上关键词清单去采风
关键词清单准备好后,接下来就需要正式进入材料筛选的阶段。首先即是现场筛选。这个阶段筛选的模式是将含有关键词的文件完整地取回,不含关键词的文件整体舍弃。此处可以分享两个提高效率和准确性的原则。
1、询问与引导工程技术人员,有理由地舍弃技术资料
建工案件的大部分材料实际上都可以被归纳为案涉工程的技术资料。其中虽然不乏可以用作证据的关键材料,但律师对此的判断能力必定存在不足。同时,大部分的技术细节可能与争议的解决关联性较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在现场对项目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进行仔细地咨询,并向他们清晰简练地阐述律师的诉讼策略、证明目的,以期在专业人员的指引下,有针对性地舍弃与获取材料。
2、重视单位间的往来文件,尽量地整体性取回
争议必然是发生在多方之间的,单独的个体绝不可能产生争议。而单位间的往来文件则是不同主体尤其是争议主体间意思表示的直接体现。因此,这些往来文件材料中极有可能包含了与争议相关的关键性信息。在现场筛选中,除非与清单上的关键词相差甚远,这些往来资料都建议整体性地取回。
(四)证据材料的最终敲定与归纳:故事定稿
经过证据结构的确定,我们已经有了一个令人满意的故事主线。通过争议焦点的总结,我们对故事主线下的情节做出了合理的安排和构思。现场筛选归来,我们通过采风为故事情节准备了丰富的具体内容。故事的创作现在终于走到最后一步:帮助材料完成向证据的关键一跃。我们需要对这些情节进行筛选,把最合理、最具证明力的材料敲定为最终的证据,完成我们的故事创作。
1、按照关键词将材料纳入证据结构
现场筛选回的材料必定是杂乱分布的,此时我们前期的“证据结构-关键词”模式可以实现材料的重新排序。在材料录入时,注意通过关键词命名文件,以达到分类归纳的目的。
2、检验材料证明力:紧贴主线剧情
不同的材料对待证事实的证明力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差距。同时,很多现场筛选回的材料虽然包含关键词,却可能与待证事实毫无关系。证据材料的最终确定需要舍弃这些无证明力的材料,同时将剩余的材料依据证明力大小依次排列。
3、检验证据的三性:舍弃不合理的剧情
具备证明力的材料完成到证据的一跃并不是当然的。例如,一些材料上缺少签章或签章明显系伪造,或是一些材料合法、真实且具有关联性,但却存在明显对我方不利的信息。以上的材料都需要在这一步骤进行舍弃。
4、团队讨论的重要性
证据的最终敲定阶段与材料的现场筛选阶段间最大的不同在于,后者仅仅是一个考验眼力和耐力的阶段。而最终敲定阶段需要深入、细致地检讨材料的具体内容,并进行大量的逻辑思考。单独的个体面对大量的材料和连续性的工作,必然会产生思维定式、忽略材料细节。团队讨论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不同的团队成员从不同的思维方式切入同一个材料,互相讨论、互相补充,可以避免细节上的缺失。
(五)工具推荐
1、OCR类软件
在材料的现场筛选阶段,我们获取材料的方式通常是扫描或拍照,而最终的证据文件却是文字性的。在建工案件材料数量巨大的背景下,若通过手工输入的方式将图片类文件转换为文字,工作量之巨大可想而知。OCR软件可以轻松的解决这个问题,极大的提高证据组织的效率。
2、PDF编辑类软件
在材料的现场筛选阶段,我们通常会一次性拍摄或扫描大量文件,在团队协作模式下,这些文件通常是分散的。这些不同成员一次性获取的材料必须进行重新归纳、整理、拆分、组合之后方能使用。PDF编辑软件可以高效简便地完成这些事项。
3、思维大纲类软件
在证据材料组织这个二次创作的过程,律师需要构建清晰的逻辑主线并辅以丰富的具体材料。思维大纲类软件可以在做到逻辑结构的清晰组合排列的同时,完成具体材料的纳入。同时,很多思维大纲类软件还具备在线共享和协作的功能,可以完美地适应团队工作的模式。
三、结语:人间正道是沧桑
虽然我们能够依据经验和逻辑总结出科学合理的办法提高建工案件证据组织的效率,但绝没有多快好省的捷径。工程项目部的资料库也许是潮湿昏暗的、材料也许是粗糙陈旧的,但对于律师来说,他们都是珍贵的宝藏,它们之中必然隐含着可以力挽狂澜的关键性信息,需要仔细地阅读、分析与揣摩。从适睡的清晨到闷热的下午,又直至疲惫的深夜,证据组织的工作必定是辛苦的,但绝不会是枯燥的。故而,胜诉来之不易,但我们总能超越期待。
“办案手记”栏目由杨骏啸律师主持,战斗在办案一线的天同律师们将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些日常工作中点滴形成的思考。如您对“办案手记”栏目有任何想法、意见、建议,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查看往期文章,请点击以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