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国读书会||第56期:《王阳明全集》



南国读书会第56期 

《王阳明全集》


CONTENTS 

★ 目录 ★

01

活动概况

02

特邀嘉宾

03

书籍推荐

04

读书纪要


一、“南国读书会”活动情况

2021年12月13日下午,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国读书会第56期在桂花岗校区5号楼505教室举行。本次南国读书会邀请了我院社会学系程潮教授作为领读人和主讲人,围绕《王阳明全集》一书的阅读进行了深入地分享与交流。我院2021级社会工作全体研究生参与了本次读书会。

 

 

二、本期特邀嘉宾

程潮,安徽枞阳人。哲学博士。1987年获安徽大学哲学学士学位;1990年获安徽大学中国哲学史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获中山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博士学位。目前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部级规划项目4项,市重点项目1项;在《学术月刊》、《南京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儒家内圣外王之道通论》、《中国古代民生思想研究》、《社区矫正工作评估:理论与实践》等专著6部,获得省级科研成果奖2项,市厅级科研成果奖4项。

 

 

三、书籍推荐:《王阳明全集》

《王阳明全集》是研究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及一生事业的最重要的著作,是儒家思想中最具个性、最具争议的代表作。王阳明提出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事上磨练”等命题,可以为现代人修身养性、砥砺品行、一心为国、逆境前行提供很好的样板;王阳明提出的《南赣乡约》,可以为当代的基层社会治理带来重要的启发价值。

 

四、读书纪要

(一)程潮教授就《王阳明全集》一书展开解读与分享

程潮教授首先向我们介绍王阳明学者的思想及其一生的功德成就。他指出,过去由于受极左思想的影响,将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命题简单地归结为主观唯心主义而予以根本否定。现在人们意识到唯心主义也有积极的方面,即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对人的心理和意义世界的探索,值得我们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去了解、学习和品位。

随后,程教授对本次南国读书会提出了两个学习目标。一是了解王阳明的生平和他的高尚人格——无负初心。程教授讲述了王阳明一生的经历:从生而不凡、年少有为、步入仕途、被贬悟道,到最后平定叛乱后因病归途。临终之际,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王阳明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明王朝。他在一首诗中提出“道通著形迹,期无负初心”。其“无负初心”就是要继承其五世祖王纲“忠贞爱国,临死不屈”的高尚人格情操。在当代,习近平总书记为王阳明的高尚人格正名,提出国家公职干部、党员也应该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二是了解王阳明的社会治理思想。明朝发生叛乱,连武将都无法平叛,王阳明作为一介文人为什么能够成功平叛?原因在于王阳明有独特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反映在其《南赣乡约》等作品中。

最后,程教授指出,与西方的自治组织不同,我们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是在政府主导、社(村)区自治模式,社(村)区是居民自治组织,社(村)区向上承接政府的工作任务,向下服务于居民。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研究生,我们的工作服务也是在政府主导下的服务模式,社会工作既具有一般的服务要求,又具有社会治理的功能,正如王思斌教授所说的“服务型社会治理”。程教授希望我们能够从王阳明的社会治理思想中得到启发,成为一名有能力将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相结合的社会工作者。

 

(二)学生代表分享阅读书籍及读书心得

俞巧怡以《社会静力学》中“社会的细胞是家庭而不是个人,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是一个小社会”的观点展开,对文献《育儿差距:家庭教养方式的实践与分化》从文献回顾、研究方法、亲职叙事与教养实践进行系统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不同家庭背景的家长对孩子的培养途径与精英的塑造上分歧日益明显,看似相似的教养实践的背后常存在不同的行动动机与行动意义,而相似的教养期待又常因行动者所拥有的资本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教养实践。


廖晓盈分享的书籍是《论死亡与濒临死亡》,作者伊丽莎白·罗斯是心理分析医生,长期研究病人临死前的状况和心理活动。选择该书的原因是她在实习过程中接触临终服务对象,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时,督导推荐了这本书籍,这本书能够帮助她了解了人在面对死亡时的心理阶段: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妥协、接受,为以后开展服务实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刘慧琳分享的书籍是《社会空间论》,社会空间理论是社会学的一大研究视角,本书追溯了社会空间的历史,从空间的视角进行审视,剖析了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此外,她通过分享文献《文化资本与空间分化:城中村流动人口消费空间隔离的再生产》,以大学生为例,探究大学生消费空间的分化问题,认为基于文化资本的积累,大学生开始注重商品质量和消费环境,进而更加关注消费品质和空间环境。


袁铭汉分享的书籍是《传习录》。在介绍了本书的主要学术思想后,他着重分享了王学思想中较为重要的两点内容:一是“心即理”,这既是阳明心学的核心主张,也是王学思想的基本前提,心便是宇宙,理便是宇宙中的规律,心与理是共生关系。二是“知行合一”,即强调知行合一,但做到知行合一绝非易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

 

(三)程潮教授就本次读书会进行总结

程潮教授分别对各位同学分享的内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点评。同时,程潮教授指出,阅读经典可以开拓我们的学术思维和视野,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阅读 的过程中做到独立思考,培养自身思维能力。最后,程潮教授表示,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研究生,我们不仅需要通过阅读书籍文献来丰富自身理论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开拓研究视野,更需要脚踏实地深入实践,在实践中去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

 

 

供稿|刘慧琳

摄影|廖晓盈

编辑|黄诗曼

监制|杨   芳

招聘公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2年“百人计划”专项招聘公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2年“强基计划”专项招聘公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2年博士后研究人员招聘公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现代大学教育之发展,瞬息万变。而社会国家及宇宙太空事物,无时不在变动之中。故培育人才,如何以适应社会之需要,如何以改进社会之事业,以达到社会福利之最高标准,大学教育之责任重大也——陈炳权(广州大学创校校长)

南国读书会南国读书会第55期:《中国文化课》南国读书会第54期:《独自打保龄: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
南国读书会第53期:《使民主运转起来》南国读书会第52期:《社会静力学》南国读书会第51期:《为什么:因果关系的新科学》南国读书会第50期 :《社会学的想象力》

南国读书会第49期:《大国大城》

南国读书会第48期:《伟大的开端》

南国读书会第47期:《乡土中国》

南国读书会第46期:《兴盛与危机》

南国读书会第45期:《行动研究:协作型问题解决方案》

南国读书会第44期:《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视点2021

陈晓佳:交通结构、市场规模与经济增长

张茂元:技术红利共享:互联网平台发展的社会基础

王枫云:近代中国政治学学术团体考证

王枫云:当代中国地方学:发展模式与未来进路

董石桃:政策工具视角下中国区块链政策的文本分析

董石桃:监察下乡:监察职能基层延伸的国家治理逻辑

董石桃:新时代科学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五个维度

董石桃:嵌入性视角下协商民主的创新发展

曾维和:“水生态文明建设” 能促进水环境持续改善吗?

李利文:执法堕距:政策执行在基层缘何容易走样?

李利文:城市基层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形成的组织逻辑

丁魁礼:科研不端行为的惩罚强度研究

刘晓洋:自评估:使政府信息公开运转起来

谢治菊:农户是如何组织起来的?

谢治菊:新技术对口述史研究的影响

谢治菊:建党100年的技术变迁与贫困治理

谢治菊:东西部协作教育组团帮扶的模式转向与本土建构

谢治菊:运动式搬迁下的常规化治理

谢治菊:政策工具与乡村振兴

徐凌:生态型责任政府的行政契约理论及其特殊性

陈潭:人工智能时代政府治理的挑战与回应

陈潭:组织动员、社区学习与应急治理

陈潭: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应急治理的智慧图景

陈潭:数字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着力点与新路径

陈潭:国家治理的大数据赋能:向度与限度

王利兵:潭门渔民生计方式与人-海关系变迁的民族志

周利敏:中国灾害治理:组织、制度与过程研究综述

周利敏: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风险治理创新

周利敏:大数据时代的社交媒体与自然灾害治理

周利敏: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城市危机治理

周利敏:基于中国问题的灾害社会工作研究

周利敏:基于环境正义视角的灾害社会工作创新

谢俊贵:中国抗疫的信息时代精神探析

谢俊贵:疫控社会学学科构建的现实基础与发展前瞻

谢俊贵:传统文化传承的诗经范式及其创新运用

谢俊贵:万联时代网络社会学的重要议题设置

谢建社等在《环境智能与人性化计算杂志》发表论文 

杨小聪在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发表论文

徐军辉等论文在Scientific Reports发表

董石桃张茂元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南国讲堂

南国讲堂||第231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指挥和协调

南国讲堂||第230讲:危机研判研究的几个探索与未来展望

南国讲堂||第229讲:人口老龄化条件下的数字乡村建设

南国讲堂||第228讲:社会科学中的理论建构

南国讲堂||第227讲:村庄治理共同体的百年探索

南国讲堂||第226讲:国际灾害治理前沿及研究进展

南国讲堂||第225讲:中国灾害治理前沿及研究进展

南国讲堂||第224讲:社会治理情境变迁与社会服务供给

南国讲堂||第223讲:自由还是陷阱?

南国讲堂||第222讲:学术研究如何开展:问题意识与理论对话

南国讲堂||第221讲:全球化的时间与空间

南国讲堂||第220讲:城市基层治理的新发展

南国讲堂||第219讲:跨区域应急合作

南国讲堂||第218讲:我们如何推进行政管理的研究

南国讲堂||第217讲:科学态度、专业精神与科技抗疫

南国讲堂||第216讲:转型期城市社会分层与流动的新趋势

南国讲堂||第215讲:公共政策的道德化

南国讲堂||第214讲:公共管理研究究竟是无用还是有用?

南国讲堂||第213讲:中国应急管理能力现状

南国讲堂||第212讲:从疫情防控看国家治理优势及问题

南国讲堂||第211讲: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思考

南国讲堂||第207讲:气象社会学的构建与展望

南国讲堂||第206讲:跨域水政治与尺度重构

南国讲堂||第205讲: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的基本特征

南国讲堂||第204讲:美国华人移民空间分布的新变化

南国讲堂||第203讲:灾害治理的四个关键概念

南国讲堂||第202讲:从不平衡发展到平衡发展

南国讲堂||第201讲:社区的二重性与社区治理

南国讲堂||第200讲:压力对健康的影响

公达家书

公达家书||第1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2封:选择了远方,就风雨兼程
公达家书||第3封:带着爱与支持,成就更好自己
公达家书||第4封:前路漫漫,相继而行
公达家书||第5封:云中锦书,衔于桂花
公达家书||第6封:寻找大学生活的社会现场公达家书||第7封: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公达家书||第8封:不说再见,只因远行是归程
公达家书||第9封:你是我人生最美的遇见
公达家书||第10封:来时携初心,别时亦如初
公达家书||第11封:让阅读和城市的温暖传递
公达家书||第12封:永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公达家书||第13封:在光与爱中努力奔跑
公达家书||第14封:无高考,不青春

公达家书||第15封:研究需自训练始

公达家书||第16封:期待遇见最好的自己

公达家书||第17封:触摸质性研究的温度

公达家书||第18封:自然之回望

公达家书||第19封:最近的距离,彼此的牵挂

公达家书||第20封:重建我们生活的新秩序

公达家书||第21封:在怀念和寻找中行走

公达家书||第22封:寄思故乡,感念师恩

公达家书||第23封:爱我所爱,初心如磐

公达家书||第24封:立足时代,书写青春

公达家书||第25封:敢梦敢当,行则将至

公达家书||第26封:博学笃行,行远自迩

公达家书||第27封:诠释青春,铸就辉煌

公达家书||第28封:跃入人海,做奔腾的浪花

公达家书||第29封:青春有梦,创业相随

公达家书||第30封: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问候

公达家书||第31封:团结一致,共展未来

公达家书||第32封: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33封:有事做,有所期待

公达家书||第34封:研途路漫漫,有你们作伴

公达家书||第35封:时遇数载,恩情愈浓

公达家书||第36封:难忘两年驻村扶贫路

公达家书||第37封:在创新创业中创造未来

公达家书||第38封:顺从吾心,无问西东

公达家书||第39封:人生难言完美,活出自我精彩

公达家书||第40封:眼望苍穹,心有日月

公达家书||第41封: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

公达家书||第42封:始于坚持,终成美好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