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二 丧葬习俗

2017-02-26 陈秉荣 保德新青年


编者语:《保德民俗》一书是县政协文史资料,陈秉荣先生著,从现在开始不定期编发保德民俗。



 

祖先崇拜的真正意义在于明确和巩固父系的血统,保证宗族、家族和家庭社会地位、物质财富、政治权力方面的正常继承和分配。


父权制家庭的神,就是祖宗的神灵。祭祖可以加强宗族内部的团结,促进族人之间的和谐,有利于社会等级秩序的稳定。


祖先崇拜的内容分为葬与祭两部分。《论语》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就是隆重地为父辈或祖辈办理丧事;追远,就是举行祭祀活动,追念有功德的祖先。



在保德丧葬习俗中,葬和祭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人死为丧,入土为葬。


葬,标志着一个人生命的终结。葬礼是一种祖先崇拜的遗迹,是后辈对先辈的缅怀与纪念。葬礼的繁简,取决于死者在家庭中的地位、社会地位、死者年龄、死亡的原因,更主要的则是经济实力。


死者如果是家庭中的老辈,葬礼则繁,如果是晚辈,葬礼则简。


死者如果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葬礼则繁,如果是一般平头百姓,相对来说,葬礼则简。


死者的年龄,也是一个决定葬礼繁简的重要因素。如果年龄在8虚岁以下,属于无服之殇,并不埋葬,只是弃之荒野,任飞禽走兽食之了事。如果年龄在19岁以下,属于少亡,葬礼则简,而往往实行火葬,将遗体焚化。如若其父母在世,只能寄埋于坟畔,待父母双亡后,方可移骨于父母脚下。如果年龄在50岁以外,而且已经有孙,便视为正常寿终,葬礼则繁。



死亡的原因也很重要,老死、病死属于正常死亡,葬礼则繁;悬梁、入井、跳崖、斗殴等致命,均属非正常死亡,葬礼从简。特别死时身带血迹者,也属于非正常死亡。


死亡的时日,也是决定葬礼繁简的一个重要因素。按迷信说法,如果死亡的日子是凶日,如:“重丧”、“重复”、“木呼”等日,葬礼则简;如果死亡的日子是吉日,葬礼则繁。



在以上诸因素中,最重要的一条则是经济条件,有钱的便能扬名声,显富贵,而没钱的只好早入土为安,俗话说得好:“有钱的是埋钱哩,没钱的是埋人哩”。

简葬:一般是殡放时间短,多至七日,少至三日,俗称“承凶葬”,葬礼简单,棺材不画不漆,柩前摆设简单,纸扎冥器极其简单。不动音乐,不做佛事,不宴宾客,不择日子,均采取火葬方式。


繁葬;俗称“择吉葬”,一般是殡放时间长、祭礼日期长,耗资大,也有做水陆道场的,也有唱戏、演电影的,也有大宴宾客的。这些均采取土葬或石葬方式。

丧葬仪节虽有厚薄、繁简之差,但在感情上都是强烈的。


本文介绍的保德地区内一般寿终正寝者的葬仪,基本属于厚葬范畴。


保德民俗相关文章: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一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九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八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七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六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五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四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三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二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一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九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八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七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六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五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四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三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二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一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九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八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七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六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五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四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三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二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一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九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八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七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

陈秉荣 || 保德民俗

【保德民俗】第一辑 人生礼仪

【保德民俗】第二十二节 年末岁尾话“腊八”


作者简介:

陈秉荣先生1941年生于保德县石塘村,早年曾任公社书记,后历任县文化局长、档案局长等职。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他致力于地方文化研究,在方志、民俗、民间文艺等方面颇多建树。他是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山西分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西分会会员、中国地方志学会会员、忻州走西口研究会理事。他学识广博,研究领域宽泛,堪称是保德传统文化的半部活词典。几十年来,他如同一位勤勉的老农,不计寒暑,不避风雨,默默地耕耘于大山深处。除主编完成《保德县志》以外,他还校点重印了《保德州志》,创办了《保德文化》杂志,出版了民歌集《大河采风》、散文集《定羌杂识》,手中还存有《保德农业合作史稿》《金瓶梅方言》等书稿。他为挖掘整理保德文化遗产,传承保德文明付出了大量心血。年近古稀,他孜孜不倦,执笔写下了这部三十万字的《保德民俗》,为保德又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