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争鸣·新刊速递|2020.07
◆ ◆ ◆ ◆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有学术的思想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官网地址 http://www.tsyzm.com
◆ ◆ ◆ ◆
注:近期微信公众号改版,订阅号消息不再按时间排序,为了继续收到我们的文章,希望您可以在文章底部点击“在看”或者给“探索与争鸣杂志”公众号设置“星标”(公众号界面右上角三个点)。让系统知道这是您常看的公众号,这样您以后就可以看到我们的消息啦。自2018 年6月1日起,本刊只接受《探索与争鸣》网站投稿。请收藏唯一真实官网地址www.tsyzm.com。原编务邮箱tsyzm@sssa.org.cn 停止使用,原投稿邮箱tansuoyuzhengming@126.com为编务邮箱和应急邮箱。
新刊上架
2020.07
封面
封底
封二
封三
目录
圆桌
数智时代的零工经济:
不止于一场工作的革命
邱泽奇
零工经济:智能时代的工作革命
诸大建
U盘化就业:中国情境下零工经济的三大问题
张军
零工经济对宏观经济学的三大理论挑战
王宁
互动性与可替代性:零工之别的内在逻辑
汪德华
零工经济的社保难题与应对思路
董保华
零工经济:增存量劳动的法律变局
刘文静
平台企业:零工经济中的法律关系与责任分组
王星
零工技能:劳动者“选择的自由”的关键
特稿
·重识中国与世界(二十二)·
张幼文
重新定位对外开放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关系的变化趋势
刘志彪
重塑中国经济内外循环的新逻辑
袁志刚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深层矛盾和基本走势
——从零和博弈到正和博弈:一个政治经济学新视角
争鸣
·构建中国阐释学(七)·
吴晓明
后黑格尔时代的解释学如何可能
江怡
阐释问题之哲学拓扑学分析
郭晓飞 黄盈盈
权力关系的流动:司法实践中的二元对立困境
——基于一起热点性侵案件舆论的话语分析
城市
·后全球空间与城市更新·
张娜 高小康
后全球化时代空间与地方的关系演进及其内在理路
——兼论一种地方美学的构建
丁凡 伍江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水岸再生及其意义辨析
政治
·重识中国与世界(二十二)·
谢韬
美国大转型:从“例外”国家到民族国家
·南海问题与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
朱锋 常娜
中美大国竞争与南海话语权建设
张志洲
南海问题上的话语博弈与中国国际话语权
叶淑兰
中国南海话语权建构的三重逻辑
思想
姚晓雷
捍卫现代汉语的理性基石
——20世纪末以来文学叙事中的语言异化现象反思
青年
谈稼宇 王兆
数字化时代如何重构文化生态:以全民阅读为例
圆桌会议 | 数智时代的零工经济:不止于一场工作的革命
数智时代的零工经济:不止于一场工作的革命
随着数智时代的来临,以“企业 - 员工”到“平台 - 个人”为根本特征的零工经济,悄然带来一场工作的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从 2015 年新增“快递小哥”到 2020 年 2 月新增“外卖小哥”;7 月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统计局又官宣以“直播带货”为鲜明特征的互联网营销师这一新职业的诞生。新型工作形式在中国社会的普及,不仅释放着零工经济的巨大能量,而且日渐构成民众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已然成为社会变革的引擎。尤其在突袭而来的新冠疫情背景下,当常态化经济和正规就业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数字产业与地摊经济却在危中存机。为探讨这场工作的革命的发展脉络与内在逻辑,特别是其对于宏观经济、社会治理、万众创新的挑战,《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与上海汇智经济学与管理学发展基金会特邀相关领域专家,举办了“零工经济与数字产业:后疫情社会的新动能”圆桌会议,几经酝酿,集结成文,以飨读者。
邱泽奇教授认为,零工经济是一种古老且主流的工作形式。机器对岗位工作的替代,意味着智能时代的工作革命已来,更重要的是这场革命使人的工作走出局部,被推向更大的范围乃至全世界。数字刻画的零工经济和零工雇佣支撑着差异化创新。诸大建教授认为,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国外的零工经济概念存在理论误读。中国零工经济的主流是低技能的体力工作者,对于当前的中国发展起到“就业蓄水池”的作用。增强零工经济吸引力的关键是,使“u 盘化就业”走向“正规化”和“主流化”。张军教授认为,零工经济与技术发展对于宏观经济学构成三大理论挑战,挑战传统的货币政策,发展经济学,以及国民经济核算,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需要重写。王宁教授认为,不同类型的零工之的不同体验,取决于互联性以及劳动者三种不可替代性条件。高技能零工通常利用技能门槛条件的不可替代性、低技能零工通常利用在场服务条件下的不可替代性,弥补各自在制度保护条件下的不可替代性的缺失。汪德华研究员认为,零工经济在劳动关系方面发生的变化,给传统社会保险体系的正常运转带来了冲击。就业关系相对松散的零工经济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逆向选择问题和纳入工伤保险问题是两个难题。未来可以考虑用“社保增值税”的模式重构现行养老和医疗保险体系加以解决。董保华教授认为,疫情发展与业态变化带来零工经济的法律命题。其中,共享经济促成了增量用工的法律变局,共享员工推动了存量用工的法律变局。当多种用工形式冲突加大,社会成本驱动利益重组,社会流动呼唤僵化观念的调整。刘文静教授认为,零工经济的数字特点,使其面临不特定第三方纠纷的风险与不公平竞争的风险,需要厘清基础和派生法律关系及其相应的法律责任。对零工特别是低技能、低收入零工的保护,应当优先于对平台企业的保护。王星教授认为,对于零工经济的劳动者来说,究竟是“自由赋予”还是“自由剥夺”,不可一概而论。零工经济模式并无助于低技能零工摆脱“束缚与剥削”的状态,也无助于技能的形成,因此需要国家适时出台政策,构建零工技能形成的多元化成本分担渠道。
——主持人 李 梅
特稿
重识中国与世界(二十二)
张幼文 | 重新定位对外开放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关系的变化趋势
【内容摘要】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世界经济的衰退可能持续五年左右,而各国内向化政策的转变可能还需要五年左右,因此中国需要为未来十年增长机制的转型做好政策准备。当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部拉动力减小,中国应对外部冲击的最大空间不在于推动传统消费的恢复或传统产业的扩大,而在于加快新兴产业的成长。疫情将带来全球供应链关系的一场大调整,其不同于周期性危机,是国际供应链的突然断裂。重建供应链提出了传统的命题:国际分工在效率与风险之间的权衡。国际贸易分工格局将出现以内向化为特征的调整,中国的进出口结构也将变化,中国需要推进贸易目的地多样化战略。改变贸易分工地位的从属性,变被动为主动,是中国贸易战略转型的方向。外资将有退有进,成本寻求型外资会减少,但市场吸引型的外资却会增长,中国经济的大国效应是引资的主要优势,把握这一趋势是未来外资政策的依据。美国的逆全球化和与中国的脱钩,政策使开放的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需要重新定位对外开放,从利用全球化机遇的被动融入转变为减少国际供应链风险的主动规划与转型升级,其中,提升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将是开放的核心。
【关键词】对外开放 增长动力 贸易结构 外资撤离 提升开放水平
【作 者】张幼文,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刘志彪 | 重塑中国经济内外循环的新逻辑
【内容摘要】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正发生重大的变化,过去的低要素成本优势正变成巨大的市场规模优势。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就是要实施基于内需的经济全球化战略,以内需为竞争优势激励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循环。这个战略的内在逻辑是:“扩大内需—虹吸全球资源—发展创新经济—以基础产业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目标,构建国内经济为主体的大循环格局—促进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全面实施这一战略的关键在开放,既要对外开放,更要对内开放。当前,对内开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已经高于对外开放,进一步对内开放已经成为深化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来考虑,分别从进行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分区域推进经济高质量一体化战略、重点拆除民营经济发展障碍几个方面来着手。
【关键词】出口导向 扩大内需 经济全球化 国内国际双循环 对内开放
【作 者】刘志彪,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 ,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袁志刚 |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深层矛盾和基本走势
——从零和博弈到正和博弈:一个政治经济学新视角
【内容摘要】本轮全球化的特点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以最大化资本赢利为目的在全球配置生产要素,同时也使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要素得到优化配置,结果是双赢的。1978 年中国经济改革开放融入全球化具有划时代意义,为全球经济增长和本国经济增长做出贡献。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化出现逆转。西方主流经济学以理性经济人为对象、资源优化配置为目的的高度抽象的研究范式,难以有效解释日趋复杂的全球化现象。因此需要研究方法创新,聚焦主权国家的全球化行为,深入分析战后由美国主导的国际治理结构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矛盾。全球化导致的全球区域非均衡增长、发达国家实体经济衰落、金融泡沫化发展、各阶层收入差距扩大,是当今民粹主义、逆全球化行为泛滥的深层原因。中美关系是未来全球化进程中最为关键的因素,目前两国合作与竞争关系日趋复杂,但中美两国“正和博弈”空间大于“零和博弈”空间,仍然有可能在多元政治体制基础上形成共容利益,共同为全球治理结构的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自由贸易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治理结构 政治经济学
【作 者】袁志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争鸣
构建中国阐释学(七)
吴晓明|后黑格尔时代的解释学如何可能
【内容摘要】随着主体性哲学的兴起,人类知识中的主观与客观、有限与无限的关系一直是哲学的基本主题。黑格尔提出,知性的知识是有限的,而科学知识在于使有限的知识上升为无限的知识。对于黑格尔之后的哲学思想来说,有限与无限的统一已经不受绝对者的定向,哲学必须直接面对并且首先从有限性的立脚点出发。解释学视域中有限与无限的关系问题,就是依循这一本体论基础变革来获得定向的。有限的此在通达事物自身,而作为事物自身的无限再度揭示主观思想的局限性,解释学由此而拯救了黑格尔关于无限性的思辨。
【关键词】黑格尔 有限性 无限性 解释学 观念论
【作 者】吴晓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江怡 | 阐释问题之哲学拓扑学分析
【内容摘要】哲学拓扑学是研究概念间逻辑关系和概念流形性质的哲学方法论,其以“空间分析法”和“概念分析法”为主要方法,旨在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揭示阐释问题的性质。依哲学拓扑学分析,阐释问题实质为概念间的相互联结,即不同概念间如何通过阐释活动而建立一种网络,每一概念都在此种网络中得到理解。阐释活动是确立每一概念边界的过程,而阐释的边界构成阐释的逻辑空间。每一阐释活动皆显示其自身逻辑空间,并以其自身边界规定阐释活动的性质。确定阐释活动之边界,显示阐释活动之逻辑空间,即为阐释问题之形而上学。
【关键词】哲学拓扑学 空间分析法 概念分析法 概念空间 逻辑空间
【作 者】江怡,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郭晓飞 黄盈盈 | 权力关系的流动:司法实践中的二元对立困境
——基于一起热点性侵案件舆论的话语分析
【内容摘要】鲍某某案所引发的舆论话语,揭示了大众舆论和执法机构对于强奸罪的僵化理解,以及共同的刻板印象——只要是恋爱,而且是以婚姻为目的的恋爱,就不可能认定为性侵。其主要是在权力关系的轴线上展开,即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之间权力关系的不对等,但这一维度存在被僵化理解的危险。权力关系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同时需要警惕的是,为了纠正一个不对等的权力关系,可能会陷入另一个不对等的权力关系之中。对结构分析的强调不能忽视能动性,这种二元对立的模式需要得到更深刻的检视。刑法处理性侵问题时,可能永远不得不面对犯罪嫌人权利和受害人权利的平衡问题。这种困境很难通过舆论一律的方式来解决。
【关键词】权力关系 流动性 结构 能动性 舆论一律
【作 者】郭晓飞,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黄盈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城市
后全球空间与城市更新
张娜 高小康 | 后全球化时代空间与地方的关系演进及其内在理路
——兼论一种地方美学的构建
【内容摘要】在由地理空间、移动互联空间等构成的后全球空间中,“地方”并没有消失,反而在与“空间”的互生与互塑中呈现出深度融合关系。后全球空间与地方经验的混杂与再融显现出“地方”发展的新的可能性。“地方”逐渐从实体社区空间走向情感的、符号的、虚拟的空间,或者说这是多重空间互渗后的体验空间。这种变化极大拓展了“地方”的意义结构,使其变成透视后全球化的一个窗口、界面或方法。由此,我们提出后全球空间的一种建构——地方美学,以审视高度全球化影响下的全球与地方、传统与现代、现实与虚拟等。地方美学的构建具有维护文化多样性、重构文化主体间性,召唤、延续后全球空间的地方情感,理解网络文化与新型虚拟地方关系等多方面意义。
【关键词】后全球化 空间混杂 微空间 地方经验 地方美学
【作 者】张娜,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高小康,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丁凡 伍江 |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水岸再生及其意义辨析
【内容摘要】水岸再生与城市更新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作为城市空间的一种特殊的类型,水岸再生反映了城市发展的规律。水岸再生的特征和原则映射了城市更新的阶段性特征,并反映出城市发展的趋势和价值取向。水岸再生作为城市空间的结构性要素,体现了与城市空间中心与边缘、标志与填充、连接与扩展三种关系。水岸再生作为城市空间的策略性要素,它与城市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价值等要素紧密相连。
【关键词】水岸再生 城市更新 结构性要素 策略性要素 辩证关系
【作 者】丁凡,同济大学城乡规划学博士后;伍江(通讯作者),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
政治
重识中国与世界(二十三)
谢韬 | 美国大转型:从“例外”国家到民族国家
【内容摘要】在如何定义“谁是美国人”,即美国的民族认同这个问题上,美国一直存在两大对立传统,即公民民族主义和传统的族群民族主义。前者以“美国信条”为核心,把美国看作一个价值观的共同体,具有高度的包容性;后者以族群特征为核心,把美国视为一个族群的共同体,具有高度的排他性。从公民民族主义的视角看,美国是一个超越传统民族国家的“例外”国家;而从族群民族主义的视角看,美国只不过是众多民族国家中的一员。在特朗普及其代表的社会力量的推动下,族群民族主义在美国急剧上升。催生这一轮族群民族主义的最重要因素,是文化多元主义以及大量拉丁裔移民导致美国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从“例外”国家到民族国家的转型势必对美国内政外交产生显著影响,包括移民政策更加缩紧、国内更加分裂、外交更加内向、对国际社会的吸引力更加减弱、对华战略竞争更加尖锐。
【关键词】美国 民族认同 美国信条 例外论 公民民族主义 族群民族主义
【作 者】谢韬,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
南海问题与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
朱锋 常娜 | 中美大国竞争与南海话语权建设
【内容摘要】随着美国对华政策从“接触战略”转型为全力打压“近似同等实力大国”崛起进程的“竞争战略”,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深度军事介入与对华军事威慑将不断升级。南海问题已经难以避免地成为中美战略博弈的重点之一。为了全面迎接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构成的重大挑战,升级和加强中国的南海话语权日益成为南海维权与维稳行动的重要环节。话语权的核心要素是政策宣示和主张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强有力的话语权建设是中国南海政策的国际影响力、说服力和感召力的必要来源,也是中美战略竞争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建设”。中国在南海主权声索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法律依据。升级中国的南海话语权建设,更需要直面中国南海战略态势的历史性变化,立足于保障中国南海维权维稳行动与保持中国大国崛起的可持续战略目标之间更加紧密的内在联系,使得中国的南海主张赢得更多的国际理解和支持。
【关键词】话语权 中美关系 战略竞争 南海问题
【作 者】朱锋,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常娜,南京大学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张志洲 | 南海问题上的话语博弈与中国
国际话语权
【内容摘要】在“建设海洋强国”的当下,赢得南海问题国际话语权,对于全面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具有一种示范性意义。南海问题上的话语博弈和国际话语权竞争,主体多元,利益内容、政策手段和话语博弈形式多样,各方介入亦程度不同。以美国为首的“外来介入”和“选边站”,都包含有“制衡中国”的意图。南海博弈和国际话语权竞争最主要的矛盾,已经不是在声索国之间,而是在中美之间。虽然目前的话语处境比较被动,但中国在关于南海权益的历史依据、法理依据、地理区位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化解“外来介入”带来的挑战。深刻地认识话语与权力关系的本质和相互作用的逻辑,可以使中国在南海话语博弈中更好地构建国际规则话语权。由于实力仍然是国际政治最后的语言,只有在实力增长的基础上“反制衡”美国,中国才能真正赢得南海问题的国际话语权。
【关键词】南海问题 中国国际话语权 话语博弈 历史性权利 域外国家介入
【作 者】张志洲,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叶淑兰 | 中国南海话语权建构的三重逻辑
【内容摘要】为了更好地维护南海主权利益,中国迫切需要全面提升南海话语权。南海话语要转化为话语权首先需要话语产生议题设置力,进入国际受众的视野;其次要为受众所认同;再次要能够转化为行动力,推动实践进程。南海话语权的提升是一个由内而外、内外兼修的进程,需要考虑认同、话语与行动三重逻辑。南海话语权建构不仅面临话语传播手段先进性与传播技巧提升方面的“术”的问题,还面临着走出集体潜意识迷思,实现外交语言与外交行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道”的问题。这需要反思与转化彼此集体潜意识中的冲突性情结,加强换位思考,化解愤怒与悲情意识,累积互信,寻求共同的利益汇合点。
【关键词】南海 话语权 话语建构 认同 传播 行动
【作 者】叶淑兰,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
思想
姚晓雷 | 捍卫现代汉语的理性基石
—— 20 世纪末以来文学叙事中的语言异化现象反思
【内容摘要】凭借着比文言文系统更为明白精确的表情状物能力,现代汉语为建构百年中国新文学叙事的丰赡、深邃而理性的艺术大厦提供了适当的工具。但其表意功能也在长期使用中产生了一些扭曲。在一些当代作家的写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其文学语言与所能表达的生活内容、思想内容已经无法匹配。为了哗众取宠或掩饰自己的欠缺,他们开始乞灵于对语言符号的操弄,以至于严重败坏了现代汉语交流思考的理性功能,损伤了其承载信息的能力。相应地,文学叙事的语言也产生异化,主要表现为导向欲望宣泄而非事实和思想深度呈现的“挑逗化”、表意系统过于精密发达而缺乏可表现内容的“空心化”、个人风格由“陌生化”向“自动化”大面积坍塌的“模式化”。进一步捍卫现代汉语的本初功能,是目前文学叙事语言义不容辞的使命。
【关键词】语言异化 挑逗化 空心化 模式化
【作 者】姚晓雷,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
青年
谈稼宇 王兆 | 数字化时代如何重构文化生态:以全民阅读为例
【内容摘要】技术进步在改变社会形态的同时,也重构了当代社会文化。计算机、数字化和互联网所催生的电子阅读,一方面使阅读形式更为便捷、资源更为丰富,一方面也带来了“浅读”等新问题。借用英美新批评的“细读法”和法国后结构主义的“互文性”理论,有助于分析阐释当下数字化时代的阅读文化,同时也需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理论,思考数字化时代改善全民阅读的启示性方法。今天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是一个网络时代,传统阅读方法存在的基础早已受到电子阅读的极大冲击,而大学教育可以成为一种改善阅读生态的可能策略。从大学教育入手,让学生把注意力转向书本,养成深度阅读的习惯,可以成为改变当下阅读文化状况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 阅读生态 阅读方法 大学教育
【作 者】谈稼宇,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王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有学术的思想 有思想的学术
聚焦中国问题
秉持人文立场
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
欢迎一起“探索与争鸣”
目 录 2020.01 | 2020.02 | 2020.03 | 2020.04 | 2020.05| 2020.06 | 2019年总目录 热点 区块链|未成年人犯罪|5G|《长安十二时辰》|知识付费|留守儿童|巴黎圣母院大火|《流浪地球》|开放二胎|“佛系青年” 人物 鲁迅|施蛰存|王元化|费孝通|陈旭麓|金庸|哈贝马斯 学者 陈平原|杜维明|葛剑雄|何怀宏|季卫东|罗伯特·帕特南|沈志华|王汎森|乐黛云 观念 天下|祖国|信任|“五四·青年”|人文危机|涂层正义|全球文明 专栏 重识中国与世界|城市与文明|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 会议 数字加密货币|江南文化与城市发展创新| “科幻景观·文化· 媒介”学术论坛|大学治理使命| 网络时代知识付费与知识获取| “城市与情感”第二届中国城市问题(上海)论坛青年论坛 青年 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第二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精彩感言|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一期|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二期|青年学人优秀论文支持计划 学术圈 学术写作|高校工作时间|学术晋升机制|假期|救救博士生|“青椒”的焦虑|学术圈的“第三世界”|开题报告怎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