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争鸣·新刊速递|2020.06
◆ ◆ ◆ ◆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有学术的思想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官网地址 http://www.tsyzm.com
◆ ◆ ◆ ◆
注:近期微信公众号改版,订阅号消息不再按时间排序,为了方便您继续收到我们的文章,希望您可以在文章底部点击“在看”或者给“探索与争鸣杂志”公众号设置“星标”(公众号界面右上角三个点)。让系统知道这是您常看的公众号,这样您以后就可以看到我们的消息啦。
新刊上架
2020.06
封面
封底
封二
封三
目录
圆桌
媒介技术驱动下的人类文明:转型与重塑
胡泳
呼唤启蒙2.0
——人类意识的范式转变与革命
陈龙
文化转型:开启以数据为中心的媒介文化
李春雷
媒介技术与现代文明的演进逻辑
孙玮
媒介化生存:文明转型与新型人类的诞生
彭兰
人-机文明:充满“不确定性”的新文明
陈霖
媒介技术与文明的视觉压力
曾一果
从“自我技术”到“技术自我”——社交媒介时代自我形象的技术性塑造
张丽军
新智媒时代的人文危机与艺术拯救
张艳梅
后媒介时代的伦理隐喻
特稿
·中国知识体系构建(之四)·
孙周兴
当代哲学的处境与任务
陈 恒
学术全球化时代如何推进中国世界史研究
贝淡宁 由 迪
中国的垂直民主尚贤制及其启示
争鸣
·构建中国阐释学(六)·
王 尧
累积“有效阐释”:深化当代文学研究的有效途径
程光炜
文学史研究的公共理性与有效阐释
洪治纲
有效阐释的边界
——以 20 世纪 90 年代的“个人化写作”研究为例
胡 键
“祖赋人权”辨析
——兼与徐勇教授商榷
社会
·社会福利的平衡发展与社会保险的弹性调整·
岳经纶 方 珂
福利距离、地域正义与中国社会福利的平衡发展
朱海龙
后疫情时期我国社会保险的刚性与弹性
——“费与税”的类型化构建
李军
破解养老金困境亟待建立全要素贡献型养老金制度
——兼回复相关质疑
思想
思想
张 亮
马克思恩格斯研究的思想史方法及其限度
——与西方“马克思学”的批判对话
文化
·文化产业研究的新范式和新机制·
向 勇
阐释、批判与建构主义:中国文化产业研究范式的立场解释
宗祖盼
文化产业类型新探
——基于发生学的建构逻辑
柳杰
转向与超越:文化创意人才激励机制建构
青年
周光俊
治理族群分离运动:缘起、结构与议题
圆桌会议|媒介技术驱动下的人类文明:转型与重塑
媒介技术正在重塑人类社会,新的网络生态对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日常生活等领域的影响日渐深刻,5G、6G加速到来所引发的变革更有可能溢出传统媒介理论的视野与框架。为深入研究媒介技术与文明转型之间的深刻逻辑关系,厘清媒介技术创新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范式转变中的地位和效用,回应社会转型和治理的殷切需要,2020年1月,《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与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共同举办了“媒介技术与文明转型”学术研讨会,试图探究新媒介环境下人类文明的嬗变路径与未来图景。
胡泳教授认为,数字化革命远未到结束时,人类需要解决的数字社会基本问题复杂而棘手。因此,他呼唤启蒙2.0的到来,期待社会共同致力于建设一种更具自我意识,同时又深深嵌入社会的自治模式。陈龙教授认为,新技术文化资本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资本概念,成为一种社会新宠。新的叙事模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算法成为衡量传播力的重要因素,将推动媒介生产效能的大幅提升。李春雷教授指出,以网络和新媒体技术为代表的媒介技术重塑着时空观,不仅为现代文明的发展拓展了新的平台和载体,还在真正意义上构建了一套有效的传播系统,甚至形成了一套相对独立的价值系统。孙玮教授认为,人类文明已进入“媒介化”生存阶段,技术发展已经使得媒介全面侵入主体,使媒介成为人们的基本存在方式,长久以来外化于人类的媒介正在不断地嵌入人自身,人类将成为最终的媒介。彭兰教授指出,新的人-机关系或许会使今天以人为主导的信息文明演化为人与机器共同作用下的“人-机文明”,这种新的文明既可能延续与丰富人类文明,也可能在某些方面偏离人类文明的既有轨道,进而酝酿风险。技术将为人、机器以及文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陈霖教授认为,媒介技术促成的图像生产和传播正在让所有文化都成为视觉文化,人类文明呈现出高度视觉化的特征。媒介技术作用于视觉的过程,本身即是文明的产物,而其间出现的矛盾冲突,则折射出文明的困境,构成了文明的视觉压力。曾一果教授审视了网民大众借助“新的自我技术”塑造和建构多样化“自我形象”的现象,从而指出“新的自我技术”在拓展和丰富自我形象的同时,亦使人们的自我认同出现严重问题,启蒙意义上的同一性自我走向终结,算法技术操控下形成的只是“数字化自我”。张丽军教授认为,面对新智媒时代人类可能丧失生命自由意志的危机,应充分彰显艺术的价值,以此超越技术框架、获得生命解放。要在充分认识、理解并思考新智媒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与新智媒技术对话的新时代艺术作品。张艳梅教授阐释了后媒介时代的伦理隐喻,指出它既是人类想象世界的一种方法,也是人类自我认知的一种可能,人类应该对人性伦理始终保持谨慎的信任。
——主持人 叶祝弟 张蕾 杨义成
孙周兴|当代哲学的处境与任务
【内容摘要】当代哲学(或一般学术)具有强烈的“翻译”性质,而今随着现代技术的加速发展和学术事业本身的推进,广义的“翻译式学术”时代就要过去了,也可以说,现在是走出“翻译式学术”的时候了,当代哲学需要重新定位和定向。在自然人类文明与技术人类文明的转换中,当代哲学将取得“未来哲学”的形态,完成从“历史性”向“未来性”的方向转换,其未来使命在于:面对被技术工业深度改造和重塑的技术化生活世界,为重建今天和未来的新生活世界经验做出贡献。
【关键词】翻译式学术 轴心时代 自然人类文明向 技术人类文明 哲学
【作 者】孙周兴,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陈恒|学术全球化时代如何推进中国世界史研究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史学科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可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还很大。以更加开放、包容、自信的心态构建中国的世界史三大体系,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保持清醒的态度,了解西方文化和文明的逻辑,以积极心态汲取域外优秀文化。今日中国的发展呼唤世界历史研究领域尽快构建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世界的繁荣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关键词】世界史研究 三大体系 共同体 中国话语
【作者】陈恒,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系教授
贝淡宁 由 迪 |中国的垂直民主尚贤制及其启示
【内容摘要】中国近 40 年的崛起与其独特的政治模式密不可分。这一模式具有鲜明的尚贤特色,并融合了民主与实验的要素,可被概括为一种基层民主—中间实验—上层尚贤的垂直民主尚贤制。这一模式虽然难以被不具备与中国的历史经验相似的国家模仿,但其中的贤能政治元素与分层治理形式仍可以被其他国家有选择性地借鉴。
【关 键 词】 政治模式 贤能政治 垂直民主尚贤制 分层治理
【作 者】贝淡宁,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由迪,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
争鸣·构建中国阐释学(六)
王尧|累积“有效阐释”:深化当代文学研究的有效途径
【内容摘要】本文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史问题出发,讨论了当代文学研究中“有效阐释”的累积过程及相关因素。“有效阐释”的累积过程是在“有效”与“无效”、“有限”与“无限”的互动和扬弃中完成的;由于当代文学与历史语境的复杂关系,影响阐释有效性的“公关理性”也在共识和分歧中发生变化;在讨论有效阐释的边界时,需要将学术体制作为一个重要因素纳入,从而在学科层面上估价作为知识生产的当代文学研究。
【关键词】当代文学研究 学术史 有效阐释 学术体制
【作者】王尧,苏州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程光炜|文学史研究的公共理性与有效阐释
【内容摘要】除“时代公共理性”这一大视野,对当代文学的文学史研究者而言,“文学史研究的公共理性”的小视野更重要,即指研究者不能以自己的是非为是非,而要根据发现的新材料,来研究看起来已不成为问题的问题。阐释有边界,并非要限制批评家解释作品的权利,而是要求批评家在作品解读之前,首先应了解作品发表时的周边环境,如时代气候、文坛潮流、社会转型矛盾,尤其是作家选择这个题材的原因、塑造人物时的人生处境和思想情绪等,而不是先入为主地加以主观评判。公共理性是检验的阐释有限和无限标准之一,在此前提下,“作者意图”显然应该进入关注视野,这是当代文学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阐释 有效性 当代文学史 公共理性
【作 者】程光炜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洪治纲|有效阐释的边界
——以 20 世纪 90 年代的“个人化写作”研究为例
【内容摘要】文学阐释必须从作品出发,让阐释主体与作品之间构成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才能获得理性意义上的说服力。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个人化写作”思潮研究中,有些论文要么在参照目标的选择上不够严谨,要么在作品择取上缺乏整体意识或以偏概全,导致阐释的有效性值得怀疑。文学阐释的多样性与作品的开放性之间,永远存在着微妙的搏弈。作品的开放性并不意味阐释的无限性。阐释的边界既包括作品本身,也包括附着于作品内外且影响作品内涵的诸多元素。
【关键词】阐释 有效性 边界 个人化写作 参照目标
【作 者】洪治纲,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胡键 |“祖赋人权”辨析
——兼与徐勇教授商榷
【内容摘要】《祖赋人权:源于血缘理性的本体建构原则》以当代中国农村社会为研究对象,但不少证据材料却是其他学者关于历史上中国农村的观点和材料,用历史的材料来证明现实,显然是不足以为证的。文章把“祖赋人权”与西方启蒙主义倡导的“天赋人权”对立起来,但是我们认真追述历史会发现,基于祖先崇拜的所谓“祖赋人权”,是以王权、君权为纽带把帝崇拜、天崇拜与祖先崇拜对接起来而形成的。换言之,远古的中国早就以“天命”为至上的权威,人间的所有秩序与权力,都是在“天命”之下而被打上了政治理性深深的烙印。
【关键词】祖赋人权 血缘理性 中国理性 天赋人权 血统论
【作 者】胡键,上海社会科学院软实力研究中心研究员
岳经纶 方珂 |福利距离、地域正义与中国社会福利的平衡发展
【内容摘要】中国社会福利的不平衡发展,表现为福利资源的配置在城乡之间、职业之间和地域之间的差异。社会福利资源配置因个体社会身份(城乡、职业)的不同而导致的差异可以概念化为“福利距离”,而其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平等程度则可以用“地域正义”概念进行考量。社会福利不平衡发展的机理可以用“福利距离”和“地域正义”两个概念来加以解释。尽管新世纪以来社会政策的扩展通过覆盖面扩大、制度整合以及空间均衡缩小了群体间和地区间的福利差距,但“福利距离”和“地域不正义”的遗绪依然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福利制度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对此,可以在“社会中国”的理念下,强化“社会公民身份”和“人类需要本位”的政策理念,创新社会政策,不断调整“福利距离”,提升“地域正义”,从而实现社会福利的平衡发展。
【关键词】福利距离 地域正义 社会中国 社会政策 不平衡发展
【作 者】岳经纶,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方珂,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朱海龙|后疫情时期我国社会保险的刚性与弹性
——“费与税”的类型化构建
【内容摘要】我国社会保险费用缴纳方式、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研究,应当注重分析其在日常运行背景、重大疫情等突发性社会背景下的区别及相应的法理分析。税收方式因其立法价值与目的、法律属性、权源及其正当性、法律稳定性等与社会保险的属性及功能价值相匹配,故适用于在社会保险体系日常运行背景下的社会保险制度;而行政事业性收费却因其灵活性、易于调整特征、专项性而适用于满足在重大疫情等突发性背景下社会保险的紧急性、偶然性与特定性需求。故应当构建类型化的社会保险制度,即对应日常运行的基本税与对应突发事件的附加费并存的社会保险收支体系,以稳定总体上的社会保险领域、提高民生质量、有效保障公民基本权益。
【关键词】社会保险法 费改税 疫情 模式创新 法理学
【作 者】朱海龙,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李 军|破解养老金困境亟待建立全要素贡献型养老金制度
——兼回复相关质疑
【内容摘要】现收现付的养老金制度因人口老龄化而不可持续,基金制又因长寿风险而降低养老保障的有效性,现代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也不利于养老金来源基础的扩大。这些因素导致现行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养老金本质上是社会对老年人过去劳动成果的补偿,现行制度下的养老金来源主要是单要素即劳动要素报酬的贡献,与技术要素和资本要素报酬无关,这是现行养老金来源制度设计的一个系统性缺陷。建立全要素贡献型的养老金来源制度,是解决养老金可持续性问题的根本出路,短期内可采取将所得税划转为养老金的方式。养老的本质是代际交换,不仅涉及经济层面的代际关系,也涉及社会道德、伦理等多层面的代际关系;构建多方面的和谐的代际关系,是解决养老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全要素贡献 养老金制度 经济学分析 经济增长机制 所得税划转养老金
【作 者】李军,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思想
张亮|马克思恩格斯研究的思想史方法及其限
——与西方“马克思学”的批判对话
【内容摘要】西方“马克思学”在学术发展日趋规范之后,先后发展出文献考订法、思想阐释法和差异分析法等具有自身特殊性的规范化研究方法,并在近 40 年中表露出一种明显的方法论的“解释学转向”。这些思想史研究方法客观上曾经促进了我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的科学发展,但是建设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当下对我们提出了新要求。通过与西方“马克思学”的批判对话,我们一方面需要历史认识与把握这些思想史研究方法,另一方面需要批判神话这些研究方法的做法,认识到这些方法的限度。在充分吸收借鉴包括西方“马克思学”在内的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史研究方法体系。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学” 文献考订法 思想阐释法 差异分析法 研究方法体系
【作 者】张亮,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系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向勇|阐释、批判与建构主义:中国文化产业研究范式的立场解释
【内容摘要】文化产业的实践发展迫切要求文化产业研究范式的建设,文化产业研究范式是文化产业理论成熟的标志。文化产业研究范式包括阐释主义、批判主义和建构主义等三种立场选择。阐释主义文化产业研究是一种基于历史文本的活态阐释,表现为对话式的公共阐释、侧重行动姿态的互动阐释。建构主义文化产业研究指向知识建构、审美建构和智力建构。批判主义文化产业研究以批判性思维进行价值批判和文化批判,但区别于文化批判主义。批判性建构主义文化产业研究可以作为当前文化产业研究范式的一种选项,具有批判性反思、情境主义和实践建构特征。不同的研究范式选择取决于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和身份认同的认定。
【关键词】文化产业研究范式 阐释主义 批判主义 建构主义 批判性建构主义
【作 者】向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宗祖盼|文化产业类型新探
——基于发生学的建构逻辑
【内容摘要】类型学研究是文化产业基础理论的核心议题。传统文化产业分类法主要有“统计标准划分法”“产业形态划分法”和“运作模式划分法”等。从发生学的思维出发,文化产业的类型可以从它满足人性精神需要的属性中去建构,目的在于探索文化产业的本质及其对于人的存在意义,并揭示文化产业发生的合理性。基于此视角,文化产业可以划分为“审美型”“游戏型”“符号型”和“知识型”四种类型。文化产业的发生根源于人性的精神需要,是人类“审美追求”“游戏宣泄”“符号占有”和“知识获取”需要的现代延伸。
【关键词】文化产业 类型 发生学 人性 精神需要
【作 者】宗祖盼,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员
柳 杰|转向与超越:文化创意人才激励机制建构
【内容摘要】文化创意产业己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又一新的增长点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的新动力,而人力资本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如何基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构建较为科学的文化创意型人力资本激励机制,成为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法律激励、政策激励、文化环境激励、个人及团队等激励机制要素的变化,决定着企业创意型人力资本的行为选择,从而影响整个文化创业产业发展的未来路向。其中,法律激励的核心在于保护创意型人力资本的成果,政策激励的核心在于留住人才,文化环境激励的核心在于培养创意土壤,个人及团队激励机制的核心在于为文化创意人力资本提供生活保障和激励作用,而贯穿上述激励要素的共同线索应在于对当下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知。
【关键词】文化创意型人力资本 激励机制 基本要素 进路选择
【作 者】柳杰,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博士生
周光俊|治理族群分离运动:缘起、结构与议题
【内容摘要】分离运动的兴起以其国际化的态势前所未有的挑战了民族国家的主权与安全,分离运动的治理不仅意味着分离运动要在民族国家与地区区域内展开,更要在全球范围建立治理机制。民族国家的分散治理、地区区域的协同治理、全球范围的共同治理、非政府组织的辅助治理架构了已有的族群分离运动治理的基本结构。在此之下,推动族群分离运动治理的本土化、防止族群联合走向合作抗争、避免族群政治组织化、阻止族群借助于国际法上的自决权、用呼吁替代退出、防止分离运动走向暴力恐怖运动是族群分离运动治理的核心议题。不过,由于族群分离运动本身的特性,族群分离运动的治理仍然不得不面对议题的分散性,相关治理机制的建立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族群分离运动 治理 民族国家 呼吁
【作 者】周光俊,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附:2020年往期目录链接
探索与争鸣·新刊速递|2020.03(附·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四辑·金理·走出“名教”时代)
目 录 2019.01 | 2019.02 | 2019.03 | 2019.04 | 2019.05 | 2019.06 | 2019.07 | 2019.08 | 2019.09 | 2019.10 | 2019.11 | 2019.12 热点 区块链|未成年人犯罪|5G|《长安十二时辰》|知识付费|留守儿童|巴黎圣母院大火|《流浪地球》|开放二胎|“佛系青年” 人物 鲁迅|施蛰存|王元化|费孝通|陈旭麓|金庸|哈贝马斯 学者 陈平原|杜维明|葛剑雄|何怀宏|季卫东|罗伯特·帕特南|沈志华|王汎森|乐黛云 观念 天下|祖国|信任|“五四·青年”|人文危机|涂层正义|全球文明 专栏 重识中国与世界|城市与文明|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 会议 数字加密货币|江南文化与城市发展创新| “科幻景观·文化· 媒介”学术论坛|大学治理使命| 网络时代知识付费与知识获取| “城市与情感”第二届中国城市问题(上海)论坛青年论坛 青年 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第二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精彩感言|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一期|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二期|青年学人优秀论文支持计划 学术圈 学术写作|高校工作时间|学术晋升机制|假期|救救博士生|“青椒”的焦虑|学术圈的“第三世界”|开题报告怎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