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月11书(下)| 给苦命的恋情增加一点点优雅

云也退 云也退 2023-02-17

9月11书(下):

给苦命的恋情增加一点点优雅  

 


 No.6 





《雪绒花的庆典》

(捷克)

博胡米尔·赫拉巴尔

译/徐伟珠


想选一本小说进来,选来选去,还是赫拉巴尔。因为熟悉。赫拉巴尔写什么都是在为《过于喧嚣的孤独》作准备,哪怕是《孤独》改了又改终于完成,他也在借着那股节奏继续滑行,不会随便停下来。

 

《雪绒花的庆典》有着老爷子日常的醉态,晕晕乎乎地欢实得很。《孤独》之所以公认最强,是因为像经典名著被碎纸机绞碎、干了一辈子的老工遭到“社会主义新一代”的鄙视之类极其厉害的讽刺,可是,书里写到的比如曼倩卡甩粪这种粗俗无厘头的情节就让人不太爱提,一提就怪怪的,仿佛暴露了这本书的成就纯属无心之得似的。这样看的话,这本《庆典》就是把那些粗俗的乡下人谈资作了一个艺术化的筛选和处理,始终带着一种轻歌曼舞的度数。对的,度数,只要别到白内障的程度就行。




 No.5 





《悲剧之死

(美)

乔治·斯坦纳

译/陈军、昀侠


斯坦纳就是经典之门的守护者,是优雅高尚的美学之最镇定自若的吹鼓手。想象出来的人物,以及他们说出的语言,具有比真人更配得上重视和解读的价值,而景观、视觉效果之类则都是细枝末节。他在乎人物,而对故事如何编织这类技术问题不感兴趣,像《写好头五页》、《畅销书写作指南》这种东西,可千万别被他看到。


当然要批他也不难:尽管说他眼界太窄好了,眼里就那么几个死白男。而且跟哈罗德·布鲁姆不同,他对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戏剧也多少有一种不那么仰视的姿态,因为戏剧毕竟出身太低了点。斯坦纳对诗人、诗剧作家也很苛刻,到了现代戏剧,他连尤金·奥尼尔都不提。对于死白男的殿堂,与其说他掐尖,不如说他拔刺,只拔出那些他看得上的尖东西。对他来说,树立一个高级精神生活的样板,需要完全的控制力和彻底的独创性。


 No.4 





《写作这门手艺

(美)

约翰·麦克菲

译/李雪顺


麦克菲的书终于又有了引进。原题Draft No.4是个摆弄实验性的书名,类似“作品第一号”这样的吧,不太清楚,可以确认的是,对写东西哪怕有一点点兴趣的人都能上手看,它就长着一副让人随手能捡到却又不会随手放掉的样子。真是本事。


粗读一下,此公的文字娴熟度,打个比方吧,就好比清晨跑步,穿着短裤背心也可以,穿一条睡袍也可以,穿黑丝蹬高跟鞋也可以,缠一身丁零当啷的渔网也可以。他还让我想起一些即兴现代舞演员,在超市冷柜旁边一倚就是个表演——但不是行为艺术家。何伟同学确实从他这里学到顶了,出师了。




 No.3 





《成为福克纳:

威廉·福克纳的艺术与生活》

(美)

菲利普·韦恩斯坦

译/晏向阳


凝视深渊太久,深渊回以凝视。研究福克纳的,免不了要像福克纳一样写他。韦恩斯坦的文字也不知不觉就追求起那种昏天黑地的味道来。福克纳的一生是一种在压抑下寻求释放、在成功中被失败诱惑的过程。他有着凡人的种种毛病,偏执,傲慢,好色,中年危机,他的写作证明了他是个在观念上病入膏肓的人,可是他在文字表现力上的才华,却将病转化成了别人眼里的长处。

 

韦恩斯坦常常提到的那本伤风败俗的《圣殿》,当年我昏天黑地地读完的。福克纳意识流的特点是不间断,每一个动作,每一处思绪,都有后续,后续的后续,好像不曾换气一样。这种连续感是用文字转换客观事物的结果,就像金额转换商品那样。书中写到他五十多岁时,跟二十岁的孟菲斯女孩琼·威廉姆斯之间措辞露骨的通信,那是“包裹在艺术指导意见糖衣下的色情拉扯”。后来在1953年,两人终于开始了一段不到二年的情缘,其间琼还费心帮他对付酗酒的恶习。韦恩斯坦说“在他们之间,他们也努力赋予这段苦命的恋情一点点优雅”,真是喜欢这种精确而又意犹未尽的词句。




 No.2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

(英)

帕特里克·贝尔福

译/栾力夫


不知道这位Balfour同1917年弄出一个宣言的Balfour有怎样的血缘关系。这本书真是表现了一个专家所能达到的专业度,读时不禁想起伯纳德·路易斯写的《中东》,句句话都有信息量,但又很滋润,交响曲的节奏,修辞的使用都控制在必需的层次上。

 

关于奥斯曼帝国,最先引进的一本历史书恐怕要算是《奥斯曼帝国闲史》,然后就蜂拥而入,逐年递增,我也没好好关心过。奥斯曼帝国一直是一个背景式的存在,游牧民族创建的,好像是一个可算得勇于学好的坏孩子,做事不太彻底,打胜仗了不会随便屠城,真丢了脸也不会使劲报复。在这本书中,波兰人、保加利亚人、俄罗斯人等等看起来都要比奥斯曼人更容易露出残忍的一面。对亚美尼亚人的屠杀是奥斯曼人做得最残酷的事情之一,不过事情就是这样,亚美尼亚人始终没能得到犹太人那种让甭管什么人都不得不向他们道歉的地位,必须说,这跟加害者的level有关系。 

 


 


No.1 






《平常的恶》

(美)

茱迪·施克莱

译/钱一栋


很难决定把它列为No.1,因为它实在太像一本能排No.1的好书了。论虚伪,论势利,论厌世,论的对象都是人类社会最复杂的,也是最能表现高级动物之高级的心理现象,想一下,施克莱的偶像蒙田确实了不起,五百年前,他的随笔就是以闲庭信步之功,随手拈来拉丁前贤的段落,对这些东西展开论说。施克莱踏在他的脚印里,也获得了某种“期望寿命”。

 

“为了品鉴厌世,我们求助于讽刺作品,在表达充满厌恶之情的诚实的作品中,这些事最杰出的篇章”。“势利也许是社会流动的代价,必须把它看作18世纪革命的诸多代价之一”。“显然,选择不同性生活方式的人们之间发生的争吵其实是在为获取道德霸权而竞争,在这类冲突中,对虚伪的指控将会以井喷之势爆发出来。”施克莱承认,都怪小说,小说发展到了太精致的程度,逼出了她这种深度的思考。实际上,书中说到的像拉罗什富科箴言、《李维史论》、《君主论》什么的其实都是小说,所有留得下来的写作都起于想象力。


 

往期回顾



9月11书(上):一个政体可以承载多少嘲讽的目光

8月11本书 | 强者抽刀向更强者,却原是自己的亲妈

人性的善良天使,或撒加的两副面孔

看书 | 美国人的西部经验:在自然读书会上的讲话

看人 | 伍迪·艾伦,最纯种的犹太人

看书 | 任性地活下去,就是你的圆满

看书 | 一匹马走进酒吧,和一个我喜欢的翻译故事

7月11书:“他们不知道自己没有资格与苦难相处”

至爱书 | 《从巴黎到耶路撒冷》

6月11书 | 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瞪眼

看书 | 普鲁斯特和普华永道是不一样的

至爱书 |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至爱书 | 《象棋的故事》:哪来的什么“自由的颂歌”?

至爱书 | 《受害者》:犹太人的头脑风暴

5月10本书:有个帝国江河日下,有个半岛沧海横流

看书 | 再见,菲利普·罗思

看书 | 帕慕克先生的礼拜X午睡时刻

4月的11本书:亲爱的,留住一切是有难度的

看书 | 你是文艺青年,你要学会加戏

看人 | 高尔基150岁:托尔斯泰家门口的流浪汉

看书 | 时间不中止,就像地名不会消失

看书 | 契诃夫说要把奴性一点一滴挤出去……然后呢?

看书 | 让他活着,就是杀死他的最好方式

看书 | 平行世界里那只悬而未决的猫

看书 | 叔本华:你若安好,那还得了?

厌世才能传世:9本新书和较新的书

怎样的帝王将相值得被书写?

就像昆德拉说的,要抵抗一切抒情的企图

斯文·赫定今天153岁生日,他用人生诠释了狗的天性

普通读者 | 基布兹里的爱与自由

光荣与浪漫,都属于存在主义的法国

看书 | 11本新书,我选的,以及波兰人的三驾马车

看书 |“一个人功成名就后,才可以做回真正的自己”

看书 | 赵松评《自由与爱之地》:如何触及以色列的灵魂

看书 | 干什么都是行当,包括干那些专门让人消失的事

看书 | 下半年的这些书,让我觉得没有比出版更伟大的事业了

看书 | “我们对狗开枪”

至爱书 | 《死亡的时代》

看书 | 自恋始于照镜子:浅交往为何盛行于我们的时代?

天生一个雷马克,腰缠万贯的流亡者

看书 | 在纳粹时期的德国,文学作品都在描绘生活的美好

福克纳120周年记:今天,你必须像个健身者一样走进约克纳帕塔法

诺奖作家库切:自律、孤僻,并在羞耻感中艰难生活 | 检书

当躲闪成了艺术,当没出息上升为境界,石黑一雄就成功了

看书 | 让我遗忘你,非洲

福克纳的花瓶和痰盂,现在都是奢侈品

这本狄更斯读过500遍的书,饱蘸着愤怒和理想主义 | 检书

看书 | 人们只有在不彼此需要的时候,才会是幸福的

再丧也丧不过波德莱尔 ——《恶之花》首版160年记

看书·特别版 | 你来到这世界,你要看看以色列

看书 | 孤独的更新版,仍是孤独

看书 | 互联网拉开的代沟太宽,精卫都表示要放弃了

18世纪最后的五年里,法国人把婚姻变成了消遣

看书 | 虽不比雨果风华绝代,但这个沉闷阴郁的胖子却是法国真正的国宝

看书 | 请问上帝,鸟头侏儒是怎么回事?

看书 | 上半年的这些书,让我觉得出版依然是一门很伟大的事业

看书 | 巴格达大学高考政治主观题:萨达姆和美国人,哪一个更可恨?

看书 | 黑人如何写黑人 ——从《土生子》到《地下铁道》

看书 | 没人想说一说这世界真正的安排

云也退:他的书揭示了蓝翔如何通往哲理之境,只怕你不会读

看书 | 李敬泽《青鸟故事集》:偏僻的想象或可能的艺术


本文系原创

图片来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