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R.S.托马斯《牧师》

英国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在20世纪的威尔士英语诗坛,R.S.托马斯(Ronald Stuart Thomas,1913—2000)是继迪兰·托马斯之后又一位饮誉世界的诗人。他孤傲,倔强,生活简朴,终生隐居乡野,其诗也与其人一样拙朴,冷峻肃穆,厚重深刻。
R.S.托马斯1913年出生于威尔士的首府卡迪夫,是父母的独子。五岁之前他随身为海员的父亲在英国各大港口漂泊,后来因父亲患上耳疾不能出海后,全家便在北部安格列塞的霍里黑德(Holyhead)定居下来。1929年,托马斯顺从母亲意愿,接受威尔士教会提供的奖学金,进入班戈大学(Bangor University)学习古典文学,1935年毕业之后前往位于卡迪夫的圣米歇尔神学院进修,并于1937年被正式任命为牧师。
因为不会说威尔士语,托马斯被派到威尔士东北部与英格兰交界的丘克(Chirk)做助理牧师,在丘克,他结识了米尔德里德·爱尔德里奇(Mildred Eldridge),人称爱尔西(Elsi),并于1940年与她结为夫妻。婚后,托马斯来到附近的汉莫(Hanmer)村担任副牧师。
此时威尔士民族复兴运动正在兴起,托马斯开始自觉学习威尔士语,渴望离开边界,返回到自己向往的威尔士传统中去。1942年托马斯被调往莫那文(Manafon),升职为那里的牧区长。蒙哥马利郡的山区在这期间成了他诗歌中的主要风景,还帮助他建立了诗人的荣誉。
十二年之后托马斯来到威尔士西海岸阿伯里斯特威斯(Aberystwyth)附近的伊格维斯法赫(Eglwys-fach)担任教区牧师。但因为不堪忍受那里英格兰殖民者渗透的消费主义和市场价值观,1967年他又向西搬到更偏远的利恩半岛(Lleyn)顶端,担任阿伯达伦(Aberdaron)的教区牧师。
1978年退休后,他与妻子继续在半岛上居住了十五年,他们的萨恩山庄(Sarn-y-Plas)是位于阿伯达伦附近的一栋具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小石屋(Plas-yn-Rhiw),俯临一个人迹罕至、环境幽静的海湾。在利恩半岛上托马斯的诗歌创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91年爱尔西因病去世,四年之后已过耋耄之年的诗人焕发出一段令人迷惑的夕阳恋情,与同样已过耋耄之年的贝蒂·维农(Betty Vernon)再婚。
托马斯于2000年9月25日因心脏病去世。





R•S•托马斯是二十世纪后半叶英国诗坛的一位重量级诗人,他刚成名时,评论界都认为他一个擅长描写威尔士田园风光的自然诗人,这点是确定的,但并不止于此。R•S•托马斯从小就热爱大自然,一生都居住在威尔士的乡间,他对那里自然环境乃至社会环境都非常关注。花园、树木、飞鸟和大海的意象经常出现在他诗歌,既体现了诗人的浪漫想象和艺术个性,同时具有一定的象征寓意,帮助他对生命、人类灵魂以及那个时隐时现的上帝进行终极探索,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托马斯诗歌中反复出现的不同的鸟的意象来追踪他的思想飞行轨迹。
爱鸟、观鸟是R•S•托马斯一生的嗜好。童年时期在家乡霍里黑德(Holyhead)他就对乡间“躺在泥杯中苍白的像瓷一样的鸟蛋”十分着迷。工作后是鸟使他从莫那封(Manafon)搬到伊格维斯法赫(Eglwysfach)。他听从了他的朋友、自然学家威廉•康德里(WilliamCondry)的建议在那个教区申请了一个职位,因为那里有“在莫那封无法看到的各种鸟类。”后来他加入了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还与朋友一起创建了威尔士红鸢保护协会。十三年后他又再次移居阿伯达隆(Aberdaron),大海离诗人家的窗户只有半英里远,终日可以听到银鸥的声声鸣啭。“我就喜欢身处在半岛顶端的那种感觉,在那里我可以溜达到岬尖,在春天和秋天看海鸟迁徙。”托马斯还经常出国比如到西班牙、波兰、希腊以及摩纳哥等地去观鸟。
托马斯在1990年的一次访谈中曾经说过:“似乎神已经选择通过自然界,甚至宇宙来向我传达他自己。因此我发现由于我选择了热爱造物,我或许还没有达到一个人在世上可以到达的最高状态,但我满足我就是这样一种诗人的事实。”他这么说听上去很谦虚,但我们仍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追求与抱负。R•S•托马斯爱鸟,但他诗歌中出现的飞鸟并非是一种简单的物象,他是一个内心深刻的诗人,鸟的意象还给他提供了一种动态的方式来探索人与上帝、生命与灵魂。



推荐阅读:

米沃什诗13首

尼尔马尼·弗根诗2首

库蒂·雷瓦蒂诗2首

S.约瑟夫诗2首

纳姆奥·达索尔诗2首

阿朗·科拉特卡尔诗2首

里尔克《时辰祈祷·朝圣》

梁宗岱译里尔克诗2首

里尔克《罗丹论》

里尔克论塞尚

里尔克《豹》

印度《阿达婆吠陀》

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室利·奥罗宾多诗2首

里尔克《果园》

里尔克《时辰祈祷·修士生活》

里尔克《预感》

里尔克《大火过后》

堀口大学诗3首

金子光晴诗3首

印度《梨俱吠陀》

金井直《木琴》

里尔克诗15首

里尔克诗14首

里尔克诗3首

里尔克礼赞

里尔克: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

关根弘诗2首

国木田独步诗2首

壶井繁治诗3首

河井醉茗诗2首

伐致诃利《三百咏》

鲁达基诗5首

川路柳虹诗3首

北村透谷诗2首

茨木则子诗7首

大伴家持3首

大伴旅人《赞酒歌13首》

福士幸次郎诗2首

万叶集

拉胡蒂诗10首

奥马尔·哈亚姆诗选

菲尔多西《苏赫拉布惨死于鲁斯塔姆手中》

德胡达诗2首

罗伯特·普里斯特诗6首

埃米尔·内利冈诗2首

格温多琳·麦克尤恩《发现》

英国史诗《贝奥武甫》

丹·佩吉斯诗9首

比亚利克诗4首

塔米尔·格林伯格诗4首

达丽亚·拉维科维奇诗2首

尼玛·尤什吉诗3首

萨迪诗4首

涅扎米诗3首

埃及《新王朝时期的情歌》

山部赤人诗3首

日夏耿之介诗3首

萩原朔太郎诗3首

蒲原有明诗2首

木下圭太郎《顾望》

立原道造诗3首


笙镛间玉宇 文物昭清晖 睟影临芳奠 休光下太微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