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莱蒙托夫诗16首

俄国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Михаил Юрьевич Лермонтов;1814年10月15日-1841年7月27日),是继普希金之后俄国又一位伟大诗人。被别林斯基誉为“民族诗人”。莱蒙托夫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塔尔罕内度过的。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天资聪颖通晓多种外语,在艺术方面也很有天分。后来考入莫斯科大学,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转入圣彼得堡近卫军骑兵士官学校。1841年7月27日,他因病到皮亚季戈尔斯克疗养,和这里的退伍少校马丁诺夫决斗而死,年仅27岁。祖母将其安葬在塔尔罕内。
1838年-1840年,诗人加入“16人小组”——一个由小圈子行为规则和成员的政治对立情绪联合起来的军界年轻贵族团体。
这一阶段,在他的诗歌和散文体小说中似乎运用了普希金的一些方法。但莱蒙托夫散文体小说的基本架构(诗歌亦是如此)在许多方面与普希金是对立的;普希金散文体小说的简约和诗歌“和谐准确”的风格不是他的特点。莱蒙托夫并没有与普希金的圈子结成密切的关系:无论茹科夫斯基、维亚泽姆斯基,还是普列捷尼奥夫,远非所有人都接受他的创作。“有选择”地接受他的还有正在形成的莫斯科斯拉夫主义小组。莱蒙托夫也在仔细观察未来斯拉夫主义者(A·C·霍米亚科夫、Ю·Ф·萨马林)的活动,与他们保持着私人关系,还在《莫斯科维亚人》(1841年)上发表叙事诗《争吵》,但对待他们理论中的社会哲学基础却态度冷漠(《祖国》1841年)。





抗 战 文 学 运 动 的 兴 起


抗战文学运动是随抗日战争爆发而兴起的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占据了当时文坛主流的一场宏大文学运动。其兴起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密切相关,同时更是沉默已久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生命力的一次大爆发。

第一,早在抗战全面爆发之前,“东北作家群”的创作以及左翼文学内部的“两个口号”论争已经为抗战文学运动的兴起做了准备。“东北作家群”的萧红、萧军、端木蕻良等人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流亡途中的创作,成为抗战文学运动的先声。而1936年在上海左翼文学界发生的“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的论争,则为建立文学上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了思想准备。

第二,1937年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使抗日救亡成为一切文化活动的中心主题。七七事变与八一三事变激起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的斗志,作家们纷纷走出象牙塔,或弃笔从戎,或创办报刊,举行集会,创作短小快捷的文学作品,弘扬民族气节,宣传抗战。

第三,“文协”的成立标志着文学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在民族解放的旗帜下,以往不同阵营的作家捐弃前嫌,走到抗日的同一条路上来,文艺界的团结达到了惊人的一致。在此基础上,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这标志着“几种文学运动的汇流,组成了文学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文学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标志着抗战文学运动有了统一的组织与领导核心。

第四,“文协”成立后的举措推动了抗战文学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一、建立各地的分支机构和全国作家通讯网……二、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号召作家走向农村、走向战地,深入群众生活……三、开展关于文艺大众化和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推动了文艺理论的研究和通俗文艺的创作实践。四、创办了会刊(《抗战文艺》)。”  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抗战初期的抗日文学创作十分繁荣,街头剧、诗朗诵、报告文学、战地通讯等大量涌现,并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这标志着抗战文学运动高潮的到来。

第五,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则促使抗日文学运动走向成熟。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形成了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孤岛等不同的政治区域,抗战文学运动由初期的高昂热烈逐渐变得冷静,并因地制宜地在不同的政治区域内形成与发展了具有各自独立艺术特征的抗战文学,这标志了抗战文学运动已经走向了成熟。



推荐阅读:

布莱恩特诗4首

布雷兹特里特《致我充满柔情的亲爱丈夫》

沃尔科特诗10首

赫伯特散文诗7首

约翰·海恩斯诗14首

麦克利什诗2首

蒙塔莱诗4首

罗伯特·勃朗宁诗4首

肯纳季·艾基诗9首

何塞·马蒂《Homagno》

卡夫卡诗18首

根纳季·艾基诗32首

卡尔·菲利普斯诗选

密斯特拉尔诗11首

维森特·维多夫罗诗5首

胡什哈尔·哈塔克诗3首

维奥雷达·帕拉《感谢生活》

克亚鲁丁·哈代姆《阿富汗之歌》

安德烈·布勒东诗5首

加里·斯奈德诗7首

菲利帕·维丽叶斯诗4首

贾旺娃·德玛诗4首

乐波冈·马诗乐诗3首

詹姆士·马修斯诗2首

梅儒佩诗9首

盖瑞·斯奈德《八月中旬沙斗山瞭望哨》

普拉丝诗25首

克里斯坦森诗6首

蜂饲耳诗12首

妮娜·凯西恩诗3首

罗伯特·迪诺斯诗6首

伊克巴尔诗3首

费兹诗2首

卡斯米《今天和明天》

纪伯伦散文诗7首

安德拉德诗12首

尼娜‧卡香诗6首

普雷维尔诗3首

瑙瓦拉·蓬拍汶诗5首

诗琳通诗3首

巴雍·颂通《书籍·鲜花·水流·爱情》

昂堪·甘拉亚纳蓬《诗人的誓言》

罗伯特·勃莱诗11首

查尔斯·布考斯基诗7首

玛丽·奥利弗诗14首

苏阿德·萨巴赫诗3首

欧·艾·雷沙诗2首

萨义德《复活与灰烬》

尼·哈尼姆《请你再告诉我》

达格拉卡《地中海的诗》

罗伯特·布莱诗30首

勃莱诗10首

刘仲庐诗2首

陶金花诗4首

巴哈·扎因《迟延真实》

法德娃·图甘诗3首

珍黛妮·沙阿诗3首

马亨德拉诗3首

勃莱诗4首

叶维廉译保罗·策兰诗2首

丁尼生《鹰》

惠特曼《黄昏的和歌》

华兹华斯《早春遣句》


薄命头欲白 频年嫁不成 秦娥未十五 昨夜事公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