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贰拾肆篇 ▎第贰拾伍篇《禅的源头:达摩大师<血脉论>讲记》

朴憨法师 音流瑜伽研究
2024-09-02

张善孖 达摩像


第贰拾肆篇 ▎第贰拾伍篇《禅的源头:达摩大师<血脉论>讲记》

 

作者:朴憨法师

 

第贰拾肆篇

 

自西天二十七祖,只是递传心印。吾今来比土,唯传教大乘,即心是佛,不言持戒、精进、苦行;乃至入水火,登于剑轮,一食卯,长坐不卧,尽是外道有为法。若识得施为运动灵觉之性,即诸佛心。前佛后佛只言传心,更无别法。若识法,凡夫一字不识亦是佛。若不识自己灵觉之性,假使身破如微尘,觅佛终不得也。

 

佛者亦名法身,亦名本心,此心无形相,无因果,无筋骨,犹如虚空,取不得。不同质碍,不同外道。此心除如来一人能会,其余众生迷人不明了。心不离四大色身中,若离心,即无能运动。是身无知,如草木瓦砾。身是无情,因何运动?若自心动,乃至语言、施为运动,见闻觉知,皆是心动。

 

 

“自西天二十七祖,只是递传心印。”

 

达摩大师讲,从释迦牟尼佛传法给金色头陀—— 头陀尊者大迦叶,是佛陀的大弟子,是第一祖。阿难是第二祖,一直传到第二十七祖,达摩大师是第二十八祖。都是以心传心的,都是悟道的人。

 

所以达摩讲:“吾今来此土,唯传顿教大乘,即心是佛,不言持戒、精进、苦行;乃至入水火,登于剑轮,一食卯斋,长坐不卧,尽是外道有为法。”

 

达摩大师讲,我到中国来,就是传承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涅槃妙心,顿教大乘的妙法,就是一念顿悟,立地成佛的妙法。你的心就是佛,众生就是佛,烦恼就是菩提,生死就是涅槃。

 

所以即心是佛,我们不讲有相的东西,什么是有相的呢?持戒、布施、精进、禅定、般若、苦行等等,不讲这个东西的,这个是相。我们讲的是性,清净心。

 

《楞严经》也讲,相是妄的,性是真的,所以观相元妄,观性元真。我们观察妄想,原来是假的,观察清净心,原来是真实的,所以叫,“观相元妄,无可指陈。观性元真,先非水火”,不讲这个外相的。

 

我们论的是清净心,当你的清净心现前的时候,你的举足下足、起心动念、行、住、坐、卧、生活就是持戒,就是布施,就是精进,就是禅定,就是般若,就是波罗蜜到彼岸。你举足下足都是六度万行。只要你明心见性了,不要局限于我在持戒才是六度,我在念经才是精进。开悟的人,他每天走路也是精进,也是念经。他用他的步来丈量这个距离,他每走一步就是念一个文字,念一句佛号。

 

“乃至入水火,登于剑轮,一食卯斋,长坐不卧。”

 

这都是有相的修行,入水火,修这种神通,可以在火里面烧不死,在水里面淹不死;可以登剑轮,在很锋利的剑上面走,也不会死——外道持戒:整天睡在这个刀轮上面,把皮肤练得很厚,刀剑都不入的。还有不吃不喝。这些修法,如果没有见性,都是外道,都是有为法,都不免要堕落、要轮转。

 

“若识得施为运动灵觉之性,即诸佛心。”

 

如果我们认识了行住坐卧、言谈举止这些运动是怎么运动的,我们是怎么讲话的?怎么吃饭的?如何穿衣的?如何生活的?如何生老病死的?如何有世界万有?就能见到都是灵觉之性在起作用,就是诸佛的清净心体。

 

没有这种妙明觉性,我们怎么会有喜怒哀乐,这种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都是借着我们的觉性在起作用的。没有这个清净的觉性,我们人就是一个木头。所以,达摩大师让我们反省、认知、思维每天做的事, 认知这种灵觉之性。如果认识了这个灵觉之性,就是诸佛的清净心体了,即是诸佛心。

 

“前佛后佛只言传心,更无别法。若识此法,凡夫一字不识亦是佛。若不识自己灵觉之性,假使身破如微尘,觅佛终不得也。”

 

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都讲这个心性。没有一个心外有法的。离开这个心去找一个法,是不可能的,所以更无别法,如果认识了这个大乘的法,那就是即一切法,离一切相了。一切的相都是假的,当体 就是我们清净的法性,清净心体。

 

认识了这个清净心,凡夫一个字不识也是佛。所以学佛,全部论善根,看有没有佛的慧命,看这个佛的金刚种子你有没有,看过去世有没有经过长时间的熏修,看你的佛缘是不是深厚的。不是论这个读书不读书的,识不识字跟这是没关系的。如果开悟了,凡夫一个字不识也是佛,也是大英雄豪杰。

 

“若不识自己灵觉之性,假使身破如微尘,觅佛终不得也。”

 

不认识自己这个清净本然的如来藏性、妙明真性,这个清净心你不认识,在肉身里是找不到的。一个人刚刚死掉,他的灵魂、他的八识还没有走。我们学着医生来解剖,来找这个八识、这个灵魂,你找不到的。八识灵魂都找不到,何况找清净心呢?清净心怎么在肉体里面呢?所以你把你的身体给他破如微尘,找佛也找不到。不是向外面找,而是向你心里面找,在你的念头起灭处去找,并不是在肉身上面去找,否则那就错了。

 

“佛者亦名法身,亦名本心,此心无形相,无因果,无筋骨,犹如虚空,取不得。不同质碍,不同外道。此心除如来一人能会,其余众生迷人不明了。”

 

佛就是法身的意思,也是我们众生本有的清净心,这个清净心是没有形相的,我们不要把佛陀人格化了,认为佛是一个东西,有眼睛、有鼻子的,那就错了。但你不要认为佛是什么都没有,那也是不对的。你起心动念去立一个佛的形相,就不对。因为你起这个相,它就是染污的。在染污的心相上面去立一个佛相,那怎么可能呢?所以这个心是无形相的。

 

慧能大师在《坛经》里面也讲到,“起心看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看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 我们心原本是清净的,你若要去立一个净相呢,这个净相就变成染污了。所以心本无相,你去立净相,就变成不是清净心体了。

 

这个心无形相,没有因果,它不在这种因缘法里面,它没有筋骨,它不是地大;犹如虚空,取不得,舍不得。虚空能拿来吗?你能把它丢掉吗?没有取舍;也不同质碍,不同这个色尘,不同外道,外道是心外有道可修,叫外道。什么叫无生法忍呢?没有法可生,没有法可灭,这就是无生法忍,这样就远离外道。

 

为何说“此心除如来一人能会”,因为如来是无来无去,如果你无来无去,你就是如来。你每天在来来去去,但不执这种来去的觉受;你每天吃饭,不执这个酸甜苦辣的觉受;你每天在忙忙碌碌,有时生欢喜心,但不执欢喜心的这种觉受;有时生烦恼心,但不执烦恼心的觉受。你当下就是如来,你当下就是不可思议的遍一切处的法身佛。这一念悟你就是佛啊。你没有悟道,那就是“其余众生迷人不明了”,那就是没有悟嘛。

 

“此心不离四大色身中,若离此心,即无能运动。”

 

这个“四大”是不离开心的,如果离开这个心,四大就不能运动了。慧能大师在《坛经》里面讲,“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善知识,真如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

 

真如有念,真如就是我们清净心,它是有正念的。而眼耳鼻舌身是不能念的,真如若无念,眼耳鼻舌身当下就坏掉了,所以说是真如在起作用。如果没有真如(真如就是清净心),没有清净心,眼睛、耳朵、鼻子当下就不能用啊!所以我们的“四大”,我们的色身是离不开我们这个真如的。

 

就像空中花,没有空,它是不能显的。虽然这种假相是依空而显的,没有空它怎么显呢?没有我们清净法身,我们这个色身怎么显出来的,我们要知道这点。所以说,“妄想是依真心而起的”,是真妄和合。我们要知道。

 

它是怎么和合的?并不是油和面和在一块,不是这样和合的。妄是依真而显,真是不生妄的。就像放电影的荧幕,影像投射到荧幕上,影像是假的,荧幕是真的。荧幕不会真产生一个实体的物体,影像也不 会染污荧幕。

 

也就是佛说的,虚空不生空中花,空中花依空而显。实际上虚空里面没有空中花,是妄生。这个世界众生是依真心显,实际上真心里面是没有这个世界的,它本来没有生,是妄生。离开这个清净心,我们的“四大”就不能运动了。

 

“是身无知,如草木瓦砾。”

 

离开这个清净心,这个身体就无知了,就像这个草木瓦砾,像砖头、像木头,变成了无情的。所以身是无情,因何运动呢?还是你的清净心在后面起作用啊。

 

“若自心动,乃至语言、施为运动,见闻觉知,皆是心动。”

 

我们每天的行住坐卧、生活、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都是假借清净心在起幻用。而我们不认识清净心,被这个幻的假相迷惑了,多么可悲。

 

见闻觉知,见是我们眼睛见,闻是耳朵闻,觉是我们的身体觉,知是鼻子知、嘴巴知。我们的心在知,我们六根的见闻觉知都是心在动,都是借着我们 的清净心在起妙用。没有清净心,我们的眼睛、鼻子、耳朵当下就是木头。

 

你说我们多么不可思议呀,我们嘴巴能讲话,那个木雕的佛像嘴巴怎么不能讲话呢?他不也有嘴巴吗?你说我们人会讲话,多么不可思议呀,这不是大神通、大妙用吗?

 

古人讲,“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是魔说。”又说日常生活,施为运动即是佛心,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两句话,好像矛盾得很呀!但是,如果我们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是佛祖真子乘愿再来的肉身菩萨,就能起无量无边的妙用,就能随愿力现种种身。可现儒身、佛身、道身诸多之身。古人讲,比如水银洒落在地上,颗颗都是圆满的。故知:悟证心无相时,方能随众缘现很多相。

 

昔日,孔子周游列国。在齐国时,看见一位放牛的儿童,相好圆满,目不斜视。孔子感慨万千,告诉弟子:这位童子出生前,肯定听到美妙、幽雅、空灵的韶乐(胎教),使得他容颜如此好看、头脑如此聪明!可惜我老了,不能见到这位童子非凡的成就了。

 

此灵觉之性,清净心体,就是《妙法莲华经》说的,人生宇宙的真相,故谓之实相。就是《华严经》里说的,多维度时空,谓之四无碍法界。因此,佛陀的教育,为我们阐明了人性的本体。首先,我们只有彻悟佛性清净本体,然后,才能明了儒家十三经的经世之用。

 

当悟证心无相时,就能随儒家《论语》之缘现 “仁孝”之用、随《大学》之缘起“明德”之用、随《中庸》之缘示“天命”之用、随《礼乐》之缘见韶乐之用。古人讲,你能得到清净心体,在佛则能出离世间,在老则能忘掉世间,在儒则能经营世间。反之,学儒则被儒家束缚,学老则被老子障碍,学佛则被佛法所累。所以,明白达摩大师传心法要,是多么重要啊!

 

 

第贰拾伍篇

 

心动用动,动其用。动外无心,心外无动。动不是心,心不是动。动本无心,心本无动。动不离心,心不离动。动无心离,心无动离。动是心用,用是心动。即动即用,不动不用。用体本空,空本无动,动用同心,心本无动。

 

故经云:“动而无动,终日去来去,终日见而未见,终日笑面未笑,终日闻而未闻,终日知而未知,终日喜而未喜,终日行而未曾行,终日住而未曾住。”故经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见闻觉知,本自圆寂。”乃至填痛痒何异木人,只缘推寻痛痒不可得。

 

 

这一段讲自性的体、相、用,三者是不一不异 的。不一不异——不是一样,也不是不一样。没有是非,中间没有是非的执著。

 

就像在《楞严经》第二卷,佛跟阿难开示,在“显见不分”这个章节里面讲的,“若物是见,何者是物?若物非见,云何见物?”讲见和物,是不一不异的。

 

再比如“若空非见,云何见空,若空即见,复云何空”,如果空是见,什么是空呢?如果空不是见,我们怎么见到空呢?清净心是没有是非的,中间不允许有是非的见解,清净心体是纯一无妄的,没有夹杂的。

 

有是非就变成对待了,所以这里一开始达摩大师就给我们开示,见闻觉知都是心在动,都是清净心在起作用的。

 

所以“心动用动”:如清净心起妙用时,外面的就能动。清净心是不动的,所以它是无为的,无为而无所不为。

 

“动即其用”:动是清净心的用在动。

 

“动外无心”:动的当下了不可得,就是清净心体,所以动外无心。

 

“心外无动”:一切的境界了不可得,都是清净心体,如来藏性。心外面有一个动吗?那就是心外有法。

 

“动不是心”:为什么呢?因为它是相啊,相是妄,心是性,自性是真,妄不是真。

 

“心不是动”:心是真,动是妄,真不是妄。

 

“动本无心”:动的时候当下了不可得,是清净心起作用的,它不去分别作用的,它不会去起分别执著,所以无心。

 

“心本无动”:心在一切万法万事中起作用的时候并没有起心动念,举足下足从道场来,它怎么去动心动念呢?所以心本无动。

 

“动不离心”:一切的用不离清净的心。

 

“心不离动”:一切的万法离这个心了不可得,所以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动无心离,心无动离”:性相是圆融的,相妄性真,不即不离。日用无别事,不是起心对治。虽不起心动念,也不会落入“无事甲中”。虽日理万机,而不落藏。

 

“动是心用”:一切的行住坐卧,生活的一切作用 都离不腊个心,都是心在起作用,所以动是心用。

 

“用是心动”:一切的用都回归清净法身,所以如来的清净法身随顺色相遍一切处。

 

“动即心用”:一切的生活都是我们的清净心在起妙用。

 

“用即心动”:一切的生活妙用,一切的生活的资生之业与实相法不相违背,所以用就是心在用,一切的生活的有为法,都变成了实相法,所以用当下就是心在起作用,故用即心动。

 

“不动不用”:终日修一切法而没有执著于修, 终日的一切生活虽有等于是没有,不落这个影像,所以不动不用,体用都是空寂的。

 

所以下面讲,“用体本空”:这个用,这种体,这个相都是空的。空即是假有,故说:是诸法空相。

 

“空本无动”:清净心无动、无相,而能现一切 相一切用。

 

“动用同心”:这种动,它是一种相。用是一种动、一种相的延续,这种用和相都回归于清净心体。

 

就像这个灯光,灯光从哪来的呢?是从灯泡来的。光能照亮黑暗而显相,光是用,灯泡是体。所以这个相和用都归体,灯光离不开灯泡,光明的相和光明的作用都是归于灯泡的。我们生活的一切活动都是 用,一切的景象都是相。一切用和相都归清净心,所以叫“动用同心”

 

“心本无动”:对于清净心体来说,虽然一切生活本来就没有生活,整天做一切事,没有一件事去落入这种因果范畴的,没有一件事落入这种对待的。

 

所以紫柏尊者讲,“观照精密,不堕现行”。不堕现行就是心体无动,不堕现行就不落入因果,当下了生死,这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勇敢者。他不落入这个因果范围里面,不落入这种生死的因缘里面,叫不堕现行。

 

在生活中的当下,他不落入生活的印象里面,他 多么的勇敢,多么的伟大!生活的一切,阴阳五行已 经对他没有作用了,他不落入生活的阴阳五行里面, 他从五蕴四大里面超脱出来了。

 

像《楞严经》第五卷里面讲的,“内脱身心,外遗世界,远离三有,如鸟出笼”。他观照很精密的,他的智慧很明睿的,已经不是凡人的用心了,这是真正的明,真正的智慧,真正的自知者明啊。真正的自 我了知,明了,心本无动。

 

古希腊有的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是静止的,动态只是一种假象。所以后来还有数学家芝诺“飞矢不动”的著名理论。这个学问,在佛教里并没有超出小乘“析空观”的范畴,也不是究竟远离“动”的状态,也不是此处的“心本无动”的境界。

 

一位外道修行人问:“佛陀昨日讲什么法?”佛陀回答:“我昨天为弟子们讲肯定法。”

 

修行人又问:“佛陀今日讲什么法?”

 

佛陀回答:“我今日讲否定法。”

 

修行人又问:“昨日讲肯定法,今日为何讲否定法呢?”

 

佛陀回答:“昨日肯定,今日否定。”

 

五祖戒禅师评论说:为什么把别人的东西当做自己的来用?!

 

沈山禅师评论说:佛陀好像是,看到楼就打楼!看到人就打人。

 

为何佛陀说法,变来变去?又说定法,又说不定法?当知:此处用心,正是“心本无动”的注脚。

 

故经云:“动而无所动”:整天在做一切事等于没有做,下面是具体来讲如何动的,而事实上没有动。

 

“终日去来而未曾去”:来无所来,去无所去。

 

“终日见而未曾见”:眼睛看一切色而不被色所沾染,所以无所见。

 

“终日笑而未曾笑”:终日笑也未曾笑,终日烦恼也未曾烦恼,烦恼是相啊,相是妄的,你不要看一个善知识整天烦烦恼恼的,你认为他就是凡夫,那你就错了。

 

“终日闻而未曾闻”:你的耳朵听一切法,等于没有听一样的。

 

“终日知而未曾知”:你的思想在分别一切万法,在念经、拜佛,等于没有做。

 

“终日喜而未曾喜”:你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都是空华、泡影。

 

“终日行而未曾行,终日住而未曾住”,那是维摩大师讲的,举足下足都是清净心的展现,都是从道场来。

 

所以,“故经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见闻觉知,本自圆寂。’”


 

言语道断,在你的语言文字中,脱离这个文字相,得鱼忘筌,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有声读到无声处,在无声的心灵里面我们才知道,语言是不能去描绘心灵的觉受的,语言是用不上的。文字也不能描述心灵的觉受,也是用不上的。音声也用不上,心灵也用不上。我们这个能思考的心,也不能攀缘自性。

 

般若如大火聚,人的一切的妄想都能攀缘,唯有这个大般若智慧他不能攀缘,他攀不上。

 

好比登山运动员是很厉害的,珠穆朗玛峰都能攀缘上,但是这个妙高峰(自性)他爬不上,这不是靠你的体力、你的氧气罐能爬上去的。妙高峰你是上不去的,为何?心行处灭啊。就是你这个有相的思维心 也是不能攀缘清净自性的,所以叫心行处灭。

 

“见闻觉知,本自圆寂”:你见的当下就是无所见,就是你的心;听的当下无所听,就是你的心;你的觉受的当下无所受,就是你的心。见闻觉知本来就是你的心,那就是你的“脱沾内伏”了。脱去六根、 六尘、六识的束缚,与你的清净心吻合伏贴,归为一体,入圣流了。所以见闻觉知本身就是圆满、湛然、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

 

“乃至嗔喜痛痒何异木人”:嗔喜痛痒为什么是木人呢?因为嗔喜痛痒它没有能所对待。嗔无所来,喜无所来,嗔无所去,喜无所去,痛痒亦复如是。根本的就是“只缘推寻痛痒不可得”。你说这个痛痒从哪来的?谁在痛,谁在痒?莫名其妙!你如果每天会用功,你自己来问你自己,你这喜怒哀乐从哪来的?你什么时候开始的?找不到。在哪一个地方喜怒的?找不到。它没有时间相,没有空间相。我们虽然 有七情六欲,但是,在圣人觉悟境界里,七情六欲生起时简直就是七根木头六个石头。故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即是情欲)。

 

一天,佛陀在树下坐禅。

 

有两位商人问:“佛陀看见有车子过去了吗?” 佛陀回答:“没见到。”

 

商人又问:“您听到车子的声音了吗?”

 

佛陀回答:“没听到。”

 

商人又问:“是不是佛陀您坐禅入定了,才看不到听不到呢?”

 

佛陀回答:“没有入定。”

 

商人又问:“肯定是佛陀在睡眠,才不见不闻的吧?”

 

佛陀回答:“我没有睡眠啊!”

 

于是,商人感叹说:“善哉!善哉!佛陀是觉而不见啊!”

 

佛陀的“觉而不见”,就是“终日见而未曾见”,就是“推寻痛痒不可得”。

 


第贰拾壹篇 ▎第贰拾贰篇 ▎第贰拾叁篇《禅的源头:达摩大师<血脉论>讲记》

第拾玖篇 ▎第贰拾篇《禅的源头:达摩大师<血脉论>讲记》

第拾陆篇 ▎第拾柒篇 ▎第拾捌篇《禅的源头:达摩大师<血脉论>讲记》


第拾伍篇《禅的源头:达摩大师<血脉论>讲记》


第拾肆篇《禅的源头:达摩大师<血脉论>讲记》

第拾贰篇 ▎第拾叁篇《禅的源头:达摩大师<血脉论>讲记》

第拾篇 ▎第拾壹篇《禅的源头:达摩大师<血脉论>讲记》

第玖篇《禅的源头:达摩大师<血脉论>讲记》

第捌篇《禅的源头:达摩大师<血脉论>讲记》

第陆篇 ▎第柒篇《禅的源头:达摩大师<血脉论>讲记》

第五篇《禅的源头:达摩大师<血脉论>讲记》

第肆篇《禅的源头:达摩大师<血脉论>讲记》


第贰篇 ▎第叁篇《禅的源头:达摩大师<血脉论>讲记》


引子 ▎第壹篇 《禅的源头:达摩大师<血脉论>讲记》

归鸟迷巢 ▎谁是禅师 ▎一口好牙 ▍没时间老 ▎有我在 ▎心眼 ▎快乐与痛苦 ▎通身是眼《禅的故事》

一堆牛粪 ▎坐哪里 ▎多少重 ▎求人不如求己 ▎高僧真仪 ▎破布裹真珠 ▎三种人《禅的故事》

无风起浪 ▎转身 ▎恩仇 ▎卓尔不群 ▎不能模仿 ▎云水随缘 ▎物我合一《禅的故事》

高与远 ▎快乐之道 ▎地狱 ▎立地成佛 ▎炷香增福 ▎无言教学《禅的故事》

隐居地方 ▎桶水天地 ▎满了吗 ▎zui具魅力 ▎第一课《禅的故事》


信物 ▎菩提什么样 ▎修行要诀 ▎执杖牧牛 ▎不缺盐酱《禅的故事》


空色本相同 ▎提起放下 ▎待客之道 ▎粥与茶 ▎圆梦 ▎一生万千《禅的故事》


我是侍者 ▎青梅子 ▎我不是佛 ▎佛的烦恼 ▎赵州石桥 ▎一串数珠《禅的故事》


锄草斩蛇 ▎听而不闻 ▎草的颜色 ▎真谛 ▎心与性《禅的故事》


把门关好 ▎水车 ▎禅的妙用 ▎祝福 ▎夜游《禅的故事》


解铃还须系铃人 ▎不肯放下 ▎一切皆禅 ▎树根《禅的故事》


杨岐方会 ▎五祖法演 ▎四个老婆 ▎摩尼珠《禅的故事》


虚云老和尚:参禅的先决条件


禅净何争


宏智正觉的禅学思想探析


道元和日本曹洞宗


吃点心 ▎生活时刻 ▎有厕即是乐 ▎树叶 ▎佛陀画像 ▎万花筒 ▎隐士与井 ▎师父的礼物《活在此时此刻》


桑耶论诤中的“大乘和尚见”—“顿入”说的考察


马祖道一禅法评析


虚云论看话禅的修行方法 (参禅 参话头 起疑情)


《坛经》的书名、版本与内容


文字禅、看话禅、默照禅与念佛禅

《证道歌》作者归属考——以永嘉玄觉的几种传记为中心  附:《证道歌》

我与弘一法师 ▎元帅菩萨 《丰子恺自述》


吃点心 ▎生活时刻 ▎有厕即是乐 ▎树叶 ▎佛陀画像 ▎万花筒 ▎隐士与井 ▎师父的礼物《活在此时此刻》


佛禅大智慧:日用事无别 ▎十方同聚会 ▎但自无心于万物 ▎示法偈 ▎游城南


佛禅大智慧:赠别君素上人 ▎寄韬光禅师 ▎过天门街 ▎大林寺桃花 ▎题鹤林寺僧舍


佛禅大智慧:东林寺酬韦丹刺史 ▎戏赠灵澈上人 ▎乐道歌(节选)▎ 题崇福寺僧院


药草喻品第五 ▎授记品第六  白话《法华经》


信解品第四 白话《法华经》


佛教故事:转轮王诚心献宝请佛祖 ▎郝骞万里迎佛像 ▎须达为佛造精舍


佛教故事:虾蟆闻法 ▎嘱王护法 ▎天眼通 ▎大乘难修 ▎求离生死


南传佛教:136 … ▎137 . ▎138 食物的克制 ▎139 . ▎140 . ▎141 .《尊者阿迦曼传》


藏传佛教故事:忍辱波罗蜜 ▎跃空试徒 ▎洞察秋毫的悲心 ▎格西班行窃 ▎老狗


1 佛教的影响 ▎2 破格出家 ▎3 佛门“千里驹”▎4 立志西行 ▎5 滞留瓜州《唐玄奘一生的修行历程》


禅宗史上的南北之争及当今禅宗复兴之管见


一行禅师:行禅指南


正修行之路——禅密双修——有关观慧方面的指示

大愿法师:有利于禅修进步的食物是很重要的助缘

一行禅师:直接体验,才是唯一的道路

探禅记

《终南访禅——走进隐士的世界》全集

一行禅师在赵州柏林禅寺关于行禅的开示

拄杖、禅杖和锡杖

《禅的行囊》全集

弘忍及记述其禅法的《修心要论》

先修禅还是先修密?~南师故事一则

话说禅宗历史一大公案——读《神会和尚遗集》志感

禅意的新继续:日本当代茶具探访 (多图)

《念佛如何得到一心不乱》《禅观正脉研究(白骨观)》《圆觉经略说》全集

《略论明心见性》《证悟与神通》《成佛的诀窍》《参禅日记》

《影尘回忆录》《来果禅师自行录》《憨山大师的一生》《金山活佛》《虚云老和尚见闻事略》

《禅海微澜》《恒河大手印》《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全集

禅宗资料汇总(一) 《定慧初修》全集

《禅宗六祖与中国理学》《禅话》《南禅七日》全集

《坐禅》《坐禅问答录》全集

日本禅宗故事 (全集)▏有禅意的小故事(全集)

佛学典故:头上安头|附:洛浦元安禅师悟道因缘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禅修 资料汇总

“在一个寂静的地方,放下一切来禅修,长期苦修,才会证悟”  ——明色堪布殊胜教诫开示录

1960s:美国禅宗热潮

敦珠仁波切对大圆满禅修的私人指导

走近唐代诗人寒山

为什么是寒山?

惠能——背水砍柴的禅宗祖师

禅宗以心传心的来源

南怀瑾老师“静坐问答录”(4)  附:禅宗三关

禅宗“西天二十八祖”

禅宗精髓仍然鲜活——读《花出青嶂》

禅宗三关

捧杀禅宗

主流禅宗的修习流程(东山法门)

“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禅宗教学法浅谈(上)

“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禅宗教学法浅谈(下)




*          *





Sant Mat 常用词汇简释 (一 )


nirat(尼勒) ▎Surat(苏勒,也译苏拉特)---Sant Mat 常用词汇简释


实修技巧严选 合集(一)


灵性故事严选 合集一


实修理论严选 合集(一)


Sant Mat 灵性导师主题教言 汇集(一)


Sant Mat 灵性导师主题教言 合集(二)


《卡比尔诗选》全集


圣•给乐葩•辛格•马哈拉吉 故事集(一)


圣•给乐葩•辛格•马哈拉吉(视频) 故事集(二)


圣.给乐葩.辛格(Sant Kirpal Singh)开示 精华录(一)


《晨间谈话》全集


我如何遇见我的师父 全集


庆祝哈祖尔.巴巴.萨万.辛格诞辰164周年!附:哈祖尔故事四则


热烈庆祝巴巴.古林德.辛格.马哈拉吉(Baba Gurinder Singh,1954-至今)诞辰68周年!


热烈庆祝圣·嘉噶·辛格·马哈拉吉诞辰138周年 附故事二则


热烈庆祝圣·达善·辛格(Sant Darshan Singh)师父诞辰101周年!


《巴巴.吉传》全集 附:巴巴•吉故事三则


《明师》《生命的轮回》《死亡之谜》《人 !认识你自己》全集


《The Crown of Life 生命的桂冠》全集(2022年6月整理)


《修行的完美七要》《生命的桂冠——瑜伽研究》全集


热烈庆祝圣.瑞金德.辛格诞辰七十六周年 !附:师父回印度达善视频 ▎2007年珍贵照片


《圣·瑞金德·辛格语录》《灵性渴望》《神圣的灵光》《灵性珍珠-致开悟的生命》全集


《圣.瑞金德.辛格的教理》《挚爱之所》《通过冥想赋予灵魂力量》


圣者的哲学 (上)


圣者的哲学 (下)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合一 溶入 融入 证悟 证知 了知 了悟教导汇集(2022年6月2日整理)


Sant Mat 关于 证知 教导汇集(续1)(2022年6月6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持名 教导汇集(续1)(2022年6月8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萨其·坎(Sach Khand)教导汇集(萨特·洛克 第五灵境 超梵天 灵魂 圣人)(2022年6月10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道成肉身 教导汇集(明师 圣人 神人 上帝 夏白德 纳姆 音流(2022年6月10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心智 教导汇集 续1(卡尔 夏白德 萨特古鲁 灵魂 圣人 注意力)(2022年6月12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灵魂 教导汇集(心智 注意力 眼中心 回撤 入内)(2022年6月16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朝圣 礼拜 教导汇集(明师 圣人 萨特古鲁 上帝)(2022年6月18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星光境 千瓣莲花 第一灵境 教导汇集(灵境 境域 回撤 入内)(2022年6月19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主 天父 至上意识 上帝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2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定 定力 专注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3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入内 回撤 死亡 活时死亡 活时修习死亡法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5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夏白德 音流 纳姆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6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相信 信靠 信仰 信心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8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祈祷 教导汇集续1(2022年6月29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眼中心 教导汇集续1(2022年6月30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注意力 教导汇集(2022年7月1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萨桑(萨特桑 Satsang)萨桑义 教导汇集(2022年7月2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爱 资料汇总(2022年7月17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接纳性 接受性 谦卑 教导汇集(2022年7月28日整理)


Sant Mat:专业打破修行的天花板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感官 教导汇集(2022年8月1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达善(Darshan 、Dashan,达显、达圣、达瞻) 教导汇集(2022年9月15日整理)


Sant Mat 常见词语中英文对照 简释  附:Sant Mat内在诸境域名词的翻译和释义


《灵性的芬芳》全集  (圣.嘉噶.辛格 作品)


静坐问答(圣.给乐葩.辛格 作品)


素食人生 The Vegetarian Way of Life  (素食者 素食主义 吃素 冥想)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情欲 教导汇集(2022年10月13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萨桑义 印启弟子 印启 教导汇集(2022年10月28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 关于 梵天 超梵天(Parbrahm)教导汇集(境域 灵境 宇宙)(2022年11月5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关于 宇宙 教导汇集(2022年11月13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关于 X知 化身 神明 教导汇集(2022年11月19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关于  五个圣名 圣名 教导汇集(2022年11月20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 关于  LH  教导汇集 3 (2022年12月2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关于 Y识 至上Y识 Y念 念T 教导汇集(2022年12月2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关于 打坐 冥想 禅修 巴赞  教导汇集(2022年12月3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关于 上S S父 明S S人 古L 教导汇集 (2022年12月9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关于 物质 物质世界 这个世界 世界 教导汇集(2022年12月10日整理) 


┅┅


重发:《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全集


《与尤迦南达的对话》(全集)


重发:《超脱-跟随瑜伽大师尤迦南达去修行》全集


来自苏非的教导(一)


来自苏非的教导(二)


苏非的故事(一)


《鲁米诗选:爱的火焰》全集


《鲁米:在春天走进果园》全集


┅┅


那些实修者必须知道的专业理论知识(一)


《体光老和尚开示录》《广钦老和尚开示录》《静老说的话》全集


《坐禅》《坐禅问答录》全集


《缁门崇行录浅述》


《禅宗六祖与中国理学》《禅话》《南禅七日》全集


《花出青嶂》选章  《和颜爱语》全集


禅宗资料汇总(一) 《定慧初修》全集


《禅海微澜》《恒河大手印》《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全集


《宣隆大师传》《觉知生命的七封信》《南师所讲呼吸法门精要》全集


《念住呼吸与禅定开示》全集


《天台宗纲要》《南怀瑾老师“静坐问答录”》《印顺导师与学员意味深长的对话》


《略论明心见性》《证悟与神通》《成佛的诀窍》《参禅日记》


《念佛如何得到一心不乱》《禅观正脉研究(白骨观)》《圆觉经略说》全集


《唯识与中观》全集


《竹窗随笔》全集一  《金刚经说什么》全集


《七十空性论》今诠  ▎《心经》略说  ▎《楞严经》解读


什么是中观?(全集)▎什么是唯识?(全集)


白话《楞严经》全集


《维摩诘经》讲记(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全集 (文殊问疾 不二法门 菩萨行 法供养)


┅┅


《大师在喜马拉雅山》全集


美赫巴巴的故事(一)


《寿命是自己一点一滴努力来的》&补遗篇(全集)


日本禅宗故事 (全集)▏有禅意的小故事(全集)


《海奥华预言》《 地球守护者》《看见真相的男孩》全集


《死亡好过一切》《去过天堂90分钟》 《再活一次,和人生温柔相拥》《我有死亡经验》


《影尘回忆录》《来果禅师自行录》《憨山大师的一生》《金山活佛》《虚云老和尚见闻事略》


《纯印老人故事》《心定和尚讲故事》《辨喜尊者传记》《回忆苏格拉底》《灵性故事合集》一


濒死体验(NDE) 濒死经历案例汇集 (一)


《死亡九分钟》 全集  《生命不死---精神科医师的前世治疗报告》 全集


《阅微草堂笔记》 全集一


《阅微草堂笔记》 全集二


《入门-古埃及女祭司的灵魂旅程》 全集


阿米三部曲:《阿米1:星星的小孩》《阿米2:宇宙之心》《阿米3:爱的文明》全集


《空谷幽兰》全集


《禅的行囊》全集


《寻访终南隐士》全集


《终南隐士》全集


《终南访禅——走进隐士的世界》全集


《隐士:透视孤独》精选集


《密勒日巴尊者传》全集


《雪洞:喜马拉雅山上的悟道历程》全集


《心湖上的倒影:给实修者的指导》全集


濒死体验:《天堂的证据》全集


《不说,就Z来BJ了》全集


日本百岁老人的智慧:《活好:我这样活到105岁》全集


《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全集


《八万四千问》全集 宗萨仁波切


《藏密心要十讲》全集


大圆满心髓讲解(上)《藏密大圆满法选集》


大圆满心髓讲解(下)《藏密大圆满法选集》


《西藏生死书》全集


《甚深内义》全集


《大成就者之歌》全集 附:本书术语


《灵心小史》全集


《贵人-堪布门色仁波切成就自他的一生》全集


《玛尔巴传》全集


《佛陀的女儿:上座部佛教大修行人的传奇心灵》全集(蒂帕嬷 Dipa Ma 女罗汉)


┅┅


《从修炼的角度讲述一切神秘现象的原理》全集


《老子他说》(全集)


《丹道修炼问答》《修真内景谈》《天仙金丹心法》《心法相映——丹道心悟卅年》全集


《陈撄宁仙学大义》《学仙必成》《邱祖秘传大丹直指》校注《余之求道经过--陈撄宁点评版》


《我说参同契》全集(上)


《我说参同契》全集(下)


《道家修真图详解》《黄庭经讲义》《陈老“所谓口诀不轻传”的原因》《口诀钩玄录》全集


《丹道见闻录》《庄子现代版》全集《丹道法诀十二讲》


《青衣江道长问答录》精华录(一)


《青衣江道长问答录》精华录(二)


《青衣江道长问答录》精华录(三)


《方术纪异》全集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音流瑜伽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